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拖逗”*

2023-02-07 03:11赵静莲
辞书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本字复合词引申为

赵静莲

宋元明清俗文学作品中多见“拖逗”一词,如:

“拖逗”“迤逗”“驼逗”“迱逗”“拖鬭”等多具有“挑逗”“引诱”的意思,由于其词形多变,故前贤对其构词理据的看法存在分歧。一些学者将其归入联绵词。最早提出“迤逗”为双声联绵词的是宋云彬(1951)。徐振邦(2013)713亦认为“拖逗(迤逗、駞逗、迱逗、拖鬭)”等在勾引、引诱义上为联绵词。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并列式的复合词。申迎冬(2016)30认为“拖”“驼”“迤”“迱”等的本字当为“訑”,“訑”为欺骗义,“逗”的本字为“鬥”(鬭),“鬥”(鬭)有引弄义。

目前诸辞书对“拖逗”及异形词收录者颇多,所列义项上有多有少。如顾学颉、王学奇(1964)520-521《元曲释词》第三册在“拖逗(迤逗、迱逗、拖斗)”条下列了“勾引、引诱”“引惹”“牵引、纠缠”“撺掇、怂恿”“带累”“轻慢”“打闹”“摆脱”等八个义项。 王贵元、叶桂刚(1993)310《诗词曲小说语辞大典》在“拖逗(拖鬭)”条下列了“引诱”“拉扯”“怠慢”等三个义项。《汉语大词典》将“拖逗”“迤逗”分成两个词条而未进行沟通,在“迤逗”条下列有“挑逗、引诱”“连累、拖累”“牵挂”“打断、耽搁”等四个义项,又在“拖逗”条下列“挑逗、勾引、引诱”“拖延、耽搁”等两个义项。

“拖逗”及其异形词究竟是联绵词还是复合词呢?其构词理据及意义发展脉络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笔者认为“拖逗”应是复合词。事实上,“迤逗”除连在一起用外,还用在“厮迤厮逗”结构中。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不良的贱婢好难容,要砍了项上驴头,多应是你,厮迤厮逗,兀的般言语,怎敢着我咱左右?”又卷五:“谁知一句儿不中用,甚厮迤厮逗,把人调弄?”

“厮”宋代以后可作为副词(表示相互或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或词汇意义虚化的词缀,为“相”的变体。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 “相字音厮”条:“白乐天诗云‘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相’字下自注云‘思移切’,乃知今俗作‘厮’字者非也。”“厮”的此类用法中 “厮V”又常连用,笔者调查了中国基本古籍库[1]中两个“厮V”连用的用例,其中“V”为单音节动词的共34个,而绝大多数用例去掉“厮”以后,可构成并列式的复合词,如:

(6)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因此上夫人把亲许,不望你中间说他方言语,今日他来先曾告诉君瑞待把莺莺娶,你甚倚强压弱,厮欺厮负,把官司诳諕,全无畏惧。”

(7) 元商衟《双调·风入松》:“厮偎厮抱心儿顺,百年姻两意肯。”

(8) 元白朴《裴少俊墙头马上》第三折:“孩儿也啼哭的似痴呆,这须是我子母情肠厮牵厮惹,兀的不痛杀人也!”

(9) 元施惠《幽闺记》第二十出:“[生]相促相催行步紧,[旦]厮收厮拾去心频。”

(10) 明谢肇淛《北河纪》卷六:“恃豪势逼凌闸官及厮争厮鬬,抢先过去的,许闸官将犯人拿赴巡河官处。”

(11)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那一伙厮拖厮扯,正行时,忽然看见牛魔王坐在中间,慌得兴烘掀、掀烘兴扑的跪下道:‘老大王爷爷在这里也。’”

以上诸例“欺负”“偎抱”“收拾”“争斗”“牵惹”“拖扯”均可构成并列复合词。联绵词两个成分连缀在一起共同表义,通常中间不能嵌入其他成分,虽然有“不尴不尬”“不伶不俐”等说法,但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未发现两个“厮V”连用、去掉“厮”以后可形成联绵词的。除“厮迤厮逗”外,还有“闲拖闲逗”的说法。

(12) 明常伦《南商调·山坡羊》:“山和水,水和山,厮环厮辏,醉而醒醒而醉,闲迤闲逗,无边光景天付与。”

“迤逗”中间能嵌入“厮”或“闲”都说明“迤逗”(拖逗、驼逗、迱逗、拖鬭)不是联绵词而是复合词。申迎冬(2016)认为“拖”“驼”“迤”“迱”等的本字当为“訑”,为欺骗义,不确。明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卷四“金蕉叶”条:“此亦体夫人口气说,‘迤逗’有引诱之意。董词‘迤逗得莺莺去推探张生病’,词隐生云当作‘拖逗’,然元词多作‘迤逗’。”[2]沈璟认为“迤逗”本当作“拖逗”,是。“拖(拕)”“迱(迤)”“驼”在《集韵》中有“唐何切”的音读,三者音同,可以通借,而出现“迱(迤)逗”的写法亦可能与“拖”“逗”临近,“拖”受“逗”的影响发生偏旁类化所致。

其次,从构词理据上来看,“拖逗”及诸异形词“拖逗”“迤逗”“驼逗”“迱逗”中前后两个成分为同义复合,本字即是“拖逗”。“拖”单用亦有“引逗”“逗弄”义。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六:“(沈秀)每日五更提了画眉,奔入城中柳林里来拖画眉。”“拖画眉”即引逗画眉。有“引”“牵引”义的动词多引申为“引诱”“引惹”“逗弄”等义。“拖”为“拕”的俗体,本为牵引、拽曵之义。《说文·手部》:“拕,曵也。”《集韵·戈韵》:“拕,引也。或作拖。”“迤”为“迱”的俗体。《集韵·戈韵》:“迱,逶迱,或作迤。”“拖拽”亦有引惹、引致义。《元曲选·关汉卿〈温太真玉镜台〉第三折》:“若是女孩儿不谐鱼水,我自拖拽这一场出丑扬疾。”元张可久《落梅风·离情》:“南楼上雁声拖拽,别离有情,无处写洞箫。”宋王寀《蝶恋花·梨花》:“翠袖年年寒食泪,为伊牵惹愁无际。”“牵惹”即“引惹”“招惹”。而吴语、粤语中逗弄小孩玩都可以叫“引”,见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汉语方言大词典》。

曾良(2009)283-284认为“引逗”的“逗”跟争斗的“鬭”是同语源的,“争斗需要两方,引逗也需要两方才能实现”,“表示引逗义本来‘鬪(鬭)’‘鬥’是本字,但后世人渐渐不知其语源,而写作‘逗’字占上风,到现代汉语成为规范写法”。李润生(2016)114认为“逗”(逗趣)本字当为“㤱”,“逗趣”义从“㤱”之“欺骗”义引申而来。均不确切。“逗”的引逗、逗弄义亦由其“引”义自然引申而来。

(13) 《新唐书·西域传上》:“焉耆国直京师西七千里而赢,横六百里,纵四百里……逗渠溉田,土宜黍、蒲陶,有鱼盐利。”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四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例(13)的记述与《大唐西域记》的记述大同小异,后者更为详尽,例(13)“逗渠溉田”显然即是《大唐西域记》中的“引水为田”,“逗渠”是引导渠水之意。玄奘《瑜伽师地论》卷二:“云何二十二种发愤?一伪斗,二伪称,三伪函,四邪业方便,五拒鬪,六轻调,七违反,八诤讼,九骂詈,十忿怒,十一诃责,十二迫胁,十三捶打,十四杀害,十五系缚,十六禁闭,十七割截,十八驱摈,十九谄曲,二十矫诳,二十一陷逗,二十二妄语。”(30/288/c)[3]《中华大藏经》本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二“陷逗”条:“音豆。陷,没也。逗,导引也。”(59/932/a)

引导某人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的是好的,有的是坏的,有的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用虚假的言行引导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那就是欺骗了。“逗”由“引导”引申而有欺骗义。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十七:“呜呼呜呼,我等今被圣子诳逗,即大叫唤,以身投地,把撮尘土。”(3/733/a)《中华大藏经》本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二十三《诸经要集》卷十六 “诳逗”条:“音豆。按逗,詀也;詀,直陷反。”(60/305/a)对应经文唐道世《诸经要集》卷十六:“奇哉是龟,乃能如是诳逗于我,我今还可诱诳是龟使令出水。”(54/151/a)《龙龛手鉴·言部》:“又直陷反,诳詀也。与谦同。”“詀”即“赚”(欺骗)的本字。(龚元华 2016)285-286“诱”也有欺骗义。《荀子·正名》:“彼诱其名。”杨倞注:“诱,诳也。”唐吕温《繇鹿赋》:“彼美郦生,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诱袭军印”即诱骗袭取军印。“㤱”应是“逗”的后起分化字,“逗”的欺骗义后换旁而作“㤱”。

当招引、引诱别人是为了寻开心,那就是戏耍、逗弄。“誂”字亦由“勾引”“引诱”引申为“捉弄”“戏弄”。《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誂”为勾引义。《玉篇·言部》:“誂,弄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例中“誂”为捉弄义。但是“逗”字作戏耍、逗弄讲在文献中能找到的例证较晚。

(14) 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卜儿云)我有心认义你做个侄儿,你意下如何?(延岑云)奶奶,你休逗小人耍。”

在唐五代文献能找到有逗弄、戏耍义的是“鬭”。

(15) 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莫作等闲相鬭作,与君保取长欢乐。”

张相(1954)221-222认为:“言莫作寻常之戏耍,须谋求长久之欢乐。”“鬭,喜乐戏耍之辞。” “鬭作”也就是戏耍、逗弄。“鬭”作戏耍讲为其斗争、竞争义引申而来。“戏”本亦有角斗、角力义。《国语·晋语九》:“少室周为赵简子之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韦昭注:“戏,角力也。”引申为游戏。《史记·游侠列传》:“剧孟行大类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再引申为“戏耍、嘲弄、开玩笑”。《论语·阳货》:“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鬭”亦可指比赛、游戏。古代有“鬭草”“鬭鸡”等游戏。《列子·黄帝》:“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鬭已乎?’”白居易《观儿戏》:“弄尘复鬭草,尽日乐嬉嬉。”“鬭”亦由比赛、游戏义引申为戏耍、逗弄。

“鬭”亦有引逗、引诱义。

(16) 元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不争惹恨牵情鬭引,少不得废寝忘餐病症。”

张相(1954)221-216:“鬭,犹引也。”

“鬭”的引逗、引诱义当为“戏弄”“逗弄”义的引申。

(17) 元邵亨贞《沁园春》:“醉后看承,歌时鬭弄,几度孜孜频送情。”

张相(1954)216认为:“鬭弄,犹云逗引。”“弄”在闽语中有“挑唆”“挑拨”之义,见《汉语方言大词典》。挑拨即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最后,从其意义发展脉络看。“拖”“逗”在“引”的意义上同义连用,故“拖逗”有“牵引”“引诱”“勾引”“引惹”“引诱”“挑逗”等诸种意义。又由“牵引”义引申而有“牵扯、带累、连累”义。“牵引”亦有“牵扯、连累义”。《汉书·王莽传中》:“牵引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由“引诱”“挑逗”引申为“纠缠”,“挑逗”别人也是搅扰、纠缠别人。由“挑逗”又引申为“打闹”“戏弄”义,戏弄自然态度上轻慢,不严肃,故由“戏弄”再引申为“轻慢”“怠慢”义。由“引诱”引申为“怂恿”“撺掇”,撺掇、怂恿即是引诱别人做不好的事情。“被某件事牵引住”在某种情况下亦会造成时间的拖延、耽搁,所以由“牵引”“引诱”引申为 “耽搁”“延误”。

至于“摆脱”义,从顾学颉、王学奇所举例证看,当是误释所致。所举例证是:

(18) 明佚名《阴山破虏》:“今日个号令当行亲示汝,再叮咛君记取,则要你施为,迤逗调匈奴,假若是领军先战休畏惧,我这里催兵合后来相助,作先锋出塞关引番戎临境隅,安排下天罗地网幽深处一任将芜草尽平除。”(王季烈 1958)372

例(18)中说李靖吩咐他手底下的将领薛万彻做先锋,在大兵到来之前吸引住匈奴兵,等待援军相助,这里“迤逗”不是摆脱之意,应是引诱,挑逗之意,“调”与“迤逗”义近,为调戏、戏弄义。段玉裁《说文》“啁”字注:“《苍颉篇》:‘啁,调也。’谓相戏调也。”

总之,具有引、引诱、引导义的词很多都引申而有引逗、逗弄义,“逗”“拖”之 “引逗”“逗弄”义都是由其自身“引”义引申的结果。

“迤逗”又有“曲折连绵”之义,诸词典甚少收录。

(19) 明高濂《玉簪记》第二出《命试》:“此去云山迤逗,揾不住泪双流,按不下苦心头。”

“迤逗”的曲折连绵义亦是同义并列复合的结果。《说文·辶部》:“迆,衺行也。”《集韵·寘韵》“去智切”:“逗,曲行也。”

在综合性的辞书中“拖逗”“迤逗”等词条的解释不妨列为:

①勾引,牵引,引逗。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拖逗人家 婆娘?”

②怂恿、撺掇。元白朴《东墙记》第三折:“我想来,都是这小贱人迤逗的来。”

③牵扯,连累,拖累。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二折:“咱家私要的有,止不过伤了些浮财,损了些躯口,则不如打灭这场官司,免迤逗。”

④拖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争忍教第一夜梦拖逗,从今后不见长安见北斗,生扭做织女牵牛。”

⑤戏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莫不是将咱故意相迤逗,特教的露丑呈羞。”

⑥轻慢,怠慢。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这村醪酒刚半盆,纸钱儿值几文?不是我将父母相拖逗,也是你歹孩儿穷孝顺。”

至于“拖鬭”,从词语构上看虽也是同义并列复合词,但是“逗”“鬭”仅是同义关系,不妨单列一个词条,从用例上看“拖鬭”在典籍中仅一见,为引逗义。不妨释为:

附 注

[1] 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中华基本古籍库(V7.0版).合肥:黄山书社,2006.

[2] 词隐生指明代词曲评论家沈璟。

[3] 本文所引佛经,如无特别说明均出自《大正藏》,“30”为册数、“288”为页数、“c” 为栏数,《中华大藏经》格式与此相同。

猜你喜欢
本字复合词引申为
含有“心”一词蒙古语复合词的语义
兔死狗烹
南昌方言“X 人”式复合词考察
通假字
论名词补充式复合词的界定
神奇汉字
环县方言本字举例考释
构式视角下“X+N役事”致使复合词的类推及其语域特定化
一起来说流行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