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科学内涵的三维阐释

2023-02-07 13:07张丽娟董振平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

张丽娟 董振平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是对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的阐释,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相匹配,呈现出自身鲜明特征。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与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相联系、相对应的存在,是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建设性作用,是构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要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联接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长发展的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产生并延续至今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接受并认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品格特质等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特定的价值系统,能够通过现代价值进行转换而服务于现代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内容提供了精神源泉与思想资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反复洗礼而愈发具有现代意义,持续滋养着现代化建设中的斗争精神;“多元一体”的统一思想,持续滋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变化中愈发展现现代意义,持续滋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前后之分,又有传承创新的关联。对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基因的继承与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为饱含中华民族现代化发展成就意蕴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创”方针的重要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创造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和新形式,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着强烈的时代诉求,期盼着深刻的时代回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衍生出的时代内容,构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中国元素与独特优势,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逐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促进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马克思主义中所蕴含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激发出中华文明内在蕴含的连续性、创新性与包容性,推动中华文明在薪火相传、推陈出新及交流互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并逐步实现其现代转型。尤其是“‘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4]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在中华民族沃土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下茁壮生长起来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基础价值,助力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5]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它同马克思主义之间也存在着高度契合性。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高度契合

中国古代文明在其演进过程中,存在着大同社会的理想。《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理想”中蕴含的“世界大同”“天人合一”文明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更广阔的胸襟来发展自身,同时走向世界文明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平等的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倡导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构想,那是由每一个自由人所组成的共同集体。“自由人”与“共同体”观念的阐释,既肯定了个人存在的价值与作用,又将自由人联合下的共同利益进一步突出。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都集中表达了人类自由解放与共同发展的最终愿景,既强调个人或自身的解放发展,又致力实现集体共同发展的目标,展现出两者之间的高度契合性。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高度契合

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历史积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资源,逐步形成了优良的唯物主义传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践行唯物主义传统,创造性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命题,精准定位新时代文化使命,丰富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蕴含的唯物主义传统同马克思主义中有关事物发展变化均有其客观规律、物质第一性以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重要的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高度相似性、共通性、契合性,这为两者的结合与融合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高度契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自然界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意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观点、三大基本规律、五对基本范畴”,每一项内容都能在中华民族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中找到相似的内容对应,这为证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辩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高度契合性提供了重要佐证。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始终坚持以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态度来系统观察和分析社会,并利用规律性认识妥善处理各种重要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在蕴含着辩证思维及辩证认识,在认识自然界及社会历史运动与发展的过程中,早已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思想进行过不同程度的阐释与表达。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7],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化、古代文明精神的深刻总结,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承并弘扬古代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在探索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以上特性进行了强化与彰显,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征。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文明积淀,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经验、方案及智慧。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进步,党的思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持续推进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8]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诠释与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9]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诠释、特征剖析及建设路径,都需要中国共产党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础上引领前进方向,统筹建设全局及推动建设策略贯彻落实。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民至上的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人民的现代文明,是归属于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文明。党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需要进一步具象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将其实践智慧进行理性总结与内在升华,推动了新阶段的文明创造与文化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0]中国共产党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现代文化诉求。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主体。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壮大了依靠力量。党时刻关注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现代文化诉求,明确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主题,就是关注人民现实愿望、明确人民文化层次的美好需要、回应人民对现代文明追求与向往的重要举措。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致力于使全体人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以文明进步带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和谐的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倡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倡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物质文明要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实践条件,而精神文明也要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力量与智力支撑,两者相互关联、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实现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1]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承并发展中华文明中“道法自然”及“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人类社会以自然界为自身生存发展的前提,自然界以人类社会为延续发展的基础,两者实现和谐统一与和谐共生。

(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和平相处的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了世界视野与博大胸怀,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12]平等地同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友好交往与文化交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历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历程紧密关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自身发展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既推动自身发展,又坚持同其他文明和平相处,努力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文明形态。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