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花 盛晓郁
静脉留置针核心组件为软管及其针芯,是一种可长时间留置在血管中的输液工具,临床运用广泛,不仅方便及时给药,还可有效避免静脉反复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疼痛等各种问题[1-2]。但留置期间易发生皮下血肿、静脉炎、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还会增加患儿痛苦[3]。因此,加强静脉留置针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近年来,有关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方法的研究逐渐增多[4-5]。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作为一类新型管理手段,能够提前找出医疗管理流程中的潜在危险因子,然后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预防潜在失效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保障医疗安全[6],运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管理中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对静脉留置针新生儿采取FMEA 管理,探讨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管理提供参考。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于2022 年1—4 月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115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①出生至28 d 新生儿;②需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且输液时间3 d 或以上;③穿刺部位血管正常、皮肤完好,未发生感染。排除条件:①血管条件差,不符合静脉留置针穿刺适应证;②凝血功能异常。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静脉针置留期间行常规管理的新生儿57 例纳入对照组,行FMEA 管理的新生儿58 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9 例;女28 例;平均19.02±4.31d;平均体质量:3.33±0.71 kg;患病种类:上呼吸道感染14 例,腹泻18 例,肺炎11 例,高胆红素血症14 例。观察组中男27 例,女31 例;平均18.93±4.65 d;平均体质量:3.41±0.69 kg;患病种类:上呼吸道感染15 例,腹泻16 例,肺炎13 例,高胆红素血症14 例。两组新生儿性别、体质量、婴龄、患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1 对照组 予以患儿常规管理,由具有3 年以上新生儿护理经验的人员进行留置针操作,密切注意留置针留置期间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给予规范的针对性维护,如:若出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针并外敷硫酸镁,12 h 后进行热敷;若出现导管堵塞,应使用肝素液(125 U/ml)边推边吸直至通畅为止。
1.2.2 观察组 予以患儿FMEA 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新生儿静脉留置针FMEA 管理小组:由新生儿科护士长1 名、责任护士2 名、主管护师2 名组成,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均进行FMEA 管理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组员均具有5年以上的新生儿护理经验,具备较高的专科知识水平,能熟练掌握留置针操作流程及技能,安全防范意识强。
(2)制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工作流程: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既往病例资料,对留置针失败病例进行总结,制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工作流程,即对新生儿进行病情评估→与家属沟通,询问其选择→对穿刺部位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静脉置留针及符合置留针穿刺条件的血管→皮肤消毒、静脉穿刺、敷贴固定、输液→封管及后续管理。
(3)寻找潜在失效并分析其可能后果: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流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其可能后果进行逐一寻找、分析,再由小组对找到的失效进行侦测度(D)、频度(O)、严重性(S)评分,分值范围均为1~10 分,最后根据S、O、D所得分数算出RPN 值,RPN=S×O×D。RPN 值的高低代表静脉留置针安全隐患高低,两者呈正比。
(4)制订持续性改进计划:根据RPN 值较高的相关失效因子制订改进计划。①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管理制度的建立及优化,由小组编制新生儿留置针使用评估表及使用情况记录本,规范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操作及管理流程,完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②预防药物外渗。静脉穿刺时优先选择弹性较大且较粗直的血管,输液时以高渗、刺激性药液优先,非刺激性药液则在其后输入,最后输入生理盐水,以冲洗导管内残留药液。③预防穿刺部位感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每天评估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等异常,及时更换固定敷贴。④预防意外拔针。采用手套保护新生儿手部,避免留置针滑落及留置针部位受压。⑤预防堵管。每次在输液治疗完毕后输入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并采用正压封管法及时封管。⑥质量监督落实到位。由护士长对小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及时改正不足,并定期开展小组会议讨论,对管理情况进行总结,以及对管理问题制订有效解决方案。
(1)留置针管理情况:包括皮肤损伤、污染敷贴未及时更换、1 次置管成功、操作不够规范、留置时间。
(2)RPN 值:包括药物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意外拔针、堵管的各RPN 值。
(3)留置针不良事件:包括药物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意外拔针、堵管等发生例数。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FMEA 管理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污染敷贴未及时更换率、操作不够规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 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留置针管理情况比较
实施FMEA 管理后,观察组药物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意外拔针、堵管RPN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留置针RPN 值比较(分)
实施FMEA 管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新生儿血管管径细小,管壁薄,易损伤,因此新生儿静脉穿刺一直是新生儿科护理技术中一项重点难点,再加上新生儿病情多变,住院时间长,多数患儿会存在静脉针反复穿刺的现象,增加患儿痛苦和血管损伤,以及护理人员压力和工作负担,也会延误危重患儿的抢救时间[7-8]。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减少静脉针穿刺次数、保护血管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中[9]。但因新生儿免疫力较低、置管时间过长、药物刺激等多种原因,导致留置针在置留期间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还会增加患儿痛苦[10]。因此探究新的管理,以加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FMEA 作为一种前瞻性、系统性的风险评估工具,其目前已应用于手术室、门诊采血室、医院抗感染等诸多领域,主要通过对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分析,以提前找出其隐藏的失效并进行客观评估,最后针对评估后的失效设置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完善流程,以确保能够提前消除安全隐患,达成预期目标[11-12]。刘欢等[13]研究表明,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应用基于FMEA 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及管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污染敷贴未及时更换率、操作不够规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 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说明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中运用FMEA 管理对管理情况的改善及管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观察组药物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意外拔针、堵管各项RPN 值及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说明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中运用FMEA 管理对管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降低效果较好。FMEA 管理可预见性地找出静脉留置针患儿管理中的潜在高危因素,并通过分析其原因制订改进方案,以达到提升管理及服务水平的目的。如: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管理制度的建立及优化可以完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流程,有效规避留置针使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弹性较大且较粗直血管的优先选择、手套的使用、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正压封管法的采用等多种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各RPN 值,避免留置针管理期间出现差错,从而降低患儿风险;小组计划执行情况的定期督导检查以及小组会议讨论的定期开展等质量监督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强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积极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静脉留置针流程能够持续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推动目标实现,进而提高管理质量。由此可知,FMEA 重在预防,不同于常规管理的事后被动补救,其强调不良事件风险的降低与预防,能够在流程开始前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消除[14]。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应用FMEA 管理,在管理质量、安全性以及医患关系方面改善作用显著,临床推广应用更具优势。但本次实验所取病例较少,可能会使实验数据误差增大,今后可扩大病例数进一步加以研究,使研究结果更具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