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为例

2023-01-24 15:58杜万里宫香伟李晓安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0期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学术

杜万里,宫香伟,李晓安

(沈阳农业大学 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国农林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双一流”建设也为农林高等院校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出了当前和今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和任务[1]。然而,我国农科人才培养面临生源、培养环境和社会需求等诸多制约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积极发展新农科,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科,精准研判现代农业发展态势及对人才的需求,深入改革作物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人才是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与担当[2]。

按学科设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学术创新为导向,偏重理论和机理研究,以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的学术型研究人才,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得尤为重要[4]。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前沿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交叉融合,不断打破常规技术瓶颈,驱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传统的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诸如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确、政策机制不健全、学科知识更新慢、创新能力培养弱等现实问题日益凸显。为此,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探索非常必要。

一、作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

(一)“一懂两爱”“三农”情怀扎根不深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抓手。地方涉农高校具有学科和人才培养的优势,肩负着培养“一懂两爱”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产业、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乡村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外流现象,地方高校在“三农”情怀培育、农耕教育感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人才培养供给侧不能有效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侧,德能兼备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缺乏活力。

(二)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重产出轻投入,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培养过程往往过于专注学术运用,而轻视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宽而求专的知识结构是研究生开展学术创新的基础,而课程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不高与课程设置不科学关系密切,当前的课程中学科前沿知识的分量、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课程相对较少,研究生课程知识学习、思维习惯培养的训练程度不足。面对农业农村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生物、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颠覆性技术的日益涌现,研究生“教什么”的问题仍未厘清,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达成度不高,与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偏差。

(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性

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切都需要创新,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教育改革的起始点,若照搬本科教育的套路必将导致课程信息量少、启发性弱、鼓励创新思维不足等问题。因此,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应着眼于促进创新、引导创新、开拓创新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如质疑激趣法、自主探索法、实践操作法等,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考、质疑性思索等植入课程教学过程,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四)研究生培养缺乏自主探索

研究生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直接决定论文的水平和层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探索的过程,研究生创新能力首先反映在选题能力上。硕士阶段主要应以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和取得研究进展的训练为主,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独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敏感地发现、抓住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目前,研究生主要围绕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学生在选题上思考不足甚至无需思考,研究背景、思路、方法、成效都已完成,无形中减少了选题能力的培养,“研什么”的过程训练不深入,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不足。

(五)学生研究热情低迷,导师培养能力不均衡

学术型研究生是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围绕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相关工作。除了具备扎实的基础和水平外,还必须具备优秀的研究品质,有追求科学真理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有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在社会某些功利思想的影响下,部分研究生这种品质逐渐丧失,自主追求学术的驱动力不足,研究热情低迷。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的个人思想素质、科研水平及培养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极大,特别是中青年研究生导师,因其指导经验少、研究方向未固定,且晋升压力大,追求“短、平、快”研究项目,导致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怎么研”存在困惑。

二、作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一)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模式

育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人人参与、各尽其责,达到多方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新力量的效果,充分发挥导师、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使广大教职员工在进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过程中,自觉将育人作为价值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全心全意做学生品格锤炼、知识学习、思维创新的引路人,实现了全员育人;以“懂理论、有信念、讲情怀、善工作”为目标,将“一懂两爱”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与实践教育,即学生从开学第一课开始,一直到毕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这其中在籍的每一天,都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实现了全过程育人;全面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以智育德,双线并行,将课程思政融入各个培养环节,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实现了全方位育人。以“有思有行,有能有为”作为作物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双核动力,培养学生立志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的立场和信心。

(二)开拓“四位一体”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新路径

通过顶层设计,从计划、抓手、人员、环节,搭建“四位一体”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平台。(1)弘扬新时代教育理念。弘扬耕读教育,厚植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耕读教育。辽宁既是我国红山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大豆文明的起源地,是拥有众多英才的耕读文明大省,将地方性和传统性的知识文化作为学校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内容,充分转化历史、文化资源为新时代思政育人资本。(2)强化知识构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能担当时代重任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增设学科学位课“论文写作指导”、学科方向学位课“作物信息技术”、公共选修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体育专项”“美学系列讲座”“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调整一批专业支撑薄弱、目标达成度低的课程,达到学以致用的课程建设理念。(3)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鼓励研究生担任助教,在教学实践中增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根据研究生的研究领域和专业知识组建研究小组,促进学生间的心得交流,碰撞试验技术、经验的各种思想火花,激发研究灵感。(4)开拓国际视野。通过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聘请巴斯夫、拜耳、KWS种业等国际知名农企高管,开设“跨国企业大讲堂”“现代种业发展概论”等专题课程,以开阔研究生的学术思维和国际视野,发掘人才培养有效路径。

(三)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1)通过教研室和课程小组讨论等方式,持续提高导师思政教育技能;在导师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等环节强化导师能力培养,以保障导师队伍高素质、培养学生高水平、学科建设高质量。(2)选派青年教师出国深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如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辽宁省地方合作项目、俄乌白国际合作项目,依托上述项目开拓导师视野、增强业务能力。(3)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作物生产一线,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以派驻乡镇、乡村的扶贫干部为纽带,充分利用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4)乡村人才引进高校课堂,紧扣乡村产业人才需求,充分挖掘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田秀才”“土专家”进入高校课堂,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阻碍,提升教师对乡村文化传承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

(四)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学术委员会提出“五导”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即思政铸魂引导、做人做事教导、学术创新指导、心理健康疏导和院校层面督导,以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具体为:(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学生“三农”情怀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保障,诠释新时代研究生耕读教育“三农”情怀培养的新内涵。(2)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教育研究生做人正直善良、做事勤奋努力的道理,树立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灵魂和核心,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即学术前沿的敏感与判断能力、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参考文献的能力、提出学术命题与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4)研究生不仅面临学业、经济、婚恋等压力,同时面临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需建立宿舍—院系—学校三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科学的干预方法。(5)学校教学监督与指导办公室建立了从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等全过程督导体系,为培养质量提供保障,同时学院也成立了研究生培养督导小组,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三、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效

(一)造就了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教师团队先后获得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成员共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等荣誉78项;农学院获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作物学教师团队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作物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成果示范转化中心。

(二)培养了一大批德能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方案改革实施以来,发展研究生党员52人,获省市校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432人次,获顾慰连纪念奖学金7人。获国家奖学金49人次、校长奖学金690人次、学业奖学金844人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报告130余人次、获奖32人次,获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5篇,发表学术论文264篇。

(三)课程实践和实践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明显

《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入选“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2015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为铁岭张庄科技小院挂牌。2019年8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到张庄合作社考察时,对科技小院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给予肯定。

(三)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引领作用突出

人才培养新模式受到了农科兄弟院校的肯定,毕业生广泛入职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生产管理一线单位,毕业生“深耕基础、知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强化了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本质要求,凸显了研究生的学术品质和职业素质,完善了研究生学术创新、解决前沿学术问题能力的机制。有关教学改革成果通过公开出版、发表等方式,对农科兄弟院校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实践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结语

立德树人与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业高端人才的优质培养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在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鼓励自主选题、强化理论创新研究,引导激励研究生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研究品质,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秀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将继续砥砺前行,以一流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双一流研究生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