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彰显

2023-02-07 13:07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马克思现代化

李 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为逻辑基点,以中国革命、改革的实践为根基。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必须首先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与重塑。

一、理论内涵: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在结合中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艰难性,也展现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出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继承发展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实施改革开放、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将人口数量优势不断转化为质量优势,从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反思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关键论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跨出关键性的一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奋斗。新时代要继续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充分的社会财富为共同富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实现共同富裕。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了马克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思想,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建设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要求,在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民族精神,以物质的全面丰富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为指导,坚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以绿色发展构筑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跟从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变。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二元对立的格局,同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美丽清洁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继承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基础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基础设施援建、双边贸易互惠、文化交流融合等形式建立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跳出了西方现代化的霸权主义思维和零和博弈逻辑,超越了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分野,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道路。

二、价值彰显: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人类文明新境界

“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3]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历经百年艰辛探索所形成的既符合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特征的现代化文明新范式,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高度,开辟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境界,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向度。

(一)中国式现代化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是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完善的先进理论。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改革的实践过程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了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在发展原则上,走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实现的根本目标。在发展路径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路径,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统筹社会主义制度与经济发展需求,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资本对于活跃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以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避免两极分化,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理论的融合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

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实现现代化的单一路径,展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科学解答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实现、怎样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改变了西方对现代化实现路径的长期垄断,展现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强大生命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同步开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相互促进。这一时期,中国的现代化主要通过工业化的方式展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提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的实现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进行了有益探索。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小康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为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现代化建设新目标,并通过“三步走”战略逐渐实施,实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以推进党和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主线,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解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完美契合,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改变了西方现代化模式长期的垄断格局,打破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难题”,开辟了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境界。

(三)中国式现代化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向度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以资本为核心的文明形态,塑造了新型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利用资本而不依赖资本的发展思想,构建起了劳动者与资本和谐稳定的新发展格局,超越了以资本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新范本。

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路径,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历史、文化、地域、习俗不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也不尽相同。

中国式现代化跳出了文明冲突的历史语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回应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人类文明进步新方向,跳出了文明冲突的历史语境,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4]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为逻辑基点,立足中国革命、改革实际,实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完美契合,成功开辟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与理论体系,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境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中国式马克思现代化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