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2023-02-05 18:19李芳芳
新疆社科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历史观历史大学生

李芳芳

历史观作为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①“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②,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大学生学习历史的前提。列宁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③。历史观教育就是要以科学的历史观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将历史事实进行知识化的再生产,借助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④,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⑤,这为新时代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指明方向,即要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新时代伟大成就坚定大学生的历史自信,激发大学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历史主动和历史担当。

一、新时代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价值意蕴

“教育的功能既有对个体本位的关怀,也有对社会需要的满足。”⑥历史观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促进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也在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兼具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微观上看,历史观教育通过端正大学生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态度,引导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而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教育目的。从中观上看,历史观教育能够加强大学生对历史常识和文化常识的全面掌握,进而以唯物史观指导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推动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之举。从宏观上看,历史观教育能够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和发展历程的认识,从而更好地防范和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塑造肩负历史使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一)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由于“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⑦历史观作为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世界观的形成。因此迫切需要借助历史观教育来形塑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筑牢思想根基。其一,历史观会影响大学生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才能认清世界的本质,才能把握‘自然的和人的规律性’。”⑧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就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延伸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能站稳社会存在第一性的立场,为大学生观察社会和认识世界提供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切入点。其二,历史观会影响大学生对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的根本看法。历史观教育能够通过讲述和阐释不同时代背景下历史人物的人生观,为大学生选择何种苦乐观、荣辱观、恋爱观、生死观等提供经验启示,让大学生从历史的镜子中“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⑨。其三,历史观会影响大学生对事物价值的根本看法。历史是客观的,但对历史的看法体现了人们现有的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对历史的价值判断也会影响大学生对当下事物主次排列的选择和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正确的历史观能够对动机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使大学生做出合乎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价值选择。

(二)推动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⑩,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即讲清楚一种意识形态背后的学理,但脱离实质性内容的讲道理,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还可能产生边际递减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是以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为基点,从中选择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念,将其进行教育知识化,激励大学生将历史认同和历史情感落地为历史主动和社会实践。历史观教育将讲事理与明学理相结合,以具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知识为支撑,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提供生动鲜活的素材和案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决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决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历史观教育从来“不单单只是历史知识的传递或历史场景的再现,其背后总是与一定的意识形态的灌输紧密相连”。高校思政课的目标也不单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大学生思想、人格、道德方面的培养。由此观之,历史观教育高度契合高校思政课的价值目标和本质属性。新时代,历史观教育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讲解,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使大学生主动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使命,立志做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这也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和时代要求。

(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以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他们下功夫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争夺我们的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接收力强、个性独立,但是在辨识力和抵御力方面有所欠缺,使得大学生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隐匿化、传播内容杂糅化、传播方式诱导化等隐蔽渗透特点”,侵蚀着大学生对历史客观性的正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首先通过历史娱乐化和庸俗化达到去思想化和去价值化的目的,进而将过滤掉完整语境和时代背景的所谓“历史真相”推送给大学生,蓄意切断大学生接触真实历史的路径,阻碍了新时代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有序性,也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唯心史观的一种演变形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此截然不同,它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以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点阐释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其科学性成为揭露历史虚无主义面具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以史实为出发点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澄清,引导大学生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以客观、理性、公允的态度看待历史、捍卫历史真相,能够使历史虚无主义“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落空,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扩散蔓延,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二、新时代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内部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面临着以下现实困境,即历史观教育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相关课程统筹协调不够;部分大学生历史学习主动性不够;历史观教育的环境整体联动不够。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现实问题及背后成因,有利于基于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发展。

(一)大学生历史观教育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历史观教育资源是指用于培育大学生正确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的各类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其所需的历史信息和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目前,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对蕴含思政元素的教育资源挖掘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历史观教育覆盖场域的延展受限,也使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1.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精神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历史观教育的内容资源不仅包括历史史实,也包括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质、家风家训的继承发扬、传统习俗的创新发展等。此类精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力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历史观教育较多的只是停留在抽象知识的输出层面,而没有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中。

2.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物理空间资源尚未充分利用

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场所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遗址等都是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可以利用的物理空间资源,可以通过可观可感、有型有貌的实物形态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坚定大学生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实践场所多集中在校内,且实践形式较为单一,多为主题讲座、沙龙座谈、读书分享等知识性活动。高校组织大学生外出参观考察与历史相关的场所的频次较低,且在参观的过程中对历史遗址、遗迹背后知识的讲解和对大学生历史观的引导不够,导致外出参观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历史观的效果不太显著。

(二)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相关课程统筹协调不够

当前大学历史观教育的困境之一是相关课程的开展较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和统一规划。

1.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科结构的连续性

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多个分支和领域,如古代史、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等。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政课之一,是承载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关键课程。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时量较少,将课程中涵盖的内容压缩到有限的课程中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需要其他通识性必修课以补充相关知识的学习。

2.各高校学院之间、学科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力度不够

由于历史研究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高校相关学院的学科专业从文化、史实、教学、社会等不同视角研究历史,教师和研究者在各自的领域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各个学院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足,这些资源和成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和整合,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赋能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造成教学资源分散的局面,制约着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深入性。

(三)部分大学生历史学习主动性不够

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中指出,“全体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以上论述分别强调了青年加强自身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先进理论和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历史做出理性价值判断的前提是了解历史事实、掌握历史情境、明晰历史脉络,这都需要以基本历史知识为支撑。但当前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面临的现实难题之一就是部分大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主要表现为:其一,部分大学生受教育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重视专业课而对思政课和人文课则有所放松,欠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历史智慧的汲取借鉴,历史基础理论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二,部分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匮乏,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三,部分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解读社会历史现象,提炼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以洞察现实、镜鉴未来的能力不足。所以,大学生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从而端正自身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厚植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环境整体联动不够

历史观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影响其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创设和优化历史观教育环境有助于提升教育效果。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而言,可将其概括为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三个子系统。一方面,三个子系统内部存在的现实问题亟须解决。其一,目前校园环境建设整体较重视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但文化教育的方式有限且分散,主要通过不定期开展校园历史文化活动、历史文化主题讲座、组织外出参观等方式,尚未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育人合力。其二,大学生历史观是社会整体历史观的一部分,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潮影响着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比如极端个人主义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忽视社会责任和社会需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集体主义背道而驰,消解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享乐主义将追求当下快乐作为最高行为标准,这种趋乐避苦的社会思潮会给大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造成困扰,也会阻碍大学生传承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其三,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将“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列为未成年人教育内容,但大多数父母不注重对子女历史观的教育和引导,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等内容尚未充分融入家庭日常教育。家长较少引导子女思考新时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子女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政治立场、涵养使命担当的培育力度不够。部分家长侧重于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就业方向等问题,忽视了对子女进行历史观方面的教育,或者过多依赖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引导,导致家庭教育的缺位。另一方面,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配合不足影响着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环境的整体作用发挥。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之间欠缺连通性,使得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社会环境影响着学校环境,削弱了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路径指向

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涉及诸多因素,需要对其进行整体把握。立足当前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可以从深入挖掘相关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整合力;加强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协同力;强化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内驱力;营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向心力等四个方面发力。

(一)深入挖掘相关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整合力

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不仅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也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深入挖掘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精神文化资源和物理空间资源。

1.充分利用历史典籍版本资源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调研时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历史典籍版本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要充分挖掘利用蕴含着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元素的典籍版本,要对古籍进行整理注释、校勘标点,出版易读、便携的文献典籍现代版本。同时,也要采用大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推出数字化产品,使历史典籍“活起来”,让大学生从古籍典藏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营养。

2.充分挖掘文化遗产、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古迹等蕴含的大学生历史观教育资源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发挥着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作用。要借助文物和文化遗产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容和直观生动的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认识历史、认清国情的重要载体。高校需组织大学生开展历史观教育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在实地走访中知史明志、知史爱国。

3.挖掘重大历史节点、重要政治节点蕴含的历史精神资源,充分发挥其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功能

“重大历史节点、重要政治节点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丰富的时代意涵和深刻的纪念价值,反映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突出进展与显著成就。”要挖掘重大历史节点、重要政治节点上的历史精神资源,赓续历史文脉、优秀传统和精神力量,讲述党的优良传统、奋进历程和先进事迹,宣传好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用正确的历史观点、真实的历史记载与感人的历史记忆占领宣传高地”。在挖掘以上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也要重视挖掘和整合数字化的信息素材,使其转化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数字化资源。高校要重视对历史观教育资源的延展,丰富大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培养其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加强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协同力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基础性举措。

1.要利用好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出台《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大学生在高校开设的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课程;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提出要将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以上文件都明确了思政课在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要“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组织性质和价值追求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以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新的发展来诠释‘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要发挥好其他专业课协同育人的作用

专业课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深入挖掘本学科蕴含的历史元素,立足史实、结合专业、讲好中国故事。比如,讲述本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为国家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同时,也要“将故事中的历史规律和精神内涵提炼出来,从历史的维度讲好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3.各学院联手搭建统一的历史观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历史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可集中存放和共享各种历史观教学资源以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借鉴,要发挥集约效能提高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便捷性和可及性。此外,也可通过历史观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为师资培养和教师培训提供契机,借助平台的资源共享,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学科的历史观教育理念,培养教师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教学水平。通过实施以上措施逐步完善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整合度和教学质量。

(三)强化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内驱力

历史观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这种属性决定了自我教育在历史观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自我教育不同于被动接受教育,是一种充分激发主体性意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教育形式,能够给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自我形塑是确立正确历史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只有自觉意识到历史观教育的重大意义、认同历史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践行历史观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历史观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时代新人在系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具体历史知识的了解、掌握,更要注意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1.大学生要通过自我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化于心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大学生要在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中增长历史智慧,就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仅要辩证地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还要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和依据,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审视我国历代中央王朝兴衰的历史表象,体悟隐藏其中的历史周期规律,并根据时间、条件、地点的变迁,应用于对当今国内发展和全球格局的形势研判。

2.大学生要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牢记于心

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以身报国的革命英雄、坚守初心的时代楷模是大学生厚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鲜活素材。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历史著作、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参观历史名胜古迹等活动感悟历史人物身上蕴含的优秀品格和进取精神。面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挑衅和诱导,大学生要做到不偏听偏信、不左右摇摆、不怀疑自身,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仰之基、掌稳思想之舵。

3.大学生要将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外化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从时代新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担当中谈历史观教育的目的和时代价值,这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定的信仰者和忠实的实践者。大学生要打破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发展困境,自觉做党史的讲述员、做党的理论政策的传播者,将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落到实处,旗帜鲜明地抵制颠覆民族历史的反动言论、反击破坏社会主义的不法行径。

(四)营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向心力

历史观教育环境就是历史观教育开展的实践场域。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历史观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里从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层面分析,提出优化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环境的策略。

1.优化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校园环境

高校可以立足本校校史校训、校博物馆、标志性建筑等资源,通过标语横幅、专题展板、广播宣传等形式打造显性校园文化,持续输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历史内容,营造学史重史的历史文化氛围。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以党史为重点的历史观教育充分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高校要利用好调查研究这一“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历史类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深入红色基地、深入革命老区、深入实际进行调研,把调研情况和发现问题形成系统的调研报告。此外,高校要逐步构建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历史观教育活动机制,定期举办多元性、趣味性的主题历史文化活动,比如汉服文化宣传、茶艺表演比赛、礼仪风采展示等,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自信。

2.优化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教育局、文物局、文旅局、文体局等部门可以联手打造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主题的实践基地,整合各地各类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和考察调研活动持续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以历史文化讲座和历史主题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划清思想舆论领域的三大地带,守住思想舆论领域的‘红色’地带、批驳‘黑色’地带、积极转化‘灰色’地带,从而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营造浓厚的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的社会氛围,提升对大学生历史观的熏陶和形塑作用。

3.优化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家庭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家庭作为个体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能够育人于无形。一方面,家长要做好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言传”。通过交流沟通,让大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新时代社会历史的变迁及对人民生活和个体命运的影响,正确看待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教训,从中深刻感悟新时代幸福生活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成果,进而引导大学生将人生目标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家长要做好历史观教育的“身教”,注重家风家教的建设。家庭成员对历史的认知和态度会影响孩子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家长要增强“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端正自身的历史态度,通过日常家庭教育培育子女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强国富民的历史担当。此外,要通过密切家校协作提升大学生历史观培育的科学化水平,形成立德树人的育人合力。在此基础上,要建设学校主导——家庭推动——社会参与的环境体系,营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助力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提质增效。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4页。

③《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2页。

④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508页。

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4页。

⑥海路,杨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J],《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第24页。

⑦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14页。

⑧王治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思维的哲学意涵——兼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J],《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10期,第21页。

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51页。

⑩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页。

猜你喜欢
历史观历史大学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大学生之歌
新历史
习近平的历史观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