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琴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展现了百年大党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与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清醒与坚定。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的核心阵地,肩负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与中坚力量。然而,现实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却面临普遍的困境: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重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而缺少了多元价值的挖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忽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缺乏自信与自控力,文化修养的相对不足导致对中国文化认知度不够、兴趣不高。在发达的互联网环境中很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盲目跟风进而迷失自我。尤其在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中开设的为数不多的文化类基础性课程,旨在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提升大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大学语文自然要成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积极探索大学语文课程培育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文化领域中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涵育提升文化素养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需求。历史的经验昭示出国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文化的力量发生于、实现于文化对人的掌握。作为人的创造的文化只有为人所掌握的时候,才会获得展现其力量的主体根据;为文化所武装起来的人越多,文化所能够生发的力量也就越大。”[1]215国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涵养、提炼和弘扬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而这种“文化所能够生发的力量”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自信。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作为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真正意义上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文化强国梦的步伐。
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实现绝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应当立足于从道德素养、文化品位、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对学生的心智观念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引导。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存在的意义,感受生命的充实与心灵丰盈的美好。“大学语文”课程立足于“大人文”视野,就教材选篇而言主要包括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承载着优秀民族精神(包括理想、情趣、胸怀、教养、礼仪、节操等),具有深厚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可以穿越时空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激扬斗志、培育人格。“大学语文”具有的这种丰厚人文精神底蕴,在当前高职教育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介入调节功能。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这种“文道结合”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优势。
大学语文中的经典诗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和古人独特的精神文化。《论语》《大学》《诗经》《庄子》《史记》以及古典诗词歌赋等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智慧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及礼仪规范,通过教学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处世观产生影响。经典文本中蕴含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天下为公的大局观念、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德法并用等治国理念,大学语文所承载的这些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已经融入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是我们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课程承载的这些“文化自信”因子,是可以让学生去主动挖掘、发现和吸收的,从而达到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
我国古典诗文中,不仅蕴含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古人的人格魅力也具有榜样的示范作用。这些古代名人超凡脱俗,具有高尚情操,其在理想追求、困境考验、人生态度、生命思考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品格对于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和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如孔孟的仁爱侠义、庄子的潇洒不羁、屈原的九死不悔、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著书以及苏轼的旷达与接受现实的能力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脊梁精神的典型体现,通过对其人生阅历与人格魅力的介绍与解读,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确立。
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区域文化形态。地缘差异影响下,风俗民性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形式,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板块。例如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东北文化,等等。不同的文化板块一方面共同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一统形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各自相异的文化表征。相对于变幻的时代风云,地域文化能够经受住时间的磨蚀、战乱的浩劫而呈现出文化的永恒生命力,成为民族性和文明史的证明。由此可见,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增强文化自信自强也要从发掘并弘扬地域文化做起。
地域文化展现出特定地理区域内鲜明的文化个性,以其深刻的内涵、独特的价值涵养人的精神修为,塑造人的灵魂,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民族文化薪火传递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综合性,不仅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之情,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弘扬文化的责任感。地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补充和丰富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拓展生命力,尽最大可能发挥其潜在作用。在高职语文课堂上,文学作品是地域文化的“形象大使”,通过教学中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地理风情、风俗民情等内容的融入,有助于学生增强对不同民族的了解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真正让文化自信落到实处。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之一,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砥砺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特殊斗争环境的历史见证。作为新时代排头兵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意志力量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和前途。因此,革命文化渗透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导向作用和示范功能。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材中选入了不少红色诗词作品,如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光未然的《黄河颂》以及《革命烈士诗抄》(包括恽代英《狱中诗》、李大钊《绝句》、陈铁军《刑场宣言》、叶挺《囚歌》、蔡梦慰的《黑牢诗篇》、蓝蒂裕《示儿》)等等,这些作品在艺术上实现了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传达的是对革命理想信念的执着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至诚热爱与肝胆相照,是烈士们在屠刀和枪口下展现出的革命英雄气概与大无畏的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闪亮标杆。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引导高职学生分析、品读、感悟红色诗词,感受其壮烈深沉的革命情怀,赏析作品精彩纷呈的艺术技法。在阅读和鉴赏中,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革命文化的崇仰,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红色诗词鉴赏进课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提高高职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有力的精神和智力支撑。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在课程定位上遵循“以就业为导向,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职教任务,开展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相配套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努力实现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与职业性、实用性的统一。换言之,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走文专结合的道路,不脱离语和文的范畴,只是服务对象更明确、职业教育的特征更明显。
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常见的有三种体例:从文学史发展、文学体例、文学基础到表达能力(说与写)进行编排结构,应该说还是没有脱离中学语文的套路和普通高校大学语文的影子,未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教材内容与专业需求契合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这种情况下,引入模块化教学理念,整合现有的优秀教育资源,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然是格外重要了。
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基于以上理念,笔者结合任教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将原来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打乱了教材原本的体例,从教材中精选出具有旅游文学特色的作品进行内容重组,分为古韵风华、民国风情、域外掠影、职场人生四个模块。以第一模块为例,古韵风华是经典文化模块,选取了《汉字说》(汉字文化与书法)、《中华对联之旅》(楹联)、《春江花月夜》(月夜美景)、《钗头凤》(文旅古迹:沈园)、《西厢记》(文旅古迹:山西永济普救寺)等作品进行教学,包括旅游活动中常见的汉字碑铭、对联、诗词、戏曲等重要的文化现象,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实现文学与文化结合。这个单元模块也是示范模块,为后面两个模块的教与学奠定基础。最后一个模块职场人生是旅游应用文写作训练,包括迎送词、求职信、旅游接待服务合同、旅游指南、导游词等,通过规范的职业应用文训练为未来工作中具体操作打下基础。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可以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第一、第二、第三模块重点体现“人文性、工具性”性质,第四模块重点体现“职业性、时代性”要求。
因此,在对第一模块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中,笔者对现有的大学语文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优化,通过这样文专结合的模块式教学方式,就会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强化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夯实了专业基础并提高了专业能力。在兼顾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的同时,也让大学语文课程焕发出新的文化生机。
主题式教学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炼、概括重组和整合充实。强调学生在高度动机的环境下接触和学习到与主题相关的多向度教学材料。教学目标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重知识传授转向重社会生活及情感体验,注重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要与地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将地域文化资源合理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形成富有地域特色、多种文化融合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以改变过去的只是围绕教材内容为教学载体的封闭式模式。在融入地域文化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主题式教学能将学生兴趣聚焦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文化内蕴,并加以研究探索。主题式教学遵循“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2]101。
第一阶段是科学合理地创设地域“主题”。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蒋雪艳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二版收录了来自吴越地区的著名作家的经典文本:诗歌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陆游《钗头凤》、戴望舒《雨巷》,散文有顾炎武《廉耻》、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余秋雨《道士塔》,小说有鲁迅《在酒楼上》等等。这些作品虽然表面上来看体裁有别,题材各异,但我们会发现文本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共同的浓郁的吴越(江南)“水文化”气质。吴越地区多水,水网密布,通江近海,交通便利,百姓善用舟楫,有丰富水上生活劳作经验,吴越文化也共有“水文化”之特质。晚清龚自珍也曾用“亦剑亦箫”的比喻来概括了吴越文化“亦刚亦柔”的品性。这种文化灵动智慧、敏察善纳、开放通达、兼容并蓄,属于“智者文化”。其刚柔并济、兼容并蓄、重文重才的特色文化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吴越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基于吴越文化鲜明的地域文化与作家性格气质、作品风格的密切关系,笔者创设了“吴越文化”主题来强化学生对中华灿烂文明的认知。吴越文学作品中既有张若虚、戴望舒、汪曾祺等作家笔下典雅柔美、闲适安逸的偏柔性特质的文化性格和美学形态,又有陆游、鲁迅、顾炎武、余秋雨等作家雄浑悲壮、刚健务实、重礼超远、孤独忧患的文化人格的呈现,从而形成对吴越“和而不同”的文化形态的立体化认知。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导引学生在课内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对吴越地域文化资料的收集、辨别、整理,包括园林建筑、名人故事、名胜古迹、昆曲等,进一步感受到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第三阶段,表现阶段。即用开放性思维来引导学生对吴越地域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示、交流、表达,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的教学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到大气开放、兼容并蓄的吴越文化气度,使学生真正吸取江南地域文化的精髓与人文精神,并能联系现实,深刻认识到当代江浙一带的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其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做到了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于把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有机融合。这样学生就会深切体会到文化底蕴的威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情景化学习过程,其原理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学生的切身体验为教学出发点,通过教学情境的建立或创造,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沉浸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重构知识体系、激发学习能力、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价值意义的生成。
红色诗词是指在革命政治斗争中创作出来的诗词作品,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红色诗词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呈现方式。在红色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考虑学生的主体感受,通过创设诗词体验场景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身临其境地走进革命者的精神场域,激发情感共鸣,并且经过积极内化,最终实现丰富生命体验、构建个体心灵信仰、获得人生价值意义的目的。对于诗歌这种蕴含了更多的非逻辑性的隐形的思想情感的体裁而言,“体验”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以光未然的《黄河颂》为例,在具体课堂操作中,笔者主要运用了情景体验、诵读教学法与意象分析法来进行体验式教学。《黄河颂》是光未然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部,高昂明快的节奏,雄浑奔放的基调,诗歌热情歌颂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澎湃激昂的英雄气概。这首红色诗歌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极好文本。然而,由于红色诗词产生于特定年代,距离当下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要在短时间内拉近学生与作者和诗歌的距离,导入环节至关重要。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借助于激越高昂的《黄河船夫曲》纯音乐选段,配之以黄河奔腾、大浪滔天,一泻千里的壮阔视频画面,课堂一开始就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感。20秒左右的视听冲击后,开始导入朗诵者的背景介绍:
黄河源远流长,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色巨龙,逶迤盘旋在辽阔的中国北方大地上。她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百折不挠精神的象征。作为炎黄子孙,提起黄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耄耋老人,到牙牙学语的孩童,无不对母亲河魂牵梦绕、心驰神往。她古老、厚重、饱经沧桑。(播放几张黄河不同角度的宏伟照片)20世纪,日帝的侵略与屠戮让中华民族危在旦夕,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的壶口瀑布,面对涛涛巨浪,心头激起万丈狂澜,诗兴骤起,挥笔而就《黄河颂》。并与音乐家冼星海合作完成了史诗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
视频、音乐、图片、导入词的共同配合下,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当中。教室里鸦雀无声,昭示着学生们心中庄严的情感种子正在悄悄生根发芽。
2.朗诵训练,感悟情感。聆听名家诵读,进入情境。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个人表情朗读,读出诗歌节奏。教师重点指导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方面的处理。——学生自由练习,体味朗读技巧与情感的处理——对“啊,黄河”文段的分组多次朗读,互评互议。学生分组朗诵后,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与进一步指导——男女生分诵与合诵。经过几轮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口诵耳闻,“读”“思”结合,诵读的反复刺激会在头脑中形成祖国母亲河鲜活奔腾的形象,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时代强音会自然回响在学生耳畔,爱国主义情感共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3.观象得意,深化情感。本诗塑造的黄河形象,给人以雄壮豪迈的美感。要在朗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黄河意象的特征:气势雄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气度力量无坚不摧(“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金色巨龙源远流长(“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读者面对这样一幅宏大壮阔的雄伟画面,必然心中升腾起对母亲之河的崇仰与敬重之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红色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进行体验教学,将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而然融入语文课堂中,激励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延续文化血脉、树立文化自信。总之,大学语文课堂作为高职院校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要通过多种实践途径与教学策略来弘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革命先进文化,赓续民族精神血脉,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升其文化软实力,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文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