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影星白杨的早期演剧经历

2023-02-07 17:33陈清站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剧社白杨演技

陈清站

白杨在中国现代电影史和话剧史上都占据 着重要地位,是一位优秀的剧影双栖明星。白 杨 17 岁时就因主演《十字街头》成为当时轰动 上海滩的电影明星,一夜之间成为大众的偶像 情人,并享有“中国嘉宝”的美誉。早早就成 名的白杨在很小年纪就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正是这些早年的积累特别是话剧演出为她日后 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初登大荧幕

白杨原名杨成芳,原籍湖南省汨罗市古仑 乡,1920 年出生于北京,因家道中落,幼年时 代被托养在农村的奶妈家生活。后来她回到北 京后,只断断续续地上了四年学。在杨家三姐 妹中,二姐杨成亮长得最漂亮,当时也是她要 报考上海联华影业在北京开办的第五分厂电影 人才养成所,并且自作主张地替年仅 11 岁的三 妹白杨报了名。结果考试那天,二姐被戏迷朋 友拉去看戏而错过了考试机会,而年幼的白杨 在考场外迟迟等不来二姐,正准备离开的时候, 被养成所的主考官王瑞麟发现。王瑞麟觉得她 是个好苗子,把她拉入了考场。因此从某种意 义上说,王瑞麟是白杨演艺事业的伯乐和引路 人。王瑞麟也是中国早期电影事業的开拓者, 后来成为著名导演。考官们都被这个笑起来有 两个酒窝的小女孩所吸引,再加上白杨在学校 有过登台表演的经历,所以形象俏丽且具有表 演天赋的白杨不久就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成为 养成所里最小的学员。养成所不仅录取了她,而且还替她取了一个艺名叫杨君莉。她非常珍 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积极磨炼演技,并且在第 二年就参与了影片《故宫新怨》的拍摄,这也 是上海联华影业第五分厂在北京拍摄的唯一一 部影片。

电影《故宫新怨》的导演是侯曜,剧中主  要人物由刘莉影、王斌(滨)、殷秀岑扮演,  包括配角白杨都毕业于养成所。这部影片格调  并不高,技巧也有限,演员又是初出茅庐的新人, 是养成所一手培养的,所以这部影片算不上是  一部成功作品,影响也不大,后来很少有人提 及这部电影。白杨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了一个和 她年龄相仿的“小丫头”,虽然只有很少的戏份, 但她尽力演得入情入理,真切自然。一方面, 她展露了艺术天赋;另一方面,她表演还比较  稚嫩,带有明显的舞台腔,具有表现主义的色彩。 但不管如何,这是白杨踏入演艺生涯的第一部 作品,意义不同,值得记忆。

二、参加学生话剧团体

喜爱表演的白杨在上海联华影业第五分厂 解散之后就参加了北平剧联组织的进步话剧团 体——“苞莉芭”(俄文“斗争”的意思)剧 团和新球剧社。“苞莉芭”是由中国左翼戏剧 家联盟北平分盟的负责人于伶和宋之的领导的 一个革命戏剧团体,成员大多是革命的爱国青 年,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年龄幼小的小妹妹,白 杨在这里先后出演了左翼话剧《乱钟》《战友》 《自由了的范西》等剧目。

新球剧社于 1931 年成立于北平,负责人  是今是学校的美术老师俞竹舟,成员有蓝马、  周道(周英学)、李显京、董世锦、刘果航、  张季纯、凌子风、张仃、李增援、鲁韧、白杨、  吴玲、魏照风等人, 基本是进步学生。张季纯,  原名继纯,山西阳城人,剧作家。他于 1928 年  考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  后于 1932 年加入北方剧联,因此这个剧联也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进步团体。可能因为  蓝马和白杨同在养成所一起培训的缘故,白杨  也加入了这个剧团。1932 年 8 月,蓝马在第一  次出演新球剧社的《战友》一剧,担任主要角  色老刘,白杨在这个剧中扮演了一个配角女大 学生。之后,白杨又参加了新球剧社在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朝阳大学、北平大学商学院、今是  学校、汇文中学等大中学校的多次演出,并且  演出的话剧大多都是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的作品。 为了能够在当时环境保守的北京舞台顺利演出, 参加演出的演员们煞费苦心,采取了一系列的 方式方法与警方和校方斗智斗勇,积极扩大爱  国宣传。

1932 年,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 的杨村彬和与同班同学王家齐、刘静沅等人共 同筹建了北平戏剧学会,经常在北京一些大学 演出外国名著,喜欢表演的白杨在结识了杨村 彬后就加入了他们的演出活动。1933 年 9 月 30 日在北平的协和礼堂,杨村彬导演了熊佛西的 早期话剧作品《喇叭》,这次演出由白杨担任 剧中的女主角冬姑。只有 13 岁的白杨初生牛犊 不怕虎,在排练时就受到杨村彬的肯定和赞扬,  表演结束后更是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尽管白  杨由于年龄小,表演方面还很幼稚,有很多不足, 但其清新脱俗的演技已经展现了她非凡的艺术 天赋。

虽然白杨很喜欢这种学生剧团的火热生 活,也愿意为抗战事业进行宣传,但是这些团 体都是靠学生和老师的捐款来维持,演员不会有任何收入,即便有也无法维持生活,因此这 些剧团一般都不能持久,喜欢表演的白杨不得 不另找出路。这段火热的话剧生活不仅让年轻 的白杨锻炼了演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先进 的文化组织的引导下,在爱国学生的熏陶下, 她坚定了一生始终在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奋力前 行的决心和勇气。

三、加入中国旅行剧团

中国旅行剧团(下文简称“中旅”)于 1933  年 11 月在上海成立, 1947 年在南京结束活动,  这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演出场  次最多、影响最大的职业演出团体,也代表了  当时中国最高的艺术水平。这是团长唐槐秋在  留学法国时借鉴欧洲旅行剧团的形式在中国发  起组织的民间职业剧团,完全依靠演出的收入  来保证全团的活动经费和生活费用。1934 年 7  月,唐槐秋带领刚创建不久的剧团北上巡演,  在北京和天津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话剧热潮, 震惊了两地的话剧界。“中旅”作为中国话剧  人才的培养基地,涌现了许多话剧界的优秀人  才,其中就有话剧“四大名旦”中的白杨和舒  绣文,著名的性格演员戴涯、赵慧深, “话剧  皇帝”蓝马和石挥等, 他们都曾参与过“中旅” 的演出。白杨大约于 1935 年春进入“中旅”,  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职业演剧生涯。

“中旅”能够培养出许多艺术人才有很多 宝贵经验,其中一个主要经验就是戏演得多, 勤于实践。“中旅”第一次到华北,从 1934 年 2 月到 1936 年 4 月间,在短短 20 多个月的时 间里, 就在 6 个城市共演出过 30 个剧目 390 场。 而他们当时的成员仅仅只有 20 多人,可想而知  几乎每个人上场表演的机会都有很多。这也许  是由于职业化的压力不得不这样拼命干,但也  正是这样敢于放手让年轻人去实践,才使许多  对舞台完全陌生的青年在短期内就磨炼出了演技。在实践中锻炼演技, 培养人才, 这是“中旅” 的一个宝贵经验,这对于现在的剧团依然有着   启发意义。

白杨在“中旅”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主要 出演了《梅萝香》《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 三个剧目,由于合作的演员水平很高,白杨的 演技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高。由于剧团的女 主角凌罗在天津第一次公演之后就离开剧团, 于是刚刚加入剧团的白杨就直接参与了重要角 色,在《少奶奶的扇子》中担任主演少奶奶徐 喻贞,而与白杨配戏的则是唐槐秋的女儿即后 来大名鼎鼎的“话剧皇后”唐若青,在这个剧 中作为配角出演少奶奶的母亲金女士。这个剧 目的成功出演使白杨获得极高的人气,1935 年 7 月剧团到天津进行第二次公演的过程中发生 了一件趣事,在一场演出结束后有两位贵妇等 候白杨多时,并坚持要送给她两把昂贵精美的 扇子,理由是演出現场白杨拿的扇子不够完美, 从这个可爱的举动可以看出观众对白杨的关注 和喜爱。白杨在《茶花女》中扮演玛格丽特的 女伴奥兰伯,得到大家的好评,这是一个完全 不同于少奶奶的角色,她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显示了她驾驭不同角色的高超能力。同样,她 出演的《梅萝香》也十分出色,成功地让观众 领略了她不同的美,把一个女子堕落的过程淋 漓尽致地表演出来,让人感受到女主角内心的 无奈和悲哀。因此,从白杨在“中旅”的演出 经历就显露了她以后成为杰出演员的特质,那 就是注重内心的丰富层次,驾驭不同角色的独 特魅力。

白杨在“中旅”不仅提高了演技,而且结 识了马彦祥。马彦祥出身于名门,父亲马衡是 中国考古学的先驱、著名的金石学家,自 1917 年起就任职于北京大学,后担任故宫博物院的 院长。马彦祥的母亲叶薇卿乃上海滩五金大王、 近代中国买办资本家叶澄衷之女。马彦祥于 1928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在校期间师从洪深学习戏剧理论,参加复旦剧社的 演剧活动,很快在剧社脱颖而出。随着剧社声 誉日隆,他逐渐在话剧界崭露声名,在复旦校 外他也成为不同剧社争相延揽的人才。唐槐秋 1934 年在全团北上巡演的临行前夕就向马彦祥 发出邀请, 于是马彦祥出任了“中旅”新戏《女 店主》的导演, 并且他还随着“中旅”到天津、  开封、郑州一带进行公演。因此,马彦祥和白  杨一个在“中旅”担任导演,一个担任演员, 在这半年多共同的演剧生活里相识相爱,1935 年他们二人从石家庄归来后离开北京到南京, 加入了中国舞台协会。这段婚姻虽然仅仅维持 了一年,白杨甚至都没得到马家父母的承认, 但不可否认的是白杨通过马彦祥走上了电影之 路,并且结识了上海电影界、话剧界的著名人 物。1936 年,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刚刚成立, 正是需要演员的时候,白杨没有错失这个机会,  经马彦祥的举荐,她成功加入了该公司,并很 快在电影界崭露头角。白杨于 1937 年主演了电 影《十字街头》,成功塑造了剧中的女主角杨 芝瑛,1937 年 4 月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白杨 从此一举成名,在上海成为影剧两栖红星。

从白杨早年的经历可以看出,在北京参与 话剧的经历是她后来成为明星的坚实基础。虽 然这一时期白杨的表演还不成熟,但是这些演 出为她积累了不少经验,磨炼了她的演技,这 为她日后成为话剧“四大名旦”和著名的电影 演员做了充分的准备。更为重要的是,她在这 一时期结识、合作了很多话剧界、电影界的著 名前辈和志同道合的同仁,这些良师益友给予 了她很多有益的帮助和指导,这些都是她人生 经历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 作者简介 ] 陈清茹,女,汉族,北京市社会科 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 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近 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剧社白杨演技
白杨
白音和新中国剧社的往事
白杨
抗战时期战斗剧社的戏剧活动及其作用
戏剧演出
当皇帝也得有演技
冲锋剧社在唐县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演技大爆发,只为糖果来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