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2023-02-10 22:19:55张攀红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工智能信息化

张攀红(湖北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教育教学,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也使得教学交互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化,教学过程和评价更为多维便捷。然而,也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已然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研究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有利于教师更为高效便捷地开展教学,增强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第二,采用信息化教学,将二维课堂授课转变为三维立体教育,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自主性、创新性、智能化的人才。第三,通过“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二、文献综述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有学者围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比如江慧等(2019)认为教学模式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吴立宝等(2021)认为教学评价上较为单一,教学工具较为传统;韦书令等(2020)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亟需更新。有学者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比如张莹(2021)、易洋等(2020)研究认为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师个人智能价值感知会影响教师信 息 化 教 学 能 力;Rasmussen(2017)、Ajay(2018)、Edinger等(2018)的研究则认为一些外部因素也会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如教师所在院校和教学团队的影响,比如学校的相关规定,比如来自社会和公众的期望等。还有学者研究通过何种途径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如陈鹏(2020)、朱琳(2020)认为要转变教师角色、革新教学理念;赵慧臣等(2020)、张 莎 莎(2020)、Canbek等(2016)、于 晓 雅(2019)等学者则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革新、智能技术与工具运用、教学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提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基于逻辑分析和“问题—对策”型,缺乏人工智能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系统性和深入研究,典型案例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基于高校的典型案例,通过对湖北经济学院教师的调研分析,对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三、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

(一)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调查发现,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化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91.43%的教师认可这一观点。学校也比较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教师的自我感知调查发现,61.43%的教师认为学校较为重视,32.86%的教师表示学校重视度一般,5.71%的教师表示学校不太重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应用于教学的重要性。65.71%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和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比如通过学习通位置签到、手势签到、抢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2.86%的教师认为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比如录制微课、慕课视频,让学生课前和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加深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64.29%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和手段可以开阔学生眼界,通过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广度;62.86%的教师认为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让平时成绩过程管理、学习评价等活动更为高效便捷,提高教学效率;42.86%的教师认为可以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打造智慧化课堂,研发优质的课程资源。然而,61.43%的教师表示由于教学科研压力大,并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

1.培训意愿方面

调查发现,41.43%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34.29%的教师表示愿意,22.86%的教师一般,1.43%的教师表示不愿意。这表明大多数(占比75.72%)的教师愿意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这对于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奠定了较强的基础。

2.培训经历方面

调查发现,超过半数(占比65.71%)的教师曾经有过信息化教学培训经历,但是仍然有34.29%的老师并未参加过信息化教学培训。关于培训时间,从未参加过任何学习或培训的教师占比为27.14%,1周以下的教师占比为32.86%,1-2周的教师占比为24.29%,3-4周的教师占比为2.86%,4周以上的教师占比为12.86%。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经历方面还有待加强,培训时间一般较短。

3.培训方式方面

调查发现,已有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62.86%的教师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相关现场学习或培训,24.29%的教师参加过校外的现场培训,18.57%的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活动,15.71%的教师参与过相关的交流和分享活动,32.86%的教师参加过校内或校外的线上培训,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占比18.57%)没有参加过任何学习或培训。

然而,教师对于不同培训方式的倾向度有所差异。55.71%的教师倾向于校内组织的现场培训;而34.29%的教师倾向于校外,尤其是领域内知名高校提供的相关培训;25.71%的教师倾向于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授;40%的教师倾向于通过授课方式进行观摩学习;32.86%的教师倾向于教师之间的研讨、交流心得和经验分享;42.86%的教师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便捷,更倾向于线上培训方式。这表明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应结合教师的倾向性,结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以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

同时,尽管学校已经开展了一些信息化教学培训,但这些培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调查发现,35.71%的教师表示培训参与度不高;54.29%的教师表示培训的时间较短,并不能对培训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学习,从而导致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54.29%的教师表示培训内容缺乏统筹规划,并没有完全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培训内容;15.71%的教师表示培训管理不到位;10%的教师表示还担心教学条件可能跟不上。

(三)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掌握

1.信息化教学方法手段方面

对于类似于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互联网的新教学工具了解程度,52.85%的教师表示比较了解,35.71%的教师表示了解程度一般,11.43%的教师表示不了解。

在实际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信息技术手段也有所差异。绝大多数的教师(占比91.43%)会依据课程实际和学生特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35.71%的教师会借鉴其他教师好的做法;也有17.14%的教师会选择当下最热门的教学媒体。

教师对不同的信息技术掌握度也有所差异:77.14%的教师会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81.43%的教师会使用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65.71%的教师会使用微信、QQ等常用交流互动软件,65.71%的教师会使用诸如学习通等常用教学平台,这表明大多数的教师对常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比较熟悉。然而,对于一些较为前沿的信息技术手段,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比如仅有27.14%的教师表示会熟练使用图片、动画、音视频等编辑软件,48.57%的教师会使用迅雷等下载软件,34.29%的教师会使用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仅32.86%的教师表示曾经有过开发网络课程或专题教学网站的经验;仅47.14%的教师表示能独立完成一份体现信息化教学思想方案的撰写,而52.86%的教师并不能独立完成。

2.信息化教学能力获取途径方面

当前教师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也多种多样。18.57%的教师表示是来源于自己求学时期所学,67.14%的教师表示主要通过自主学习,64.29%的教师表示通过向同事进行学习,50%的教师表示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获得。在教学备课过程中,78.57%的教师会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来搜集、整理素材,98.57%的教师表示会时常对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更新。

(四)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实践应用

1.信息化教学使用频率方面

关于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频率,95.71%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笔记本电脑、手机、计算机实验室等进行信息化教学,但仍有很小一部分教师(占比4.29%)从未开展过任何信息化教学。

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频率,14.29%的教师会经常使用,47.14%的教师会偶尔使用,38.57%的教师从不使用。关于上课使用的教学课件,65.71%的教师表示自己制作,17.14%的教师与他人合作完成,7.14%的教师会利用网上免费课件,而10%的教师会利用传统板书的方式。

2.信息化教学实践方面

目前,教师也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一些信息化教学实践。74.29%的教师会利用网络搜集和整理相关教学资源,辅助开展教学;77.14%的教师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制作教学课件;70%的教师会通过腾讯会议、QQ、微信等,便捷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和答疑;28.57%的教师会结合线上线下手段,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和反思;74.29%的教师会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如考勤、布置作业、录入平时成绩等。

关于信息技术在学习活动上的应用:75.71%的教师用于练习与实践,55.71%的教师用于检索有关信息,61.43%的教师用于自主学习,50%的教师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41.43%的教师用于课堂活动。

(五)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配置

调查发现,37.15%的教师表示学校提供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较为充足,45.71%的教师表示一般,17.14%的教师表示学校提供的资源并不充足。关于新兴技术、工具、软件与教学实践所创新的方法、策略,学校也会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53.86%的教师认为这对于自身开展信息化教学有帮助,然而也有47.14%的教师认为这些指导并未发挥实际作用,对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帮助不大。

同时,教师认为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应该拓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型教学(占比35.71%)、传统讲授型和交互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占比58.57%),仅有5.71%的教师表示仍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

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50%的教师表示时间和精力不够;24.29%的教师表示对于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不熟悉;52.86%的教师表示对于相关硬件设备的操作还不熟练;60%的教师表示对于相关的软件应用并不熟悉;38.57%的教师表示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存在一定难度;54.29%的教师表示信息化教学的激励不足;还有2.86%的教师表示学校资源较少,闲置利用度不高。

四、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教师层面

1.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以及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对其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不断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同时,结合自身信息化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改进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加强以研促教能力提升

高校教师应积极参加国内外、省市、学校等组织的各类信息化教研活动,积极主动投入到金课、慕课建设之中,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方式,主动开展研究型教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教师的交流合作,通过参加国内外相关会议、培训讲座、访学、案例研讨等方式,开展信息化教学经验分享和交流。对于教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要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扩大成果的应用范围,真正做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3.建立协同合作的信息化教学共同体

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通过年长与年轻教师的有效互动参与,年长教师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优势,对教学设计进行严格把控,而年轻教师则发挥其对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优势,创建信息化课堂,开设信息化课程,并对课堂和课程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团队合作,共同打造良好的信息化课堂。同时,团队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公开课、比赛、案例研讨等方式,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成果,在反复的研课磨课过程中,提升团队整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学校层面

1.加强信息化教学激励

学校要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级各类信息化比赛,对于在比赛中获奖或者表现优秀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和激励,比如在绩效工资、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信息化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做出的成绩,给予资金奖励或者通过表彰方式给予肯定和激励。同时,也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信息化教学研究项目,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证研究,加大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方面做到教、学、研等多方面良性互动,激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和建设的积极性和动力。

2.构建良好信息化教学环境

建立完备的教学资源平台,包括开展信息化教学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实现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容易获取信息化资源,让信息化教学开展更为便捷,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也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对于教师开发建设的课程资源、平台等,要对其日常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管管理。对于监督评估数据可以定期反馈给教师,使其对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通过对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效果。

3.完善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

在培训方式上,可以结合实际,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使得信息化教学培训更加便捷。和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开展信息化教学;也可以发挥校内交叉学科优势,组织计算机领域的教师进行技术指导,校内、院内、系部教师之间要经常开展信息化教学学习和经验分享。在培训内容上,加强信息化教学前沿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培训,使得教师能紧跟前沿、与时俱进。也要结合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指导,使得教师通过培训真正有所收获,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人工智能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