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豪,丁建平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南张家界 427000
血清胱抑素 C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联系密切[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反映血小板活性及大小的指标,拥有强大促炎和形成血栓的潜力[2]。血小板计数(PLT)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重要成分,血小板活化增加的患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3]。有研究显示,MPV和PLT之间的变化与冠心病病变程度有关[4]。有研究提出,MPV/PLT可用于预测冠心病及评估预后[5]。但目前对于胱抑素 C、MPV/PLT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胱抑素 C、MPV/PLT对冠心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已完善冠状动脉造影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63例)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37例)。依照美国心脏协会规定的冠状动脉图像分割方法对冠心病进行计算评价。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双侧冠状动脉,选取血管直径≥2 mm的血管段,记录其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统计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数量,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出每例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总和。再依据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组分为3个亚组:<30分为低分组(74例)、30~60分为中分组(48例)、>60分为高分组(41例)。冠心病诊断标准:至少1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50%。排除标准:(1)既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史的患者;(2)合并有严重肝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重症疾病的患者;(4)合并代谢系统疾病或全身性感染的患者;(5)精神疾病或表达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1.2.1临床数据收集 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反应蛋白(CRP)、MPV、PLT、胱抑素 C,同时计算MPV/PLT。所有患者入院2 h内采集静脉血2 mL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检测仪器为日立DPP模块(4700测试)生化分析仪及BC5310血细胞分析仪。
1.2.2Gensini评分标准 病变部位系数:(1)左主干 5.0;(2)左前降支近段 2.5,左前降支中段 1.5,左前降支远段 1.0;(3)回旋支近段 2.5,回旋支中、远段 1.0;(4)右冠状动脉 1.0;(5)小分支 0.5。狭窄程度评分:(1)1%~25% 评 1分;(2)>25%~50%评2分;(3)>50%~75%评4分;(4)>75%~90%评8分;(5)>90%~99%评16分;(6)全狭窄评32分。Gensini评分由所有病变血管积分相加所得,病变部位系数与狭窄程度评分乘积则是每处病变血管的积分。
2.1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相关数据比较 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年龄、BMI,性别、饮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以及TG、TC、LDL-C、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相关数据比较[n(%)或或M(P25,P75)]
组别nTG(mmol/L)TC(mmol/L)LDL-C(mmol/L)HDL(mmol/L)CRP(mg/L)对照组371.40(1.01,2.43)4.77±1.202.79±0.951.23±0.291.00(1.00,1.00)冠心病组1631.76(1.14,2.53)4.87±1.572.83±0.941.17±0.292.00(2.00,2.00)χ2/t/Z-1.150-0.374-0.1831.072-2.830P0.2500.7220.8770.5630.005
2.2对照组和冠心病组MPV、PLT、MPV/PLT及胱抑素 C水平比较 对照组和冠心病组MPV、PLT及MPV/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冠心病组胱抑素 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冠心病组MPV、PLT、MPV/PLT及胱抑素 C水平比较或M(P25,P75)]
2.3冠心病组不同亚组MPV、PLT、MPV/PLT、胱抑素 C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数量比较 冠心病组不同亚组MPV、PLT和MPV/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组胱抑素 C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数量均高于低分组和中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冠心病组不同亚组MPV、PLT、MPV/PLT、胱抑素 C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数量比较或M(P25,P75)]
2.4Gensini评分与MPV/PLT、胱抑素 C水平、冠状动脉狭窄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 C水平、冠状动脉狭窄数量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96、0.506,P<0.05);MPV/PLT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Gensini评分与MPV/PLT、胱抑素 C水平、冠状动脉狭窄数量的相关性
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及胱抑素 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我国人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是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6]。冠心病是由各种不同危险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而血管内皮炎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机制。胱抑素 C是有核细胞产生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它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胱抑素 C参与多种炎症[7]。炎症介质会在血管内皮损伤时增多,会扰乱胱抑素 C和蛋白水解酶在血管壁中的平衡关系,使动脉血管的完整性受到损害,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有研究提出,胱抑素 C与其降解产物可以影响粒细胞参与炎症过程的吞噬及趋化功能,从而诱导或加剧动脉粥样硬化[8]。胱抑素 C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可能是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指标[9-10]。血清胱抑素 C水平有望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11]。MPV可以反映单个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其数值越大,血小板平均体积也就越大。平均体积大的血小板,其血小板黏附糖蛋白(GP)受体表达会增加,如GPⅠb、GPⅡb 和 GPⅢa,这使大体积的血小板与胶原更容易结合在一起,让血小板具有更强的高反应性及形成血栓的潜力[12-13]。MPV是反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项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14]。血小板与炎症过程及血栓形成紧密相关,不仅能够影响血管粥样硬化,还能导致血栓形成[15],其机制是它可以与内皮细胞互相作用,从而分泌释放出炎症因子,当内皮细胞受损时,活化的血小板会在内皮细胞受损处附着、集聚、释放等,导致血栓形成[16]。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MPV和PLT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关系密切[17-18];有研究提出,MPV/PLT可用于预测冠心病及评估预后[5,19]。
冠心病早期诊断缺乏特异度及灵敏度高的生物学指标,而血液学指标具有操作便捷且价格低廉的优点,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且容易获得,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这样的生物学指标用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评估。而胱抑素 C、MPV、PLT均与冠心病形成密切相关,但胱抑素 C、MPV/PLT 是否能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此进行了本研究。
本研究比较了对照组和冠心病组,以及冠心病组不同亚组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 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期一致,由此提示血清胱抑素 C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用于临床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的鉴别。对照组和冠心病组TG、TC、LDL-C等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可能与研究对象个体化差异大或样本总量小等有关。而对照组和冠心病组MPV、PLT及MPV/PLT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预期不符。虽然已有研究指出MPV、PLT与冠心病发病机制有关[16-18],但MPV/PLT不能很好地将冠心病患者鉴别。此外,冠心病组不同亚组血清胱抑素 C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 C水平、冠状动脉狭窄数量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验证了血清胱抑素 C与冠状动脉病变发展联系紧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 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冠心病组不同亚组MPV/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些相关研究结果相反,值得进一步探讨[4,19]。推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总样本量、混杂偏倚存在、样本区域限制、时间跨度、操作等因素有关,未来应纳入更多的样本量,进行更全面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胱抑素 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冠心病病情的评估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