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与女性主义理论视域下漫威电影超级女英雄绯红女巫的形象

2023-02-09 08:08:05徐碧玉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1期
关键词:幻视复仇者女巫

徐碧玉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和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电影研究领域之一。因此,在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日益受到追捧的背景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逐渐引起关注。绯红女巫的高频率出镜及不断提升的地位和作用,足以说明她是漫威电影宇宙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目前针对该人物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符号学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探讨绯红女巫是以何种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

1 符号学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结构主义奠基人弗迪南·德·索绪尔界定了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及表现,认为两者结合产生符号,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仅仅是文化的约定俗成[1]。

罗兰·巴特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系统,在《神话学》中增加了一层表意。第一层表意中的符号成为第二层表意中的能指,从而构成第二层表意中的所指[2]。巴特认为所指是一个专门的隐喻。

1964年,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麦茨提出了“电影符号学”理论,认为电影是一种作为符号的“影像的话语”,电影的符号系统是由镜头或镜头段落构成的[3],其中人物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人物符号,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影片的深层内涵和意义。本文从人物名字和造型等方面对绯红女巫这一人物的塑造进行分析。

2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汲取了社会学、精神分析学以及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等研究理论与范式,旨在解放电影叙事主体,使女性在银幕上的呈现更加客观。

劳拉·穆尔维于1975年在《银幕》杂志上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以“凝视”概念为核心,将男性与女性在电影中的作用建构为看与被看、主动与被动、叙事与景观的二元对立理论格局,以此审视电影中的性别问题[4]。这篇文章揭示了男性对女性形象的压制,女性不仅成为“被看”的对象,而且引发了男性焦虑。为了逃避这种焦虑,男性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一是将女性的神秘去除,最终对她施以惩罚;二是将女性看作一种物恋、崇拜的对象。

在大众文化中,女性的形象和意义大都是相对于男性主体而设定的,文学艺术作家据此创造出蛇蝎美女和天使少女两种基本的定型化形象[5]8。随着观影需求的变化,女性人物形象的建构从需要保护转向独立自强,甚至是暴力与叛逆,她们的身份也在“被拯救者”和“拯救者”之间不断更替。

对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种途径:第一是以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术语为对象进行分析;第二是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历时性阐述;第三是运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对某电影女性人物进行分析[5]9。本文采取第三种研究方式来探讨漫威电影宇宙中绯红女巫的塑造策略。

3 符号学视域下的绯红女巫形象

3.1 人物名字符号

作为电影人物的“初始标签”,名字往往暗含其性格与命运,人物名字的能指可以表达新的所指[6]53。

旺达(Wanda)这个名字源于斯拉夫语,意思是“牧羊女,流浪者”,通常依附于一个女巫①。“旺达”二字于1206年在波兰天主教神父、历史学家文森蒂·卡德鲁贝克(Wincenty Kadłubek)的编年史中第一次出现[7]19-30,是波兰国王克拉库斯的三公主的名字。传说,旺达公主漂亮聪慧、品行高尚,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她引领波兰王国打败了德国敌人,此后投身于维斯瓦河,将贞洁之躯献祭给神灵。

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旺达象征着波兰少女,甚至整个波兰。德国诗人、剧作家撒迦利亚·维尔纳(Zacharias Werner)在1808年创作的剧目《旺达,萨尔马提亚的女王》(Wanda, Queen of the Sarmatians)中对波兰传说进行改编,其中旺达公主与德国吕根岛的王子吕迪格(Rüdiger)相爱,却因两国交战而无法在一起[7]31-35。旺达公主用吕迪格的宝剑亲手杀了他,然后成为上帝的新娘,到天堂上与他团聚。

综上,旺达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第一,这个名字具有美丽、智慧与圣洁的意义。第二,旺达公主以身献祭的故事给这个名字赋予了牺牲的意涵。第三,旺达立足于波兰人与德国人的战争之间,因此该名字象征着仇恨和爱而不得的悲剧。

漫威电影宇宙中的绯红女巫名为旺达,她的人生故事包含这个名字的所有意义。

首先,旺达虽然出身平凡,但美丽动人、天资聪颖。从《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和《旺达·幻视》来看,旺达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经得住九头蛇组织的改造实验,从而获得超能力的人。同样是使用法术,奇异博士或者女巫阿加莎·哈克尼斯都要经过长期苦练,而旺达却能无师自通。这就是旺达这个名字所预示的美丽、聪慧、天赋异禀。

其次,牺牲的意涵在绯红女巫身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人生历尽生离死别:自幼父母双亡,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又失去了唯一的亲哥哥快银。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为了阻止灭霸集齐六颗无限原石,旺达不得不亲手杀死她的情人幻视。在《旺达·幻视》中,旺达用自己的超能力塑造另一个现实,在这一时空中,她与幻视结婚生子,过上简单甜蜜的生活,但最终为了保护百姓,她又不得不收回法力,终止短暂的幸福。这些与《旺达,萨尔马提亚的女王》中旺达公主亲手杀死吕迪格王子的情节大同小异。

再次,身为虚构东欧国家索科维亚的人,旺达因带着对史塔克集团乃至整个美国的仇恨而自愿参加九头蛇组织的实验。在《美国队长3:内战》中,《索科维亚协议》导致复仇者联盟分裂,她和情人幻视因此而不得不聚少离多。再到《旺达·幻视》和《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无论是在爱情还是亲情方面,旺达永远都处于爱而不得的困境,甚至因此失去理智,彻底黑化,不择手段地去争取亲情的一丝温暖。

3.2 人物造型符号

人物塑造一般需要借助妆容、服饰等手段,将人物的内在特质外显,展现在特定情境下人物的性格、心态和身份等[6]54。在漫威的系列电影中,由于绯红女巫的成长过程是通过许多影片来刻画的,因此她在每个影片里的服装也出现一些变化。

在《复仇者联盟2》中,旺达首次披上制服,最显眼的就是猩红色的紧身皮衣。在之后的电影中,她的制服颜色趋于更深,寓意人物的成长。自电视剧《旺达·幻视》起,旺达的制服中增加了红色王冠,标志着她正式成为绯红女巫。不仅服装,化妆也出现了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在《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中“黑化”之后,绯红女巫眼影的颜色更深,眼线及脸上的线条更加突出,十根手指头都染上黑色。至于绯红女巫的能力——混沌魔法,在电影中使用时呈现出的也是一种猩红色的气流。

总之,绯红女巫的形象以红色与黑色为主,其中猩红是战争、毁灭、鬼魅、暴力、罪恶的象征;而黑色所代表的是恐惧、死亡、魔鬼、不详和未知[8]。红与黑的结合营造出绯红女巫的特有符号:神秘、邪魅、暴力、叛逆与不确定。

4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绯红女巫形象

4.1 传统女性形象的再现

4.1.1 视觉快感

作为好莱坞主流电影中的新女性角色,女性超级英雄往往由身材火辣的知名女演员饰演。饰演绯红女巫的演员伊丽莎白·奥尔森也不例外。劳拉·穆尔维认为,这种符号起到了展示“奇观性现象”的作用,使女演员和她饰演的人物成为审视的对象。在“被看”的过程中,女性既要承受着来自影片中男性角色的视线,又要承受着来自将自己等同于男性角色的观众的视线。

此外,绯红女巫来自虚构国家索科维亚,又通过九头蛇组织的改造才拥有超能力,因此她带着一股神秘色彩进入大众的视线。这种神秘感强化了绯红女巫作为“被看”对象的角色特征,进一步给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及男性观众带来“视觉快感”。

4.1.2 神秘与揭秘

在绯红女巫的出现和成长过程中,制片人不断为她塑造神秘感,再通过叙述她的创伤来去除这种神秘感,然后对她施加惩罚。绯红女巫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正式登场,以邪魅的方式迷惑了复仇者联盟的心智,这是第一波神秘感。后来通过其他人物的调查,她的神秘逐渐被消除,她不幸的身世也被揭秘。旺达原本只是一个因战争而从小父母双亡的可怜孩子。她认为复仇者联盟是令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于是和哥哥自愿参加九头蛇组织的试验,接受该组织的改造和洗脑。

在《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中,绯红女巫的出现依然带有神秘感:她是法力高强、杀伐果断的女巫。后来,随着她的故事重新搬演,观众了解到她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寻找亲情的温暖,原先的神秘感因此得到消除。不仅如此,在之前的电视剧《旺达·幻视》的铺垫下,观众还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到她对这份亲情得而复失的痛苦。

4.2 新变化的载体

4.2.1 暴力与叛逆

在系列相关电影和电视剧中,绯红女巫曾经多次与其他超级英雄或反派大打出手,彰显了她的超级能力和暴力的一面。从本质上,她的许多行动都只是出于个人利益,如果该利益与正义的立场相符,她就成为正义方的一员;反之,她就成为一大反派。《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旺达原先认为复仇者联盟与她的利益冲突,因此充当正义方的敌人;后来发现奥创才是人类的公敌,因此选择与复仇者联盟并肩战斗。在《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中,绯红女巫为了寻找孩子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与多元宇宙为敌。总之,绯红女巫亦正亦邪,身上总是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以及叛逆、暴力、“不配合”的气质。

4.2.2 拯救与被拯救

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的下半段中,旺达先是因听了猎鹰的一番话而获得内心的救赎,再通过大显身手去“拯救”整个复仇者联盟团队。她继续在《美国队长3:内战》和《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多次扮演扭转局势的角色。到《旺达·幻视》,她与女巫阿加莎·哈克尼斯斗智斗勇,最终拯救了西景镇。而在《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中,阿美莉卡·查维兹和奇异博士共同为她指点迷津,再次让她处于“被拯救”的地位。

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绯红女巫不仅充当男性英雄的助手或伴侣,还在某些情况下自己推动故事发展,与男性角色平起平坐。她参与“拯救”过程,不仅“拯救”男性角色,甚至还“拯救”了整个世界。这是女性形象塑造令人欣慰的变化。

5 女性超级英雄形象塑造的优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绯红女巫形象塑造依然遵循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所提出的范式,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了积极变化:其一,人物在叙事中的作用得以强化;其二,在服装设计和拍摄方面都避免了对绯红女巫太过刻意的性欲对象刻画。

然而,绯红女巫形象的塑造始终未能脱离劳拉·穆尔维理论中的二元对立:在《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中,她的超能力和行动目的是在与奇异博士的对立基础上凸显出来的。在这一对立中,绯红女巫只是客体,是反派,是衬托超级英雄正义感的背景板。

因此,在未来的电影中,绯红女巫的形象应更多地展示女性在战斗中的柔韧性、灵敏性以及独特的化解危机的方式。为了消除二元对立,应继续淡化叙事的性别差异,让人物勇于接受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并主动展示出女性的强大。

注释:

①参考网址:https://nameberry.com/babyname/wanda.

猜你喜欢
幻视复仇者女巫
我们对自己说的早睡的谎言
为什么揉眼睛时,会看到奇怪的图案
小读者之友(2023年3期)2023-04-14 20:16:46
揉眼睛看到奇怪图案,是窥探到了天机吗
为什么揉眼睛时,会看到奇怪的图案?
Chapter 15 Avenger 第15章 复仇者
女巫来过梦里
女巫的扫把
萌女巫与魔法猫
萌女巫与魔法猫
Case report of visual hallucinations in anx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