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章
(海西州人民医院放射科,青海 海西,817099)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腹股沟疝没有明确、固定的手术方式,在治疗时需要结合病情的实际情况,制订最合适的手术方案[1-2]。以往,临床主要采用CT 检查鉴别诊断腹股沟疝,虽然常规CT 检查可显示出异常图像,但其无法清晰观察到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对于病情较隐匿者,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诊断[3]。而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测后,可对腹股沟区相关解剖结构、疝囊、肠管等关系进行直观观察,且可观察到疝的部位、形态以及是存在肠梗阻等[4-5]。因此,本研究选取60 例疑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腹股沟疝诊断与鉴别诊断中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海西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疑似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开展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疑似患者中男52 例,女8 例;年龄40~81 岁,平均年龄(62.24±10.36)岁。所有疑似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本研究经海西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成人,并为原发性疑似腹股沟疝者;②均开展相关手术治疗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术前没有开展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者;②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③合并其他类型的腹壁疾病或腹腔疾病者;④中途失访、治疗依从性差者。
疑似患者在确诊前均开展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MSCT 检查:应用64 排螺旋CT 扫描仪开展检查,患者在检查时保持仰卧位,从膈顶开始扫描,直到阴囊的底部处。开展全腹MSCT 扫描,明确病灶的大小、解剖结构、位置等相关信息,之后对其进行薄层扫描,扫描时的相关参数:管电压为120 kV,层厚4 mm,薄层重建的层厚分别为1 mm、1.25 mm。增强扫描时应用相应的对比剂,通过肘前静脉高压注射器,以3.0 mL/s 剂量进行静脉注射,取得扫描时的相关图像[6]。
图像后处理技术:将所取得的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开展冠状位、横断位、矢状位等图像重建。调整疝囊与周围肠管之间的方向,通过图像可以清晰的观察疝囊与肠管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疝的形态、大小、部位等。
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分析影像学表现。
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例数×100%,灵敏度= 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 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或Fisher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使用kappa 一致性分析,Kappa 值<0,认为一致性差,Kappa值0~0.2,认为一致性极弱;Kappa 值0.21~0.40,认为一致性弱;Kappa 值0.41~0.60,认为两者具有中度一致性;若Kappa 值0.61~0.80,认为具有强一致性;若Kappa 值>0.80,认为具有极强的一致性。
60 例疑似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者有55例,包括斜疝45 例、直疝10 例。
60 例疑似患者经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检出57例腹股沟疝,检出率为95.00%。诊断准确率96.67%、灵敏度100%,特异度60.00%;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与金标准的Kappa 值为0.733,P<0.001。见表1。
表1 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分析
MSCT 图像后处理技术下,横断位检出斜疝40 例、直疝15 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1.67%,冠状位检出斜疝45 例、直疝10 例,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0%,矢状位检出斜疝43 例、直疝12 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6.67%,冠状位诊断的准确率稍高于横断位和矢状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39,P=0.068;χ2=0.607,P=0.436,P>0.05),横断位和矢状位诊断的准确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8,P=0.476,P>0.05)。见表2。
表2 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与病理结果诊断分析
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病囊的直径,直疝患者的疝囊直径多数在2~5 cm,斜疝直径多数在2~5 cm,少数为低于2 cm。与病理结果一致。见表3。
表3 疝囊的直径分析
斜疝患者通过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主要表现为腹股沟管区出现圆形肿块影,由腹壁下动脉的外侧向前突出,疝囊颈处在腹壁下动脉的外侧,肿块影为混杂的密度,局部发现旋涡征,而且向上与腹腔相通,向下延伸至大阴唇或是阴囊内,部分病灶处在腹股沟内。见图1、2、3。直疝患者通过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影像学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管状囊袋,或出现半圆形的软组织影,由腹壁下的内侧三角区向前突出,疝囊颈处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疝囊内容物多数为大网膜、肠管等结构;通过增强扫描,可以发现清晰的腹壁下血管。见图4、5、6。
图1 -6 MSCT 及图像后处理影像学图像表现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是相关组织离开了原来的位置,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缺损、孔隙等部位,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种肿块[7]。在医生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体格检查之后,多数可以确诊,但对于病情早期,或是肿块较小者,需要采用影像学技术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断[8-9]。腹股沟疝分为直疝、斜疝两种,斜疝是指疝囊经腹股沟管的深环,向前内侧,通过腹股沟管,再通过腹股沟管的浅环处突出,进入阴囊或大阴唇,疝囊处在腹壁的下动脉外侧。直疝是指疝囊通过三角区向前后突出,不通过内环,也不会进入到阴囊或大阴唇,疝囊处在腹壁下的动脉内侧[10-11]。腹股沟疝患者的腹股沟区会出现肿块,同时伴有坠胀感,或是局部疼痛感,或是腹股沟区的肿块出现剧烈的腹痛感。但腹股沟疝的体征不典型,医生也无法通过体检对病情进行诊断,故易出现误诊、漏诊,对病情的评估不准确,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12-13]。而且当患者属于疑似的嵌顿性疝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诊断,预防病情加重,或是出现肠梗阻等严重的并发症。
腹股沟疝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有研究发现,不同的类型的腹股沟疝治疗方式不同,因此准确的腹股沟疝分型对判断患者病变程度具有重要作用[14]。以往常用超声检查方式,其属于无创检查方式,可以明确腹股沟疝的存在,但操作者与患者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降低检查诊断效果。近年来,随着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其在腹股沟疝的检查诊断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能对直疝、斜疝等进行准确的鉴别,评估病灶的大小、部位。本研究60 例疑似患者经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检出57 例腹股沟疝,确诊55 例,检出率为95.00%,诊断准确率为96.67%,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0.00%;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与金标准的Kappa 值为0.733,P<0.001。MSCT 图像后处理技术下,横断位检出斜疝40 例,直疝15 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1.67%,冠状位检出斜疝45 例,直疝10 例,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0%,矢状位检出斜疝43 例,直疝12 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6.67%,冠状位诊断的准确率稍高于横断位和矢状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断位和矢状位诊断的准确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开展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时,可以在不同的序列下观察腹壁下的动脉情况,并能清晰地观察到疝囊与其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观察疝囊颈、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对不同类型的疝囊征象做观察[15]。此外,在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下,可以通过观察疝囊内容物,对不同类型的病灶进行鉴别诊断[16-17]。此外,在冠状位下能清晰地观察到疝囊颈、腹股沟区处腹壁的缺损情况,并对疝囊在腹壁下的动脉外侧是否进入阴囊或大阴唇进行观察,在冠状位、矢状位薄层重建技术下,观察疝囊与腹股沟三角区的关系,提高腹股沟疝鉴别诊断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病囊的直径,直疝患者的疝囊直径多数在2~5 cm,斜疝直径多数在2~5 cm,少数低于2 cm,与病理结果一致。在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下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直疝、斜疝进行鉴别诊断,如观察腹股沟通的深环是否有扩大现象,斜疝患者的腹股沟管、深环有扩大表现,但直疝正常;通过观察疝囊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对病灶进行鉴别,如直疝处于内侧,而斜侧处在外侧。
综上所述,通过MS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对腹股沟疝病灶进行有效的诊断,并通过病灶的部位、肠内容物等对不同类型的疝进行有效的鉴别,有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