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祎豪 李宁(.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 6007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 60044)
腹胀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由相关神经调控功能异常、肠黏膜缺血缺氧、胃肠道内分泌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因素异常等一种或多种因素[1-2]所致的患者主观感受的不适,或可见腹部膨隆,触之绷急,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体征。临床导致腹胀的常见原因有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功能性胃肠病等。腹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腹胀不适导致不能进食或进食量显著减少,降低患者的营养状况[3],进而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针灸对于胃肠道运动具有双向调控作用[4],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但尚未有挖掘整理古代医家对于腹胀选穴规律的研究。《中华医典》(第5 版)收录了1 156 部中医古籍,汇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主要中医著作,并且拥有内容、书名、目录等多种检索功能,为古籍挖掘提供了条件。本文归纳总结了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腹胀的选穴规律,以期为现代临床选穴提供借鉴。
以“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项目、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典》(第5 版)为检索数据库。最新版本《中华医典》收录了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 156 部。卷帙上万,共4 亿多字,汇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主要中医著作,大致涵盖了至民国为止的中国医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是至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中医类电子丛书。
检索范围设置为“正文”,著作设置为“针灸推拿类”,根据《中医大辞典》[5],参考《中医脾胃病学》确定检索词为“腹胀”“腹满”“腹中胀”“中满”“胀满”“胪胀”“胪中胀”。将上述检索词输入《中华医典》进行检索,选取年代为1949 年之前成书出版的国内文献。然后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人工筛查,最终确定针灸治疗腹胀的相关条目。
(1)单穴、穴位配伍治疗“腹胀”“腹满”“腹中胀”“中满”“胀满”“胪胀”“胪中胀”的条文直接选出。(2)同一条文出现两个或以上检索词时,只纳入1 次。如《金针秘传》“脾胃气虚,心腹胀满,太白二穴,三里二穴,气海一穴,水分一穴”出现“腹胀”“胀满”两个检索词,只计算1 次。
(1)与腹胀症状无关的条文,如胸“中满”、胸胁“胀满”;(2)与胃肠道无关的腹胀,如妇科病、男科病、水肿、鼓胀等;(3)古籍中的穴位主治[6];(4)腹胀为兼症或见症的条文;(5)条文体例为孔穴主对法的穴位配伍[6]。
参照古籍原文、现代穴位的研究以及《腧穴名称与定位》,对纳入研究的穴位规范化,如“第十一椎上”规范为“脊中”,“绝骨”规范为“悬钟”,“中管”规范为“中脘”等。
从原文、著作、年代、作者、穴位情况等方面进行数据提取,运用Excel 2019 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穴位频数分析;依据数据库建立处方事实表,运用SPSS Modeler 18 软件中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231 个条目,涉及22 部中医古籍。平均每部古籍有10.5 条。有7 部著作的条目数大于平均数,条目数最多的著作是《普济方》,其次是《针灸资生经》。
结果显示:共涉及腧穴86 个,总频数381 次,平均每个腧穴4.4 次。高于平均数的腧穴有20 个。其中足三里、内庭、中脘、水分、公孙5 个穴位应用次数最多。本文列举了频数排名前20的腧穴。见图1。
图1 针灸治疗腹胀的腧穴应用频数统计
结果显示:86 个腧穴涉及到14 条正经,胃经腧穴应用最多,包含15 个腧穴,常用的有足三里、内庭和天枢等。位于脾经的有9 个腧穴,应用最多的有公孙、太白和三阴交。再而任脉,包括9个腧穴,其中中脘、水分应用最多。有16个腧穴属于膀胱经,其中脾俞、膈俞和胃俞应用最多。见表1。
表1 针灸治疗腹胀的腧穴所属经脉统计
结果显示:治疗腹胀腧穴在全身各部均有分布。其中下肢部最多,共有37 个,主要穴位有足三里、内庭、公孙、太白、三阴交、悬钟等;胸膺胁腹部次之,有21 个穴位,主要包括中脘、水分、天枢等;再是肩背腰尻部,有15 个,主要有脾俞、膈俞、胃俞等;最后是上肢和头面颈项,分别有12 个和1 个,主要有内关、列缺、听宫等。本文列举了每个部位出现次数前6 位的腧穴。见表2。
表2 针灸治疗腹胀的腧穴所在部位统计
结果所示:特定穴61 个,占所有腧穴的71%。其中有10 个腧穴有两种或以上的特定穴属性,计做2 次。五输穴共有32 个,其中足三里运用最多,同时也是运用最多的下合穴。募穴共有9 个,中脘运用最多,同时也是运用最多的八会穴。背俞穴有9 个,脾俞运用最多。络穴有7 个,公孙既是运用最多的络穴,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八脉交会穴。交会穴有4 个,其中三阴交运用最多。本文列举频数排名前3 的腧穴。见表3。
表3 针灸治疗腹胀的特定穴统计
对49 个对穴及多穴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选用规则支持度、置信度、增益评价腧穴间的关联性。支持度表明前项腧穴在49 个针灸处方中出现的频率;规则支持度表明前项腧穴和后项腧穴同时出现的概率;置信度描述了包含前项的腧穴处方中同时包含后项的概率;增益说明前项与后项的相关性,增益>1 且越高说明两者的相关性越大。选取支持度≥10%,规则置信度≥60%的配伍,包括8条对穴和三穴的关联规则。见表4。
3.1.1 循经取穴规律 在腹胀的治疗中,取穴以胃脾经的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灵枢·经脉》提到胃经“是动则病洒洒振寒……贲响腹胀”;脾经“是动则病舌本强……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但胸腹部是足三阴经交会与体表循行之处,因此,腹胀也可能与肝肾经相关,治疗上通过辨证可取相关腧穴配合运用。任脉“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上循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上述内容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经脉取穴规律。
3.1.2 按部取穴规律 腹胀治疗选穴部位以下肢、胸膺胁腹、肩背腰尻部为主。下肢部选穴体现了穴位的远治作用,胸膺胁腹部选穴则体现了穴位的近治作用,肩背腰尻部选穴以膀胱经背俞穴为主,体现了背俞穴对脏腑的特定作用。
3.1.3 特定穴规律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称为特定穴。包括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腧穴、络穴、郄穴、下合穴;在胸腹、腰背部的背俞穴、募穴等。在腹胀的治疗中,常用的特定穴包括五输穴、募穴和背俞穴。在气街理论中,胸气街与腹气街之气均止于背俞,与腹部腧穴共同主治“腹痛中满暴胀”。在《千金翼方》中,十二经脉在四肢的部分与背俞穴是标本的关系,谓标之背俞是本之应,认为十二经脉中最重要的腧穴除五输穴以外,还有躯干部的俞募穴[7]。
3.1.4 配伍规律 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根据置信度高低,气海-足三里、气海-太白、足三里-气海-太白是腹胀治疗的组方要穴。以上3 条配伍规律均兼顾远端及局部腧穴,远端包括足三里和太白,局部指向气海。足三里既是胃经合穴,也是胃之下合穴。高式国谓之“本穴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是以谓之三里”,凡是消化道症状均可运用[8]。气海定位既在腹部,又与气机息息相关,凡与气息升降失调相关,皆以本穴为主[8],而腹胀之原因,多在于腑气不降,取本穴可调节肠腑气机。太白是脾经原穴,可治疗因脾失运化所致腹胀。再可根据患者辨证选用适当的配穴。
根据一项针灸治疗术后腹胀选穴规律的现代文献[10]研究显示,现代所选腧穴的所属经脉主要为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所属部位主要在下肢部和胸腹部,与古籍记载的规律相符。腧穴主要为足三里、上巨虚和天枢等,这与古籍中的记载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对于上、下巨虚两个下合穴的运用频率明显提高;(2)足跗部特定穴与背俞穴的应用频率相较古时显著降低。上、下巨虚分别为大、小肠的下合穴。在近年的研究中表明,二穴与大、小肠确有主治的相关性,可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如P 物质、胃动素等影响肠道运动[11]。虽然古籍中早已记载了下合穴的对应关系,但鲜有此二穴治疗腹胀的记录。笔者推测可能因古人认为腹胀与脾胃最为相关,从上述取穴规律中可略知一二。
基于针灸治疗舒适度的考量,足跗部肌肉浅薄,刺激强度大,有时患者难以耐受或怀有恐惧心理;而取背俞穴时,患者需俯卧位,对于腹胀的患者也较为困难。从医患关系来看,在中古时期,广大普通百姓(劳动人民)在就医过程中处于被动方,医者的决策很少受疾病以外的因素影响,尤其对于在古代学习年限要求较长的针灸专业[12]。而在现代的针灸诊室治疗中,社交亲密型、共同参与型、引导合作型是更为常见的医患关系模式[13],针灸医生取穴组方的决策可能会受到来自于患者的除疾病以外的影响,导致医者组方与理论最优的结果出现偏差。然而穴位的配伍是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组方的偏差对于临床疗效有多大影响,如何将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