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琴,胡锦芳,赖永全,孔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茶碱是非选择性β 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抑制气道平滑肌痉挛,舒张支气管[1],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茶碱用于慢性病治疗,血清药物浓度以10~20 μg/mL 为宜,>20 μg/mL 时更常见产生毒性作用,>35 μg/mL 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甚至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致死[3-4]。且茶碱生物利用度及体内清除率的个体差异大,易受疾病和其他药物影响。因此,需常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茶碱用药安全有效[5]。本研究将戴明环(PDCA 循环)管理运用于改进茶碱TDM 工作初显成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收集2019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学实验室茶碱TDM 资料;收集2019 年5 月至2019 年8 月经PDCA 循环改进后的茶碱TDM 资料。统计茶碱送检率和不良反应上报率,并与临床科室沟通,对TDM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分析。
1.2.1 Plan 阶段茶碱TDM 项目开展初期,存在的问题:(1)工作日出具报告耗时较长,部分患者出报告耗时长达24 h;(2)周末、节假日标本需等待工作日检测;(3)护士采血时间错误;(4)临床医生对茶碱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存疑;(5)茶碱TDM 标本送检率低;(6)茶碱不良反应发生(上报)率达11.0%;(7)临床满意度欠佳。
通过与临床科室沟通、调研,从人、机、料、法、环各方面分析原因,原因分析鱼骨图见图1。
图1 茶碱TDM送检率低、临床满意度欠佳原因分析
因此,拟通过PDCA 循环管理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保障茶碱的用药安全与疗效,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2.2 Do 阶段(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临床药学组组长任CQI 小组组长,组员由临床医生、护士、标本转运公司负责人、各专业组临床药师和TDM 药师组成。(2)与标本转运公司负责人及临床护士长沟通,实行送检科室、送检患者、送检项目、送达时间、送检人登记确认签名等的签收、转运制度;制定标本送检流程图并发放临床护士与转运护工。(3)制定茶碱血药浓度检测标准操作流程,规范检测操作。(4)加强新进人员的培训,对检测操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进行梳理(详见表1),重点培训。(5)优化排班,周末、节假日增加工作人员值班。(6)与信息处沟通,将茶碱TDM 峰浓度、谷浓度采血时间及其他采血注意事项增加进检验条目说明里。(7)加强临床沟通,异常值及时联系临床护士与医生,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及实际采血时间;TDM 药师或临床药师每天参与临床查房,及时反馈茶碱血药浓度检测结果,提出个体化用药建议。(8)加强宣传,撰写相关科普文、制作宣传资料发放临床并进行宣讲。
表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茶碱血药浓度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案
1.2.3 Check 阶段CQI 小组定期全面检查TDM 各个环节,对未能落实到位的展开小组讨论,制定整改办法,并监督执行到位。
1.2.4 Action 阶段形成茶碱血药浓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形成检测操作中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案,形成新进人员培训制度,形成临床长效沟通制度,形成完善的标本签收、转运制度,并将改进方案应用于所有TDM 项目。
对改进后的茶碱血药浓度出报告耗时、茶碱TDM 标本送检率、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满意度进行统计,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
利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茶碱TDM 标本送检率、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满意度)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行标本签收、转运制度后,茶碱标本送检环节平均耗时由2 h 缩短至0.5 h。通过规范检测操作,对新进人员加强培训,特别是对检测操作中常见问题与处理进行重点培训后,标本检测环节平均耗时由2 h 缩短至0.5 h。经人员排班优化后,周末、节假日均可开展茶碱TDM。经过以上对茶碱TDM 各环节的持续改进,茶碱血药浓度出报告平均耗时由6 h 缩短至1.1 h,且基本每天都能检测,患者、临床医师等待检测结果时间明显缩短。茶碱TDM 出报告耗时对比图见图2。
图2 茶碱TDM出报告耗时对比
送检科室增多,样本量逐渐上升,临床茶碱TDM 意识增强,茶碱TDM 标本送检率由27.3%上升至71.3%,改进后送检率明显高于改进前(P<0.01),茶碱TDM 送检率对比图见图3。
图3 茶碱TDM送检率对比
茶碱不良反应上报率由11.0%下降至4.5%,改进后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前(P<0.01),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图见图4。
图4 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改进前患者满意度为90.5%,临床相关科室对TDM 工作满意度为80%,经PDCA 循环改进后,患者满意度为98.1%,临床相关科室对TDM 工作满意度上升到97.3%,改进后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临床满意度对比图见图5。
图5 TDM工作的临床满意度对比
茶碱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6]。但茶碱因为药物因素(安全范围较窄、体内代谢个体差异较大等),患者个人因素(茶碱清除率降低、身体耐受性差、疾病因素等)容易发生心悸,心动过速等心脏反应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等不良反应[7-8]。茶碱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9],医生临床可以通过TDM 来控制茶碱血药浓度,确保茶碱发挥最大药效,避免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10]。PDCA 循环法是Deming 博士推广普及的一种按照 Plan、Do、Check 和Action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不断循环的科学管理模式,也是一种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效管理模式[11]。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检验管理质量[12],我院将该管理模式运用于改进茶碱TDM 后,茶碱TDM 工作初显成效:出报告时间明显缩短,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临床满意度提高。
本研究中茶碱TDM 处于项目开展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送检标本少,临床茶碱多为经验用药等问题,送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未排除茶碱剂型、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漏报、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及医院茶碱使用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数据精准度有所不足。同时,由于项目开展前已做方法学考察,在雅培ARCHITECT i1000 上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茶碱血清药物浓度准确、快速、稳定,因此本研究未考虑试剂、质控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后期还待通过查病历、临床沟通、随访等比较患者用药品种、剂型、是否TDM、是否依据TDM 调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及评估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达标率等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一轮的PDCA 来持续改善TDM 工作。
总之,PDCA 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茶碱TDM 工作效率与质量,促进茶碱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值得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全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