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同时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就算是在国家局势动荡很大的明朝时期也没有因此而落寞,甚至在这个时代茶饮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中国的绘画历史上,明代的绘画风格因各种原因轮流变换,画派繁兴,主要注重于人物、山水、花鸟三个方面。本文主要对通过明代绘画作品反观饮茶环境的艺术设计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明代绘画;反观;饮茶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137-01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雅称,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以及品茶与中华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利益互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特色,更是礼节的象征[1]。随着历史的变革以及社会的发展,茶文化成为了中国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对茶文化都有不一样的理解以及多彩多样的饮茶习惯以及文化。
一、明代茶饮文化
明朝初期的贡茶仍然采取团饼茶,但因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团饼茶比较耗费茶农的劳动力,因此将“龙团”进行了改进,转换成了芽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叶茶和芽茶的发展和盛行。在明朝时期,在茶叶的生产加工上出现了很多的新技术,有历史记载:“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证明了在明朝时期就开始有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存在。随着差异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明代记载在史的散茶多种多样,多达97种,其中含括了黑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等[2]。
二、明代绘画作品中饮茶环境的赏析
明代时期的绘画作品风格多样,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其中不乏茶文化。明代的茶文化是在前代茶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东西而形成这个时代特有的风格,而茶文化与绘画两者的祥和结合推动了两者的全面发展。
(一)茶室环境
茶室是明代茶人独创的一个小室,其主要是运用在举办茶事活动的场所,因此又被称为“茶寮”,通常情况是为人们提供读书、看画、品茶、招待友人、常日清谈的一个小型的、雅致的聚会场所。其中在《茶说》中有写到“茶寮: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而明代的绘画大师文征明的《品茶图》中画的右侧有一茶寮,一童子正煽火煮水,准备茶事。中国古代饮茶方式历经煮、煎、点、泡,明代中叶泡茶逐渐兴起,画中的几案上有一壶两杯,就是用于茶壶泡茶分饮。由此看出明代茶室以简洁为主,但不乏对品茶的精细态度。
(二)书室环境
明代时期的书室是为文人雅士提供的一个读书的场所,一般书室的设立于相较幽静、偏僻、私密性很强的地方。在明代,许多文人雅士都有秉烛夜读的习惯,而通常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会让人容易疲倦劳累,因此这些文人缓解疲劳的方式都是饮茶。在明代绘画大师唐伯虎的《事茗图》中描述的是文人学士悠游山水间,夏日相邀品茶的情景:青山環抱,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参天古树下,有茅屋数间。茅屋中文人正聚精会神倚案读书,书案一头摆着茶壶、茶盏等各式各样的茶具,靠墙处书画满架。旁边的茶寮内一个童子正在煽火烹茶,舍外右方,小溪上横卧板桥,一人缓步策杖来访,身后一书童抱琴相随,画卷上描画的人物神态生动,清净优雅的品茗、会友的幽静氛围。
(三)山水环境
在明代,除了茶室以及书室,文人还会选择山水相伴的大自然与友人相聚谈欢,享受天人合一的情境。比如明代画家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中描绘了文人雅士在有山有水有景的地方聚会品尝的景象。画中是一个充满闲适淡泊氛围的幽静处所,位于无锡惠山,高大的松树,峥嵘的山石,松树与山石之间有一井亭,山房内竹炉已架好,童子在烹茶,正忙着布置茶具,亭榭内的文人们谈笑甚欢,同时正端坐等待品茗,此画作描述了明代文人茶会的艺术化情趣,同时可以看出明代文人崇尚清韵,追求意境的茶艺风格。同时唐伯虎的《幽人燕坐图》也描述了在天地合一、动静结合的山中品茶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自然淳朴的品茶氛围[6]。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代的多数绘画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明代时期的茶饮文化以及饮茶的环境,以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为基础,打造一个简洁化、清净优雅、自然淳朴品茗、会友的环境,蕴含了深渊的茶饮文化艺术,所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明代绘画作品对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宋端.透过明代绘画作品反观饮茶环境的艺术设计[J].福建茶叶,2016,38.
[2]王远.从明代绘画作品看饮茶观景的艺术表现[J].福建茶叶,2016,38.
[3]孙艳萍.茶主题美术作品创作的审美价值[J].福建茶叶,2018,2.
[4]赵伟.茶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与运用[J].福建茶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