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践行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不断突显自身地位,体育教师也应当对做好课程改革提高重视程度,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上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不仅要重视文化科目的学习,同时也应当培养终身运动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这样才能够为将来的深度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实践教学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51-0010-04
一、 引言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民运动重要思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加入运动行列中。学校也应当高度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通过增加课时、创新形式,让学生重视体育课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仍然会有若干问题,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革。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内涵解析
核心素养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核心素养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也只有正确解读核心素养理念,教育工作者才能够把握教育方向,明确自身肩负的育人使命。简单来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各种环境中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品质或者能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体育知识、情感态度、运动技能等各种元素的综合。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才能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中受益终身。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做好课程实践教学,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师自身的执教能力和职业素养也要同步提升。只有达到教学相长,课堂才会进行得更加顺利,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
三、 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过程逐渐取得更高成效,这一现象离不开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生存环境,或者是人文环境,都会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态度或参与体育的频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而各种环境也会影响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开展形式。我国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品德和品质塑造,为此,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开展的计划,教师也要正确解读当下国家颁发的各类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政策,抓住时机并合理利用,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优秀的品质与道德水平。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影响
初中学校要想顺利开展体育课程,离不开各种课程資源的支持。传统教育理念下,体育资源比较匮乏,体育教师分布不均衡,这些都阻碍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正常教学。课程资源包含多种,首先是硬件资源,如师资队伍、运动场地、运动器材和设施等,这些是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开展体育活动的关键。其次是软件资源,如课程体系、教材内容、课程活动等,这些也是保障学生体育课程丰富多彩的前提。学校可充分利用图书馆寻找与体育相关的文字资源,并将其与日常教学互相结合。
四、 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分析
(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根据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和学生的具体学情科学制订课堂内容,既能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同时也能让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不断提升。课堂上教师会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内容,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体育教师不应当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简单看作是参与游戏、体育锻炼,而是对体育精神、健康意识、集体意识、参与意识等的正确解读,再加上科学系统的引导,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各类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展都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前提,让学生通过锻炼感受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
(二)能够不断彰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德育功能
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当下学科教学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传统教育理念下,文化科目的学习备受关注,学生也将所有关注点放在成绩的提升上,导致内心压力逐渐增大,情绪焦虑也开始不断显现,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而现代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与文化科目同样重要,教师要渗透体育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竞技比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强国,感受到良好的体魄是继续奋斗的基础。在各类比赛中,学生的输赢以及与他人的交流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也要发挥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开展并不仅仅是重视学生初中时期的锻炼,也是希望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正向影响。积极养成运动习惯,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受益终身。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运动习惯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发展某一特长,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自身免疫力,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还要帮助学生制订运动计划。
五、 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教学的措施分析
(一)结合学生具体学情,编制合理教学计划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较高的热情,对新鲜事物有强烈好奇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使学生的精力持续保持充沛状态。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再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保证课堂的顺利开展。当然,教师也要动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观察和判断,善于分析,这样才能够让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点点滴滴中。第一,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知识储备以及体质状况,合理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国民体质,但增强国民体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当下青少年群体体质正在呈现下滑状态,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内容的设计,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第二,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特征,制订相应的核心素养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心智发展特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初二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处于最快时期,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应当体现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教师设计的活动也要本着“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避免难度太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要求,更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风向标,成长在新时代的初中体育教师,首先自身应当摒弃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弊端,不能在课堂上只为学生讲解理论,组织学生进行锻炼,而是要从多个角度为学生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还要认真分析学情,体现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的运动能力不断提升时,学生就会感受到锻炼带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会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进而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让自身的运动能力持续提升。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排球垫球的基本动作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垫球练习,学生之间互相引导,互相帮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垫球动作的训练。当然,整个过程教师要进行巡视和指导,避免学生出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教师总结与评价学生的垫球练习,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表扬学生的出彩之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博采众长,不同的学生对训练有不同的理解,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后期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科目。
(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培养学生体育品德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育品格的塑造,在实际教学中受到教师和学生主观因素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体育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很显然,这样的理念并不符合当下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师要重视抓住每一次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达到体育技能和体育品格的双重提升。中考体育项目中有800米长跑,对学生来讲,该项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一些学生就会出现抵触或胆怯心理,甚至还会有逃避心理。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神情和动作,若学生有退却的现象,一定要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坚持跑到终点。再比如,引导学生锻炼引体向上时,如果学生体力不支,不仅动作会出现失误,还会损害身体健康,此时,教师不要一味批评学生,而是要鼓励和表扬,抓住每一次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品德教育,让全班学生为该名学生加油鼓劲,在集体的影响下,在团结互助品德的熏陶下,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健康全面地成长。
(四)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健康习惯
学生能够快乐生活、高效学习的基础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如果学生时代能够感受到终身锻炼的好处,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正确的健康习惯、良好的健康行为,相信学生也能拥有更多自信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现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一些职业人员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身体逐渐呈现亚健康状态,这样一来,对提高国民素质无法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人们的健康理念会直接影响他们参与运动的心情。体育教师要关注新闻,关注社会发展,并将各种热点话题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培养健康意识的重要性。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模仿教师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每一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培养健康意识的重要性和技能。例如,在开展篮球训练时,有运球跑和障碍跑动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在原地练习,锻炼各种基本动作,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半场攻防比赛,教师要不断强调在比赛中如何进行伤病预防,这样才能够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五)积极贯彻因材施教,考虑学生个性能力
因材施教理念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合理利用这些差异,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初中阶段每个学生自身的体质情况、心理状况以及运动习惯各不相同,在课堂上,教师无法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因此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当不断优化和完善,真正体现个性化培养的目标。在坚持因材施教理念时,教师应当重视方案的制订,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集体教研、备课等形式共同商讨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并将优秀教学模式进行共享,提高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时,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按照运动类或动作类划分的方法,而是根据学生的训练效果,合理分类教学内容,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例如,在锻炼学生大腿肌肉力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深蹲,接着进行宽距深蹲,最后改成高举双臂宽距深蹲,或者可以改变练习顺序,让学生分组训练。整个过程,教师也要重视指导,防止学生身体受到损伤。当然,如果学生感觉难度太大,无法完成时,教师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腿部肌肉。
(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应当以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要根据这一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不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为了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教师也要留给学生自主训练时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观察、互相帮助,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例如,在引导学生开展篮球或羽毛球的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项目自身的优势或者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个人意愿划分小组,每个小组平均水平保证持平。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锻炼基本技能,教师也要对每个小组的训练提供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专业性不断提高。再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组间对抗或组内对抗等形式开展比赛,表现优异或成绩优秀的小组可以获得个性化奖励。相信在奖励的驱使下,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潜力,争取让自己的小组获得优异的成绩。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挑选训练项目,继续进行巩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后期的学习方向,真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持续优化评价形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系统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教师在制订评价标准时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在训练的每个阶段都能够接收到反馈,并形成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每一次评价学生时,要重视语言的使用,积极使用鼓励性、表扬性语言,必要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训练结果对教学评价做出系统调整。评价方式的制订应当以个性化培养为基本内容,让学生在训练内容、训练流程、训练形式上表现出差异性,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能让学生避免出现攀比心理。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制订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训练过程进行精细评价以及差异化评价,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一视同仁。在结果性评价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这样一来,学生会重点关注他人的优秀之处,并向其学习。从同龄人的角度给出的意见、说出的想法更能让学生接受,课堂学习氛围会更加轻松愉悦,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也能形成更好的关系。
六、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首先应当重视解读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其次,在课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以丰富的课后引导方式,使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要致力于课程教学的改革,真正促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滕茂源.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实践教学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1(11):149.
[2]陈晓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课堂实践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2021(3):199.
[3]李昆朋.核心素养德育渗透——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J].情感读本,2021(5):21.
[4]赵瑞,胡哲纯,汪云星.初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建构及其培养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248-250.
[5]周念.新时代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6):94.
作者简介:叶炜杰(1999~),男,汉族,福建三明人,晋江市松熹中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