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纪录片《我的章鱼老师》的价值传播研究

2023-01-25 15:06孟旭舒赵金龙
视听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克雷格福斯特章鱼

孟旭舒 赵金龙

2020年9月,由克雷格·福斯特制作,在Netflix平台上映的南非环保纪录片《我的章鱼老师》一经播出就火爆全网,好评不断,豆瓣评分高达9.3分。该片还获得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项。与《完美星球》等BBC蓝筹巨制环保纪录片不同,《我的章鱼老师》以第一人称叙事,主角克雷格·福斯特作为故事参与者,通过人物的不断回忆、描述,以及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将观众带进属于他的那片神秘的海底世界。作者将自身潜水的经历以及与章鱼之间真挚的情感故事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巧妙地把章鱼和人类联系在了一起,再衍生到整个生态系统,从而升华到对人生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追问和反思。①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理念完美渗入片中,《我的章鱼老师》通过内容创作方面的创新,也赋予了环保纪录片新的价值传播意义。

一、生态整体主义与环保纪录片

生态整体主义理论产生于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中,最初的内容主要是由利奥波德提出的“和谐、稳定、美丽”三原则,罗尔斯顿在利奥波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完整”和“动态平衡”这两个原则,之后奈斯又提出了“生态的可持续性”这一原则。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②生态整体主义作为最先进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当代的生态观已经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科学的“生态整体主义”。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来看,自然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生命共同体。

环保纪录片创作者们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创作出大量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的环保纪录片,比如雅克·贝汉的《微观世界》《迁徙的鸟》《海洋》、吕克·雅克的《帝企鹅日记》等。环保纪录片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宣扬环保理念,也让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二、《我的章鱼老师》的内容创作价值

(一)人物深度参与下的主观叙事

传统的环保纪录片大多偏爱冷静客观的叙事风格,一般来说,叙事宏大、立意深远,用波澜壮阔的自然之美陶冶人性。现代环保纪录片则是着重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通过人物深度参与来进行主观叙事,把观众对于影片的感性体验升华为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性思考。

一片神秘莫测的海域,一次人类与章鱼的奇妙相遇。纪录片《我的章鱼老师》将镜头聚焦于一只普通的章鱼,从拍摄者克雷格·福斯特的视角出发,主人公直接地参与到了“故事”之中,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与一只章鱼从相遇、触碰、成为朋友到最后离别的历程。通过真实而生动的第一人称讲述,极大地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观赏性。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海域之下,克雷格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章鱼顽强而充满智慧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一个渺小的生命是如何努力地活着,让短暂的生命焕发无限生机。

在《我的章鱼老师》中,克雷格·福斯特既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全片的讲述者,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向我们最大程度地真实还原了他与一只章鱼的故事,从初次相识到逐渐建立信任和友谊,每个情节发展都充满着戏剧性。从影片开头克雷格·福斯特的自述开始,世界在这一刻仿佛安静了下来,我们随着他的镜头,跟他一起融入了这片海底世界,感受万物有灵,体会生命之美。克雷格·福斯特讲述在自己和“章鱼小姐”初次建立信任后,却意外因摄像机镜头掉落吓跑了她,从此与她失去了联系。画面中克雷格·福斯特失落的表情和懊恼的语气对于观众来说极具情绪感染力,让观众感觉自己也遗憾地失去了一个挚友。最终,通过一周的追寻,他发现了章鱼的踪迹,这种极具戏剧性的情节也给予观众极大的悬念感,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起伏变化。相较于拥有摄制组横跨多地的精心捕捉和大卫·爱登堡的金牌解说的BBC环保纪录片,《我的章鱼老师》在制作上简单质朴,片中大部分镜头都由克雷格·福斯特自由潜水(不带氧气瓶)拍摄而成,经常因为他要浮出水面换气而错过关键剧情。例如,章鱼是如何在与捕食者的争斗中化被动为主动的精彩过程,我们只是看到了结果。不管是镜头还是旁白,《我的章鱼老师》在人物的深度参与下表现出鲜明的主观色彩。

(二)借助故事外壳表达环保内核

以往环保纪录片在表达主题时惯于直接呈现环境危机,通过揭露血淋淋的现实警醒观众,从而呼吁人们关注相关环境问题,比如反映捕杀海豚的《海豚湾》、反映塑料危机的《塑料中国》。而现代环保纪录片在表达主题时则含蓄得多,通过展现自然之美或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间接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我的章鱼老师》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南非的一片海藻林中,故事的主要人物是一个逃离生活压力回归故乡的电影制作人和一只生活在南非海藻林中的普通章鱼。克雷格·福斯特是一位影视制作人,高强度的工作状况严重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令他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他不但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还对家人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走出低谷,克雷格·福斯特重返家乡,到南非开普敦西海岸的海藻森林中寻找答案,也在那里遇到了他的“章鱼小姐”。就像他说的那样:“当那只动物主动接触我的时候,我们产生了联系。”从触手与手指轻轻相碰的那一瞬间起,两个物种、两个生命便开始了300多天的相互陪伴,也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故事。

从形式上来看,《我的章鱼老师》更像是克雷格·福斯特的私人影像日记。这部日记主要有两条故事情节线,主线自然是他与章鱼之间的相处故事,支线则是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故事。在为期一年多的潜水过程中,克雷格·福斯特从最初章鱼生命的旁观者变成了章鱼短暂一生的见证者,他从章鱼的身上学会了对其他生物要有同理心,观众也因此更加了解章鱼这一生物,并进一步开始思考章鱼及其所代表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正如片中所言:“当你真的去了解一个生命,你就再也没办法冷漠。”

(三)由当下视角转向未来展望

21世纪前,环保纪录片大多停留在发现环境问题的固定模式中,缺乏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递进,《我的章鱼老师》则通过故事化的创作手法完成了由当下视角到未来展望的转变。在克雷格·福斯特潜水的第324天,影片也迎来了最终的结局,“章鱼小姐”走到了她生命的最后阶段——交配产卵并走向死亡。在与一只章鱼的相处中,克雷格·福斯特逐渐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并发现每一个生命都很重要,他成了“海洋变化项目”的共同创始人之一,以实际行动为章鱼及其所代表的海洋生态贡献力量。同时,在克雷格·福斯特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汤姆也像是一个懂得很多的小海洋学家,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强大的自信心,也像父亲一样拥有了一颗温柔的心。在影片结尾时,汤姆发现了一只小章鱼,像是“章鱼小姐”在跟我们说“我亦归来,生生不息”,它注定也要走一段坎坷的路,这也是它们的策略,爽快地活过短暂的一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也会与汤姆重逢,或许我们以后还有机会与他们再见。《我的章鱼老师》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展望未来,未来可期。

三、《我的章鱼老师》的价值传播意义

(一)识于自然:深入了解海洋生物

地球表面大约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而人类对海洋仍旧知之甚少,海洋对于我们来说是美丽神秘又令人生畏的。当前,世界对于被称为“水下奇迹”的海藻森林的研究是匮乏的,南非纪录片《我的章鱼老师》在国际上的脱颖而出,让我们多了一种了解海洋生物的方式。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谈到《我的章鱼老师》时说:“这部纪录片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人们了解了南非海洋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之美和多样性。”他进一步说:“在海洋退化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之际,我们希望它能鼓励人们更加重视和倡导海洋保护。”相较于以往通过科普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近海洋动植物群的纪录片,《我的章鱼老师》从个人视角出发,以开放的角度真实记录海洋生物,不仅展现了克雷格·福斯特与章鱼的情感联系,还让观众看到了很多罕见的动物行为。

许多自然纪录片都会以第三者的视角来拍摄海洋生物,拍摄的内容主要是它们出生、捕食、交配、哺育后代等等。为了拍摄到海洋生物最原始的状态,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会力求隐身,这样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自然会缺少一定的代入感。而《我的章鱼老师》则通过人物深度参与下的主观叙事,不仅让观众对章鱼这种海洋生物有了深入了解,也把观众带入了它的生活,从而与它们产生共情。正如克雷格·福斯特在纪录片开头所说的那样:“许多人说章鱼就像是外星人,但奇怪的是,与它们近距离接触之后就会意识到我们有很多共同点,你步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感觉自己置身于一样非同寻常的事物边缘,但你意识到有一条无法逾越的界限。”章鱼给很多人留下的刻板印象更像是一只冷血的海洋怪物,很多时候是以食物的形态呈现在人类面前,很少有人会与这种生物产生共情。长期以来,我们似乎都在低估海洋生物的情感和智慧,《我的章鱼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一只独来独往,每天靠着各种伪装小心翼翼地活着的海洋生物,惊讶于她在捕食过程中所展现的超凡智慧。章鱼不仅要捕食其他生物来生存,同时还要避免成为猎物,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安稳地度过自己短暂生命的每个阶段。

(二)学于自然:从“我的章鱼老师”到“我”

在以往大多数的环保纪录片中,人类与动物一般展现出的是朋友关系。在刚接触《我的章鱼老师》这部纪录片时,想必不少人会被片名吸引,会好奇为什么是“我的章鱼老师”而不是“我的章鱼朋友”,为什么要称一只章鱼为老师?一只章鱼又能教会“我”什么?《我的章鱼老师》记录了“我”与章鱼老师相处的300多天,从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肢体接触到重建信任,再到旁观“她”捕食、逃生、孕育和死亡的全部过程,“我”见证了章鱼老师80%的生命历程,也从“她”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在与章鱼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从与章鱼老师的初次相遇开始,“我”便下定决心每天去看“她”。说是看“她”,其实更像是在观察“她”,观察一种此前不太熟知的生物,而观察又与思考紧密联系,“我”开始想弄懂关于“她”的一切。在与章鱼老师因为误会失去联系后,“我”也是凭借从章鱼老师那学会的“像章鱼一样思考”,最终得以与“她”重逢。

章鱼老师教会“我”的第二件事就是对他人产生同理心,尤其是野生动物。当“我”第一次发现章鱼老师的住处周围有鲨鱼的洞穴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为“她”的命运担忧,而是期待早日看到这些动物之间的碰撞。这时的“我”更像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章鱼老师对“我”来说只是万千条章鱼中的一条,“我”是无法做到与“她”感同身受的。随着“我”与章鱼老师感情的加深,当“她”真的遇到危险时,“我”下意识地想提供帮助。在看到章鱼老师被鲨鱼咬掉一条触手时,“我”感觉像是自己断了一臂,开始思考自己的死亡和自己的不堪一击,开始担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意识到自己在改变。

章鱼老师教会“我”的第三件事是永远要对生活充满信心。“我”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见了“她”,“她”让“我”看到了海底世界弱肉强食的残酷真相。当“我”看到章鱼老师新生的迷你小触手那一刻,死亡与新生、绝望与希望、脆弱与顽强、生命的黯然与诗意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我”感到自己也能克服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我们的生命奇怪地有了相似之处,“我”与他人、人类的关系变了,而这都是“我”的章鱼老师教会我的。当章鱼老师与“我”进行最后一次肢体接触时,就好像“她”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跟这个热爱的世界在道别。“我”为“我”的章鱼老师感到骄傲,“她”经历了千难万险才到达这个地步,“她”的生命非常不可思议。“她”在生命的最后给“我”上了最后一课——其实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经历和感受。

(三)归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的成员,而不是访客

《我的章鱼老师》将视角聚焦于一只章鱼,其本质也是想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人公克雷格·福斯特渴望像那些厉害的追踪者一样融入自然世界,他选择像两栖动物一样置身于自己热爱的海洋。克雷格·福斯特不断下潜的过程就是他不断融入自然的过程,不断与海水中的化学物质相融,不断与自然环境相平衡,他意识到自己也是这里的成员,也要遵循这里的生存法则。当章鱼老师被捕食者追捕时,克雷格·福斯特下意识想要提供帮助,但他不想让自然系统固有的平衡受到威胁,这也就是他所说的那条不可逾越的界限。人类属于自然,当然也需要遵守自然法则,不能打断自然中原本完整的过程。

克雷格·福斯特说:“我爱上了她,也爱上了她所代表的不可思议的野生世界,以及她给我带来的改变。她教会我的是感受到你是这地方的成员,而不是访客。”克雷格·福斯特终于可以真正地融入他所热爱和敬畏的自然之中,骄傲地向儿子展示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以及其中错综复杂的细节,用他的生命去守护那片海藻森林,那片属于他和他的章鱼老师的家园。

《我的章鱼老师》中的爱在不断获得与失去的人生历程中建立,有克雷格·福斯特因为章鱼老师而做出诸多改变,走出人生低谷后的感恩,也有他对章鱼老师离开这个世界后的坦然接受,这也是对于生命定律的敬重。正如他哽咽说出的那句“Of course,I miss her”,有幸福的回忆,有遗憾和不舍,但更多的是与世间万物的共情和对每个生命的尊重。这正是纪录片《我的章鱼老师》最为温柔与珍贵的地方。

四、结语

正如约翰·格里尔逊所言,纪录片这种媒介可以通过戏剧性的技巧驾驭人们的情感与忠诚,可以被用来唤起大众关注社会问题的热情。环保纪录片创作者要做的,就是尊重与我们同在一个星球的动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用镜头记录和还原生态的本真面貌,向观众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我的章鱼老师》让人们感受到了纪录影像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关注环保议题并为之付出行动。改变已经在发生,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注释:

①曾文娟.生态美学视域下自然纪录片叙事策略与价值传播研究——以《我的章鱼老师》为例[J].中国电视,2022(02):102-107.

②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克雷格福斯特章鱼
吉祥物
吉祥物
餐厅冒险记
地球不会绕着你转
章鱼的烦恼
克雷格确认再演《007》
无敌章鱼刷
会“逃跑”的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