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晶
时值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2023年8月17日至18日,“传承与创新: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专家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四十年发展的回顾与未来展望、敦煌吐鲁番学的最新学术研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的学科开拓与发展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文以大会的学术讨论内容为基础,将与会专家学者所汇报与研讨的126篇论文和发言稿,分开幕式与大会主题发言,敦煌与西北社会历史,佛教图像与石窟考古,宗教文献与宗教生活,敦煌语言文字、文学与写本学,敦煌学史、总结主题发言与闭幕式六个主要部分,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综述。
17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与主题发言,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总起之章。开幕式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随后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王锐,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荣新江,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伊莉娜·波波娃分别发表致辞,大会正式开幕。
开幕式后,马小洁书记,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柴剑虹编审,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荣新江教授,甘肃教育出版社薛英昭社长,安徽美术出版社王训海社长共同为《敦煌通史》《瓜州东千佛洞》首发仪式揭幕。
随后的大会主题报告,对四十年来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总体发展态势,以及各领域的具体研究作了总结或计划。如荣新江《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成就·现状·展望》,总结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以来,在海内外藏敦煌文献的整理刊布工作、敦煌文献的分类校录工作、敦煌学研究辞书的编纂工作、敦煌学研究与讲授书目的编写工作等方面做出的成果与贡献,并对敦煌吐鲁番学的研究与发展作出展望。郝春文《未来十年关于敦煌文献整理和研究的一些重要工作》分别从编撰全面性敦煌文献的目录工具书、纂成第二版《敦煌学大辞典》、利用新技术整理“升级版的敦煌遗书图版”、编著《敦煌残卷缀合总集》、完成《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工作、推出敦煌文献的“升级版分类释注”、编撰《敦煌学研究书系》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未来十年进行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工作计划。张小刚《四十年来敦煌石窟考古回顾与展望》,回顾了敦煌石窟考古的发展历程,指出敦煌石窟考古已经发展成了敦煌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又在完善资料整理、深化学术研究、扩大田野考古、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作了敦煌石窟考古工作的展望。张勇《近年来吐鲁番文物考古成果》,介绍了近年来吐鲁番学研究院主持的胜金口石窟西岸与鄯善杨家沟墓地的调查发掘、巴达木东墓地的抢救发掘、吐峪沟石窟的补充发掘、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发掘等工作成果。郑炳林《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四十年历程》回顾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际,得力于张代经等前辈学者的领导与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的推动,兰州大学的敦煌学研究得以起步与正式发展。而从敦煌学研究小组到敦煌学研究室再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汇聚着齐陈骏、陆庆夫、郑炳林、杜斗城、王冀青等学者的共同努力。其总结到,兰州大学敦煌学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单纯文献与史地研究到敦煌学全面推进的过程。
大会开幕式及主题发言,一方面从宏观上回顾四十年来我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峥嵘历程与杰出成就,肯定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此期间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会的成立,为我国培养专业的敦煌吐鲁番学人才,建设完备的敦煌吐鲁番学学科与专业机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使得敦煌吐鲁番学这一曾经的流失之学,真正成为了我国本土历史文化研究的代表性特色学科。另一方面,部分发言也陈述了当前敦煌吐鲁番学各领域研究的具体现状,以及在未来短时段的工作规划与长时段的学科开拓方向,这为我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长足发展提供了重要引导。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四个分会场,汇报与讨论了多种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本文以分会场的文章分类为基础,作了部分调整,将研讨论文的内容进行分类简述。
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与传统优势,是以敦煌与吐鲁番出土汉文及胡语文献为基础材料,结合传世文献与其他出土文献,对古代敦煌与西北社会历史的研究。本次研讨会中,学者们汇报与讨论了此类论文26篇,其内容涉及敦煌或西北地区的历史史实与政治军事制度、人口宗族与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历史史实与军政制度方面的考证。如李军《内迁党项与中晚唐京西北政局》认为内迁党项的六府、东山、平夏、南山等部落名称,应源自庆、夏之地的汉人土著,尚不能作为党项结合为地域势力集团的证据;并考证了武宣之际唐朝经略党项策略从讨伐到招抚的转变过程。陆离《再谈吐蕃告身制度的几个问题——对〈吐蕃告身制度相关问题研究〉一文的几点商榷意见》总结认为,吐蕃告身对官员来说就是官之章饰,对平民百姓来说就是身份标志。吐蕃给官员和平民普遍授予不同质地等级的告身,并对所征服的河陇西域等地民族首领授予较高等级告身,但其实际地位仍然较低,此做法是为了显示尊卑等级,维护统治秩序。吕博《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行官”制度》,根据新获吐鲁番文书、于阗文书,就唐代行官的数量、任命特点、职能等问题进行了考证,认为行官当是在府兵制与藩镇更替时期产生的新使职,多由旧府兵体制下的果毅、别将、镇将来充当,他们原本带有职事官的官品。杨富学《长安墓志所见“系羁侯王”张议潮史事稽考》,结合《李行素墓志》《张淮澄墓志》等,考证了咸通间张议谭、张议潮入质长安的历史细节,及张氏归义军的派系之争、与唐廷的政治争斗等问题。杜海《敦煌曲子词〈望江南〉再考察——兼论张曹继代的和平过渡》,考得《望江南》曲子词与张、曹继代的历史并无紧密的联系,其中有可能记录曹议金取代张承奉历史的只有《曹公德》,其应形成于曹议金称大王以后,所谓“靖难论兵扶社稷”也与张、曹继代无直接联系。敖特根、袁嘉《S.389〈肃州防戍都状〉文本研究》,对S.389写卷进行了重新的录文与校注,并考证了唐末甘州脱离归义军控制的过程中,回鹘、吐谷浑等民族势力在甘、肃二州角逐的历史细节。关尾史郎《西北地区出土文物中使用的“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年号——研究史回顾》,分《吐鲁番出土文书》刊行前后、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篇》成书后、河西地区出土文物这三个主题,对西北出土文物中的十六国年号研究进行了综述。裴成国《论高昌的在地建国与文化完善的进程》,分析认为高昌国到6世纪中叶基本完成了在地建国的任务,完善了文化面貌,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突出特点;7世纪与隋恢复交通后,高昌学习中原王朝的先进文化更为迫切,涉及面更广。董永强《从高昌到西州:试论中古吐鲁番社会的再结构过程》借用“结构过程”理论,从事件、市场和族群三大因素分析吐鲁番社会的结构性变迁过程;认为唐灭高昌后,各色人群不得不重新通过自身有目的的行动,创造和经营此生新的目的和意义网络,进而实现吐鲁番社会的再结构过程。毛秋瑾《唐代告身书法研究——以敦煌吐鲁番出土材料为中心》,对告身书写人的身份进行考索,并以敦煌吐鲁番出土告身为例,说明告身原件和抄本在书法上的特征以及和唐代重要书家的关联,从而管窥唐代行政体系中的书手及其书写状况。沈琛《从朵斯麻(Mdo smad)到朵甘斯(Mdo khams)与德甘斯(Bde khams)——敦煌文献所见吐蕃“东境”概念的演变及其管理体制的变迁》,辨析了“朵斯麻”等三个概念,对吐蕃东境管理体制的变迁进行探讨;并认为“东境五道节度”“松州五道节度”即“东境松州等五节度”之异称,故不存在所谓“东、西、南、北、中等五道节度”。白玉冬《暾欲谷碑译注》,对突厥文《暾欲谷碑》的释文进行重新识读与注解,对学术界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了考证,使得关于该碑的建造年代,以及碑文所反映的后突厥汗国的相关历史细节更加明晰。杜立晖《日本天理图书馆藏敦煌西夏借绢马文书的性质与价值》考证认为,所谓西夏《汉文借绢马文书》,实为元代至正时期的站赤整点文书,在站赤的整点过程中还存在有关人员对站赤整点文书进行复核的程序。
其次是人口宗族与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研究。如魏迎春、郑炳林《西汉敦煌郡移民问题再探——以敦煌悬泉汉简为中心》,考证了西汉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贫民与流民、“应募士”“徙边者”,及胡姓移民这几种主要人口的不同迁徙方式,并对移民的安置与移民文化作了探讨。孔令梅《汉晋北朝敦煌大族文化发展研究》,对汉晋、五凉、北朝三个时期敦煌大族从接受佛教传入,到实现儒释兼通的思想转变,再到大力发展佛教的过程进行了梳理研究。王祥伟《出土财计文献中的“簿”“籍”与“历”“案”“帐”关系探论》考证,简牍时代的财物簿、名籍等文献在唐宋时期的写本文献中一般可以称为“历”,但唐宋写本文献中并非用“历”完全取代了“簿”“籍”之名,而是“历”与“簿”“籍”之名共存;四柱式的帐册在简牍时代称为“簿”,至唐宋时期则称“案状”“帐状”,也可略称“案”“帐”。吴炯炯《传世文献中谱系的真相——唐高宗、武后朝宰相王德真家族世系辑考》,运用出土唐代王德真家族人员的相关墓志记载,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进行了补充,并对相关的窜乱进行了纠正。黄楼《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的“打”与“铸”》考证认为,敦煌吐鲁番文书出现的“”,当今北方地区铁鏊的前身,中国北方地区饮食习惯由粒食转向面食大约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鏊作为作饼的烧器,出现在这一时期是合理的。周尚兵《唐代的“五熟行”》总结唐代的五熟从业者掌握有四种成熟的起面技术,溲和成发面、硬面、烫面、半烫面,经过唐人的集成创制,齐全的五熟品类奠定了此后五熟行发展的基本格局。田永衍《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流传的〈张仲景方〉源流考》,考得敦煌S.202与P.3287之“辨脉法”内容应是形成于中唐以后,可能是由中唐以后医家选录《脉经》及当时流传的其它题名仲景著作中的有关文字编撰而成,P.3287之“伤寒例”内容当成书于唐天宝十一载。孟嗣徽《敦煌“幽禜”发微》认为,英藏敦煌绢本《炽盛光佛并五星神》挂幅所载的张淮兴供养“正月初八”祭祀,所反映的当是我国传统的“幽禜”(祭星之仪)文化在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发展。赵贞《中古历日阴阳杂占探论——以S.P6〈乾符四年具注历日〉为中心》,在梳理S.P6中杂占条目的基础上,探察了杂占文本与占卜文书和术数文献的关联,进而揭示了阴阳占卜知识和术数文化向具注历日渗透的趋势。陈于柱、张福慧《敦煌汉、藏文乌鸣占书与武威西夏木板画“太阳”互证研究》,结合敦煌汉、藏文乌鸣占书,初步考证了武威西夏木版画中“太阳”的信仰观念,尤其是作为明器的“太阳”在墓葬中体现的文化功能。王东《敦煌文献P.T.992〈分别讲说人的行止〉与吐蕃民众日常生活研究》考证认为,《分别讲说人的行止》总结了吐蕃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规范,勾勒出吐蕃崇佛抑苯思想、君臣关系、婚姻朋友关系、畜牧生活等多方面的社会概貌。王志鹏《沙与水互渗共融 龙与佛并行传响——从〈敦煌廿咏〉看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民俗特征》概括,《敦煌廿咏》所体现的敦煌民俗虽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但无论是围绕佛教仪式进行的僧俗集会,还是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而形成的节庆活动,不仅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色彩,而且体现出鲜明的西北地域特征。陈光文、董俊霖《由修渠引泉到筑坝勘库:清代及民国敦煌地区水利开发的探索与实践》,考证了清初敦煌建设十渠灌溉格局、乾隆初年常钧的浚泉尝试、民国时期计划实施旧渠整理及地下水灌溉这三个阶段敦煌水利建设的史实与变化因素。
石窟壁画与石窟考古的综合研究,是敦煌学与考古学、美术学进行结合研究的重要方式与主要研究阵地之一。本次研讨会中,学者们汇报与讨论了此类论文26篇,内容主要涉及了敦煌石窟及其他地区石窟壁画、考古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首先是敦煌壁画与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如陈菊霞、马丹阳《三世理念建构下的莫高窟第254窟》认为,莫高窟第254窟四壁的千佛图像与中心柱龛内佛像、西壁中部的白衣佛,构建出多重的三世三劫理念。而千佛以外的一些造像组合,如中心柱龛内五佛、南北壁西侧上部八佛、南北壁东侧的本生、佛传(或因缘)与人字披夹角的过去佛和中心柱东向龛的弥勒佛又构建出多重的三世理念。沙武田《敦煌石窟回鹘装王像的身份归属》,考证认为莫高窟第409、237、148三窟重绘壁画有明显的归义军晚期特色,考虑到洞窟营建的时代背景,三窟中的回鹘装王像应属于“沙州回鹘敦煌郡王”曹贤顺的供养像,西千佛洞第16窟王像应为沙州回鹘“镇国王子”或“北亭可汗”。张景峰《敦煌佛教从涅槃到净土思想的转变——莫高窟第332窟研究》,对洞窟主室西壁的涅槃图,南壁的涅槃经变,北壁的维摩诘经变,中心塔柱四面的塑像、壁画组合,以及东壁反映西方净土的说法图等内容进行综合讨论,认为第332窟的开凿,完成了敦煌佛教从涅槃思想到西方净土思想的转变。顾淑彦《敦煌莫高窟第249窟窟顶狩猎图为李广狩猎图研究》认为,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披的射虎图应该被定名为李广射虎图,来源于佛爷庙湾墓葬中的李广射虎图,此图和周围的狩猎图一起组成了李广狩猎图,其作用是陪伴和保护出行主人顺利达到西方净土世界。余欣《敦煌莫高窟北区B228石窟的多元信仰空间》,对莫高窟北区B228窟出土的松人、《郭方随葬衣物疏》及织物与纸质物等各种陪葬品进行分析,认为其“人—物”“物—物”关系及生产空间,反应了巫术、偶像崇拜以及道教解注术糅合的倾向。田林启《敦煌莫高窟壁画配置之规则性试论》以与在家信徒有密切关联的洞窟为例,考察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配置规则性;而这些配置规则性并未产生于以右绕礼拜为基准的北朝窟,因而在初期的第285窟是见不到的,或许这是从方形礼拜窟定型的唐窟开始出现征兆,其后于佛教在地化急速进行的五代时定型。郭俊叶《成城湾大华塔及归义军晚期回鹘化问题》,描述了敦煌成城湾大华塔的结构组成与壁画内容,对塔内壁画的回鹘分格进行了分析,并依此对敦煌曹氏归义军曹贤顺时期的回鹘化问题进行了讨论。赵晓星《关于敦煌西夏后期洞窟的判定》考证认为,西夏统治敦煌后期,修建了莫高窟第3窟与第465窟,补绘了第206窟,并修建了榆林窟与东千佛洞的多个洞窟,文章参考与斟酌前人研究,对这些洞窟的壁画与结构细节进行了考证,以此作为年代判定的基础。张春佳《莫高窟唐前期团形纹样造型特征——以藻井为中心》,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藻井中出现的团形纹样进行梳理分析,阐述其流变发展规律,并分析其构成思路与设计之间的关联性,阐释团形纹样在唐前期的流行及其与背后展现的时代审美趋势关联密切。陈振旺《丝路背景下的莫高窟联珠纹兴衰探析》总结作为外来纹样的联珠纹在中原和敦煌的传播、兴起和式微,与丝绸之路背景下的的政权关系、贸易往来、宗教传播、民族融合和唐代疆域变化及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等因素密切关联。联珠纹在各地的流传过程中,不仅纹样内容和造型与文化输出国相比发生了诸多演变,其作为符号表征的意义也产生了嬗变。杨学勇《“老人入墓”相关问题研究——从敦煌石窟“老人入墓图”说起》,结合“老人入墓图”与相关佛经文本考证认为,“不求世乐,唯求涅槃常乐”是“老人入墓”所要透露的真实意图,同时“老人入墓图”又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基因,因此可以说该类图像是典型的儒佛交融的产物。张元林《武威吐谷浑墓所见日、月轮与敦煌同类图像之比较》,分析了武威出土吐谷浑墓葬中的日轮与月轮形象,认为其与敦煌壁画中的日月神与日月轮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二者的存在是中国传统日月轮信仰元素在河西地区的传承发展。王乐、赵丰《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藏敦煌丝绸》介绍了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所收藏的敦煌丝织物的详细信息,这些丝织物大部分为幡画,且都与英国收藏的敦煌织物有关联,将它们与藏经洞发现的其它敦煌纺织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研究,能更全面地了解敦煌丝绸。杨秀清《敦煌壁画中的儿童服饰》,对敦煌壁画中出现的儿童荷叶帽与抹额、内外衣服、鞋履的形制与样貌进行了分类考证;并总结到,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儿童服饰图像,时间跨度长,自北朝到西夏、北宋都有儿童服饰图像资料。这些儿童服饰资料系统而完整,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
其次是其他地区石窟壁画与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如孙晓峰《麦积山第127窟正披壁画内容献疑》,认为麦积山第127窟窟顶正披壁画并非《萨埵那太子本生》,其壁画内容表现的不一定是这一题材,而是其它本生故事。由于画面残损严重,具体内容尚待于进一步考证。张善庆《麦积山石窟第127窟西方净土变献疑》,考证认为麦积山第127窟右侧壁经变画为法华经变,其特别表现了释迦佛在灵鹫会为四大弟子授记和龙女成就男儿身成佛说法的情节,在佛教义理上,与洞窟其他壁画题材形成了一个整体,在表层的画面内容上,它和其他题材一样,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女性角色,再次彰显了乙弗氏功德窟的性质。夏立栋《考古重建丁谷窟寺:近年来吐峪沟石窟考古发现与研究进展》,从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的营建时间、结构模式、摩尼教与回鹘佛教功用、多语种文书和壁面题记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该窟考古的研究进展。张总《水月与自在——观音菩萨形貌图式变迁》总结,中唐出现水月观音像,实际上含谜藏微密,包蕴甚多。其形貌方面抱膝半跏、自在近卧恣态,图式方面水面月轮、紫竹石天宫、乃至唐僧取经等皆存。所以对观音菩形貌图式的研考,必须条分缕析,使之眉目清楚,传绪明晰。魏文斌、杨润泽《永昌县圣容寺佛教聚落遗址群的调查与认识》通过系统的考古调查,补充了圣容寺佛教聚落各遗址的图片资料及测绘数据,推断了部分遗址的年代和性质。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和人文因素探讨该佛教聚落的空间形态布局,并结合题记和文献重构其佛教聚落的物质空间演进历程,同时进一步审视了该佛教聚落的礼仪空间关系。姚崇新《送子观音信仰在西域的初传——以高昌回鹘时期的图像资料为中心》研究表明,入宋以后,高昌回鹘的佛教与佛教艺术继续将中原佛教与佛教艺术视为最重要的来源,高昌回鹘在对宋朝佛教经典的吸收、信仰内涵的吸收以及造型艺术的吸收方面,甚至达到了同声共振、亦步亦趋的地步,反映了回鹘对中原文化的高度依赖和高度认同。赵燕林《敦煌于阗国王像及其年代考辨》,依据五代宋初相关衣冠服制以及中原王朝册封于阗国等相关史料,推测莫高窟第98、454、4窟中的于阗国王像当为李圣天,榆林窟第31窟中的于阗国王像当为尉迟苏罗。刘建军《关于云冈石窟的窟前建筑问题讨论——以第9、10窟为中心》,考证了第云冈9、10窟在北魏时期的洞窟营造细节,并分析了及二窟木结构建筑在北魏与辽金两个时期的具体修建年代与结构。董华锋、赵赫《川渝唐宋七佛造像初探》考证总结,唐宋时期中原北方的七佛造像大幅减少,但在中晚唐时期的川渝地区七佛在以石窟为主的各类佛教遗存中广泛流行。川渝唐宋七佛造像沿用了早期的七佛体系,但在造像布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在造像组合方面多有创造,出现了多种服务于多元信仰需求的新组合,七佛的宗教意涵也被不断扩大。米德昉《造像修福:宋代巴蜀石窟中的供养人》分析了作为宋代巴蜀石窟主要修建群体,其在石窟中的供养人像与功德记的较之以往有两个特点特点:一是诸多供养人像体量增大,并居于主尊胁侍位置;二是造像记包括了尊像内容、年代、施主、工匠以及庆赞等,信息丰富程度远胜前期。李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阎立本〈职贡图〉再考——一件唐朝画样的跨文化传播》,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阎立本《职贡图》的画卷型态与鉴藏史、图像解析、画样应等方面,对《职贡图》的图像内涵与影响进行了考证。李金梅、路志峻、林春《丝绸之路岩石上的原始体育文化探析》,对丝绸之路岩石上所遗存的原始体育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这些岩画带有明显的原始思维特征与蒙昧时期的体育色彩,因而被列入原始体育的范畴。
敦煌等地发现了大量汉语与胡语的佛教、道教、摩尼教等宗教经典,以及宗教信仰者的题记,这类文本为研究我国古代宗教的形成、发展与交融提供了重要材料。此外,对中古时期译经抄经等活动,及僧侣生活的研究,也是宗教史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次研讨会中,学者们汇报与讨论了此类论文22篇,内容涉及了佛教、摩尼教等宗教经典,及相关的宗教活动。
首先是对宗教经典文本与思想的研究。如董大学《解经与讲经:敦煌写本斯2047号〈金刚经疏〉研究》,考证斯2047与斯10569、斯10579可缀合为一,内容系对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解释。此件经疏除了站在大乘经义的立场引用一些大乘经、论注释《金刚经》之外,其释经结构和内容主旨上,还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唯识色彩。赵家栋《敦研361〈佛经〉考校与研究》分析认为,敦研361号残卷中“姊妇”“知识妇”“怨家妇”当属恶妇之法,其具体描写可能杂糅了“七辈妇”妇法中的恶妇法和“五善三恶”妇法之“三恶”妇法而成。并推测其最可能是敦煌地区根据藏经诸经中关于“佛向玉耶女说为妇法”相关文字编造的疑伪经,此经可能是为教导警示佛教信众中广大妇女而伪造,体现了世俗佛教的教化作用。张延清《从涅槃思想在唐蕃古道和丝路敦煌的传播看佛教的中国化》,对《大般涅槃经》的翻译与流传进行了简述,尤其对藏译完整版本的发现与研究进行了陈述。并考证了敦煌、青海地区壁画与塑像中的涅槃思想,以及《维摩诘经》与经变画体现的涅槃思想。林仁昱《从敦煌S.6631和P.4597之赞歌抄写样貌看戒、愿相应的实践意义》,针对敦煌S.6631和P.4597大部分作为“赞歌丛抄”的抄写样貌,进行分析与探究,特别是此二卷有大段落赞歌组成近似的部分,可能显示可同样搭配某项特定的仪式进行;而从其所收赞歌的主题、组成与次第来看,又将特别探讨其所展现戒、愿相应的实践意义。郑阿财《从格义到融和——论〈真言要决〉呈现三教和合的发展特色》,对《大正藏》所辑录的《真言要决》残本的卷次存佚信息进行了叙录,更就形式、内容及援引典籍分析了此经典的性质,论述其在三教和合的独特意涵。何剑平《伯三一二八号背〈解座文二首〉内容考释及定名检讨疏》,对伯3128号写卷背所抄解座文属性及内容作了考释,认为其所书前一首解座文之内容,应为概括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前十品指大意,当定名为《法华经解座文》,并对此文的文体与功用作了分析。侯冲《关于两件法藏敦煌变文的拟名》,回顾了P.2122V与P.3210两种佛经变文既有著录并作了史源学的梳理;其次根据文字内容明确其为多主题文献,重新对其拟名;最后结合敦煌遗书天然存在的问题,陈述个人的研究思路和部分认识。史金波《新见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六祖坛经〉译释》,对新见的西夏文《坛经》进行了逐句译校,并总结了新见《坛经》在经文内容、对勘、西夏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和价值。范晶晶《对〈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于阗语本与汉译本的考察》,新比定出法藏敦煌文献P.2026、P.2029与P.2782三件文书中包含于阗语《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的咒语,并对现存的梵语、于阗语残叶,以及各个汉译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综合考察分析。段玉泉《西夏文〈净土往生法略礼忏本〉考论》认为,《求生净土略礼忏本》融合了净土宗和华严宗的思想,也可能受到其他佛教思想的影响,但这两大思想在文本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故应视其为文本的主体思想。徐俊《上图藏宋拓〈灵宝度人经变〉校研》对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灵宝度人经变》进行叙录,对其文字进行了校订;对此道教变文的特点加以分析,与敦煌变文作了比较,认为其有比较大的不足。王媛媛《敦煌本〈下部赞〉中“末”字的异化》考证认为,摩尼教《下部赞》的编译者道明在数首赞诗撰者的落款中,将“末”字冠于主教、慕阇名前,即胡语名讳尊称“mry”的开头,如此不仅为表达敬意,可能还和胡人在中原改汉姓有异曲同工之趣。麦赫迈特·欧勒麦兹(Mehmet Ölmez):110 Years of Pelliot 3509 from Dunhuang (Old Uyghur Kalyanamkara and Papamkara Text),对法藏P.3509回鹘文写本过去110年的学术研究史做了系统的梳理与回顾,该写本记载的《善恶二王子故事》,历来为国际学界所注视。
其次是关于宗教活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如武海龙《后秦译经与高昌佛教》认为,后秦的大量译经及迅速向四周的扩散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吐鲁番出土的汉文佛教典籍中发现了大量属于后秦的译经,这是佛经传抄时代有早晚之分,有的为当地的统治者所供养,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这些佛经传入高昌后并非同时流行起来,有些经典是随着隋唐时期宗派佛教的兴起,在吐鲁番又开始了大量传抄。梁丽玲《佛教护童信仰在敦煌的受容与转变——以“护诸童子女神像”为例》,主要针对“护诸童子女神像”的内容,从宗教融合的角度,探索母梦动物与小儿病症关系的可能来源,以及“护诸童子女神像”的用途与操作,为佛教护童信仰在敦煌的受容与转变提出一些有力的证明。张瀛之、陈大为《唐五代宋初敦煌私家兰若的兴建与社会功能研究》考证认为,敦煌的私家兰若因其营建者财力丰厚,故与其他类型兰若相比建筑更为精致多样。私家兰若内有僧人住持,从事借贷活动,经济状况较为良好;同时,私家兰若参与各类佛事、社会活动,不仅成为助葬活动的举办地,形成具有浓重宗教氛围的礼佛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的公共活动场所。文岱婧、韩锋《佛儒交涉:唐五代敦煌佛教空间中的儒学表达》认为,“佛教空间”指的是以佛教为纽带,由不同团体构成,具有一定外制度性并且能表达和实践政治诉求、进行一系列活动的客观实在。作为佛教的实体象征,寺庙、石窟成为“佛教空间”实现的基础,敦煌的社邑、僧团等组织会在此空间开展一系列活动。赵青山《中古僧人林葬考》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印度林葬的起源、中土僧人对林葬的认识、林葬的具体仪式、林葬后的供养方式、林葬地的管理、敦煌文献中与林葬有关的经文等几个方面,对中古僧人的林葬习俗进行了论述。吐送江·依明、陈泳君《文殊山石窟回鹘文题记释读——兼论清朝时期河西的回鹘佛教团体》对文殊山石窟第19窟等的多处明清回鹘文题记进行了释读,并考证认为,与这些题记相关的明清时期河西回鹘佛教团体来自哈密之地,大约在之后融入了肃南地区的裕固族之中。刘屹《禅修、观想与石窟》认为,禅修是僧人修行的基本功,但禅修并非从一开始就要观想佛像。大体从5世纪初开始,观想佛像的禅经才汉译到中国。这些禅经中对禅修时观想佛像的规定,与实际石窟中的的壁画和塑像难以完全相符,事实上,大量的禅修是无需在特定的石窟中进行的。张先堂《中国古代残损佛像瘗埋是舍利瘗埋吗?——再论中国古代残损佛像瘗埋的性质》,对学术界流行的古代残损佛像瘗埋的性质的“舍利瘗埋说”提出质疑,从佛教义理与典籍、佛教史两个方面论证其非,并提出古代残损佛像瘗埋性质的“供养说”。刘永明《盛唐时期的敦煌道士考述》,结合道教的相关教义科仪和历史文献,对盛唐时期的敦煌道士,从道士人数、观主与三洞法师、其他道士、作为道士后备队伍的清信弟子、敦煌道士的写经题名与道经的实际抄写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述,以此窥察唐代敦煌道士的基本状貌。
对文字语词的释读与考证,是敦煌文献研究的基础,也是常考常新的重要内容;敦煌文学研究相对于传统的社会历史与佛教研究,是相对新兴的研究,但也是近年来敦煌文献研究的成果较多的领域;另对写本本身问题的考证,也是一个逐渐兴起的研究领域。在此,敦煌语言文字、文学及写本学研究方面相关的27篇论文内容作一概述。
其次是关于敦煌文学的研究。如王素《斯6234号佚名〈西州〉诗新探》,对斯6234号《西州》诗进行了全面探研,拟补脱漏,发掘隐秘,使之粲然可诵。并对疑似作者张球(张景球)的“双名单称”问题进行了解答。金滢坤《敦煌蒙书〈武王家教〉中唐代童蒙“认知”教育解析——以“九愚”为中心》对蒙书《武王家教》,总结“九愚”作为影响“人命长短不等”的九种“愚”行,涵盖了诸如“三观”不正、言语不善、行事不善等诸多层面。张新朋《示月之指,得鱼之筌——童蒙书〈上大人〉与参禅悟道》,对禅宗典籍中《上大人》运用的情境、运用的类型及运用的原因、运用的意义等加以分析、阐述,探究《上大人》与禅宗参禅悟道间的关联,进而展现儒、释互融互进的演进过程。刘全波《敦煌写本类书〈语对〉与唐诗创作》考证,《语对》等类书内容的经典化与唐诗创作的模式化相互浸润,导引出唐诗的繁荣。类书的大量涌现降低了唐诗创作的难度,一个更为广泛的作者群得以出现,当然也产出了诸多平庸的诗歌,即“类书式的诗歌”。李小荣《佛化生日:诗词创作及其佛教文学史意义》,将诗歌创作所体现的“佛化生日”大致分成南北朝至唐五代、宋元明清两个阶段,前者庆贺对象多为帝王重臣,后者则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并形成了人臣之忠、家人之爱和师友之信三个道德主题;并从生死观与内容题材两个方面对其在佛教文学史上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张勇(子开)《佛曲、俗讲、变文还是其他?——百年敦煌“变文”研究的回顾和反思》,对百年来针对敦煌变文的性质定义与定名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又总结认为变文性质、范围和历史的探讨,自20世纪上半叶即几乎定调,并无新的突破。许建平《敦煌〈论语〉写卷中的传抄本》,通过对比存世与新发现诸本《论语》版本信息,对敦煌写本《论语》传抄本的写本信息、文本内容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版本来源的问题,并对诸版本的作用价值进行了例举。杨宝玉《关于晚唐文士张球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梳理了敦煌学发展早期,特别是近四十年来学界有关张球研究的主要成果,亦言及对相关研究前景的展望等。郝春雪《数字人文与敦煌诗歌写本群研究》借助数字人文相关工具,对诗歌写本之间的复杂联系进行总体考察,构建敦煌诗歌写本群知识图谱。以P.2544、P.4994+S.2049写本群为例,剖析写本之间互见诗歌的抄写形态及文本差异。钟书林《百年敦煌文学研究回眸》,从文体分类、新文体命名、概念的发展与确立、相关分类的争议分歧等方面对百年敦煌文学进行了回顾。
其次是关于写本学的相关研究。如罗慕君《俄藏敦煌残片缀合正误举隅》,修正了九组缀合或图版归并错误的俄藏敦煌残片,并总结认为,之前更多关注的是寻找与呈现新缀组目,但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不仅有新缀有很多工作要做,已缀部分也需要一一核对,修正误缀或补充缀合图版。冯婧《敦煌写本中的外来册子——以写本纸张特征为线索》,以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册子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册子本纸张的实物调查与类型学分析,推进了对于9、10世纪敦煌当地及外地写本用纸的研究;并根据纸张廉纹、厚薄等特征,尝试确定一批在外地制作后携至敦煌的册子。赵鑫晔《也谈敦煌写本中的“包首题符号”》,以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域外古写本古文物为考察资料,从形体、语言和使用场景三个方面分析可知,“包首题符号”实为古印度吉祥符号唵(O)的汉化形式。陈丽萍《重识〈西域出土古文书片〉》考证,日藏《西域出土古文书片》为9件敦煌文书残片,它们包括寺名、人名杂写,以及点勘、书仪和契约片段,内容较为丰富,但因为缺少其他背景,目前不清楚它们被收藏的过程。意如、王湛《藏经洞写经流散再考——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两卷敦煌写经为例》,考证了国家博物馆藏C14.701与C14.1129两件文物的流散与回归过程,并分别对其进行辑录与笺释。崔红芬《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褙纸内容考析》,对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所涉汉文、西夏文裱补纸的内容进行探讨。考得裱补纸内容有刻本也有写本,有汉文也有西夏文,皆是对废旧纸张的再次利用;又从裱补纸内容辑录出《僧伽咤经》《小室六门》《大方等大集经》等,丰富了黑水城佛教文献种类。伏俊琏《写本学研究方法对敦煌文献研究的意义——以施萍婷的研究方法为例》,对施萍婷先生的写本研究方法进行了例析,概括其基本方法是:把一件写本当作一个整体,从写卷的整体入手全面察;同时又以此写本为核心,广泛联系相关写本文献,从缀合、关联性入手发现一组写本。史睿《敦煌写本书籍史研究路径的探索》,定义了写本书籍史的范畴,对传统学术影响下的书籍史与物质文化为基础的书籍史的特点与研究成果进行了例举;并从写本学的视角出发,论证了写本书籍史研究的不可或缺性。
本文综述的的最后部分,将敦煌学史的陈述、总结性的主题发言,及大会闭幕式的相关内容并列言之,这是对四十周年敦煌学史相关研究的概括,也是对本次大会的总结。这一部分共有论文或发言稿20篇。
首先是关于敦煌学史的讲述。本次大会关于敦煌学史的陈述,主要以学术人物、专业机构,或所在地域等为主题进行叙述,这一领域的研究在近年来也更加突出。如朱玉麒、柳若梅《奥登堡档案里的中国人名片——第二次中亚考察》,考证出奥登堡第二次中亚考察中接触的中国人的名片,对这些人物当时的任职情况,以及与奥登堡接触的时间和地点作出分析,从而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西北边疆在对外交流方面的实际形态。刘再聪《何士骥与敦煌学》,梳理了自20世纪30年代起,何士骥先生在甘肃教育与文博事业中做出的贡献,其与50年代以来甘肃敦煌学的发展有着紧密关系。陈明《“羡君辛苦缀遗文”:向达与〈大唐西域记〉的整理与校注》,梳理了向达与《大唐西域记》研究的渊源;并总结到,向达先生有关《大唐西域记》的成果就是文革前我国重要的东方学研究成果之一,其突出贡献也向来被学界所认可。刘子凡《黄文弼〈高昌砖集〉与〈高昌陶集〉的编纂及其价值》,陈述了黄文弼所著《高昌砖集》与《高昌陶集》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刊布的第一批中方考古成果,也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撰写关于新疆的考古报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对于今日的学术研究来说,两集也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张小贵《玛丽·博伊斯教授与敦煌吐鲁番研究》,叙述了宗教研究学者玛丽·博伊斯教授在在敦煌吐鲁番学方面的研究,略谈了博伊斯相关研究所带来的启发。刘进宝《周林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陈述了周林先生与邓小平同志的关系、周林先生对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建立所做的工作,及其参加成立大会的细节,明晰了周林先生关于敦吐学会的事迹。黄正建《从“敦煌组”到“敦煌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敦煌学研究》,从《敦煌资料》的编辑、积极参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的筹备工作、历史所内从敦煌组到敦煌研究中心的发展过程、历史所学者建立“中国古文书学”的努力这四个方面,讲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敦煌学研究。刘安志《武汉大学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上篇)》,回顾了以唐长孺、陈国灿、朱雷、刘安志等教授为代表的武汉大学专家学者,长期以来为敦煌吐鲁番学,尤其是吐鲁番学研究所做的努力,及形成的丰硕成果。李并成《敦煌学教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近40年来西北师大敦煌学教学为中心》,结合自身今40年在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敦煌学的经历,梳理了敦煌学教育的方法与心得。王冀青《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亲历记——兼忆我在兰州大学学习敦煌吐鲁番学的岁月》,回忆了1983年8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前后的相关细节,并对本人在兰州大学学习敦煌吐鲁番学的经历作了图文并茂的回顾。聂志军、李锦新《湖南敦煌学研究四十年述略》总结,湖南敦煌学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以语言文字研究见长,尤其是训诂考释;汉文佛典研究成果丰硕,具备鲜明的特色;研究团队以湖南师范大学为重镇,有完备的人才体系;但在敦煌历史学、中外交流史方面存在研究人员不足、成果较少的问题。曾晓红《〈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纪要》,梳理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出版背景及研究概况,简述丛书的出版过程、主要内容及价值意义。陈双印《清末藏经洞文物外流中的敦煌县令群相》,考述了清末藏经洞文物外流过程中,先后担任敦煌知县的八位官员的失职渎职史实,这是藏经洞文物的大量外流的重要因素。沈晓萍《无锡名人与敦煌遗珍》,择取严金清、廉泉、吴芝瑛等无锡学者,叙述了他们在20世纪前期保护、研究敦煌文物和敦煌文献方面作出的贡献。
其次是大会的总结性主题发言,这一部分既包括了对敦煌学史的回顾,也有对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总结。如府宪展《为了敦煌——〈俄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艺术品〉的现场工作实录》,以日记的形式,回顾了1990年前后作者参与俄藏敦煌文献与文物整理刊布的经历。黄征《敦煌吐鲁番愿文研究概述》,从敦煌吐鲁番愿文的定义与外延、愿文的体裁特点、“愿”与“祝”“呪”“咒”的异同、相关语词的考证、愿文的段落与术语、敦煌愿文与日本愿文、敦煌吐鲁番愿文的价值这几个方面,概述了敦煌吐鲁番愿文的研究。于志勇《汉唐时期高昌若干历史地理的考古新知》,举例戊己校尉治所与高昌壁垒、比胥鞬屯地和柳中屯田、两汉时期烽燧的设置、唐罗护守捉的位置讨论这四个代表性主题,简述了汉唐时期高昌地区的考古新知。孟宪实《吐鲁番出土文书与唐代制度史研究》,分析了作为制度史资料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在唐代中央与地方制度、制度的规定与执行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作用。赵莉《龟兹学研究成果百年回顾与新疆龟兹学会成立及现状分析》,分1949年前、1949年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至今三个阶段,回顾了龟兹学研究的成果,并对新疆龟兹学会的发展作了叙述。赵丰、王乐《满世界寻找敦煌丝绸:〈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中的国际合作》,从敦煌丝绸在全世界的流散与收藏,以及英藏卷、法藏卷、俄藏卷、旅顺卷、敦煌卷、补遗研究卷几个方面,讲述了《敦煌丝绸艺术全集》陆续的出版过程,及其所体现的国际合作。
最后为大会闭幕式及相关总结发言。闭幕式于18日下午举行,由首都师范大学刘屹教授主持。首先,李军、张小艳、郑阿财、刘安志等教授做了分会场总结,他们分别对各自会场所讨论论文作了详致精炼的总结评述。随后,郑炳林教授在会议上作最后总结,感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给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办大会的机会;并向参会学者介绍了大会召开的时间之所以选择在了8月16至19日,是因为本次会议在纪念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的同时,也是铭记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他在最后对年轻学者寄语道:“我对学会的未来充满期待,敦煌学的发展依靠你们,你们也是敦煌学发展的见证者!”至此,“传承与创新: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将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