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2020-02-11 16:42付勇曹乾安章海凤洪恩四熊俊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敏化内经腧穴

★ 付勇 曹乾安 章海凤 洪恩四 熊俊(.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腧穴的精准定位及主治描述肇始于《针灸甲乙经》。现代针灸研究也大多基于腧穴静态观、体表固定位点而开展,因而导致针灸疗效的潜力未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也使得国内外现代医学同仁及其它领域学者质疑腧穴是否具有科学性、特异性、有效性。那么,什么是腧穴,腧穴的本质是什么?当我们去探究这一问题时,是否可以从腧穴的特征出发呢?回顾《内经》中对腧穴的描述,我们重新梳理了腧穴的定义及内涵:体表腧穴实际上并不是完全静息的状态,而是一个处于“活”的、有着动态变化的状态(腧穴会随着机体状态,尤其是脏腑功能状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1-2]。我们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针灸过程中患者舒适感与疗效密切相关,同时我们发现在《内经》中“腧穴”与“快然”同时出现频率大,被反复提到,这让我们提出猜想,是否“快然”属于“腧穴”的一个必要特征?

本文基于《内经》经典文献,梳理腧穴“快然”核心概念,探讨腧穴所具有的必要特征,一定程度为当前敏化腧穴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这不仅能够促进腧穴学的发展,而且对针灸学科的继承具有重要意义。

1 腧穴与敏化腧穴

在古代文献中,腧穴概念较概括、宏观,且表述多样。在《内经》中腧穴有“节”“骨空”“溪”“谷”“气穴”“气府”等不同定义的称谓。总体来说,《内经》对腧穴结构属性进行了描述。如《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指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说明腧穴在肌肉衔接处的空隙之中。“骨空”出自《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指周身骨节之孔穴。《内经》对腧穴功能属性也进行了论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指出“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指出“(溪谷)以行荣卫,以会大气”;《素问·气府论篇第五十九》指出“气府者,各经脉气交会之府也”,认为腧穴是气血输注之处,有行荣卫之功能,与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内经》其对腧穴定位的描述表明选穴不仅要注重其结构属性,更应重视腧穴功能状态属性。《灵枢·九针十二原》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说明十二原穴有“应”的状态变化,反映病症的功能作用。并且,当人五脏有疾时,我们可以根据腧穴的状态变化,选取患者十二原穴进行治疗。腧穴的功能状态指腧穴的反应性,即指腧穴对外界不同刺激呈现不同强度反应的固有特性[3]。相同刺激,由于反应性不同,腧穴可呈现出不同强度的反应,如果呈现的反应大,我们称高反应性为腧穴敏化态;反之,称低反应性为腧穴静息态。可见敏化态腧穴对针灸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因此,《内经》认为:腧穴的原始内涵是指动态的、敏化态的疾病反应点;选取腧穴,不仅是选择某个固定部位,还应探查其功能状态属性,才能最终将其准确定位[4-5]。

2 敏化腧穴与“快然”理论

在针灸的萌芽阶段,取穴多是以“以痛为腧”为原则,这是古人发现腧穴的一种早期方法。在生产劳动中出现病痛时,人们会很自然地用手去抚摩、按揉或捶击痛处,这就是“以痛为腧”的雏形。后面随着伤害致痛事件不断重复,古人慢慢地总结出了一些处理经验,了解缓解某类疼痛刺激部位的分布规律,刺激手段也由徒手抚摸逐渐地丰富为点按、砭刺、灸灼等。于是,出现了“按之快然”“按之立已”“按而痛止”等现象;之后运用砭石、灸灼等工具,又出现“刺之快然”“刺之痛止”“灼而痛止”“灼而快然”等现象[6]。

《汉语大词典》中的“快然”:“快”—①高兴;愉快。②舒适;畅快。“然”—助词: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状态。“快然”即为喜悦貌[7]。《内经》中也多处强调临床诊治过程中寻找动态“腧穴”的重要性,强调病理状态下人体的“腧穴”不是固定位置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患者病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强调“快然”重要性。而根据《灵枢·背俞》记载:“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灵枢·五邪》:“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调经论》:“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按则热至,热至则痛止。”据此,“快然”可有两种理解:一指(就诊者因按压引起的即时)舒快的感觉,可通过问诊得知;二指(就诊者按压后病情缓解后)舒适的样子,可通过评价得知。

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提出:腧穴是分布于体表的、个体化的、动态的、敏化的部位[8]。敏化腧穴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表现为刺激部位的感觉敏感和刺激效应敏感。感觉敏感与效应敏感是有关联的,各个部位的生理性、病理性反应都有各自稳定的敏感度。舒适反应主要表现为快然、温和、松解、舒展以及痛减等,其主要共同的性质是经气流通。以上可以看出:说明要想验证腧穴位置是否准确,一方面要根据敏化腧穴特殊反应,患者自觉“快然”部位才是腧穴的准确位置,体现了结构属性(诊断);另一方面,作为判断是否为腧穴(敏化腧穴)的标准为反应“快然”(“痛解”,症状缓解),可以作为功能属性(治疗)。

3 “快然”理论与气至、得气

“得气”涉及针灸治疗的取穴、补泻手法的实施、疗效判断等多方面。“气至”是针灸取效的重要判断依据;“得气”内涵的理解重点在于其为针刺后实施补泻手法的重要依据,而“气至”内涵的理解则为针刺治疗后疗效判断的依据,二者是有所不同的。“得气”应是“气至”的前提条件,“气至”应为针刺之目的。“气至”有“气至针下”与“气至病所”两方面含义、患者在针灸推拿下表现出“快然”,是气至针下的表现,得气后达到缓解病处疼痛效果,是气至病所的表现。《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说明病虚的人需通过按摩使津液运行流畅,卫气充足而温养自身,从而让患者感到舒适而不痛。而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热敏灸团队多年研究表明:艾灸必须激发经脉感传才能提高疗效,说明灸之要, 仍然是气至而有效。而激发经脉感传的基础就是得气。医者艾灸患处,其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感,使病人出现“快然”感,而这都是在艾灸得气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无论是针灸还是推拿,目的是使患者疾病改善;而达到这一目的前提为得气,“快然”与否是得气与否的体现。“快然”为一种舒适感,这既是医者医术的体现,又是患者恢复的表现。而达到得气或气至的标准还是要以医患的感觉为前提,多为“快然”感。《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气至穴下是得气的主要表现,得气是针灸推拿取得疗效的前提,而“快然”是医患双方在针灸推拿中气至穴下,达到得气的外在表现。

4 “快然”理论指导临床

陈日新教授等首创的热敏灸疗法,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腧穴,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促进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热敏灸感消失),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9-11]。在疾病过程中,人体体表存在对艾灸有特异性效应的腧穴,又被称为热敏腧穴。陈日新教授等从腧穴敏化特性入手,提出了探查敏化态腧穴的“探感定位二步法”,即粗定位与细定位。粗定位是寻求大致的解剖部位,如:皆夹脊相去三寸所的“所”字,背三椎之傍的“傍”字,均为大约之意。而细定位(即准确定位)是在粗定位的基础上再根据腧穴的敏化特征(患者对腧穴刺激的反应)进行准确定位,如:“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热敏灸探感定位法是指对患者进行热敏灸治疗时,在患者主观感觉舒适,喜热的基础上,并以出现热敏灸感为最佳部位的方法。而对灸量的判断也是以热敏灸感(“快然”感)消失为度。这恰恰反应了《内经》中的“快然”理论的指导意义。

除热敏腧穴外,我们在临床研究中还发现,有部分腧穴对针刺、推拿等机械力刺激具有敏感的力敏现象[12]。力敏现象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腧穴具有“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以手疾按之,快然”的力敏化特性。而这种力敏现象也多产生特异性效应,即表现为按之“快然”,按压患者的某些部位会产生“快然”、舒适或者病痛能缓解等特异性反应。这种类型的敏化腧穴是随着古人对医疗实践及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发现并总结形成的。该类型敏化腧穴应用广泛,在治疗脏腑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腧穴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腧穴所在之处具有“应在中而痛解”“快然”的敏感特征,对外界刺激具有特殊感应才是敏化腧穴的准确位置,也是针灸的最佳施术部位。故我们提出力敏腧穴是指对机械力刺激产生特异性效应的一类疾病反应点,其表现为按之“快然”。这体现了力敏腧穴不仅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有“快然”“痛解”的治疗效应。

综上研究可知,敏化腧穴具有反映病理情况、治疗疾病的多重属性。“快然”属于腧穴(敏化腧穴)的一个必要特征。当前腧穴研究应把握敏化腧穴“快然”特异性的方向,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揭示敏化腧穴在病理情况下变化规律,理解影响敏化腧穴特征的要素,阐明敏化腧穴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诠释腧穴(敏化腧穴)的实质。此外,根据敏化腧穴“按之快然,病应中而解”的表现,来判断其是否达到一种“小刺激,大反应”效应,从而证明正常状态下,腧穴受适宜刺激后的激活反应和机体启动自愈系统的过程是否一致。正是在重视患者感觉的前提下,通过对敏化腧穴病理条件下腧穴不同反应、功能主治的不断研究,反复实践与归纳总结,才能夯实“针灸处方大厦”基础,使针灸学科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敏化内经腧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穴位敏化柔性辅助检测传感器的研发
冠心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探讨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近5年敏化态与非敏化态关元穴临床主治规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铜的硫化物对电极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