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盛汇
近年来,各类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改变了产业发展规律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新时代是以数字化为主导的互联信息时代。我国自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就积极探索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抓住了互联网的发展红利,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化国家。在我国法治建设规划的要求中,提出了充分依托云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现代化法治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推进国内法治化建设水平,构建数据化、信息化、互联化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是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新时代下,数字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其本质上对于法治类专业人才教学的培养模式并没有较大的转变,围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对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新时代下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直以来,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法学教育都是围绕供给标准为核心需求,在课程设置方法以及培养方式上按照学校的基本大纲要求进行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与学院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契合性。按照供给为导向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引领上存在观念上的差异性,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法治人才培养上出现了过于同质化的情况,且法治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之后,所掌握的知识点无法满足外部环境的需求,导致毕业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较大的内在矛盾,高校法学生在新时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海商法目前在教学方式上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尤其是海商法专业教学上各类法条检索、案例搜索等数据库建设并不完善,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法律文书方式作为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效率相对较低。
传统海商法的教育模式相对粗放,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法律实践应用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海商法学习的内容理论性过强,培养出的海商法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为了确保高校在海商法人才培养上能够符合新时代背景,全面加强智慧法治的建设水平,法学教育应该从多个角度实现理念上的创新与改变,围绕海商法人才的市场需求,充分了解市场上海商法人才的毕业走向以及就业难度,按照社会上对于海商法人才需求为基本导向,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法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互联网思维,并且了解部分涉及互联网技术相关的案例背景,掌握如何利用海商法知识解决互联网技术类案件问题的有效方法,并且按照基本规划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海商法人才,确保海商法人才在未来能够有较高的就业水平,实现供给与需求导向上的转变。
随着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信息技术强大的冲击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较大的外部环境压力,法学教育需要更加多元且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海商法人才培养上,教师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多学科交叉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普及部分信息数据基础学科、计算机网络、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着手推进信息科学的融合教学,在法学领域内的信息技术融合也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对于促进学生的就业率有着显著的效果。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政法学院在法学本科专业中就引入了人工智能法学概论、人工智能原理以及Python 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其他高校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也涉及了法律信息系统管理、区块链、数字化控制等相关课程内容。一部分高校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寻找到了法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但是采用上述方法的高校并不多,部分高校法学专业依然在相关技术类专业开设中处于空白阶段。海商法的教学应该充分围绕优秀高校的学科建设经验,考虑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单一学科无法实现大规模知识点的渗透,尤其是在高校没有针对法学专业学生开展该领域内容教学的情况下,海商法人才培养中渗透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受到较大的外部因素限制。因此,在海商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规划课程分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相关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结合海商法专业人才的未来应用前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课程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每周为学生推送关于海商法专业知识点应用的具体案例,并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分析与讨论,开展以小论文写作、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教学形式,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拓宽海商法学科融合的基本思路。
与此同时,在当前的数字时代背景下,海商法人才培养应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传统的海商法教学模式下,由于实践类教学资源的缺失,导致教师开展实践实训类课程的建设水平有限,实践教学内容无法结合司法实务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协同育人机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实际开展的海商法法学专业教学机制也存在不畅通、不规范的问题。在当前数字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随着各类在线学习以及远程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新型教学方法在法学类人才培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线上类教学活动日趋丰富,各类新型技术下的教学辅助类平台层出不穷。因此,新时代海商法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的优势,加强实践教学水平。在海商法教学过程中,教学应用实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可以采用司法大数据技术构建多样化的案例教学模式,充分优化案例教学的时效性与基本特点。其次,可以采用类案推送或者检索的技术手段开展海商法的实证研究,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项目,带领学生全面提升案例分析的典型性以及时效性。最后,海商法教师可以积极寻求与社会律所、法律部门展开密切合作,构建海商法领域的庭审课堂、庭审直播,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线上的海商法应用直播、教学、讲座等活动,全面提升海商法教学中的趣味性与多样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海商法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利用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构建以智慧法院、智慧律所、智慧法学管理等综合类教学辅助系统,围绕海商法教学开展多典例、多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
在当前计算思维为主导的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海商法人才的法律思维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新型经济关系以及社会关系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海商法人才的培养应该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基本法学理论的教学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制度、司法体系标准,从而利用有效的手段解决智能化社会领域内的各类基础问题。例如,目前各类经济平台的出现在平台治理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外部挑战,各类执法权、司法权以及行政权都产生了较大的变革,尤其是在现行的海商法要求下,基于互联网等特殊形式的违法行为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界定。因此,在海商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海商法理论的基础上,了解静态法律法规的动态化应用方法,按照法律的基本逻辑分析海商法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采用有效的措施应对现有的法律关系,寻求解决海商法规定范围内法律纠纷问题的处理方法。
除此之外,现阶段在海商法人才培养工作上,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法学领域内专业化的计算思维,可以充分结合计算机科学本身涉及的法学概念展开多元化的教学,在系统设计以及理解过程中明确计算机科学在思维活动中的覆盖面。在海商法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解决法律难题是新时期法学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具体可以包括法律问题分析、构建法律分析的计算机模型、设计法律问题分析算法、编程技术的实现与调试。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各类新型计算机技术在法学领域内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深度,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在掌握基本法学理论的同时,能够具备一定的算法工程经验。但是具备算法工程经验对于海商法人才而言较为困难,尤其是在专业基础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寻找算法工程知识整合与法学理论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海商法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路径,明确法律条款的规范以及应用环境,积极开展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的合作,前期通过双方导师共同努力进行课题立项,明确以海商法为基础,设计一款具有人工智能处理效果的算法工具平台,双方各自负责对应的项目内容,由指导教师进行监督管理项目的落实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海商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人工智能思维,了解新时代下数字化法治结合应用的基本形式,掌握一定的算法工程模型经验与理论,确保未来在进入社会工作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
海商法适用于航运商业领域,而目前在航运领域内大数据、物联网、智能自动航行等技术逐步得到应用,全球都进入了智能化的航运发展时期。根据我国交通运输部在2019 年发布的智能化航运发展要求中强调,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应该优化院校专业人才调整,从智能航运产业链的全阶段落实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海商法人才培养无疑是智能航运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大部分院校在海商法教学工作中,并没有落实商业航运领域内的技术应用,海商法人才培养也没有充分围绕市场航运需求,相应的规划与管理方式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海洋是目前跨国商业运输的重要平台,海商法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国际性,而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航运的联系性更强,相对而言海商法的适用范围更广,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更大的差异性。在海商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法学院应该以院系或者班级为单位与国外高校展开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海商法专业教学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派遣国内优秀的学生去国外高校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法制条件下海商法的应用范围,在了解国外海商法应用条件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当前海商法专业教学领域内,高校可以与外语院校展开密切合作,构建海商法的双语教学制度,提升海商法专业人才的全球文化视野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海商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院校可以阶段性采用线上的方式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帮助学生丰富国际化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应用的前沿教学内容,充分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法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法学教育工作者的认真思考,在海商法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改革,明确现阶段社会对海商法人才的需求,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解决目前海商法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其次,海商法人才培养应该按照国家智慧法治、智慧航运的要求,构建优质的课程内容设置,全面加强学科融合以及实践教学模式。海商法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引进法学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设置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基于司法大数据技术、庭审直播、检索优化等方式全面加强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与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