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辅助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3-01-28 05:19吴春飞宋张平
关键词:硬膜引流术阿托

吴春飞,宋张平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南通 226300)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指的是发生在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一种血肿,其发病机制与凝血机制障碍、静脉张力增高、颅内压降低、脑萎缩等存在一定关系,通常伴有精神障碍、智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或慢性颅内压增高等多种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其中微创钻孔引流术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等特点,可通过局部麻醉、置入穿刺针及放置金属软管的操作方式,将血肿进行有效清除,但经临床研究发现,微创钻孔引流术后患者血肿复发率较高,会影响患者预后恢复[1]。阿托伐他汀属于选择性还原酶抑制剂的一种,可对机体炎症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血管成熟与稳定,进而加快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修复,可用于微创钻孔引流术术后的辅助治疗[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辅助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8~76岁,平均(57.75±5.33)岁;双侧血肿8例,单侧血肿26例;血肿量28~87 mL,平均(65.79±7.68) mL。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39~75岁,平均(57.54±5.27)岁;双侧血肿9例,单侧血肿25例;血肿量29~85 mL,平均(65.64±7.52) 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3]中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耐受手术且无手术禁忌证者;近半年内未接受其他药物或手术方式治疗者;心、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者等。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疾病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者;伴有恶性肿瘤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等。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与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患者的头颅进行CT检查,观察其血肿厚度,选择血肿最厚的位置为穿刺点,但要避开脑表面大血管,之后进行局部头皮麻醉处理,切开头皮、皮下组织,使颅骨充分暴露,选择直径为2.5~3 mm的克氏钢针作为钻头,经头皮钻透颅骨,取一套中心静脉导管,经骨孔将穿刺针放置血肿腔内,抽出陈旧不凝血液,再由穿刺针将金属软管送至血肿腔,随后撤出穿刺针,将导管送入后用导丝固定,在导管远端链接三通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观察腔内液体颜色,变浅后即可停止冲洗,导管固定满意后,将三通阀门和无菌袋连接,定时冲洗引流,待CT检查血肿基本消失后,将引流管撤出。观察组患者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规格:20 mg/片)治疗,于术后第1天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20 mg/次,3次/d,持续给药2个月。均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依据《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3]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治疗效果,显效:经颅脑CT检查显示患者血肿面积减少 ≥ 90%;有效:经颅脑CT检查显示患者50% ≤血肿面积减少<90%;无效:经颅脑CT检查显示患者血肿面积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肿量。采用颅脑CT检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7 d血肿量,血肿量=π/6×[血肿最大层面长(cm)×血肿最大层面宽(cm)×CT显示层数]。③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疼痛情况。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4]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总分45分,分值越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轻;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5]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高;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6]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疼痛情况,满分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④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乙酰肝素酶(HPA)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置于离心设备进行离心处理,时间15 min,转速3 000 r/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NSE、BDNF、VEGF、HPA水平。⑤并发症、复发率。对两组患者术后 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并发症包括硬脑膜下积液、颅内积气、颅内感染等。术后6个月经颅脑CT检查显示,患者血肿量>20 mL即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行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肿量比较与术前比,术后1、3、7 d两组患者血肿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1、3、7 d观察组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肿量比较(mL, ±s  )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肿量比较(mL, ±s  )

注:与术前比,*P<0.05;与术后1 d比,#P<0.05;与术后3 d比,△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7 d对照组 34 65.79±7.68 30.15±3.51*24.83±1.95*#16.39±1.25*#△观察组 34 65.64±7.52 28.47±1.74*16.50±1.89*#10.11±1.20*#△t值 0.081 2.501 17.886 21.133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CSS、ADL、VAS评分比较与术前比,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CSS、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ADL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CSS、ADL、VAS评分比较(分, ±s  )

表3 两组患者CSS、ADL、VAS评分比较(分, ±s  )

注:与术前比,*P<0.05。CSS: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组别 例数 CSS评分 ADL评分 VAS评分术前 术后2个月 术前 术后2个月 术前 术后2个月对照组 34 28.35±3.47 20.58±1.67* 42.75±4.36 81.17±8.49* 7.14±1.51 3.68±1.14*观察组 34 28.41±3.52 15.43±1.05* 42.52±4.21 90.54±7.23* 6.95±1.42 1.55±0.32*t值 0.071 15.223 0.221 4.899 0.534 10.48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血清NSE、BDNF、VEGF、HPA水平比较与术前比,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NSE、BDNF、VEGF、HPA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NSE、BDNF、VEGF、HPA水平比较( x ±s)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比较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发生硬脑膜下积液3例、颅内积气3例、颅内感染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3%(8/34);观察组患者发生硬脑膜下积液1例、颅内积气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2/3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2.50%(3/24),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12%(1/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05)。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多出现头晕、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主要由患者蛛网膜粒、静脉窦破裂所致,会引起硬膜下间隙出血,使血液聚积,最终形成血肿,且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多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可解除血肿的压迫,起到良好的血肿清除效果,但对于受损的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治疗效果不佳,且治疗后疾病复发率较高[7]。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机体内胆固醇的生成,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同时还可抑制炎症渗出,减轻局部水肿,有效改善血肿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术后疼痛,保护大脑血管内皮功能[8-9]。此外,阿托伐他汀还可增加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脑部血氧供给量,有利于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S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3、7 d观察组患者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阿托伐他汀辅助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肿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

NSE、BDNF、VEGF、HPA是常见的神经因子,NSE、BDNF分别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两者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当患者神经细胞受损时,NSE、BDNF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以防止神经细胞受损死亡,改善神经细胞病理状态,因此NSE、BDNF水平会异常升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严重受损;VEGF水平升高可破坏血管正常通透性;HPA可激活VEGF,当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内皮细胞受损后,其水平会升高,表示病情加重[11]。阿托伐他汀可对机体内的炎症因子产生作用,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肿包膜对机体新生血管产生刺激的风险,进而可改善患者内皮功能,促进神经血管形成,修复神经元,调节血清神经因子水平,促进脑神经恢复[12];同时阿托伐他汀可促进术后残余血肿的吸收,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进一步降低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13]。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NSE、BDNF、VEGF、HPA水平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阿托伐他汀辅助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预后良好。

综上,阿托伐他汀辅助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有效增强患者血肿量清除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术后安全性较高,疾病复发率较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硬膜引流术阿托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头面部撕脱伤创面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