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汤湿敷联合红外线治疗四肢骨折肿痛的疗效观察①

2023-01-30 02:40刘晓筠罗礼艳何丽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周径红外线四肢

刘晓筠,罗礼艳,何丽萍

(兴国县中医院, 江西 兴国 342400)

创伤性的闭合性四肢骨折在临床骨科中较为常见,多因暴力撞击、高处坠落、车祸等外部因素导致四肢内部发生骨折,而外部则无明显伤口[1]。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骨折处肿胀、疼痛、畸形等,如未及时施以有效干预治疗,可加剧患者疼痛,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当前治疗四肢骨折多以手术为主,同时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尽管西药可在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病症,但长期使用易引起肠胃道反应及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且治疗较为昂贵。近年来,中医治疗闭合性四肢骨折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其中中药湿敷通过药物外敷在骨折肿胀皮肤,继而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活血止痛、通经舒络之效,且中药相对更经济、副作用亦较少[2];而红外线照射亦具有扩张皮肤血管,改善患肢代谢及血液循环能力,可提高骨折愈合效率[3]。基于此,本研究将海桐皮汤湿敷联合红外线治疗方式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06~2022-05,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肿痛60例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65岁,平均(35.28±9.48)岁,病程5~15d,平均(10.64±1.32)d,骨折部位为尺桡骨11例、胫腓骨8例、肱骨6例、股骨5例;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9~62岁,平均(36.05±9.73)岁,病程5~15d,平均(10.51±1.17)d,尺桡骨10例、胫腓骨7例、肱骨7例、股骨6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有关四肢骨折诊标准;②经X线片或(和)CT检查符合闭合性四肢骨折诊断;③收集患者均自愿参与其中,研究前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同时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②存在恶性肿瘤;③合并精神疾病,沟通障碍;④骨折病程>24h;⑤凝血功能异常,出血倾向;⑥病理性骨折;⑦其他骨折类型。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获批执行。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抬高患肢以及止痛药物治疗。

观察组给予海桐皮汤湿敷与红外线联合治疗:海桐皮汤药剂(药方组成:海桐皮30g、当归15g、透骨草15g、伸筋草15g、川牛膝15g、白芷15g、炒杜仲10g、五加皮10g、花椒10g、桂枝10g、红花9g、制没药6g、制乳香6g、甘草6g)冷水浸泡10min,取水煎煮留汁,待汁液冷却至常温后,将无菌干纱布放入浸湿,敷于患肢肿胀处,湿敷时注意避开手术切口以防感染,术后第1天开始,1剂/天,2次/天,40min/次;同时联用YSHID-1型 250W功率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患肢抬高15cm左右,以患者舒适为宜。灯头照射距离患肢30~40cm,光照强度由低至强逐渐上调至患者耐受为宜,2次/d,30min/次。治疗过程应密切关注皮肤温度及颜色,如有明显灼热感应停止照射,如发红则涂以聚维酮碘乳胶。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d后临床疗效,其中显效:健肢和患肢的周径之间相差<0.2cm,患肢无明显肿胀,体温、肤色等正常,出现皮纹;有效:周径差在0.2~0.4cm,患肢有明显改善,体温、肤色等接近正常肢体,出现皮纹;无效:周径差>0.5cm,患肢肿胀、体温、肤色等情况未改善甚至恶化。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采用标尺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5、7d测量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最大处周径及其对应健肢处周径,计算出周径差;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d患肢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30,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与健肢之间周径差比较

两组患肢治疗后各时间点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随治疗后时间延长呈现逐渐减小趋势(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周径差指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与健肢之间周径差比较

2.3 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随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P<0.05);同一时间点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四肢骨折患者临床症状多见患肢肿胀、疼痛,患者骨折后及手术治疗时,均可损伤骨折部位的局部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血管内液渗透至骨折组织间隙,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组织水肿;且骨折损伤局部组织,可导致组织在缺氧及高压条件影响下产生缓激肽等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5]。而中医认为,肢体骨折后伤筋损骨,必然累及气血,因筋脉受损可致气滞血瘀,气血不通则痛,瘀聚则胀,进而引发水肿、疼痛等症[6]。水肿与疼痛等症不仅是患者痛苦之因,还会影响新陈代谢速度,降低术后康复效果,因此中医多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四肢骨折治则。海桐皮汤源自《医宗金鉴》,主治跌打损伤、翻经错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可适用于四肢骨折治疗中;红外线可与人体分子产生共振,通过共振温和效应,促进组织再生,加快骨折愈合及康复速度。本文联用海桐皮汤湿敷及红外线对骨折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实际肿胀程度以及疼痛评分表述为低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性指标比对上表述为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初步分析后可认为联合干预方式更利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

通过相关研究结果分析可知,比对患肢与健肢周径差指标显示数值明显降低,疼痛评价上也存在分值降低现象,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相比于对照组更大,提示海桐皮汤湿敷联合红外线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率。中药湿敷属于中医外治法,是将中药湿敷于患处,通过皮肤表层上的毛囊孔、皮脂腺和汗腺,吸收外敷药物,渗透肌肤,直接作用于骨折肿胀处,继而发挥最大药效的治疗方法。海桐皮汤中海桐皮为主药,具有祛风散湿、舒筋通络之效;其余诸药中,如当归与川牛膝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功效;透骨草配伍伸筋草亦可奏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之效;白芷配伍红花则可强化消肿止痛、活血祛瘀之功;花椒与桂枝均有温中止痛、疏通经脉之能;制没药与制乳香则可消肿止痛、舒筋生肌;而炒杜仲、五加皮与甘草均能强筋健骨,且甘草强还具备通经行气、调和诸药之功效。将诸药煎煮取汁外敷于患处,可奏活血止痛、理气消肿、舒经通络之效[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桐皮具有镇痛作用,其浸泡汁水还可抑制皮肤真菌,预防皮肤感染;红花、当归、川穹等药则均具备扩张血管、镇痛抗炎、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功能。诸药共用之下,药效互为补助、相辅相成,能有效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血管内液外渗,加速软组织修复与骨折断端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继而缩短骨折端骨痂生长时间,促进骨折愈合。而红外线所具备的热效应及强穿透性可扩张血管,继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骨折部位代谢产物吸收,达到消肿效果;此外红外线还可提高细胞活性,增加吞噬细胞能力,吸收骨折渗出内液,降低交感神经兴奋,达到缓解肿痛之效,同时还可促进血液循环,为骨痂生长创造条件,加快伤口愈合[8]。通过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比对表述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亦可佐证联合治疗行之有效,且效应理想。

综上所述,应用海桐皮汤湿敷联合红外线治疗四肢骨折可改善血液循环功能,缓解患者肿痛症状,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周径红外线四肢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跟踪导练(四)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跟踪导练(四)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