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消费与制造业逐步成为增长主动力 内需驱动资产重估

2023-01-31 04:04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重估内需利差

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重回增长轨道,有三点是相对确定的。第一,2023年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发生逆转,我国经济在2023年的基础上低位反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进入下行周期,欧美经济衰退不是小概率事件;第二,高息、强美元环节或持续,区域分化有可能进一步深化,除日韩之外的亚洲经济增长或优于欧美;第三,在扩内需战略之下,我国消费与制造业逐步成为增长主动力,具备内需驱动资产价值重估的条件。

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因素很多,包括外汇供求、通胀、利率、货币供应、国民收入、资源增量等。综合而言,中美利差反映了中美两国基本面之差,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高度正相关,利差缩窄或转负,人民币贬值,反之则反是。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扩内需的基本政策方向,“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消费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内需驱动的增长将显著提升我国增长的自主性。我国增长自主性的提升,是缩窄中美负利差并实现负利差逆转的基础,有利于增强人民币的相对强势地位,即使在美元上升的周期中,也可以实现人民币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的升值。

中美经济周期逆转,我国增长动能从出口、房地产转向消费和制造业主导的内需增长,增长自主性加大,中国沪深300或有重估的空间。截至2022年11月底,中国沪深300的PE估值水平为11.3倍,在主要国家中仅略高于俄罗斯(4.3倍)和土耳其(7倍左右),与英国、德国、韩国和墨西哥主要股指的估值水平相当,与标普500(20.5倍)、日经指数(18.9倍)和印度(23.5倍)股指的估值水平差异较大。

这一估值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期的基本特征,比如中美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仍然为负,而印美利差虽有收窄但仍然高达2.2个百分点。未来,我国内需主导的增长新格局形成,将为我国股市重估创造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基础。

我国消费实力的地域梯次非常明显,表明我国消费市场兼具广度和深度。疫情前,北京和上海人均GDP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经济实力仍处在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尽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过去十年各省居民消费支出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00-2019年,沿海地区的浙江、江苏和广东年均增速分别为11.7%、11.3%和1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要支持新能源汽车和养老服务等消费。未来,我国消费升级的几个关键赛道值得关注。第一,传统消费与消费升级并举,必选消费与可选消费相得益彰,特别是消费者分布广的赛道,更容易培育消费品牌、分享品牌红利;第二,关注美好生活相关的中高品质消费产业发展潜力;第三,新改革措施出台,有利于服务业市场扩容;第四,关注新消费,包括养老和新能源汽车。

科创经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航道最宽的制造业板块。2023年及可见的未来,科创经济的核心就是要关注以无形资产投资为核心的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GPT)爆发赛道。

一般认为,当代最重要的GPT是数字技术,其本身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也是部分新材料的下游,同样可以为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和绿色环保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支撑,大幅提升这些产业创新和技术迭代的速度。未来GPT爆发的赛道,具備以下特点:其一,通用性高,如高端基础零部件;其二,大市场,如新能源;其三,大机会,如生物医药;其四,发展安全,如进口替代。

最后,我们仍有几大风险需要提示,第一,发达国家滞胀反复,治理难度大;第二,高息、强美元增加全球经济超预期深度衰退的风险;第三,贸易摩擦、供求格局剧变增加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风险;第四,新的区域增长动能不明确,全球经济陷入长时期低增长;第五,地缘冲突存在恶化、失控风险。

猜你喜欢
重估内需利差
网络化时代的“经典重估”:评《经典重估与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创新》
近代变局下的中国传统政治重估——以清末梁启超与章太炎的不同阐释路径为中心的探讨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与发展研究
外汇储备规模、国内外利差与汇率的变动关系分析
外汇储备规模、国内外利差与汇率的变动关系分析
期限利差如何修复
我国居民消费率的重新估算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信用利差驱动力转变行业利差分化加剧
供给侧改革下高等教育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