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根 李艺蕾
战略定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概念,是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战略定力作出了富有时代特色且内涵丰富的阐释和论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保持战略定力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法宝,深化对新时代中国之治战略定力的理解,探赜其内在机理、实践特征与实现路径,是新征程上保持战略定力的思想基础和实践要求。
百年大党保持强大战略定力,离不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开放平和的战略心态。理想信念明确了指导思想、强化了初心使命,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精神支柱;战略思维增强了保持战略清醒、统揽全局的能力,构成新时代保持战略定力的工作方法;战略心态为党冷静分析局势提供了开放平和的心理条件,是战略定力的表现形态。这三者构成新时代中国之治战略定力的内在机理,统一于新时代中国之治的伟大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2]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强大信念,在百年风雨中恪守战略定力,毫不动摇朝着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目标奋进。
首先,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思想基础。理想信念不仅是战略定力的根本性内容,也是保持战略定力的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把理想信念称之为“战略信念”。[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开阔胸襟和眼界,以此来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以此来提高抵御各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能力。”[4]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坚定理想信念与保持战略定力的关系,明确了坚定理想信念对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性意义。
其次,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重任在肩,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中浴血奋战、在建设中艰辛探索、在改革中克难攻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四个自信”,取得了全方位的新的伟大成就。
最后,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坚实底气。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5]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始终保持着政治洞察的敏锐性、思维视野的开阔性和思想境界的崇高性。二是在理想信念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取得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战略定力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牢记一个历史铁律: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归根到底是大国力量的对比,最终靠的还是实力。”[6]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科学谋划,理论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两个维护”“两个确立”“四个自信”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理论论断,“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7]这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新创造奠定坚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形成“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战略定力的底气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8]2017年6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他又强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9]战略思维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了全局视角、长远眼光和工作方法。
首先,战略思维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观察问题的全局视角。战略本身就意味着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10]战略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综合性、趋势性的思考方式,其对象是普遍联系着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在观察分析事物时,要站位高远、胸怀大局、把握大势,保持头脑清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是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察”,[11]“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世界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要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12]这是保持战略稳定,就是保持战略定力。
其次,战略思维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分析问题的长远眼光。树立长远眼光是战略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战略定力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持历史耐心问题。保持历史耐心就是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一切工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13]这就是战略思维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必需的长远眼光。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14]
最后,战略思维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战略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法。解决某个问题之前,要从该问题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做周密的调查研究,既考虑到该问题的现实状况,又预测该问题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把握该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15]这就是保持战略定力,避免出现患得患失、摇摆不定、进退失据。
战略心态是战略定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心态,指个体或组织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易受到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强烈的情绪会干扰人的判断力,个体或组织在处理问题时保持心态上的成熟稳定,能够为科学决断打好心理基础。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引用“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16]“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7]等,既彰显了战略心态对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价值,也为我们树立战略心态,保持战略定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首先,保持平常心态。战略主体成熟、稳定、平和的战略心态为战略主体正确决断提供心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8]这是要求我们以平常心态从容面对外界环境、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定力、有恒心。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干部要保持理性平和心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19]要求青年干部保持战略定力,树立长远眼光,正确看待“得”与“失”。
其次,保持乐观心态。以乐观心态积极面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挫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历史成就的精神之源。毛泽东秉持乐观心态,坚定地相信中国革命的高潮很快就要到来,并形象地指出:“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20]乐观心态跃然纸上。新时代以来,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的问题、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21]他旗帜鲜明地讲:“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22]乐观心态、坚定信念溢于言表。
最后,保持大国心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23]主动有为,展现一个开放的不卑不亢、成熟稳重的大国心态。新时代的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拥抱世界,始终做到“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24]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赞赏。
保持战略定力的着力点在实践。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中国共产党保持战略定力呈现出科学研判与精准定位相统一,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相统一,谋划全局与谋划一域相统一等显著特征。
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我们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做出的重大判断,也是对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精准定位。位置清才能方向明。在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进行新的判断的基础上,党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国际局势,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论断。胸怀“两个大局”、统筹“两个大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两个大局”重大战略思维强调,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一方面,就国际环境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从国际舞台相对比较边缘的位置正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正满怀信心地融入、影响并改变着世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历史上看,新兴大国出现必然带领国际格局调整,必然遭到守成大国遏制”。[25]我们既要看到这种演变的客观必然性,也要对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做到心中有数,积极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面对这种变化,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夯实民族复兴的根基,倡议“一带一路”,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大国关系演变的新特点,保持战略清晰和战略定力实践的鲜明体现。
另一方面,从国内环境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当惊世界殊”的成就,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新的发展阶段出现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优化调整战略策略,又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各种风险所惧,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进”,[26]实现精准定位与科学研判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恪守战略目标,适时提出新的战略举措,把实现民族复兴给予的强大牵引力运用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做到“保持战略定力,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因应情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策略,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27]
一方面,始终坚持战略目标,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对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
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因应情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战略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28]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把战略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统一起来,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积极回应发展难题、时代主题,发挥中国共产党“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29]的优良传统,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新局面。
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既强调战略思维,从全局、趋势上看问题,保持战略定力,又强调要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正确处理谋全局与谋一域的关系,以全局统领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实现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高效能。
一方面,谋划全局,强调顶层设计。从国际层面上讲,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冷静面对,积极作为,提出解决“人类向何处去”的中国方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内层面上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领域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
另一方面,强调一域或一个行业的突破对带动全局发展的意义,实现全局和一域的良性互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新时代中国之治必须完成的三大攻坚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当作目前党的中心任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等,实现局部突破和整体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了国家治理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更好地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变。
“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30]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中国之治中保持战略定力,必须以坚定的信念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从容的心态应对“两个大局”,以有为的状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保持战略定力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保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论内外局势如何变化、内外环境如何改变,都做到风雨如磐不动摇。
首先,牢记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1]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惧风险挑战,在攻克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中保持战略定力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32]这要求在新征程治国理政实践中,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辨明人类正确前进方向和社会发展大势。
其次,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统一的。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渝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33]只有站位高远,才能洞察社会发展大势,保持足够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朝着既定目标勇往前行。
最后,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衡量一名党员和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34]紧紧咬住既定目标,踏实重干,以忘我的境界和强烈的担当,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两个大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内外局势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35]要分清“两个大局”下国内和国外的时与势,更加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以从容的心态应对“两个大局”。
第一,辩证把握“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中国是这一大变局的参与者、塑造者和引领者。我们在统筹“两个大局”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要看到两者的普遍联系性,也要看到斗争性,注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保持战略定力,“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36]
第二,在统筹“两个大局”中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在“两个大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37]咬定青山不放松。统筹“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掌握发展主动权,彰显我国竞争新优势。
第三,聚焦中国实际问题和人类共同难题。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改造社会为目标,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当前,我们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人类面临着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的困惑。要坚定历史自信,发挥历史主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世界发展的脉络和走向,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更加从容的心态参与全球治理,形成更为开放的全球共治新局面,为增强世界秩序的稳定性贡献中国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8]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安排。
首先,坚定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锚定战略目标而艰苦奋斗、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历史。越是接近目标,所遇到的困难、风险和挑战会越大越多。这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目标,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步走下去。
其次,坚持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制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进行了擘画。战略安排一旦确定,就要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要深入贯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悟深悟透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五条重大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
最后,发扬斗争精神。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具有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39]过去十年,我们依靠科学战略和有效策略,发挥历史主动、夺取伟大胜利;今后,我们也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走好必由之路,在发扬斗争精神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新时代中国之治保持战略定力的伟大实践,彰显了战略定力的内在机理、实践特征和时代价值,它是新时代中国之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继续开拓伟大事业的重要武器。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将保持战略定力贯穿于中国之治的各个领域,这既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大势中掌握主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未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