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晖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总医院,福建 三明 365200)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或是出现意外有害反应[1]。在临床治疗上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临床应用范围广泛[2]。但随着近年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安全事件也在逐年增加。因而如何增加抗菌药物疗效,并减少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一直是研究学者们积极探索的问题[3]。基于此,为进一步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对2019~2021年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展开探究,并有针对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现报道以下。
选取我院2019-01~2021-12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资料中调出所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数据资料,经统计共314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其中抗菌药物共122例,占比38.85%,122例患者中男64例,女58例;年龄1~73岁,平均(41.73±5.57)岁。本次研究符合伦理标准。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所收集到的12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作为主要依据[4],对患者采取抗菌药物是否合理进行评估,按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类型、给药途径、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部位等内容录入Excel程序,利用其自带的数据检索功能,对数据信息等资料进行筛选、计数、排序,并加以收集分析整理。
在122例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中,给药途径主要以静脉注射方式为主,占比90.98 %,肌肉注射及口服占比较少,分别为3.28 %及5.74 %,见表1。
表1 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给药途径分析[n(%)]
在122例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过程及滴注速度过快,分别占比33.60%、32.79%,见表2。
表2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分析[n(%)]
在122例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中,所使用到的抗菌药物类型有20余种,其中主要为头孢菌类及喹诺酮类药物,分别占比42.62%、32.79%,同时大环内酯类、青霉素及其他分别占比5.74%、8.20%、10.65%,见表3。
表3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药物类型分析[n(%)]
在122例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部位主要集中在局部皮肤组织,占比52.46 %,其余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分别占比18.03 %、11.48 %、10.65 %、7.38 %,见表4。
表4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部位分析[n(%)]
当前,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目前抗菌药物种类已超过200余种,并且每年仍有超过10种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成功,投入到临床使用中[5]。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及耐药菌的出现,不仅会增加患者药物的耐药性、降低药物临床治疗效果,还会诱发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不良事件,因此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受到广泛的关注[6]。
在本次研究中,引起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注射,占比90.98%,同时,在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时,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过程及滴注速度过快,分别占比33.60%、32.79%。分析原因,这主要与医院住院患者多采用静脉滴注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且在静脉滴注时,滴速每分钟超过35滴,或是一次性输注剂量过大,长时间及大剂量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治疗等,从而引起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及产生耐药性。鉴于以上情况,为有效减少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相关医护人员应选择适宜患者的治疗方式及给药途径,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耐受情况等合理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如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发现在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治疗后,仍未取得明显的改善效果时,则可相应地更换其他抗菌药物,防止出现耐药性[7]。
在分析引发不良反应药物类型中,结果显示,所使用到的抗菌药物类型有20余种,头孢菌类及喹诺酮类药物是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分别占比42.62%、32.79%。其中头孢菌类药物是临床主要抗菌、抗感染治疗药物,具有品种多、抗菌能力强等特点。但由于住院患者其用药剂量较大、治疗时间往往较长,并且常会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这些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头孢菌类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及强大抗菌活性,其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不良反应,如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8]。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临床常见的人工合成抗生素,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中的DNA或是DNA回旋酶相结合,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但喹诺酮类在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作用下会与人体DNA结合,进而损伤人体细胞、机体组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方面不良反应[9]。同时,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部位分析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部位主要集中在局部皮肤组织,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分别占比52.46%、18.03%、10.65%。分析原因,局部皮肤发生反应,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为药物常见不良反应,而发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系统或器官的不良反应很大程度上与抗感染类药物特异性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且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常会与患者自身疾病发生混淆,进而得不到有效区分及治疗。
鉴于上述情况分析,为有效提升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①医师层面。首先是在临床治疗中,相关医师应正确掌握适应证,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样进行药敏试验及实验室微生物检测,然后再根据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及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次是在用药治疗前,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正确掌握相关药物的适应证,并根据抗菌药物的依赖性、适应证、药物动力学等正确选用药物;并且需要掌握联合用药的正确方法,便于扩大抗菌药物的广谱作用,整体减少用药剂量,从而避免单一或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及发生不良反应,积极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最后是要相应地制定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医师的级别权限开具相应的抗菌药物,以有效避免临床医师随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导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②护理人员层面。首先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要积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及相关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护理干预,并且强化其责任心,避免其在护理干预时出现工作马虎、护理干预不到等情况发生。此外,定期组织相关药学知识培训工作帮助护理人员正确掌握药物使用方法,避免在配液过程中出现配伍禁忌等情况,并且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如正确指导护理人员在配液时需要对药物进行合理稀释,在输液过程中合理调至输液速度,以及做到药品现开现用,避免药物留置时间过长等情况发生。③临床药师参与到各科室用药干预中。首先抗感染临床药师要定期召开抗菌药物培训、讲座,组织相关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并在培训后进行相应的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医师规范医师分级用药。同时,在日常用药管理中,可根据临床各科室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符合各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标准,并按照相关管理规定,严格对科室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考核,以积极提升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合格率,减少因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不合理等情况引起不良反应发生。此外,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如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需要严格根据病情、病因及患者个人情况等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使用途径,能进行口服治疗则需要避免肌肉注射及静脉注射,能肌肉注射治疗则避免使用静脉注射治疗,以减少使用途径不规范引起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如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划归为全院的重点监控药物,规范其使用情况,能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则需尽量避免,或是将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的依诺沙星药物,换成治疗效果相似的环丙沙星药物等。以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最大限度上减少患者因使用抗菌药物而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用药安全产生一定影响,且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增强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并相应的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与控制力度,尽可能做到合理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进而整体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及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