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田 王汉熙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载体传播长江文化,对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明认同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把握好新兴传播技术,创新长江文化传播渠道,发挥VR直播优势,通过构建文化认同、创新内容表达及视觉体验、构建VR直播体系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
长江流域是“世界稻作之源”,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和物质基础,其影响还扩大到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中华民族祖先依靠长江耕作、生产、生活和繁衍,创造了无尽的文化瑰宝,孕育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质和品性,形成了庞大丰富的长江文化。长江文化主要由长江上游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荆楚文化、长江下游三角洲的吴越文化及其他支流文化组成[2],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蕴含着崇德重义、向善求美的民族追求,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的思想内涵,更包含着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态度。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传承我国民族精神与历史财富,促进中华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建设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应运而生。2022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准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有机整合了长江各段流域内庞大繁杂的生态空间和文化资源,其核心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历史遗迹、含各类博物馆纪念碑在内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以及各自然生态系统和动植物保护区等,组成了一个巨大场域,让自然说话、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今天,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深入,文明互鉴、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心思想文化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推动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代表的长江文化走出去,大力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认同,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迫在眉睫。
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相关设备,使自己的视觉、声觉和体感沉浸在一个三维虚拟环境中,根据自己的视角和主观意愿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随着5G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直播相结合产物的VR直播应运而生。VR直播就通过全景拍摄技术对现场空间进行实时的内容传递,一比一立体复刻现场场景,其对网络条件以及拍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VR直播通过拍摄、拼接、编码、推流、分发等环节加工后传输到接收端,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场景和角度观看,获得强烈的“在场感”和全新的体验[3]。
区别于传统直播的二维平面直线传播所带来的体验,VR直播所呈现的特点如下:第一,交互性,即受众对VR直播传输的虚拟空间中的物体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并能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受众可以自由调整视角及选择接收信息,这样的操作互动体验感强,大大增强了受众的观看主动性。第二,沉浸性,即VR直播为受众带来身临其境之感。VR直播能够为受众带来强烈的氛围感,当受众进入虚拟空间中时会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完全专注于直播所展现的信息和内容,参与意愿强烈,产生强烈的临场感,真实投入VR直播中所展示的信息和文化元素中。第三,想象性,即VR直播留给受众巨大的探索空间。VR直播的创作者对传播内容的控制程度较轻,VR技术构建的三维空间使受众拥有更高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受众可以依据自己的逻辑产生多种理解。
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VR技术及其产品迅速发展,为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目前VR直播仍处于初始且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巨大的潜力。5G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网络延时、连接、运行速度等方面的问题,为VR直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如今把握好VR直播这一全新的呈现方式能够为长江文化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传播提供更广阔的平台,通过生动的场景再现为全世界受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神秘的中华民族文化/地理场景+新奇的接收体验”能激发国际受众的好奇心,是我国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舆论场中突出重围,保持先发优势,推动长江文化走出去,向全世界展现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华文化场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4]。
首先,过去西方国家拥有着先进的传媒系统和媒体设备,在国际舆论场中占据强势地位,相比之下我国争取话语权显得阻碍重重。近年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及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但在文化出海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仍需加强。其次,长江文化有着中华民族自身特色和思维烙印,国际受众由于与我们在语言文化上存在隔阂,对长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确实存在一定障碍。再次,对长江文化内容的创作和宣传的匮乏以及传播体系和受众互动的不足导致长江文化在国际传播环境中的曝光度较低,因此,利用VR直播助力长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3.2.1 创新内容表达及体验
近年来VR直播已经能够实现实时的音视频资源传输,多机位、无剪辑、无时差的生产传播形式更新了跨文化传播的叙事技巧,拓宽了长江文化走出去的传播渠道,在高效传播的同时保证传播内容相对客观真实。VR直播的生产形式注定其传播内容是极少添加创作者自我意识的,它打破了只能依靠镜头与景别的变化呈现传播内容的叙事局限,建立起一个立体的虚拟现实场景,多形式、多维度地将现场的具体情况、细节、环境最大限度地呈现在国际受众眼前,达到最真实客观的效果[5]。无论是传播无形的长江文化内容、有形的名胜古迹和文化展览、静态的长江流域自然风光,还是动态的舞台艺术表演,都能跨过西方媒体的二次编辑,让国际社会快速、准确地直接看到我国的真实面貌。
在我国文化中很多精华内容都来源于天、地、人的交融互动或漫长岁月中的心念相续[6],传统的单一线性传播形式在为国际受众提供完整的表达和感受方面存在困难。VR直播则极其适合博大浩瀚的长江文化传播,通过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技术在直播中设置附加信息,如通过热点链接添加对各博物馆内文物展品的介绍、古代建筑和文化景点的历史典故,在场景中设置文化特色虚拟角色、虚拟道具等,极大增加直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增强长江文化对外传播的趣味性与丰富性,做到向国际社会展示更多样全面、更深层次、更新奇的传播内容。以此为基础,加上主播的口述讲解和受众的自主点击,能够不断提升长江文化VR直播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为国际受众带来新的体验。
3.2.2 坚定文化自信,构建文化认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在推动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不断实现中华文化的再生再造,使文化之树在不断赓续中更加繁盛。要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厚的民族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7],是我国人民能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后盾之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就是我们再生再造中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利用的重要资源之一。
利用VR直播作品为载体,打破时空的局限性,让国内外受众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般游览历史遗迹,看到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及美好平凡的生活场景,听到主播对长江文化内容的讲解。这种方式能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对内可以让我国受众在游览和体验的过程中唤起自我身份认同,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VR直播从视角方面拉近国际社会与我国真实现场的距离,使国际受众由传统的在线旁观体验转为沉浸现场感体验,以第一视角了解我国客观形象。VR直播通过时空联想性倾向创造叙事和情感时空,注重情感上的交流对话,大大消除语言和经验的隔阂[8],让国家文化公园背后蕴藏的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更加生动,实现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出发拉近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距离,获得国际受众的共情与理解。因此,VR直播赋能下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外也可以作为世界各国接触中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之一,跨文化传递我国宏大的文化叙事,构建自信鲜明的中华文化形象,改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最终建立起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9]。
并且,还应当鼓励国内外媒体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在VR直播领域进行跨国跨文化的实时合作和共同创作,增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沟通交流,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曝光度,加深受众对所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印象,不断增强国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3.2.3 构建VR直播体系,提高传播效率
VR直播是我国与国际社会沟通交流的桥梁,我国应当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长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窗口,主动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VR直播体系,打造长江文化走出去主阵地。首先,在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方面,主流媒体应积极开设海内外VR直播账号,并与相关专家人员、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合作打造矩阵账号,占据对外传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内容的主导地位。专业媒体从业人员在学习VR直播技术、探索传播内容和作品制作流程方面都有极大优势,推出的优质VR直播内容质量高,更具影响力,能够持续提高国际关注度。其次,在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方面,联动成熟的新媒体平台建立起VR直播社区或搭建VR直播众创平台,通过简化VR直播创作流程和与国内外网红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 KOL)合作推广等方式,调动网民参与热情,鼓励我国普通网民自主利用平台随时随地向国际受众传输真实、自然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游览景象和文化内容,扩大VR直播的受众规模。“PGC+UGC”模式传播内容相辅相成,进一步完善VR直播体系,专业、细致、全面地向国际社会传递自然风貌和文化内容,推动大量作品多次传播,潜移默化中增强长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在运用VR直播全力推动长江文化走出去时,一定要注意减少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内容,必要时应在直播的口述和附加信息中进行适当的再生产和解释,以适应特定的传播环境,帮助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理解我国文化内容,以达到更高程度的文化认同,实现VR直播传播效率的最大化[1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媒体逐渐加强了对国际舆论场的关注及新媒体平台和技术的应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智能算法、5G、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和大范围普及下,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和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并逐渐丰富。近年来发展迅猛的VR技术,则为网络直播的呈现方式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发展新思路,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提供了新通道,也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新路径。传媒行业的相关人员更应该把握好这个时机,思考如何通过VR直播这样的创新传播渠道,为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