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意义及途径

2023-02-09 08:08:05贾小霞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1期
关键词:大众美学受众

贾小霞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美学作为哲学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巨大的融合空间,而新闻美学则是新闻学与美学融合的产物,在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闻采编是新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素材搜集、内容编辑来形成新闻产品。新闻美学的出现与发展,赋予了新闻采编更为多元的职责,实现新闻美学价值成为当前新闻采编的重要任务。

1 新闻美学价值解读

新闻美学为美学分支,是新闻学和美学融合的产物,既有美学的共性,也有新闻学的个性。新闻美学价值则是蕴藏于新闻美学中,基于新闻美学审美特征、审美规律的价值。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看,新闻美学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三个维度:一是真。真是新闻美学价值的基础,脱离了真,新闻美学价值无从谈起。真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尊重客观事实,并最大限度地呈现客观事实。二是善。善是新闻美学价值的内核,即通过新闻向社会大众传播善意。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善要求新闻呈现善举,弘扬正能量,从反面的角度而言,善要求新闻揭露社会中的问题,如违法犯罪事实,推动社会进步[1]。三是美。美是新闻美学价值的高阶需要,需要新闻具备美的体验,比如通过技术创新来优化新闻的呈现方式,使大众获得感官上的良好体验,得到美的享受。真、善、美作为新闻美学价值的三大维度,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新闻美学价值整体。

2 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意义

2.1 提升新闻采编质量

以往,新闻采编为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职责。传统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严格的监管机制,新闻采编质量较高。新媒体时代,不只传统媒体能进行新闻采编,新媒体也可以进行新闻采编。受监管机制不完善及新媒体逐利属性的影响,新闻采编质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一些新媒体出于吸引眼球、博取热度的目的,在新闻采编中故意遗漏部分事实,乃至歪曲事实,严重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各种类型的新闻素材处于共享状态,极大地加剧了新闻同质化的问题,弱化了新闻的价值。在此情况下,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提升新闻采编质量的重要手段[2]。

2.2 促进采编队伍转型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非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融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产物,凭借着数字化传播的优势,具有较大的传播范围和较快的传播速度。同时,融媒体背景下,受众与传播主体间的关系并非单向的信息传输关系,而是双向的信息交互关系,受众越来越多地介入信息传播中。信息技术处于动态化发展中,以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既推动了融媒体的发展,也为融媒体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赋予了融媒体更强的动能。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采编队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编队伍做好转型工作,而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则在促进采编队伍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美学价值的实现,需要采编队伍加强信息技术在新闻采、写、编乃至新闻呈现各环节中的应用,能够推动采编队伍从传统采编队伍向融媒体时代采编队伍转变。

2.3 助力社会大众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各种类型的新媒体,为了满足快节奏下社会大众的新闻需求,多以碎片化的文字、视频来呈现新闻。如此一来,虽然能够增加新媒体的流量,但也削弱了新闻的美学价值,并导致大众习惯于接收碎片化的新闻,不利于大众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此情况下,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助力社会大众发展的有效手段,因为新闻美学价值的实现要求采编人员在新闻采编中摒弃碎片化的新闻内容,更加注重新闻内容的全面性,并做好追踪呈现,而全面的新闻内容能锻炼社会大众的思维能力,提升社会大众的思维水平。同时,新闻美学价值的实现也要求新闻采编人员着眼社会大众审美需求的差异性,以不同的新闻产品来满足社会大众差异化的审美需求[3]。

3 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途径

3.1 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

“内容为王”是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原则,也是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价值实现的基本要求。首先,恪守新闻底线。真作为新闻美学价值的基本内容,也是新闻的底线所在。面对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同质化新闻盛行的乱象,采编人员要恪守新闻底线,将真实性作为新闻采编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在新闻采编中,既要有抵制虚假素材的意识,也要具备鉴别新闻素材的能力,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中发现虚假素材。其次,做好新闻策划。策划是新闻采编的前期工作,对新闻采编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媒体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不少媒体盲目追踪热点,忽略了新闻策划,弱化了新闻的独特性。因此,采编人员要加强新闻策划,在采编社会热点的同时,结合受众的审美需求,以科学的新闻策划来采编社会热点,增强新闻的独特性。最后,提高新闻品质。好的新闻,不仅应该具备信息传播的作用,更应该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如知识普及价值、思维锻炼价值、文化传达价值等。加强深度报道是提高新闻品质的有效方式,采编人员要将深度报道作为提高新闻采编核心竞争力,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重点,围绕新闻内容,查阅资料,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访谈,提高新闻的价值密度,凸显新闻的社会作用[3]。

3.2 做好受众需求分析

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是新闻美学价值实现的基本要求,而对受众需求的分析,则是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先决条件。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做好受众数据搜集工作。时至今日,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如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知乎等,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大众在使用App的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蕴藏着受众媒体期望、信息需求、审美需要等多重有价值的内容。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应做好数据搜集工作,为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夯实基础。第二,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受众画像。审美需求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受众,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审美需求有着很大的不同。大数据技术具有极强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处理能力,能够借助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在数据搜集的基础上,以大数据技术来强化数据分析,为受众画像,明确不同类型受众的审美需求,再根据受众审美需求开展新闻采编工作[4]。第三,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中,采编人员与受众缺乏互动的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改善了这一现象,为采编人员获取受众的审美反馈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强信息化交互平台建设,让受众在观看新闻的同时,能够以留言、互动区讨论的形式,将自身的审美体验反馈给采编人员,助力采编人员持续优化新闻采编。

3.3 优化新闻采编流程

新闻采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涵盖采集、写作、编辑等环节。以往,新闻采编各环节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价值的实现形成了很大的制约。因此,优化新闻采编流程就成为新闻美学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从采集的角度而言,信息时代,各种类型的信息爆炸式增长,这为新闻采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采编人员在利用传统方式,如采访、走访获取新闻素材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网络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重要性,围绕新闻主题,查找相关素材,同时,将新闻美学价值的三大维度作为遴选网络中新闻素材的重要指标,丰富新闻采集的素材来源。从写作的角度而言,语言文字是最能体现新闻美学价值的元素,采编人员在新闻写作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也要凸显语言的艺术性,比如采用描述性强的语言来呈现新闻事件,提高新闻报道的审美表现力。从编辑的角度而言,信息环境下,新闻的编辑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中央厨房式”的新闻生产模式,使得新闻编辑具备了一次采集、多元编辑的可能。采编人员要主动适应新型的新闻编辑方式,在切实保障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统筹利用好语言、文字、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使同一条新闻有多种不同的呈现形态,满足受众差异化的审美需求[5]。

3.4 重塑新闻呈现形式

新闻呈现形式对新闻美学价值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新闻呈现形式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支持。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重构新闻呈现形式:首先,提供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快节奏时代,传统的新闻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媒体应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构建新闻传播的新媒体矩阵,发挥好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在新闻呈现与传播中的作用。以抖音为例,作为受众基数较大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在新闻呈现与传播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诸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均入驻抖音,实现了新的发展。因此,新闻媒体可以利用抖音等新媒体,丰富新闻产品形态,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其次,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元宇宙”是当前方兴未艾的概念,与传统的新闻相比,“元宇宙”新闻能够为受众打造一个高度仿真的虚拟世界,综合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味觉,让受众犹如置身于新闻现场,增强受众的体验,给受众带来全新的、美的享受。因此,可以加强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打造契合受众审美需求的新闻“元宇宙”[6]。例如,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高涨,每到黄金周,旅游新闻爆炸式增长,这时新闻媒体就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相关新闻,为受众营造极致的视听体验。

3.5 注重新闻人文关怀

善是新闻美学价值的重要维度,在启迪受众思考、引领社会风尚、助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人文关怀则是体现“善”的关键。因此,新闻采编中,要高度重视新闻的人文关怀。首先,聚焦大众生活,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新闻源自生活,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新闻素材。采编人员应扎根现实生活,将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新闻采编的重点,如医疗、教育、住房、市政建设等民生问题,与社会大众“同呼吸,共命运”,激发社会大众的情感共鸣。其次,端正自身位置,强化纽带作用。媒体被称为第四部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采编人员要正确看待媒体的影响力,一方面,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融入新闻采编中,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另一方面,担负起为人民群众发声的责任,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与感受,做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角色。最后,明确价值观念,弘扬正能量。在新闻素材的搜集、加工以及新闻内容的呈现中,采编人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真、善、美的新闻美学价值追求和新闻事实间的血肉联系,着力发掘生活中引人向善的内容,弘扬正能量。

3.6 加强采编队伍建设

广大的采编队伍是新闻采编的第一责任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采编队伍建设,就成为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重要保障。对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做好优秀人才引进工作。立足新闻事业的发展态势及新闻采编的总体要求,主动构建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将既有扎实专业能力、良好审美素养、高度社会责任感,又熟悉互联网、新媒体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持续优化采编队伍结构[7]。二是健全采编人员培养机制。新闻机构,如报社、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要高度重视对采编人员的培养,围绕新闻美学价值实现对采编人员提出的要求,制订采编人员培养方案。一方面,做好常态化的内部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为采编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厚植人才基础。三是优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采编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而考核评价则是激励机制建设的先决条件。因此,新闻媒体要从新闻美学价值实现的角度出发,加强对采编人员的考核和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采编人员激励的依据,协同发挥好薪酬激励、表彰激励、专业发展激励、岗位晋升激励等多种激励形式在采编人员激励中的作用,促进采编人员的发展。

4 结语

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能够充分展现新闻采编的审美意蕴,助力新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此,新闻媒体要从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做好受众需求分析、优化新闻采编流程、重塑新闻呈现形式、注重新闻人文关怀、加强采编队伍建设六个方面探索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途径。

猜你喜欢
大众美学受众
仝仺美学馆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一汽-大众ID.6CROZZ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上汽大众ID.3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纯白美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妆”饰美学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