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瑞华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语文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提到“旨在让学生能从故事中看见‘不一样的人生’”。因此,教师在教授《童年》时可以阿廖沙的苦难童年导入。
上海地区学生在初中期间的必读书目有14本,其中小说有9本,分别为《童年》《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基本都涉及人物的成长过程,可以作为成长类小说来看待。所谓成长类小说是以叙述人物的成长过程为主题的一类小说,主要反映主人公在经过一系列重大变故与转折事件之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拟以《童年》为例,探讨初中阶段成长类小说的精读教学策略。
所谓精读,就是细读,只有细读才会发现经典的奥秘。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教师在实施整本书精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核心问题,设置有逻辑的问题链,再将问题链转化为对应的任务设计教学活动,适时地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并为学生搭建讨论交流的平台。笔者认为整本书阅读最能够体现学生真阅读、深阅读,且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关注整本书阅读精读指导课高效教学策略的制定。
精读《童年》,这节课重点讲解了阅读小说的方法,并将其迁移到整本书阅读,具体教学过程总结如下:
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童年》一书的扉页“给我的儿子”,引出核心问题:“高尔基借《童年》一书要对孩子说什么?”从单元学习目标入手,首先关注阿廖沙苦难的人生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次思考为什么阿廖沙能够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善良的孩子。比较阿廖沙和两个萨沙在小说中的具体行为,借鉴课内小说的学习方法来分析人物面对的情形、表现,进而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教学中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阅读第2章和第11章。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在最后一章详细记录像阿廖沙一样的一群孩子?通过补充文章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对比课内《桥》一文中老汉为什么没有名字?《穷人》中只写了桑娜一家的穷困生活,为什么标题却是“穷人”?以此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作《童年》的意图,即这群孩子是新生命,是能够创造未来的人,是整个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最后以“虽然……但是……是因为……”这样的句式让学生总结阿廖沙能够在苦难中成长的原因,加深学生对《童年》整本书的理解。
《童年》的教学中主要关注了以下几方面,这也是成长类小说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联系与迁移的意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1.整本与单元。《童年》导读被安排在单元课文学习之后,这在主题上与单元导语中的“不一样的人生”相关,所以在这个单元主题之下来看待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是题中之意,与作者在这部作品扉页中写道的“给我的儿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整本书精读教学中要关注教材编者的意图,考虑单元与整本书导读之间的关系。
2.整本与单篇。有机结合课内的小说教学,运用课内小说《穷人》《桥》的阅读方法与思考路径,迁移至《童年》的整本书阅读中,符合学生的学情。用单篇的学习方法,关注人物面对的情形,人物的表现,从而去解读人物形象,最终联系背景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方式由单篇到整本、由已知推未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了学生的阅读方法。
3.整本与整本。从单篇《桥》《穷人》迁移到整本书《童年》,再由《童年》迁移到《骆驼祥子》《草房子》《简·爱》等书,帮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初期就建立迁移意识:由单篇小说的精读指导,到人物成长类小说的归类阅读。由点到面,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了从“学内容”到“学方法”的质变。
整本书阅读饱满复杂,势必要求教师的顶层设计既要兼顾整体又要抓住重点,要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读懂整本书。
1.选择切入点,明确核心问题。教师从整体出发,通过提炼聚焦的切入点,围绕核心问题思考:“作者要对孩子说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作者的写作意图。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由面到点,聚焦关键篇章,建立问题链,让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面对不幸时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发现不同,充分挖掘人物深层品质,最终解决核心问题。
2.分解核心问题,设计问题链。首先概括主人公阿廖沙所经受的苦难,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阿廖沙能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善良的人?为什么同样和这些‘引路人’生活在一起的两个萨沙却没有和阿廖沙成长为同样的人?”分析其原因,推断影响阿廖沙成长的主客观因素。最后辨析苦难与成长的关系,用“虽然……但是……是因为……”的句式来总结,回应核心问题。
3.明方法,以“篇”带“本”,确定解读内容与解读路径。课内小说的学习方法是分析人物所面对的情形,关注行为表现,概括人物形象,并且关注一个人与一类人之间的关系。迁移至整本书,形成以下学习支架:萨沙和阿廖沙面对着怎样的情形?他们各自有怎样的表现?分别读出了他们怎样的人物性格特点?为什么他们会成长为不一样的人?
这条路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完成,不仅将零散的内容串联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而且使人物形象的变化脉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及其突出的形象特征从整本书中跳脱出来,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草房子》《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等相同类型小说都可以借鉴《童年》这本书的阅读方法。
4.布置作业紧贴教学重点,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童年》精读课的课后作业为根据本节课所学方法,拓展阅读《草房子》,任选一个人物分析其成长之路。这项作业有效地让学生在课后再一次实践课堂上学习的阅读策略。
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而执教整本书阅读的精读指导课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完成从文本到超越文本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总结、迁移,将学得转变为习得,真正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
1.读与写——结合阅读任务,略读与精读结合。《童年》精读课任务单主要有以下四项:
(1)用鱼骨图或折线图梳理主人公阿廖沙所经受的苦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2)梳理绘制阿廖沙的生活迁徙图,进一步直观感受阿廖沙颠沛辗转、寄人篱下的生活。将其不幸归纳概括:身体上被虐待、生活上居无定所、频繁面对死亡、多次被迫与亲友分离等。
(3)速读第2章,圈画孩子们在面对外祖父毒打时的表现,完成表1,并讨论。
表1
(4)速读第11章,圈画萨沙与阿廖沙的表现,完成表2。
表2
借助阅读任务,让学生在略读与精读中转换,读与写结合,概括出阿廖沙在苦难中成长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即外祖母、小茨冈、好事情等“引路人”的正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自身具备的反抗意识、对知识渴求等内在因素。
2.听与说——小组合作,在交流与倾听中提升认知。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热烈。教师在指导交流时,由单篇到整本,强调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由已知推未知,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读懂、读深、读出自己感受的重要途径。
整本书阅读精读教学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有诸多困难,实际教学中用精读的方式重点品读部分章节,围绕着文本细致分析,关注语言形式,通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与文本展开深层对话,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从表层阅读转向深度阅读,从而让学生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童年》这堂课整体上融合课内学习小说的方法,运用课内所学,设计问题链,将方法迁移到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将局部和整体的意义相关联,这才是有效的课堂学习。希冀借由《童年》这本书的精读指导创新实践,可以为成长类小说的教与学提供可借鉴的有效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