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文獻綜述報告

2023-02-06 00:53秦林麗
东北亚外语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英語過程教師

秦林麗

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昆明 650000 中國

關鍵字:支架式教學法;初中英語;英語寫作

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2021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規定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基本要求,而寫作教學因“投入多、成效低”,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傳統的寫作教學課堂普遍存在以下問題:教師的“一言堂”,向學生“灌輸”寫作理論和知識的形式,然後限定一個主題讓學生課後自己寫或課上限時完成,之後交給教師批改。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只能看到學生的成品,對學生的寫作過程難以給出及時回饋和指導,不利於老師瞭解學生真實的寫作水準;也缺乏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和評價互助。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效果甚微。一些學生對所學詞彙、語法、句型及英語表達習慣一知半解;有的具備一定語言知識,卻不能靈活運用;有的未掌握基本寫作策略和評價能力,短期內難以提高寫作能力。支架式教學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並提高教學效果,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一、支架式教學法的理論內涵

“支架”原意是指建築行業的腳手架,即工人們在建造或裝飾建築物時所使用的,能為工人和建築材料提供支援的暫時性的平臺、柱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一旦建築物完成,工人將拆除這些腳手架。維果茨基最早將其引用到心理學領域中,類比為學習過程中輔助學生提高認知水準的支持。

而作為教育領域的一個概念,支架式教學最早是由布魯納等人(1976)提出,將其定義為一個過程,即當兒童因任務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而無法獨立解決問題時,成人為他們提供幫助的過程。目前,支架式教學法是已開發出的一種比較成熟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但當前對“什麼是支架式教學法”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界定(張建偉等,1996)。比如,羅森塞恩等人(1992)認為,支架式教學是教師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為幫助學習者解決獨自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即幫助學習者跨越當前水準和目標之間的距離而提供幫助、支持的過程;迪克森等(1993)認為,支架式教學是系統有序的,包含了提示性的內容、材料、任務以及相應的教師為改善教學所提供的支援過程;斯南文(1994)指出,支架式教學是教師引導教學的進行,使兒童掌握、建構和內化所學知識技能,從而使他們進行更高水準的認識獲得過程;普利斯(1996)等人給出的定義是:根據學生的需要為他們提供説明,並在他們能力增長時撤去幫助。

關於支架式教學法的內涵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是一種教學模式,有的認為是一種教學策略,有的說是教學技能。本文更傾向於認為它是建構主義理論下的一種教學方法,是一種以學習者現有發展水準為基礎,教師系統有序地引導學生,提供個性化支援、充分發揮學習者的積極創造能力,從而達到他們潛在發展水準的教學方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支架式教學起源於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ZDP)理論。傑羅姆在1970 年代後期將該理論向前推進,此後,支架理論逐漸受到眾多教育學者的高度重視,並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國外,針對支架式教學的研究主要分為理論和實證研究。理論方面,Cazden(1979)提出支架式教學可應用於不同的領域,有利於學習者ZDP 的發展。Applebee和Langer(1983)提出,學習者可以得到成人和教師的幫助,然後學習者將支架內化為他們自己的知識。Richards 和Rodgers(1986)提出,支架是連接學習者第一級和另一級空間的橋樑,有助於縮小“實際發展水準”之間的距離。Raymond(2000)將支架視為作為教師和學生分別建構學習體系的主體,而支架式教學法的習得過程,就是教師與學生的支架一起發揮作用的過程。在實證研究方面,研究人員有許多發現,如:Long and Sato(1984)提出了對話支架,認為交流可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支架。Hogan 和Pressley(1997)提出了腳手架教學的八個基本要素。A.Walqui(2006)總結了六種支架式教學。

支架理論也受到國內學者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教育專家也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開展了研究。20 世紀末,何克抗和陳琦將支架理論引入國內。在何克抗(1997)看來,將支架理論應用到教學中是為了展示英語寫作教學與學生實踐水準的聯繫。更重要的是,張建偉、陳琦(1998)和何克抗(1999)提出的支架式教學法設計包括五步驟:搭建支架、情境設置、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和評價。肖銳(2005)指出,英語寫作是一個複雜的知識建構過程,需要師生在真實情境中的合作與互動。王海山(2005)發現腳手架教學強調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朱楓(2005)在實證研究後得出結論:通過支架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實證研究方面,張雪梅(2002)用該理論研究學習者間的對話。張國榮(2004)非常重視腳手架理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伊青梅(2007)將腳手架教學應用到電腦輔助英語寫作教學中。

總之,國內外教育學者對支架理論和教學做出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將支架式教學法應用於課堂教學中。多年研究表明支架式教學法對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幫助,師生之間的學習互動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得以更新和發展,學生具有實現有目的的學習或自主學習的可能性。

三、支架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

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支架式教學法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搭建支架,做好引入

傳統寫作課堂是較為枯燥的,然而寫作興趣和動機是成功的第一步。因此要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一個好的導入設計必不可少。教師要基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學目標等設計好課堂活動。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利用多模態資源,充分啟動學生已有知識,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例如,選擇貼近同學們生活的文本作為輸入內容,引入寫作話題。

(2)獨立探索,自主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課標》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在寫作課堂使用支架式教學法時,隨著學生認知水準(現有發展水準)的不斷提升,教師要減少支架的使用,多給學生時間思考。鼓勵學生遇到難點不要急著發問,可以自主查閱資料和字典,獨立解決寫作障礙。

(3)合作學習,相互學習

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寫作任務,也要鼓勵其相互合作,共用集體智慧成果。合作學習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知識。合作形式應多樣化,可以是在學生獨立探索後對難以解決問題進行討論,動手操作等。在此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集體力量,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學生們表達自己想法和傾聽他人看法的能力有所提高。

(4)及時回饋,評價效果

支架式教學法強調評價,且評價方式多元化,例如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點評等,要將評價活動貫穿整個寫作過程中。評價能幫助學生意識到問題所在,但更重要的是在評價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表現及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讚揚,提升學生的寫作自信。

四、啟示

支架式教學法在初中寫作任務中的應用,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課堂主體從教師的單向主體轉換為師生雙向主體,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營造出輕鬆且有支持性的英語課堂氛圍。這種新教育理論的應用並不意味教師地位的削弱,相反教師需要擔當起組織者、管理者、鼓勵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的多種角色,這對教師是一個新的挑戰。支架式教學法應用於外語寫作教學將成為一種趨勢,但具體實踐操作有待教育者進一步的探索。實現國外新教學理論的本土化,在吸收中繼承與創新,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新思路,也是大勢所趨。

猜你喜欢
英語過程教師
漫画
教师作品选登
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不等式求解过程中端点的确定
招聘教师
On the Sublime Beauty of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nginus’On the Sublime
又是一年教师节
不一样的平均数
细说“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注重过程教学 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