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主要症状包括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延误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近年来,子宫内膜病变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着女性生理健康。超声检查是临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无创、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abdomen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TACDS)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TVC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均可明确病变大小、范围等情况[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TACDS与TVCD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5~65岁,平均(44.39±3.52)岁;体质量指数20.05~23.46 kg/m2,平均(21.76±0.38)kg/m2;孕次0~4次,平均(1.94±0.37)次;产次0~4次,平均(1.67±0.35)次;其中,绝经30例,未绝经38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绝经患者伴有阴道流血症状,未绝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月经量增多及分泌物增多等临床症状;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及转移瘤;凝血功能异常;造血功能障碍;既往有妇科手术史;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
所有患者均行TVCDS与TACDS检查:仪器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TVCDS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检查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外阴部位,设置超声探头频率为5~8 MHz,在探头顶端涂抹耦合剂后,套上避孕套,将探头送至阴道穹窿处,注意动作轻柔,在宫腔内做旋转、推拉等多角度检查,观察子宫形态、大小、边界、血流情况、是否存在积液、子宫内膜厚度、边缘情况等信息;行TACDS检查前,要求患者充分饮水,确保膀胱充盈,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使用频率为3.5 MHz的超声探头,在探头涂抹耦合剂,对耻骨联合处行多切面扫描,观察子宫腔内情况,包括子宫大小、形态、内膜情况等,并观察多普勒血流频率情况。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ACDS与TVCSD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计算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分析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检验以Kappa≥0.75表示良好,Kappa为0.4~0.74表示尚可,Kappa<0.4表示不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病理检查,68例患者中,明确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11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57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内膜增生29例、萎缩性子宫内膜炎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0例)。
TVC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TACDS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CDS与TAV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检验,TVCDS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43,P=0.000);TACDS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不佳(Kappa=0.192,P=0.112)。具体结果见表1~3。
表1 TVCDS与TAV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结果(例)
表2 TVCDS与TAVD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表3 TVCDS与TAVDS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1)子宫内膜癌:经超声检查可见,患者宫腔内存在回声增强区及减弱区,宫腔线表现出紊乱回声,形态欠规则,内部存在丰富的网状彩色血流信号,血管紊乱,阻力指数明显下降。(2)子宫内膜息肉与黏膜下子宫肌瘤:经超声检查可见,患者子宫腔中黏膜下肌瘤发生率较高,内膜息肉存在高回声边缘表现,特异性较高,可有效鉴别为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可见宫腔内回声团强,内膜层与子宫肌层具有清晰的分界,黏膜下肌瘤宫腔内回声团低,呈类圆形或扁椭圆形,伴有清晰轮廓。(3)子宫内膜增生:经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回声均匀,呈椭圆形或梭形,伴有小的无回声区,宫腔线居中,子宫肌层与增生的内膜间存在清晰分界,内膜有完整轮廓。
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多伴有盆腔炎、盆腔积液等并发症。随着病情发展,子宫内膜病变存在恶变风险,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5]。因此,尽早明确子宫内膜病变的性质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但因诊断性刮宫无法直视宫腔内的病变情况,且无法准确采集标本,极易导致漏诊;加之该操作具有侵入性,患者接受度较低[6-7]。因此,寻找一种诊断价值高、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TVCDS与TACDS是现阶段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常用方法。其中,TVCDS检查通过将探头伸至患者宫腔内,可获得较为清晰的影像,更加精准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并可反映子宫内膜血流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8-9]。但对于腹部脂肪较厚的患者,TACDS检查过程易受脂肪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运动伪影,加上肠道气体等的干扰,可使图像的清晰度受到影响,导致诊断结果的准确度大大降低[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TVC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TACDS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检验,TVCDS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43,P=0.000);TACDS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不佳(Kappa=0.192,P=0.112)。以上结果表明,TACDS与TVCDS均可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但TVCDS的诊断效能及准确度更高,一致性更好。其原因为,行TVCDS检查时,使探头紧贴宫颈及阴道后穹窿处,能够更加清晰完整地显示子宫内部情况[12-13];此外,行TVCDS检查前,患者无需大量饮水,可避免因膀胱肌松弛、年龄较大患者膀胱充盈不足等影响检查结果[14]。
综上所述,TACDS与TVCDS均可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但相较于TACDS,TVC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均更高,一致性更好。不过,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后续需扩大研究样本量,以获得更加确切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