■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春霞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或学习方式或活动方式,是课程改革以来的亮点。它进一步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强调合作、探究、实践,体现跨学科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沉浸式学习、发现学习、实践学习等,引领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单一学科走向融合性,打破空间、领域的界限,让学生走进自然、社会、世界,建立知识—人—世界的完整链接。
郑州市金水区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从2001年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一定的策略和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组建了研究团队,进一步梳理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构建实践新模式,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成效。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价值,我们建构了“研究性学习”在育人方式中的地位及价值模式(见下图)。
可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或活动方式或学习方式,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支点,承载着学生如何将初步认知、学校教育、社会生活融会贯通后,形成自己的能力、经验和素养。它实现了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世界、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机械学习走向实践学习、从单一学科走向跨学科融合、从学识走向“知行合一”等育人方式的变革,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活动育人方式,实现素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成就、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服务。
基于区域文化积淀、学生特质,我们融合项目学习构建了新时代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要素:通过以主任务为驱动目标,保持学生探究的欲望;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实践,体悟学科知识的价值;让“附带学习”走向深入,建立解决问题的新经验;将一切想法变成现实,实现生活与实践的真融合;重视“副学习”的深刻感悟,实现能力与精神的共发展;将成果进行推广,让实践变得更有意义。这6个要素,丰富了新时代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体现了新时代下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度实践,实现“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教”。
金水区按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分为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我们基于学生的真实活动情况和需求,根据活动主题的特点,将每一个实施阶段进行科学细化,通过实践与论证,建立研究性学习的常态实施步骤,即确定活动主题—结成小组—制定活动方案—调查研究—中期交流—汇总资料—总结成果—项目推广—活动评价,为教师有效指导提供了参考模式。
金水区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吸纳各科骨干教师,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将学科素养和研究性学习能力进行融合,打通了研究性学习在学科中的有效联结和落实,凸显了研究性学习在学科中渗透立德树人、鼓励创新的实践意义,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打下扎实的基础(见下图)。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20年实践,我们提出了“1+3+X”的工作推进模式,即一引领、三常态、多元开发。
一引领是以实验校+联盟校为引领,开展项目推进活动,建立品牌课程。
三常态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普及课程与社团课程相结合,通过三种常态实施路径——常态落地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年一届暑假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定期开展的实践体验活动,普及到全区学生。
“X”是指倡导学校结合校情、师资、社区周边资源,学科融合,校内外相结合,自主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X”活动项目。遵循各科教师自主开发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跨学科设计、融合性学习,打破单一学科的壁垒,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与完善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我们创新职称评定条件,将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纳入重要条目;从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人员或者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申报综合实践活动职称类别。这些政策,激励广大教师投身以研究性学习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坚定了大家持续从事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的信心。
郑州市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评审,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提炼总结优秀成果,持续提升教师的指导作用,构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在线评审模式。金水区先行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并邀请省市专家共同研讨、编制了具体评价指标,涉及研究价值度、文本规范度、研究科学性、成果完善性等4个维度的15个具体指标,为提升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质量提供了导向,明确了目标。评审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层面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