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医临床教师教学基本功创新策略探讨

2023-01-24 15:58:08黄国初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0期
关键词:基本功青年教师课程

王 萌,姚 春,黄国初

(1.广西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医学临床课程呈现“两性一度”的特征: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为了杜绝“三俗”进课堂、杜绝“假大空”进课堂、杜绝“闷、板、枯”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各大高校都各出奇招,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本人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对提高中医临床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1]。

一、高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涵

高校教师基本功内涵广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韩思民老师认为读懂教材是教师一项最基本的基本功[2]。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来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教材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研读教材,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方向,拟定适合于学生的教学难度,并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彭彦霄等认为从“四个回归”出发,教学基本功包含教案设计、教师素养、课程思政、创新能力四个内容[3]。此外,教学基本功还包括语言、教姿、教态、板书、简笔画等教师个人魅力,同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及教育技术的运用等,也同样作为教师基本功的重要组成内容。本人认为,中医临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当从文化底蕴、教学设计、课堂创新、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集体备课与临床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抓起。

二、中医临床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一)以文化打造金课

中医课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是在数千年的文化中创造、积淀、发展而成,它既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能让学生肯学、乐学、主动学,教师应当在其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叶圣陶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教师要带领学生坚持“以本为本”,运用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方法开启中医文化的深度学习之路。将“讲好中医故事、传播好中医文化、传承好大医精神”融入立德树人行动中,以“三融入”为主要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育改革,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打造中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金课”。例如,在医古文当中分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定义、区别和联系,通过汉字背后的故事感悟中医文化深厚的积淀。此外,打造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金课”,吸取文化精髓,进行中医德育教育,使学生知识上有收获、品德上有提升,需要靠教师们拥有扎实的中医基础,能够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地探求中医学的真谛,在课堂上做一个有思想的传教者[1]。李定祥等通过“六书”造字法解构汉字的形、音、义,对汉字的起源、含义、特殊用法等一一阐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理论中基本概念的理解,为学生研习古籍清扫障碍,将中医文化深植与中医学子的心中,使得奥义深刻的古汉语成为打开中医文化之门的钥匙[4]。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创新

教师不是教材的搬运工,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照本宣科和“填鸭式”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中医院校的教师打造一门有深度、有内涵、有文化的临床课程,需要以新课标为导向,回归本分、深挖内涵、回归初心、立德树人、回归梦想、变革创新。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要坚持体现生活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5]。中医临床课程可运用案例式教学、情景互动教学、SP病人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当中。教学设计是一门课的指挥棒,承载了教师的态度与情感,是教师基本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的创新使得教学设计焕然一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投入地参与到课后思维延展的学习活动中。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参与讨论、发言、亲身体验、动手实践、让学生来讲授以及互动教学等,对所学的内容加以运用,这些都能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使用视觉工具(图片、视频、表格等)、音频、模型等进行辅助教学,使中医不再枯燥乏味,既能给予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点。

近年来新技术、新媒体的创新,给学习注入了一股新生的力量,微课、慕课、移动学习终端、思维导图、自媒体、中国慕课、智慧教室、虚拟现实(VR)、数字化现实的兴起,让中医临床教师们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成为可能。雨课堂很好地契合了针灸学在线教育的需求,让学生碎片化学习知识,让老师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程度[6]。李黎通过在“全科医学概论”这门课中使用“RICE问诊”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全科医学这门学科[7]。“康复推拿学”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应用医学,彭亮等对其研究生选修课程采用开放式、研讨式的教学模式,选取分小组的作业式、PBL、CBL教学方法,将针灸推拿学、康复专业、其他中医相关专业的学生混编成各学习小组,在探讨疾病理论、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以及治疗干预方案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阐述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科融合[8]。针对学生的课堂作业、研讨成果(技术创新、治疗方案等)、课堂汇报等采用等级赋分;针对同一内容的研讨辩论,引入PK竞赛环节,优胜者得分;针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意见建议,审阅后根据等级赋分。经过教学改革后的“康复推拿学”学生满意度增至95%,选课人数明显增多。可见,中医课程本不是古板枯燥的学问,有了各项新技术的融合、新思维的碰撞,中医临床课程也可以焕发新的生机。

(三)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为使中医临床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和熟悉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青年教师顺利成长,可由教研室指派学术造诣高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一般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充分发挥导师“传、帮、带”作用,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听课、试讲、实践带教、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学期检查、座谈交流、验收考核等各环节和过程的严格控制,保证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导师每学期进行理论课堂教学示范,并对其讲解教学心得体会与教学方法技巧,同时深入青年教师执教的理论或临床实践课堂,对其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评教,及时向青年教师反馈建议和意见。参培青年教师及导师逐项完成培养任务→导师审核→青年教师报名期终考核→完成对学员的实践教学能力验收→教研室审核学员教学材料、导师验收情况→组织开展理论试讲验收和业务知识考核验收→将验收支撑材料上传录入系统→教研室验收意见→医院验收盲评考核→医院组织专家分组现场验收答辩。

青年教师在导师制的培养下加强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以期在中医临床教学的工作中展现良好的教学水平。建立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队伍,可以帮助中医临床青年教师适应教学,使其尽快达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迅速成长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四)集体备课与临床教学实践

青年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部分资历高的教师也在教学上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在教研室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研读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探讨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课程设计,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打造精品课程,从顶层设计、课程架构和课堂落实等方面进行研讨,为优化整合课程教学打下基础[9-10]。

实践带教、见习带教、临床理论教学,实训课程等是对中医临床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次次打磨,通过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临床带教水平,探寻适合本学科的临床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生的理论与操作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采用安排教师说课作为集体备课的主要方式,强调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并收集学生在课上提出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及反馈信息,在集体备课中进行讨论,当问题解决时,参与教师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积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11]。

(五)教学反思

朱熹曰:“日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慎思笃行,不断革新,是给自己的挑战,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的体现。教学反思通过总结成功优点、存在不足、调整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进行再教设计等几个方面,形成一个教学良性循环。乔虹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部分教师缺乏反思意识、反思效率低下、反思方法欠缺,她提出应当建立反思意识,提高反思效率,注重反思连贯性和系统性。在教学反思中发现案例式教学法是比较适合《内经选读》教学的方法,应该努力优化和推广。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停下来思考、改变的勇气,就没有向前发展的动力[12]。

三、提高中医临床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创新策略

(一)开展中医大讲堂授课

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加强中医临床教师的文化内涵建设。在校内开展中医大讲堂活动,邀请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名中医为青年教师授课,能帮助他们研习经典,加深对中医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培养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提高中医临床教学能力,确保中医类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具备岗位胜任能力。为提高医务人员运用中医经典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助推医院中西医协同攻克重症疑难病症工作的开展,增强中医临床教师信中医、享中医、用中医的信心和力量,我院举办“中医经典百家讲坛”系列学术讲座,中医临床教师、骨干人才、中医爱好者等踊跃参加。蒋日磊等通过采用融入式、嵌入式和渗入式的课程思政切入方法,融入中医临床经典导读这门课程,推进中医文化传承,培养医者仁心、仁术、守正创新等从医素质,实现价值引领[13]。

(二)持续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

高校在教师教学基本功建设方面当从基础抓起,持续开展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内容涵盖教学设计、高效教与学、PPT设计、雨课堂运用分享、微课设计制作、考易系统运用、对分易平台运用、蓝墨云班课运用、教学反思专题及优秀教师基本功竞赛经验分享等,它们能让在校临床教师如沐春风,如获至宝。我校通过微格教学培训、教学工作坊等短期培训,将先进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理念一一传授给各系骨干教师,进行实操练习并逐步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

(三)借助互联网拓宽教师继续教育平台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传播迅速,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和自媒体,如中国大学慕课、网络课程平台等提升自我,进行继续教育,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知识领域与学生的多样化知识需求。

(四)通过教学竞赛以赛促教

通过组织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让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提升自我教学基本功,更新知识,挖掘潜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教师基本功竞赛培养了一批有能力的教师,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课,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同行,以期达到以竞赛促教学,个别带动集体共同进步的联动方式。我校教师发展中心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规培教案比赛等手段以赛促教,展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设计,如: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西医诊断学等。

(五)加强境外教学交流,拓宽教师国际视野

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优秀青年教师境外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通过走出去,跟国际接轨,了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理念,学习境外教学方法,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从而提升本校中医临床教师基本功建设。通过短期及中长期境外培训,使得在校教师开阔眼界,从提高教师基本功做起,努力搭建高水平中医教育平台。

结语

《孙子兵法》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让自己的课成为“金课”而不流于“水课”,要从教师基本功抓起,从自身改变到课程改革,努力打造一门高水平的中医临床课程。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难于教”“不教高于教”,授人以渔是教师的己任,提高中医临床教师教学基本功,让学生更自由、更快乐、更主动地学习,是我们始终不懈奋斗的方向。

猜你喜欢
基本功青年教师课程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4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 02:47:12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