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 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3-01-31 08:43陈力维汪国文王祖义王康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24期
关键词:单向肺叶胸腔镜

陈力维 汪国文 王祖义 王康武

肺癌主要有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种分类,已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自1960 年以来,肺叶切除术合并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一直是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指南建议,使用肺叶切除的方式更优于全肺切除,利于肿瘤患者的预后。传统的手术术式是开放肺叶切除术[2],而胸腔镜手术可有减少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和术后使患者更早进行辅助化疗的优点。本文正是基于此,回顾性分析了本科收治的112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单向式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作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112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 例。纳入标准:经头部磁共振成像(MRI)、腹部彩超、全身骨扫描、胸部增强CT、支气管镜等术前与术后检查确诊为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病变直径≤5 cm。排除标准:远处转移患者。观察组中男30 例,女26 例;年龄37~78 岁,平均年龄(57.64±10.99)岁;其中24 例患者有吸烟史。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5 例;年龄35~79 岁,平均年龄(59.25±11.37)岁;其中30 例患者有吸烟史。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术治疗: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取侧卧位单肺通气,于患者患侧胸第5 肋间做一个长度在15~20 cm 的侧切口,实施常规开胸之后于直视下对患者实施肺叶切除术以及肺门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最少在5 组之上,且包含第7 组淋巴结,术后常规留置1 根胸腔引流管。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麻醉满意后,取健侧卧位,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该术式使用2 个小切口:在患者患侧腋中线第7 肋间或者第8 肋间位置作一个长度为1.0 cm 切口作为胸腔镜孔,将胸腔镜观察镜头置入,术者通过观察镜头对患者的肺部病变所处位置与肿瘤大小、是否存在粘连、胸腔内积液情况、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一一进行探察。之后在以腋前线第5 肋间位置水平作一个长度在3~5 cm 的切口作为主要操作孔。肺门位置主要采取肺静脉、支气管、肺动脉、肺裂的顺序分离并使用内镜切割缝合器进行处理,最后操作肺裂部位可以防止术者在操作过程中损伤肺实质部分,有效地防止气胸、皮下气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肺叶切除之后需要常规实施肺门、纵隔淋巴结的清扫,清扫的范围最少在3 组以上,包含第7 组淋巴结,使用无菌标本袋,将切除的肺叶放入袋中,从操作孔中取出。手术操作完毕后需留置1 根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VAS 评分、术后引流时间、术后24 h 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 年生存率。使用VAS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为10 分,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微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可忍受,不影响睡眠;7~10 分为重度疼痛,强烈疼痛,难以忍受[3]。术后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伤口脂肪液化、肺不张、肺部感染、气胸、深静脉血栓形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 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两组患者的术后1 年生存率对比 两组患者的术后1 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术后1 年生存率对比(n,%)

3 讨论

肺癌在中国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一,现今吸烟人群数量的急剧增加,是该病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其生长分裂缓慢,扩散较晚,转移较晚。尽管如今的肿瘤治疗相关研究已较为全面,诊断治疗的方式也在逐步完善。但因为大多数患者是在晚期才出现明显症状去医院就诊检查确诊的,从而错过了恶性肿瘤早期手术切除和治愈的机会。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癌相关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目前关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方式,常用的为开放式肺叶切除术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后者具有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中体液流失以及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安全高效的优点[5],胸腔镜手术是基于手术器械的发展和电视技术结合的新型微创手术。虽然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有效性仍存在疑问,但是近年有许多学者研究指出[6-10],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使用更利于早期肿瘤的治疗和术后康复。在肿瘤临床实践(NCCN)指南中建议将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选择。早在2010 年,Diego Gonzalez-Rivas 博士首次报道了世界上第1 例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式治疗方法。经过十几年的临床研究发展,论证了该手术术式的优点:改善术中直接暴露,减少术后疼痛和感觉异常,增加美容效果,并且随着手术器具和高清摄像头的改进,肺癌手术已经广泛开展应用了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1]。有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发现[12],单孔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三端口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近,且在围术期并无死亡事件发生,证明了单孔式的安全性,同时在其研究中对于单孔式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的淋巴结清扫作了差异比较,表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符合肿瘤学要求。

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可知,相较于传统开放式肺叶切除术,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有以下优点:①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负担小,能够在对患者造成最小创伤的前提下达到治疗目的;②在术中胸腔镜无操作盲区,可以充分暴露肺组织,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根据肺癌发生的部位不同,胸腔镜手术可选择不同的肋间入路。不同于传统手术术者只能够通过肉眼观察,使用胸腔镜手术在术中能够为术者提供更为方便的操作环境,对淋巴结、肺门、血管及周围组织粘连等的术中探查更加彻底,腔镜手术不易造成医源性损伤,避免了因为术者在术中的观察疏漏发生手术意外,极大程度地规避了手术风险;③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胸腔镜可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减少[13]。

在本研究中,对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实用性以及术后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 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术。尽管两组患者的术后1 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肿瘤患者术后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有关,还需要采集更多的临床样本量做长期的跟踪回访调查,获得更可靠的数据,进一步佐证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应用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够更多地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后效果较好,该结论尚需研究者展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来证明结论。

综上所述,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靠,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治疗效果更佳,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影响小,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身体负担。同时应该增加对于潜在的患病人群做前期肿瘤筛查,尽可能地早期发现肿瘤患者,提高人群的健康防癌意识。临床医生也应提高手术水平和器械熟练程度,使得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治疗。

猜你喜欢
单向肺叶胸腔镜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用“单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从单向到双向的合作治理及实现路径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向度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