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 单宏健
摘 要:将红色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教学,不仅能丰富音乐教材内容,提升新时代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国精神。本文以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课堂开发与实践为目标,以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为例,从教材编写、课堂实践、社团活动、“互联网+”技术四个方面入手,论述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开发策略及实践路径,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淬炼优秀道德品质,强化主人翁担当精神。
關键词:中学音乐课堂;红色音乐文化;开发策略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较2015年第二轮课程改革中仅仅以“核心素养”一词替代“三维目标”概念的做法,提出了更具体的实践策略,将原本独立的音乐、美术、艺术(综合)课程标准变为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艺术教育科目为一体,而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其中以美育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更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强调将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成者的戏曲置于主课教育后。社会各地纷纷响应号召,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改编了许多红色现代戏曲,如《长征路上》、建党100周年之际的《党的女儿》、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豫剧《天职》。这种新编的红色戏曲皆可以走进校园进行展演,丰富校园的第二课堂。
一、红色音乐文化概述及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现状
(一)红色音乐文化艺术特征
红色音乐文化多指红色歌曲,也被称为红歌,通常为党的文艺工作者及爱国群众创作的群众性爱国爱党革命歌曲。红色歌曲是一种特定的声乐体裁,它鲜活生动地记录了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奋斗历程,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红色歌曲文化。红色音乐文化中的“红色”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它的题材以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为主,同时包括在新中国各个时期创作的反映人民群众精神面貌与现实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其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民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音乐作品;最后,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大众化、民族化、革命化方向,歌曲结构多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口号式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抒情式的《洪湖水浪打浪》、鼓舞式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保卫黄河》《义勇军进行曲》,铿锵有力的旋律将一幕幕革命先辈舍生忘死、奋勇拼搏的画面勾勒出来。
(二)红色音乐文化艺术价值
红色歌曲具有人民性、易传唱传播性,不仅具有审美功能,更担任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校作为思想宣传的主阵地,将红色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培养优秀人才报效祖国;其次,这是创新美育课程的有效手段,由于学业压力以及缺乏正确的精神引导,很多学生的审美停留在浅层次,片面追求娱乐化、个性化,而红色歌曲具有正能量特点,从校园的红色歌曲广播到课堂上的红色歌曲讲解再到第二课堂的红色歌曲演唱社团,形成三方合力,促使学生的美育回归正轨,助力学生获得精彩的正能量人生。
(三)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音乐课堂的现状与不足
笔者经过与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在任音乐老师交流及问卷调查,分析该校红色音乐文化融入课堂的现状与不足。第一,红色音乐文化占比不足且缺乏特色性本土红色音乐校本内容。该校当下使用的音乐教材为苏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其中红色音乐占比约30%,而外国器乐、民歌及儿歌总计占比35%,超过红色音乐内容。第二,多元化学科相互辅助共同教学的音乐课堂联动性不强,红色音乐文化融入课堂的手段利用率不高。该校音乐教师表明学校没有此方面的学科联动,可见学校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在德育主阵地中创新性有待加强。第三,红色社团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笔者浏览该校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现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多为与行政单位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朗诵汇演、非遗传承昆曲展演等特色社团活动,学校耗费资金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知识储备,却存在学生走马观花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社团老师水平对于学生而言过高,社团上课次数少,学习无法形成体系。第四,音乐教师对于红色音乐文化的教学能力尚弱且学习动力迟缓。该校音乐教师表明对非遗社团请的市外校专业领域教师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可见学校没有为教师专门举办培训课,导致社团活动知识与音乐课堂知识断层,从而出现学生参加了社团活动却不知其中意义的情况。第五,学生能领会红色歌曲的背景、情感,但在演唱歌曲时很难将其演绎出来。原因可能是学生虽然在语文、历史、政治课上学习到了红色背景知识,但是在运用音乐技巧演唱时出现了问题,导致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课堂成效不高。
二、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开发策略
及实践路径
(一)推进本土红色资源音乐校本开发
红色音乐校本内容匮乏,可通过开发本土红色音乐校本来解决。首先,运用“红色+非遗戏曲”校本开发实现三重优势,既丰富音乐校本内容,又使红色血脉流淌于学生心间,还能盘活非遗戏曲传统文化,使之被保护传承且发扬光大。可选取扬剧红色德育改编教材《鸿雁传书》《巡按还乡》,给学生讲解故事背景,植根红色思想于课堂中。其次,利用本土方言与唱腔的优势。该校大多数学生为扬州本地人,熟悉本土戏曲唱腔与本土方言,能够快速熟悉并且学习戏曲语言,有利于红色思想传播与戏曲文化传承。最后,提升教师的红色音乐技能素养。许多教师在课堂中照本宣科,对于教材中的歌曲烂熟于心,但对于超出教材的拓展性红色音乐就显现出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日常应积极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学技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对红色音乐进行全面性的学习。
(二)促进多元化科目联合教学
针对红色音乐文化特性,灵活讲解红色故事背景,使学生沉浸式感受。其一,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集合历史、政治、语文、音乐、美术老师统一在线教学。首先通过红色剧目中画脸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由历史老师讲述红色历史背景故事;其次由语文老师拓展核心诗词,接着音乐教师教授音准、节奏、调式及演唱技巧;最后由政治老师总结核心精神,升华红色主题。其二,多元化科目教师在线解答学生疑问。转变红色传统课堂角色,以学生需求作为目标导向,对于学生红色课堂中的提问做到线上即刻答复。其三,整体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红色音乐文化热情。有助于矫正学生偏科问题,许多学生从小喜爱阅读历史、政治类课外读物,对历史、政治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个性内向等原因,对于歌唱兴致不高,通过联合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认识到红色音乐文化的核心,由此爱上歌唱红色音乐,抒发自我个性,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优化社团实践活动题材与内容
该校音乐教师应加强与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专业教师的交流与互动。首先,注重社团活动题材适配性,该校音乐教师与专家交流该校学生学习红色音乐的音乐教材内容与学习水平、进度,专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项目,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吸收以及后续社团活动成效的提升。其次,提高社团活动题材难度,倒逼该校音乐教师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身音乐知识储备,提升红色音乐文化教学能力,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最后,增加专业性社团活动的课时,如昆曲需要一系列课程学习才能够了解其中精髓,大师课的课时过少会影响学生吸收红色音乐文化知识的进程,应根据题材合理安排课时。
(四)充分运用“互联网+红色音乐文化”手段
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多元化混淆视听的信息的同时,也带来红色音乐文化课程的革新,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段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整合红色音乐文化数字资源库,建成线上教学资源体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时使用,其中包括红色音乐、红色剧本、红色历史讲解、红色视频故事,有利于音乐教师课上拓展知识。其次,引导学生使用慕课App,慕课由各大高校专业教师录制教学资源,学生在社团活动课堂的疑问可通过自主学习得到解答。最后,建设校外联动课堂模式,大数据可以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与需求,提高教师的课后工作效率,精准推送适配学生学习难度的红色音乐学习任务,可在课后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
三、中学音乐课堂融合红色音乐文化亟待改进的方面
(一)校园红色音乐文化氛围亟待加强
该校举办了云端红色读物朗诵诗会等社团活动,但学校还应加强对红色音乐宣传的重视,将其作为常态化工作。在课间挑选紅色歌曲进行播放,增加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理解,创建良好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这是一项需要精心规划和长期坚持的工作。
(二)学生对慕课App中红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学生喜爱使用电子产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观看红色音乐视频。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形式,创新红色音乐文化视频的形式,使学生更易接受。
(三)红色社团活动过于形式化
由于红色社团活动教师专业性较强,学生在观看后只停留于惊叹的感受,加之后续音乐课堂局限于教材本身,无法使学生真正吸收社团活动的知识,并且社团活动尚未形成一系列课程,红色社团活动存在感较弱。针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组成常态化的兴趣小组,深入探讨红色知识,可由学校教师担当学校社团教师,校内外社团教师联动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课堂具有重大意义,红色音乐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价值,能够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对红色音乐的学习和演唱,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国家的前进方向和历史进程,感受伟大民族精神。学校要在红色校本教材开发、多元化科目联动、红色社团活动优化、互联网技术加持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认识、感受、理解红色音乐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文化。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昊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管理模式及优化路径研究[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2.
[2] 龚迎迎.论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高校中共党史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2):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