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艺改良措施在云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

2023-02-09 01:56刘波赵小霞毛金华刘伟平范飞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梯田水稻传统

刘波,赵小霞,毛金华,刘伟平,范飞军*

(1.丽水市农作物总站,浙江 丽水 323000;2.云和兴逸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云和 323600;3.云和县农作物站,浙江 云和 323600)

云和梯田位于浙江丽水市,海拔跨度为200~1 400 m,是跨越高山、丘陵、谷地3种地质景观带的复合型梯田,具备山村、云海、竹林、溪流、山峰等多种景观,享有“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的美称,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此外,云和梯田农耕文化、银矿文化、畲族文化底蕴深厚。2015年9月,云和梯田农业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云和梯田依托丰富的农业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并针对旅游与文化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但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农艺技术平衡梯田遗产地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云和梯田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农艺措施的改良与应用,解决当前山区农业生产新形态下梯田农业系统的保护难题。

1 云和梯田农业系统的历史与变迁

1.1 成因与历史

云和梯田始于唐代,其主要成因一是源于古代族群的迁徙。作为山越一族的后裔,畲民迁徙至云和山区,以倚山结寨、定居耕织、刀耕火种、开山造田的方式开辟梯田;二是人口压力催生的农艺进步。从明朝景泰年间云和银矿开采开始,云和梯田所在区域人口的大量聚集,导致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减少,采用梯田模式能够有效缓解人口压力。此外,因古时炼银需要添加米糊,对粮食产生了双重需求,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三是水稻种植的生态功效。高山梯田能够长期保留的关键是种植水稻形成人工湿地系统,能避免水土流失,并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梯田系统构成了稻渔共生、稻鸭共育等湿地生态种养系统,即以水稻为基础的稻麦、稻油(油菜)、稻药、稻菜等水旱轮作系统和与猪、牛饲养结合的农牧循环利用系统。梯田与水稻的结合,把水稻良好的生态功能发扬光大,既提高土地出产能力,又促进生态系统与社会体系的和谐与稳定。

1.2 传统农耕与习俗

云和梯田的农耕文化集儒家文化与各类宗教文化于一体,有着强烈的地域特点。如,流传至今的传统小吃“乌米饭”即来源于节庆活动“三月三”,是传说中的米谷生日,也称“乌饭节”;再如,2021年入围第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云和梅源芒种“开犁节”,填补了二十四节气“芒种”在非遗目录中的空白。“开犁节”通过十八村迎神、炼火、开山号子、犒牛、祭祀神田、开犁等形式,集中展示了云和山区农民在劳动生产中的习俗。“开犁节”也被称为 “牛大王节”[1],其间蕴含云和梯田的 “牛文化”,因为耕牛在梯田耕作中有着非凡的意义,既是耕作的关键畜力,也能为生产提供相当比例的栏肥,是当地畲汉农耕社会所崇拜的对象。

1.3 旅游开发

2017年,云和县委县政府引入杭州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对云和梯田景区进行合作开发,2018年成立云和梯田公司接手景区运营及梯田生产,至今已流转梯田核心景区面积66 hm2,2019—2021年共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梯田景区创建也带动周边乡村产业的发展,云和梯田核心区域及周边有10多个传统古村落,已发展农家乐、民宿164家,增加就业岗位超2 000个,民宿业及旅游收入成为梯田景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 梯田农耕文化面临的困境

城镇化进度加快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是农遗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的最大因素。梯田耕作收益少、劳作强度大、生产及生活场景处于偏僻山区,从事梯田耕作并具备专业传统技能的人越来越少,其中青壮年从业者更少,传统技能面临失传。

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农业人口流失。近年来,山区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农业人口减少80%以上,山区梯田抛荒严重。至2021年开始全面治理抛荒之前,云和梯田地区耕地抛荒占比超过50%。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据丽水市咨询委对2 700户农户家庭的调查,1970年以前出生的农业人口占81%,在梯田山区,传统的粮食生产从业者年龄更大。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山区粮食生产成本更高、产出更少,如浙江全省范围近年水稻种植收益处于早稻基本亏损、晚稻略有盈余的状况,而生产成本更高的山区水稻生产处于全面亏损状态,只是农民为满足口粮需求不计算自己的劳动工资。

生产组织化缺乏,水稻生产的社会化服务薄弱。受梯田落差大、田块小的制约,在集中育秧、耕种管收等环节没有统一服务队伍,粮食生产、运输、加工环节成本增加。

2.2 自然因素的影响

梯田的建设受古代生产力水平的制约,除局部进行砌石,更多以石块做基础、夯土围田,山陡坡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受阵雨山洪、台风以及梅雨季节连续降雨的冲击导致塌方;而且,到了夏秋旱季,梯田坡地水源少、蒸腾量大,灌溉水渠细且蜿蜒,在山脊地带等缺水梯田常常因自然灾害由水田退化为旱地,云和梯田的核心区块又远离周边最大的溪流浮云溪,一旦发生旱情受灾更甚。

2.3 水稻种植与经营的困难

梯田景区的维护成本压力巨大。因梯田坡度大,田埂系数高达20%以上,水稻生产直接成本高,同时田埂修复困难。除去因田埂坍塌进行的大修,每年每667 m2梯田的田埂仅正常的维护就需要1 d工时左右。综合从育秧到收割环节的全人工支出,每667 m2梯田年投入成本近3 000元。从改良农艺举措的角度出发,以技术优化水稻生产环节并调整经营、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3 对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再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还要不断发扬光大”。梯田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正如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遗产一样,梯田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其未来的变化走向取决于今天我们如何面对困境,形成对策[2]。

3.1 整体价值的要求

梯田农遗的保护与开发,既承担提供民众口粮和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又肩负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任。改善梯田水稻生产并增加其直接收益,不断实现其价值转换显得尤其重要。

3.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梯田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与生态属性,其中文化价值的开发与转换的路径与手段比较明确、具体,而生态系统的维护则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周边整体环境系统的综合治理与维护,如森林、水资源系统的维护以及传统种质资源的保护与挖掘,二是通过持续的水稻生产以维持梯田人工湿地的生态稳定。

3.3 平台化的要求

云和县辖区87%的耕地是梯田。云和梯田农业系统在周边区域有很强的代表性。以开放包容的格局开展梯田农遗的保护与发展,探索文化与具体农业生产实践的创新方式,使之成为山区农村发展的样板,并努力向平台化发展,从而吸引城市人和原住居民的回归,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在浙江青田举办的第八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中国传统农业思想与生态农业有内在的共性,两者都基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农业实践,都重视维系宝贵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都尽力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在农遗保护与传承中要避免机械刻板、“以古为尊”的“唯古论”。农耕技术经历了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并以鲜活的状态存在并服务于民间社会。不管是“保护”的绝对要求还是“发展”要求,以农艺技术改良、组织方式提升和全产业链延伸,来稳定梯田农遗保护的成果并实现文化、生态价值的进一步转化,都是可行且是必须的。

4 农艺改良与经营策略

4.1 推行顺应自然的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4.1.1 优化水稻品种布局

以水稻传统种质资源+节水抗旱稻+优质稻布局品种。一是将云和梯田较有影响力的传统稻米品种用于农事生产体验,如畲乡老红米、银坑稻以及适宜加工的粳稻老品种;二是引进旱优73、旱优等节水抗旱稻,在灌溉条件较差的山脊梯田种植,满足梯田全域水稻种植的需求,促进完整稻作景观形成;三是以米质优、抗性(抗稻瘟病)强、生育期适宜的中浙优8号、华浙优223、华浙优261等籼稻品种为主栽品种,实现梯田稻米生产优质与销售优价。

4.1.2 应用生物发酵技术培育有机肥

稻谷收获后的大量秸秆,是古代栏肥、灰肥的重要来源。当前,秸秆多直接还田,效率与效用都不高。采用秸秆集中生物发酵,可以有效增加稻草还田的肥效,替代古时候的猪、牛栏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梯田土壤有机质和肥力。

4.1.3 推广稻鱼、稻螺共生的综合种养模式

云和梯田自古有在稻田养鱼的传统,并有古老的稻鱼品系与技术传承。崇头等乡镇部分农民有在单季稻田放养田鲤鱼的传统习惯,约有上百年历史。最早从福建省松溪县方向引进鱼苗水花进行粗放粗养。从梯田的形态、土层条件出发,云和梯田养鱼筑高田埂、不挖边沟既有利于提升田埂线条景观,也有利于梯田的维护和水稻种植景观形成。稻田养鱼的传统技艺,能减少肥药使用30%以上,提高稻田稻米品质[3]。高山田(鲤)鱼在景区以100元·kg-1的价格出售,效益可观。

云和及周边高海拔梯田地区有放养薄壳田螺的传统。因山高水冷,田螺生长缓慢,壳薄,风味极好,收购价格高达100元·kg-1,且供不应求。选择云和梯田中的冷水田、烂糊田培育高山薄壳田螺,将水稻低产田变为田螺高产田,低收益田变为高收益田。在耕作方式上,采取低茬收割免耕或浅翻耙平的整地方式,避免微耕机等机械旋耕对过冬田螺的伤害。

4.2 应用节本增效的新型技术

4.2.1 提升育插秧技术

梯田水稻育秧受春季回温慢,极端低温等因素影响,多采用水育秧或两段育秧方式,存在风险大、效率低、秧苗素质差等问题。受地形条件限制,梯田大多数无法进行机插秧。钵苗水稻比传统秧苗平均根数多2.2条、根长多1.35 cm、根鲜重多0.5 g,具有根系完整、秧苗素质好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抛秧,生产效率提高5~9倍。此外,以钵苗抛秧代替手插秧,其分蘖节位在2~3茎节,比手插秧低2~3个节位,有效分蘖数多3个,产量高[4]。同时,根据梯田高低错落、田块狭小的特点,梯田抛秧非常适宜开发成为旅游产品供游客深度参与梯田稻作生产。

4.2.2 组合高效收获技术

梯田高低落差大,大多数收割机无法顺利进出作业。应用割草机割稻茬+小型全喂入机动脱粒机,采用1人快速割稻、2人拾稻、1人管护脱粒和收扎稻谷的4人小组,可以每小时收获667 m2,相比较传统收割操作提高效率5倍以上,每667 m2节约成本400元。经过机动脱粒机的秸秆呈撕裂状,还田腐烂或发酵的速度更快。

4.2.3 轨道运输减轻劳动强度

轨道低矮至30 cm左右,沿主阶梯道路的一边贴水渠安装,视线隐蔽。轨道车可以有效解决秧苗、肥料以及收获的稻谷的上下坡运输难题,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且对梯田景观没有任何影响。

4.3 开发高品质的稻米生产后端服务

4.3.1 推动产加销一体化,以全产业链建设提质降本增效

产前育秧环节应用钵苗育秧流水线替换人工播种,利用钵苗育秧替换传统育秧,大幅度降低育秧风险、提高秧苗素质;产后引入机械烘干,避免稻谷因场地和气候原因摊晒困难受损,同时引进中小型加工、包装机械,将销售稻谷转为销售稻米,提高收益。

4.3.2 挖掘特色小吃丰富旅游产品

深入开发挖掘云和梯田特有的稻米类加工特色小吃与产品,如传统米酒、黄粿、木模年糕、粉皮、乌米饭等,在此基础上,扩展美食类旅游产品。另外,可将水稻生产与小吃产品的加工环节整合为研学等旅游服务产品,增加游客沉浸式体验。

4.4 建立耕牛文化传统梯田稻作样板区

以传统农事操作+农耕祭祀活动为核心,拓展生态旅游产品,营建江南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区、浙西南山区梯田文化精致展示区[5],选择适当面积的相对独立区块田地,联合梯田核心景区民宿机构创建耕牛文化传统梯田稻作样板区,聘请具有传统技艺农户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生产销售传统牛耕手作,拓宽民宿体验内容,提升乡村旅游内涵。

5 讨论

云和梯田通过农作生产维护与旅游开发,最大程度保持了生产、生活与生态有机结合的发展格局,将遗产地的传统农耕文化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价值,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参与者,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利用的珍贵资源,在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承载着粮食产出的基本使命,其保护不应当是静态的博物馆式封存,而应维护和发扬其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农遗保护与产业开发、经济建设与文化宣传高度结合,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梯田水稻传统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一季水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山区修梯田》
水稻花
老传统当传承
秀美梯田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