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杰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融媒体中心)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以往大不相同,传统媒体面临着新时代带来的冲击和挑战[1]。在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成为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需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融合,还需要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本文旨在研究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路径,为县级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文章将在概述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现状,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通过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深入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各级政府和媒体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以推动媒体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媒体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重要平台,能够及时、全面地传达政府政策、社会动态、文化活动等信息,提高县级政府的透明度和形象,为民众提供各类有益信息[3]。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使新闻更加生动、直观,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融媒体中心,更主动地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维护社会稳定。
另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提供互动平台,让公众能够参与新闻报道和社会事务讨论,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4]。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宣传和推广本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促进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可以宣传本地的经济成就、投资机会和发展计划,吸引外部投资和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时,迅速传播重要信息,指导民众采取必要的行动,保障公众的安全;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民生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总之,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媒体时代不仅扮演着信息传播的角色,还起到了推进公共参与、政府沟通、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作用,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增进民众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全媒体时代,部分县级政府没有足够的数据和指标来评估融媒体中心的效果,因此很难看到融媒体中心对社会影响力和政府形象的潜在贡献,缺乏全媒体时代对融媒体建设的深刻理解和认知[5]。这就可能导致县级政府对县级媒体转型不重视或不积极,难以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错失了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有些县级政府仍然较为依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从而忽视了数字媒体和融媒体的重要性,依旧采用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主要还是依靠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缺乏与公众的互动,难以收到观众的反馈,无法有效进行融媒体中心的数字化转型。
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信息传播方面缺乏地方特色和创新,忽视本地文化、历史和故事,而过多关注全国性或国际性新闻,导致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和吸引力,传播效果较差,无法吸引目标受众,也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有些县级融媒体中心资源不足或技术较陈旧,导致传播的文章、图像和视频等信息质量不高。传播缺乏地方特色和创新的信息会导致受众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失去信任,使其更愿意从其他媒体获取信息。信息传播效果差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社会影响力下降,政府颁布的政策和开展的活动无法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而信息缺乏地方特色则有可能无法满足本地居民的信息需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存在着用户黏性不强和内容更新频率不稳定的问题,发布的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吸引用户长期关注,也没有通过足够频繁的内容更新保持与用户互动。而且,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缺少稳定的内容发布计划,导致内容更新不定期,难以吸引用户反复访问;同时缺少与用户互动的机会,未利用好新媒体的评论、投票及分享功能,导致用户的参与度较低。用户黏性低会导致用户不愿意长期关注融媒体中心,内容更新频率不稳定会导致用户错过重要信息,影响融媒体中心的信息传播效果。
整合媒体资源可以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实现资源共享,使信息传播得更广泛,提高传播效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类受众需求。因此,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融合县域内的重要媒体资源存量,并构建“1+6+N”的媒体融合矩阵新模式(“ 1” 是指今日南安融媒体平台;“6”是指市政府门户网站、南安新闻网、南安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今日南安”微信公众号、“南安发布”官方微博、“今日南安”海外社交媒体账号;“N”是指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微信公众号和部分自媒体),同时建立“六个统一”融媒体运行模式和“六个机制”,将其作为保障,有效解决基层媒体资源分散和重复的问题,提高融媒体中心的运行效率和影响力。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要重点整合县域内的主要媒体资源,包括电视台、电台、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同时还要将各机关单位、乡镇(街道、开发区)以及有社会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纳入融合体系中,这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避免传播的信息重复和分散。“1+6+N”媒体融合矩阵能够构建一个多层级、多媒体的信息传播网络。以南安市融媒体中心为例,其中包括南安官方微博账号、市政府门户网站、今日南安融媒体平台、今日南安微信公众号以及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和一些自媒体,通过这个矩阵,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实现多渠道、多平台的信息传播。“六个统一”融媒体运行模式实现了统一部署、平台统一建设、运营统一协调、宣传统一步调、舆情统一引导等多个方面的统一化管理,打破了传统媒体各自为政的格局,形成了高效的融媒体管理体系,实现了信息的准确传达。通过建立新闻采编机制、信息发布机制、实时预警机制、应急报道机制、舆情处置机制和新闻发布机制六个保障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类媒体的资源,确保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此外,集中管理和监管群发内容有助于公共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报道和集体推送,确保信息传播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举例来说,当发生一场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时,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利用“1+6+N”融媒体矩阵,协调各媒体资源,如电视台提供实时视频报道,报纸提供深入的背景分析,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负责快速更新事件发展情况,和受众进行互动,各个媒体之间共享信息,统一发布应急信息,形成统一口径的宣传聚集优势,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公众的安全。通过整合媒体资源,织密“一张网”,建立统一管理和保障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更好地满足信息传播的要求,提高自身在全媒体时代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依托云平台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构建高效的融媒体指挥平台,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形成“统筹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科学评价、有效应用”的融媒体“六个环节”运行格局。
以南安市融媒体中心为例,其可以借助云平台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建立南安融媒体指挥平台,使该平台能够对策划、报题、选题、派题、内容生产、审核等流程进行全程把控。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与省广电网络公司合作,配置指挥大屏,实现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海量信息的互联互通,以便对多媒体内容进行集中监管和协同编辑。
假设南安市融媒体中心需要报道一场紧急的自然灾害事件,媒体中心可以借助南安融媒体指挥平台来进行高效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首先,编辑团队可以使用南安融媒体指挥平台进行策划,明确报道的重点和目标受众,并通过指挥大屏,监控各种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实时信息,选择最新的信息资源。其次,内容生产团队可以在线编写新闻稿件,由编辑团队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再次,利用融媒体平台将新闻内容传播到各个媒体平台,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以确保信息覆盖面广泛。最后,融媒体中心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新闻报道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受众的反馈对新闻报道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报道内容制订应急计划和资源调配规划。
通过南安融媒体指挥平台,重塑生产流程,使整个新闻报道过程实现了在线化,各环节之间实现了高效的协同,确保了信息的一致性和内容的及时传播,打造了“一盘棋”的在线格局。同时,大数据平台提供了数据支持,帮助融媒体中心评估报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升级为多元创作,提升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综合竞争力。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可以研发并试运行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以探索智慧化运营模式,将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成自助点餐式信息服务综合体,涵盖“新闻+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将新闻宣传与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相结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
以南安市融媒体中心为例,其可以研发并建立一个专属的App,整合新闻、政务和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在App中推行“新闻+政务”模式,将交通出行、市政服务、文化旅游、医疗教育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推行“新闻+服务”模式,强化服务性功能,聚合各类生活服务资源,提供生活缴费、公交查询、违章查询、共享单车、代驾等实用功能,为群众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例如,当某一个市民需要了解关于当地政府的政务信息、查找公交线路、支付水电费或者找代驾服务时,就可以在该App上查找相关信息,包括办事指南、政策法规、在线申请等,还可以在线呼叫代驾、租用共享单车、交付水电费以及查询违章记录。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打造综合性App,能够扩展自身的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推动自身稳定发展。
持续壮大下辖媒体阵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借力、互相促进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关键策略,打通内融外联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媒体联合体,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范围,提高内容对公众的影响力。
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壮大下辖媒体阵营,整合资源,加强下辖媒体的技术设备完善和人才培训,提高媒体的报道质量和效率。例如,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为乡镇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人员提供培训服务,提高该公众号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发展,创建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业者组成的跨平台编辑团队,共同制作报道,确保信息能被同步发布到不同平台。例如,当地广播电台可以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音频制作团队合作,制作音频新闻报道,并同时在广播和社交媒体上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可以与央级和省级主流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提高报道的权威性。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入驻各类新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抖音、新浪微博等,将新闻内容推送给更广泛的受众;与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将信息传播到国际社交媒体上,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整体知名度。通过这些策略,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为本土受众提供更多元化和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服务,形成更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以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应注重与内外部资源的融合,提高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效率,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媒体机构、人才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形成合力。只有守正创新,融合传播,全面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影响力,县级媒体才能实现转型升级,推动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