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编导的创新探究

2023-02-09 08:08:05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1期
关键词:编导纪录片受众

杜 燕

(作者单位: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改变着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以纪实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是电视媒体重要的节目形态之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电视纪录片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背景、高要求下,为实现电视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电视纪录片编导必须进行不断的创作创新和自我创新,进而提高电视纪录片的品质和吸引力,满足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新的视听需求。

1 新媒体、电视纪录片与编导概述

1.1 新媒体的定义与特点

新媒体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与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媒体形式。它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可互动性。新媒体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互动,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内容创作、分享和评论,与内容创作者产生互动。二是多媒体性。新媒体融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提供更丰富和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三是实时性与即时性。新媒体可以实时更新和发布信息,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内容和资讯。四是可定制性:新媒体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五是可传播性:通过社交媒体和分享功能,新媒体可以实现内容的广泛传播和共享。

1.2 电视纪录片的概念及作用

传统意义上,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电视媒体为载体、用纪实性手法记录和呈现真实事件或主题的影视作品。它旨在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和记录,传达事实、展现现实、探索问题,并引发受众对社会、文化、历史、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思考。电视纪录片更强调在电视传播平台上播放并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通常是由电视台制作并在电视频道播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观看。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包括主题选择、策划、采访、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等环节,通常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编辑以实现良好的叙事效果。电视纪录片的类型和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地理探索、科学探索、自然环境、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可以通过纪实的手法和独特的视角,展现真实的人物故事、事件经过和社会背景,以引发受众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思考和反思。电视纪录片在娱乐和教育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真实事件和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扩展受众的知识面,提升其思考能力,同时也能提供娱乐和观赏的乐趣。

1.3 电视纪录片编导的职责与定位

电视纪录片编导是指负责电视纪录片项目的创作和导演工作的人员,他们承担着从项目策划、创意构思到实际执行各个阶段的责任,以确保纪录片的创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电视纪录片编导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策划和创意、剧本和故事构建、导演和拍摄以及后期制作和剪辑。新媒体为电视纪录片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互动平台,受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和参与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和观看中。电视纪录片编导则需要根据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和需求,灵活应对,创新探索,以提供更多样化、互动性更强的纪录片作品,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总体来说,新媒体、电视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编导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互动与互补关系。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及其编导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电视纪录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环境给电视纪录片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其中机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电视纪录片可以触达更大范围内的观众,提高其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第二,新媒体技术使观众能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围绕电视纪录片进行讨论、分享和互动。第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能够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元素,如音乐、动画、插图等,以增强叙事效果和观赏体验。挑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过载和竞争激烈。由于新媒体环境中内容众多,观众的选择权增加,电视纪录片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1]。二是观众短时注意力。新媒体环境下观众往往具有短时的注意力,电视纪录片需要通过吸引人的内容和形式,确保观众的持续关注。三是反馈和互动。新媒体技术使观众的反馈和评论更加即时和广泛,电视纪录片编导需要积极了解和回应观众的反馈,以保持双方良好的互动关系。

2.2 编导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编导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平衡。新媒体环境要求电视纪录片编导在保持客观记录的同时,更加关注主观表达和观众参与,此平衡需要仔细把握。二是创新形式与传统风格的融合。新媒体环境给电视纪录片带来了多种创新形式和技术手段,编导需要在保持传统纪录片风格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新形式和技术,以丰富叙事方式和呈现形式。三是互动与参与的设计。新媒体环境需要电视纪录片编导在节目中策划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如投票、游戏等,引导观众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在叙事结构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电视纪录片编导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可以采用非线性叙事和跳跃式剪辑,呈现更丰富的故事角度和层次。第二,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可为电视纪录片观众提供更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电视纪录片编导可以将电视电影艺术与新的科技相结合,开创全新的纪录片形式。

综上,新媒体环境下,在观众需求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增加、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数据驱动内容创作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电视纪录片编导需要进行创新探索,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需求,才能有效提高纪录片的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

3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纪录片编导创新路径

编导作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核心人物,其创作理念直接影响作品的制作效果和传播力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的制作流程、创作理念以及表现手法等已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需求。电视纪录片编导应树立创新思维,积极调整自身角色定位,打破常规,改变以往陈旧、死板的工作模式。同时,电视纪录片编导还应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保证作品质量,以更好适应大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变化。

3.1 明确创新方向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电视纪录片创作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电视纪录片编导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思路。电视纪录片编导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选题、主题、叙事风格等方面进行创新。并且,电视纪录片编导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把握住时代脉搏,以清晰化的创新方向为支撑,提高纪录片的传播效果,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等优秀纪录片都是基于清晰化的创新思路制作出来的。具体来说,电视纪录片编导首先要了解节目的定位和受众群体,从受众需求出发确定内容创作方向;其次要注重节目制作过程中素材选择和剪辑技巧;最后在后期剪辑时也要注意细节处理和视觉效果。

3.2 转变策划思路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客观事实的艺术化表达。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选题策划是非常重要的,选题策划组可以针对一些信息材料进行设计和加工,明确具体的主题内容,后期按照主题内容来进行有效的思索,形成新的创意和想法,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指明方向[2]。

电视纪录片选题要充分结合时代背景和具有深度的主流事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编导应积极转变思维,在选题策划和选题思路上进行创新,从实际生活出发,充分观察、了解和挖掘生活中的事物,并将其转化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素材,立足于现代社会环境与当代人的情感诉求进行深入的分析,贯彻时代性的原则,进一步去挖掘更多契合受众现实需求的素材内容[4]。此外,新媒体社交平台提高了纪录片受众的主动性,为纪录片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创造了广阔空间和多元方式[5]。电视纪录片编导在策划过程中,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观众的关注点和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和创作。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收集观众对电视纪录片的评价和建议,根据观众反馈进行优化调整。

3.3 合理利用先进技术

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使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与拍摄创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进一步创新发展[6]。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在北京召开的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上所说,新技术可以帮助纪录片全流程的“提质增效”。电视纪录片编导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丰富创作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为电视纪录片注入活力,提高其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竞争力,给受众带来更新鲜、更优质的视听体验。例如,《航拍中国》动用多达70架无人机,通过高超的航拍技巧,从高空俯瞰辽阔大地,全方位展示自然风光、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和历史变迁;《中华好儿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原本的黑白影像修复为彩色,为纪录片增色添彩。另外,可以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运用到历史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传统历史和新兴技术的融合,能够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产生不一样的新鲜体验。

3.4 合理利用竞争机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纪录片关注度的提升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纪录片行业正积极探索转型。除传统媒体之外,越来越多具备专业摄制能力的创作团队和制作力量加入纪录片市场,势必带来更激烈的竞争。电视纪录片编导应该抓住机遇,合理利用竞争机制,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完善的竞争机制不仅能激发编导的创新意识,使其始终保持较高的创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为编导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为其提供更好的创作和工作环境。

3.5 多方面汲取灵感

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更多地被应用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人们审美需求越来越提高,因此,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制作流程,也相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往,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过于尊重纪实手法的拍摄,使得纪录片的审美性不强[7]。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电视纪录片编导要充分借鉴优秀的影视作品和国内外优秀纪录片作品中的创意理念、拍摄手法、剪辑技巧、艺术表达等,多方面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具审美情趣、更富内涵深度的高质量电视纪录片,使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具吸引力。

3.6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要想培养出具备高水平、敢于创新的纪录片编导,首先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而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纪录片编导人员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其纪录片创作效率和质量。现阶段,我国多数的纪录片编导人员管理机制还存在漏洞,编导更多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纪录片的创作,导致纪录片在创新方面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收视率。笔者认为,可以从晋升机制、奖惩机制等方面着手,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对纪录片编导进行激励和管理,促进编导创新思维的养成,以此为纪录片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危机重重”,但也机遇多多,新技术令创作边界和想象空间得以不断延展。为解决国内电视纪录片发展缓慢、质量良莠不齐、传播途径受限等问题,笔者认为电视纪录片编导要打破常规,敢于面对新的挑战,要明确创新方向,在策划层面、技术应用上进行创新,合理运用竞争机制,多方面汲取创作灵感,树立创新思维,顺应时代发展,创作更多高质量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电视纪录片。

猜你喜欢
编导纪录片受众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38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34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0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08:48:26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