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斌
自高考新材料作文题强化现实情境以来,学生作文中也渐渐出现了“反观当下”一类的固定段落,但辗转模仿,渐成套路,引来诸多批评。刘加成、刘永胜两位教师的《“当下”何必一定要“反观”》一文(见《语文学习》2023 年第5期,以下简称“刘文”)从对“反观当下”作文定式的分析入手,对当下高考作文训练中的教学弊端,特别是 “扔给学生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文模板”让学生进行生搬硬套、机械模仿的现象展开批评,可以说是切中时弊。但对于“反观当下”的某些分析多有欠妥之处。
首先,刘文提出的“是不是一定要写‘当下’?”“‘当下’是不是一定要‘反观’?”两个问题都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但作者都给出了倾向于一概否定的答案。其实不管是高考作文题的二元对立类、三元辩证关系,还是2023 年高考的“好故事”“技术、时间与人”等主题,它们大都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针对“当下”有感而发,写作中联系现实强化说理也是题中应有之举。至于“反观”,也不见得一定是制造二元对立或全盘否定“当下”;“反观”恰恰是基于对当下现实不完美性的清醒认知而提出来的。同时,一个有分析论证价值的“论题”本身就决定了写作者必须具备反思立场,也就是说“当下”现实的规定性特点和写作的议论说理任务共同确立了“反观当下”的必要性。当然,反思的形式可以多样,不应拘于某种定式,更不应全面否定“当下”,而应选择其中的某些不足或欠缺点加以深思反省,借以寻找社会的发展进步之道。
显然,“反观当下”在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中其实是有必要的。那么,为什么刘文会对“反观当下”的写法持如此激烈的否定态度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现实中太多的机械模仿,败坏了这一方法的“形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对“反观当下”这一表面形式之下蕴含的论证逻辑存在不解或误解,而这样的认识在当下又普遍存在。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其论证理路,分析其中蕴含的底层逻辑,以正确区分作文套路和反思思维模式。以2020 年全国新高考“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作文片段为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联系与距离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筑起了战胜疫情的屏障。社交距离的自觉拉开,使人们彼此放下戒备和偏见,容易构建起心灵的联系;而心灵联系的建立,又能使社会心态趋于平和,便于人们拉开距离。距离与联系并行,既“路留一步,味让三分”,又“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战疫方能告捷,民族复兴才会未来可期!
反观当下,有人将距离视为冷漠,于是亲朋一凑,麻将开搓;有人将联系视作冒险,因此对医疗人员避之不及。他们或漠视距离,或歪曲联系,究其根源,是规则意识的缺失和民族信仰的弱化。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端正价值取向,主动拉开距离,走出“囚徒困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个人暂时的牺牲是为了更宏阔的集体利益的实现。其次是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如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告别冷漠、歧视,建立积极联系。
这是文章后半部分中的三个段落,其中实际隐含着一个类似于演绎推理的“三段式”逻辑结构,由此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整体性及作者的论证逻辑。前半部分对“拉开距离”“密切联系”进行分析,凸出二者在防疫抗疫战斗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并构建起一种价值理想,强调“应当如此”;但反观现实“并非如此”——防疫现实中有人误解“拉开距离”的含义,有人歪曲“密切联系”的概念,使我们难以准确把握二者的“度”。这既是上文展开对二者的关联分析的重要前因,同时也是引起下文推论的基点;对于某些人的误解和歪曲,我们需要探索“要怎样”才能改变现状,以达理想的追求,由此文章最终归结两点做法——端正价值取向,主动拉开距离;克服消极心态,建立积极联系!
“应当如此,实非如此,故要如何解决”,构成一条完整的论证逻辑链。理想追求与实际现状之间的反差张力,恰恰构成推进论证走向决策性主张的逻辑推动力,最终促成结论的得出,这就是所谓“应实要”三段式逻辑论证结构。从人类建构意义世界的角度看,“应然”与“实然”是两个关键维度。“应然”所指是世界应当是怎样的,而“实然”则指向世界实际是怎样的,前者从价值判断层面讨论“世界该当如何”,后者则从事实认知层面探寻“现状实则怎样”。那么,在同一论题之下,“应然”与“实然”之间自然会蕴含着一种“势差”,正是这种“势差”所形成的逻辑张力驱动我们积极探寻其中的因果建构,形成推进理性论证的逻辑动力,从而得出决策性质的实践结论,引导我们积极重塑自我、改造世界。这是议论说理中 “应实要”三段式逻辑论证结构这一类型的基本理据。
这种演绎推理论证,逻辑链条咬合紧密、富于思辨性和说服力,早在古代就多有运用,最典型的要数韩愈的《师说》一文。《师说》一上来就先立地步,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以此为前提,演绎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学者”要解惑必从师,从师唯有师道,这突出了一种“应该如此”的价值理想。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今之众人耻学于师”,自身有大惑却不从师学习,士大夫之族见他人相师则“群聚而笑之”,这些都是在突出和强调实际的可悲与追求的理想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价值理想追求与实际现状之间的反差引人思索,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如何方可达成理想的价值追求?接下来作者借孔子和李蟠一圣一众两个人物来彰显自己的决策主张,以举例方式阐明解决问题的路径:一是学习上无常师,强调从师唯师道;二是突破时俗思想之限制,恢复从师道之风尚。最后的决策性结论恰恰是在“应然”与“实然”的逻辑交织中乘势推出的。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文模板自然是不存在的,但不代表写作中不同思维类型及“思维模式”不存在。“应实要”作为一种思维结构方式在议论说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反观当下”一类表达直指对现实现状的反思,是其中具有推进论证作用的重要一环,有人把它扭曲僵化为机械的作文套路教授给学生,那当然需要批判。纠偏是必须的,但因噎废食就不应该了,我们绝不能因此否定这一论证逻辑结构本身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