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226000)特级教师 姜树华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为人文主题,以“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为阅读要素,以“体会习作的乐趣”为表达追求,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的美好,激发学生感恩成长摇篮的情感。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为“有新鲜感”,这个概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中多次被提起,如“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等。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对有新鲜感的事物要有观察和发现的能力,在阅读中能够对有新鲜感的语言有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倡导学生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描摹与分享,具备一定的表达力。语文新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中强调要“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阅读中,每一个能够入眼入心的词句,本质上都是陌生却又新鲜有趣的。这些词句,影响并优化着学生的语言系统,使得他们的言语变得更生动,更能准确地表达思想观点。
聚焦本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阅读要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能否关注到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学生阅读输入能力高下的表现。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中……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说明发现与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不仅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表现,而且是语文课堂教学要致力培养的目标。“有新鲜感”是基于个人生活与语言经验的陌生化感觉;对具体的认知对象,又因时空的不同而不同,首次“遇见”感觉新鲜,再次“遇见”也许新鲜不再。因此,“有新鲜感”是受到人物、时空等因素制约的。
表达内容的新鲜感基于学生的生活认知,是学生在生活或阅读中对新鲜事物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如,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出现在边疆小学的大青树、少数民族、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铜钟以及铜钟敲响的声音等,课文《花的学校》中出现的“云雷”“口笛”“花孩子们”等,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有新鲜感的。此外,本单元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场景也颇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学生们下课后跳孔雀舞、摔跤,十分欢乐;《花的学校》课文中“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是何等有趣;《不懂就要问》一文中“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先生拿着戒尺……厉声问道”等,这样的场景,学生平日很少见到,那种充满年代感的新鲜气息扑面而来。
1.词语搭配带来的新鲜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文采常常隐身在语言不平常的、陌生的、活跃跳脱的表现之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有新鲜感”的语言的能力。《不懂就要问》一文中用“私塾”没有用“学校”,用“先生”没有用“老师”,用“照例”没有用“照样”,用“功课”没有用“作业”等表述,让学生读来觉得新奇,颇具趣味性。《花的学校》一文中,描写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常态下我们习惯于用“沙沙地响”;文中用“一群一群”的花,而没用“一朵一朵”“一簇一簇”的花,这样的词语搭配让学生读出了新奇,更读出了趣味。无论是古代的私塾,还是童话视角下花的校园,都充满了时空穿越感,让学生读了感到无限的快乐。
2.语序变化带来的新鲜感
词语顺序的变化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新鲜感,耐人品味,富有咀嚼性。例如,《花的学校》一文中的“碰触”与我们常用的“触碰”一词,词义相近,但略有差别,“碰触”更能表现出树枝在狂风中碰在一起的力量感。教学中,不妨宕开一笔,让学生发现日常学习中的类似的“孪生词”,如“别离”与“离别”、“情感”与“感情”、“蹦跳”与“跳蹦”。当然,学生也会发现有的词语的意思相距甚远,如“蜜蜂”与“蜂蜜”、“出发”与“发出”等。在列举与甄别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因词序变化而产生的新鲜感。
3.修辞手法带来的新鲜感
修辞手法带来的生动、形象、优雅等表达的新鲜感更易让学生感受到。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很好地使用了这样的方式。例如,《花的学校》一文中,“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雷云拍着大手”这两处,通常雷云轰响时必定是乌云翻滚、轰隆作响,文中却将之想象成雷云的大手在欢拍,陡然间变得亲近友好,让学生心生欢喜。
无论是陌生的事物还是陌生的表达形式,带来新鲜感的效果的本源在于有新鲜感的内心感受,即有新鲜感的体验、情感、启示、感悟等。例如,课文《花的学校》用花作为主角,把花当人来写,丰富的想象将学生带入内心充满自由、快乐的校园生活中;《不懂就要问》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热爱与自觉,进而领悟到“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的治学道理。
据统计,语文新课标中出现“主动”一词有23次,强调教师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各种能力与习惯。只有形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有新鲜感的表达能“关注”,而不是简单认知。“关注”,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主动性。学生对新鲜感表达的敏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一点一滴地学得、习得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呢?
“有新鲜感”的表达使本单元有一条清晰的教学线索:学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更好地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交流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两篇精读课文的教学功能呈递进关系:《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重在让学生发现新鲜感的词句;《花的学校》一课则重在引领学生体会新鲜感词句的妙处;而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则旨在让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也就是开始运用;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则是侧重于分享新鲜事,具体要求为抓住别人的兴趣点,分享别人感兴趣的事;习作“猜猜他是谁”则是重在抓住多方面的特点,鲜明地写出同学的特别之处;“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则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表达,同时对有新鲜感的表达进行欣赏、朗读、运用。单元整体教学,聚焦“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单元语文要素,前后呼应,形成一个递进式的教学整体,能有效培养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阅读素养。
语文学习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语文知识的产生和运用过程。在本单元学习中,教师要助力学生自觉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形成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
1.在阅读中引发关注的内容
在阅读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关注、获取有新鲜感的词句,是主要方法之一。课文《花的学校》中,“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一句中的“无人知道”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花又是怎样“跳舞、狂欢”的?为此,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而到了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一课,“学习导语”就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这样,学生在朗读和默读中就会发现有新鲜感的词句,产生了成就感。
2.在品赏中形成关注的视角
效果对比是形成关注视角的重要方法。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这样一句:“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教学时,教师可将它改为“早晨,从四面八方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品赏。这样,学生就能品读出原句体现了热闹、热情、团结的上学场面,不仅上学人数多,而且显得生机勃勃;同时,学生也体会到排比的表达效果,不是“四面八方”一词所能达到的。
3.在想象中丰富关注的画面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是还原词句场景的主要路径。《花的学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句子中,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呈现出美好鲜活的画面,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色彩感;一个“冲”字,体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它们一下子使校园活了起来,有了动感。边读边想象,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语言呈现出的画面的良策。
尝试运用,是语文教学中夯实新鲜感表达的必要手段。语文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教学提出“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的要求。因此,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对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认知、体验的基础上,尝试运用。
1.迁移运用新鲜感表达
迁移运用,就是模仿言语形式,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运用。例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第一自然段,教师可让学生先模仿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用三个“从”字、三个“向”字来说自己熟悉的上学场景,再尝试迁移运用到其他场景中。这样模仿性的言语实践,巩固了学生对新鲜感词句的认知。
2.拓展运用新鲜感表达
拓展运用,就是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进行运用的过程。《花的学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一下子道出了孩子们向往自由、欢乐的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花孩子的身份展开想象练说,描绘出其他场景:“清风一吹,他们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一来,他们_____”……这样,学生打开了思路,不知不觉间就表达出了有新鲜感的美好画面。
3.创新运用新鲜感表达
创新运用,就是在日常写作和表达中,能灵活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这是本单元学习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断由课本走向生活,由别人走向自己,不断地尝试运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校的特别之处,运用所学到的新鲜感的语句进行写作;教学《花的学校》一文,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对花的体验,运用学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描绘自己变成花草树木的体验、感受等。随着单元整体学习的步步推进,学生犹如踏进了言语的秘境,在充满探索的挑战中收获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师应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强调了语文育人的本质,这种育人是在语言文字实践中落实的,而不是刻意的、机械的灌输。“有新鲜感”的表达无疑需要学生去关注、去品味。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获得言语与精神的同生共长。
“有新鲜感”的表达不是追求新潮的表达,而在于表达更精准,更易于引发读者的关注、自觉品赏甚至模仿。本单元教学从对“有新鲜感”表达的感知到体验再到运用,渐次推进,润物无声。如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要聚焦新鲜事,引导学生进行分享,说出自己觉得新鲜的事件。教材还特别要求学生“先试着给人家讲一讲,听听他们有什么建议”,这说明在互动中,择选别人感兴趣的内容来讲,并用上更好的形式进行表达,是一种有新鲜感的口语交际方式。语言是有浸染性的,高质量的语言对表达内容与表达对象而言更为适切,会慢慢培养一个人的谈吐气质,会让人终身受益。
情动而辞发,言语的背后一定是充沛的情感推动使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语将人文主题表述为“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均设置在“美丽的校园”这个场景中,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校园的美丽、温馨。《大青树下的小学》所描绘的边疆的美丽学校,彰显出团结友爱的同学情深。阅读时,学生不只是要读出边疆小学同学们美丽的服饰、有趣的铜钟,更要读出那充满生机的、趣味的校园生活。《花的学校》整篇课文不断把学生与花拉近,让学生感受、体验花的美丽与自由。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尝试练说:“我是一朵花,在那个舞会上……”这样,美好的校园生活幻化成丰富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的美好。教学《不懂就要问》一课,教师可给学生展示古老但新奇的上课形式,也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孙中山”“私塾先生”“吓呆了的同学们”,还可来一次“答记者问”,让学生穿越时空,与文本对话。这些教学活动的缘起都在于文本中“有新鲜感”的表达,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促进学生的场景体验、情感升华、言语生长,能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素为“体会习作的乐趣”。其中,隐含着用有新鲜感表达来体会乐趣之意。简单来说,本单元的教学,既要在阅读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又要在表达中用上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表达的乐趣。教学这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第三题——给班级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目的在于吸引同学,这就是用有新鲜感的表达来实现“广告效应”,就是趋向真实生活,其乐趣自然产生。教学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时,学生发现只从一个特点来介绍一个人是不够精准的,需要写出两三个特点来,这样才更有辨识度,别人才能猜出他是谁。在不断“错认”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抓一个人的外貌、兴趣、习惯、品格等方面的显著特点,并用有新鲜感的词句来表达,才更有辨识度,才更容易引发同伴的兴趣。这一习作的过程,是充满探索的过程,是用新鲜词句表达自己思想并获得乐趣的过程。这些语文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生活,丰富了表达,使语文学习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就是要聚焦“新鲜感”的表达,让学生产生新鲜的体验与感受,最终达成提高学生表达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