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体系

2023-02-02 01:20林媛媛范维英白雅萍
循证护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护理员函询胜任

林媛媛,范维英,陈 媛,白雅萍,韩 琼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福建361006

医疗护理员是医疗辅助服务人员之一,主要从事辅助护理等工作,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缓解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践行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无陪护病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管理是加快发展护理服务业、增加护理服务供给的关键环节[2]。《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3]和《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4]均强调要加快护理员的培训,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护理员分级管理机制,完善医疗护理员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以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服务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医疗护理员队伍基础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有的培训课程与考核标准也未统一,相关的培训课程体系研究较少且局限于岗前培训课程,缺乏系统的在职培训课程内容[5]。多项研究显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极易造成因医疗护理员操作不当导致的医院感染和危及病人安全的医疗事故[6-8]。因此,探索一套系统、完善、规范的医疗护理员培训课程体系迫在眉睫。王先瑜等[8]研究表明,不同层级的护理员应掌握不同的内容,根据护理员能力对其进行分层而全面的在职培训,有利于规范护理员培训管理,提升其岗位胜任力,从而改善临床照护质量。岗位胜任力是指一个组织中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必须拥有的特定知识、技能、能力、个人特质和价值观[9]。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是以培训对象和特定职位所需的关键胜任特征进行的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更好地符合临床需求[10]。因此,本研究基于岗位胜任力,通过文献回顾、焦点小组会议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体系,为规范医疗护理员培训内容提供理论基础,以期完善我国医疗护理员课程体系,为开展医疗护理员的培训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课题小组

课题小组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护理部主任1名,科护士长2名,护理员管理者1名,护理部干事1名,护理硕士研究生1名。护理部主任主要负责项目统筹和联络函询专家;科护士长和护理员管理者负责项目指导;护理部干事和硕士研究生负责设计、发放函询问卷和统计分析。

1.2 初步构建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体系

1.2.1 初始条目池的构建

采用 “医疗护理员、护理员、培训、教育”“nursing assistants、training、education”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与护理员培训相关的文献,并参考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8月出版的《医院护理员培训指导手册》内容。初步将护理员分成新手级、胜任级和骨干级,并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从知识、技术、能力、价值观和个性特质5个方面归纳文献内容,形成包含15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122个三级指标的初始条目池。

1.2.2 焦点小组会议

焦点小组会议由护理部主任主持,6名课题组成员逐一发言,对从文献中提取的各条目提出修改意见,再进行集体讨论,对用词的规范性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形成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体系初稿,包括1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115个三级指标。

1.3 编制函询问卷

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①指导语:简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及填写注意事项等。②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体系内容咨询表: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每个指标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不重要”至“非常重要”赋值1~5分,同时设立空白意见栏,以便专家填写修改意见。③专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基本情况、对函询内容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

1.4 遴选函询专家

本研究共邀请17名专家参与函询,函询专家的遴选标准:①具有护理领域工作经验10年及以上;②本科及以上学历;③中级以上职称,专家所在单位有医疗护理员岗位或有发表过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④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性,愿意配合完成多轮专家函询。

1.5 指标筛选标准

本研究筛选标准为指标重要性评分均数≥4.00分且变异系数≤0.30[11]。对于有3名及以上专家提出的相同意见,课题小组予以采纳;对于1名或2名专家提出的意见,课题小组进行讨论后,酌情考虑是否采纳或放在下一轮咨询中再讨论。

1.6 实施专家函询

统一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每轮函询回复时间限定为2周。第1轮结束后,研究者对专家函询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课题小组进行条目筛选和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讨论,对相应指标进行修订,形成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向第1轮接受函询的17位专家说明指标修改原因,并发送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定性资料(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地域)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重要性评分)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采用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的积极系数;采用专家权威系数(Cr)、变异系数及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

2 结果

2.1 专家的基本情况

共纳入17名专家,来自国内9个地区,包括河南、湖南、山西、黑龙江、广东各1名,北京、天津、湖北各2名,福建6名;男5名,女12名;年龄:30~<40岁3名,40~<50岁8名,50~59岁6名;专业领域:临床护理4名,护理教育2名,护理管理11名;学历:本科12名,硕士及以上5名;职称:中级2名,副高级及以上15名;工作年限:10~<20年4名,20~30年7名,>30年6名。专家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专家的基本情况(n=17)

2.2 专家积极性

2 轮专家函询均发送17份问卷,均回收有效问卷17份,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第1轮有12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第2轮有4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

2.3 专家意见权威性

采用Cr表示专家意见权威性,Cr=(Ca+Cs)/2;Ca为判断系数,Cs为熟悉系数。本研究专家判断系数、专家熟悉系数和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9,0.835和0.882,表明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程度。

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经过2轮专家函询,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0~0.28,变异系数均<0.30。第1轮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5(P<0.001);第2轮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51(P<0.001),说明函询专家的意见具有较高一致性,函询结果可取,因此不再进行第3轮函询。

2.5 专家函询结果

2.5.1 指标修改内容

第1轮函询后,有12 名专家提出意见。修改内容如下:①修订6个指标。有专家建议将二级指标的“医学基础知识”改为“护理基础知识”,“医疗照护技术”改为“临床照护技术”,课题组讨论后采纳该建议,进行逐一修改。有专家指出三级指标中的“冷热水袋使用”和“常用安全用具,如保护性手套、约束带、翻身枕的使用”应该是由护士主导,护理员只是起到协助观察作用,故将此指标修改为“协助观察冷热水袋使用”“协助常用安全用具,如保护性手套、约束带、翻身枕的使用”。有专家认为三级指标“急救技术与配合”是护士的职业范围,超出了护理员能力,建议修改为“协助护士配合抢救”,课题组讨论后采纳该建议。有专家提出护理员的工作职责是协助承担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工作,建议应突出护理员的照护能力,将“责任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更改为“责任感对照护工作的重要性”,予以采纳。②新增3个指标。专家认为对于新手级护理员应提升其应急能力,主要体现在常见公共灾害应对能力,课题组讨论后采纳该建议,新增二级指标“应急能力”和对应的三级指标“常见公共灾害应对”。专家提出胜任级护理员应协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予以采纳,新增三级指标“协助肢体功能锻炼”。③删除6个指标。专家认为三级指标中的“协助量血压”“协助病人服药到口”“服药后观察照护要点”均属于护士职责,超出护理员工作范畴,建议删除,课题组讨论后采纳该建议。专家认为三级指标“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对护士的常规要求,且以上指标变异系数均>0.30,故予以删除。

第2轮函询后,专家对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意见一致,无修改之处。有4名专家对三级指标提出意见,共修订5个三级指标,具体如下:专家认为护理员掌握的护理基础知识较护士而言,更为表浅,仅需对“发热、咳嗽、咳痰、压力性损伤”等有一定的认知即可,不需要对症状进行识别,建议统一精准描述为“认知”,课题组讨论后采纳该建议,将三级指标“发热识别”“咳嗽、咳痰识别”和“压力性损伤识别”逐一修改为“发热认知”“咳嗽、咳痰认知”和“压力性损伤认知”。专家认为三级指标中的“医疗垃圾分类”和“医疗垃圾处置”应合并,课题组讨论后将其修改为“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

2.5.2 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体系内容

综合函询专家意见和课题组讨论结果,最终确定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体系: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将护理员分成新手级、胜任级和骨干级,培训内容均包括知识、技术、能力、价值观和个性特质5个方面,包含15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111个三级指标。详见表2~表4。

表2 基于岗位胜任力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指标体系内容(新手级)

表3 基于岗位胜任力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指标体系内容(胜任级)

表4 基于岗位胜任力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指标体系内容(骨干级)

3 讨论

3.1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选取的专家均来自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领域,从业年限均>10年,均具有护理员管理经验或开展过相关研究,且来自9个省市,专家权威系数为0.882。因此,专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代表性。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且第1轮和第2轮函询分别有12名、4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表明专家积极性较好。2轮函询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5和0.351(均P<0.001),各层次护理员培训课程体系内容均值为4.12~5.00分,变异系数为0.00~0.28,说明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好,结果可信。

3.2 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内容契合临床照护工作需求

统一标准培训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稳定护理员团队,促进“无陪病房”的开展与实施[12]。然而,我国对于医疗护理员的培养教育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对当下国内医疗护理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况,如何合理地对护理员进行系统化、多元化的培训,有效发挥不同层次护理员作用,满足病人和家属、医院及社会更高水平的需求,是护理管理者要努力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岗位胜任力,充分参考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护理员培训指导手册》中的相关内容、国内外护理员培训课程内容相关文献[13-16]及函询专家意见,确立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内容。本研究将护理员分成新手级、胜任级和骨干级,基于岗位胜任力,提供了各层级培训所需的课程内容,涵盖知识、技术、能力、价值观和个性特质5个方面,在常规理论和实践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对护理员的价值观和个性特质的培训。只有全面发展的护理员,才能与用人单位标准接轨,将合格的护理员输送给临床,以满足临床照护工作需求,保障临床照护质量[13]。

对于刚进入护理员行业的新手级而言,临床护理基础知识和生活照护技术培训指标所占的重要性评分较高,这与赵文静等[14,17]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于新手级护理员至关重要,有助于护理员更快地适应临床照护工作。其中临床护理基础知识中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清洁与消毒”重要性评分均为(4.82±0.53)分,变异系数均为0.10,说明专家一致认为护理员应掌握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护理员与病人接触密切,主要承担着病人的生活照护工作,对其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由护理员引起或传播的医院感染,从而保障护理安全和护理员的职业安全[18]。在生活照护技术方面“协助口腔清洁”“床单位整理与更换”“协助病人更换衣物”“床上使用便器、尿壶”“协助病人经口进食水”指标的重要性均分均为(4.94±0.24)分,变异系数均为0.05,反映出专家一致认为清洁照护是新手级护理员培训的重点,这部分照护内容是大部分病人的刚需,同时也易操作[13]。因此,对于新手级护理员的在职培训课程应侧重于基础知识及生活照护基础技术的内容。

胜任级护理员经过新手级阶段的系统培训后,已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简单的技能,需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展继续教育。由表3可知,“协助洗头、洗澡”“会阴清洁”“协助病人有效咳痰:叩背、雾化等照护”“护理员交接班记录”“主动性照护服务”“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更衣”的重要性评分居所有条目的前6位,涵盖了技术和个人特质两大方面,体现出专家认为胜任级阶段的培训不应只关注于照护技术,还应重视护理员个人特质的培养。其中,在照护技术内容中更需加强对护理员交接班记录的培训。研究表明,将护理员纳入病人护理计划和决策过程中,让其参与病人的交接班报告,能有效直观地获得病人信息,为病人提供最佳照护[19]。在个人特质上,强调的是主动性,主动服务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部分,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以病人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病人的合理需求,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给病人[20]。处于胜任级阶段的护理员不仅要为病人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更应在服务中了解病人所需,通过主动服务消除病人住院陌生感,给予其亲人般的关怀与温暖。此外,在培训内容中的能力部分增加了指导护理员如何胜任带教者角色的内容,说明专家认为胜任级阶段的护理员还需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这与高畅等[21]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于有教学能力的护理员可培养成为护理员培训师,协助培训新手级护理员,不仅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护理员间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

处于骨干级的护理员,其培训内容更关注深层次的培养。表4显示,“全局观念重要性”“集体价值”“质量控制标准”“科学排班”“团队建设”“激发团队群策群力”的重要性评分居所有条目的前6位,涉及能力、价值观和个人特质三大内容,说明专家们认为知识和技术已是对骨干级护理员最基本的要求,在此阶段更应注重对其能力、价值观和个人特质的提升。除“质量控制标准”“科学排班”外,其余4项均与团队合作相关,体现了当今复杂的医疗保健领域背景下对培养紧密合作型护理团队的必然要求,护士和护理员作为对病人提供直接护理的人群,需要融合成一个新型的合作团队,坚定以“病人为中心”的团队理念,持续提升临床照护水平[22]。此外,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骨干级护理员还应重点学习人文沟通技巧、基本急救技术、安宁疗护的知识与技能和心理安抚等课程,尤其是其照护对象主要为危重病人,对于常见的临床问题发生时,要求其能够做到有效认知,并能有条不紊地协助处理及寻求帮助,为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争取宝贵时间[8,14]。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焦点小组会议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疗护理员分层培训课程体系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契合临床照护工作需求。未来将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修改和完善,以探索该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培养符合临床需要的医疗护理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护理员函询胜任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