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发展路径

2023-01-24 15:58唐妙言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0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资助精准

唐妙言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江苏 南通 226007)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承担着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优质人才的使命。高职学生普遍有生源质量不高和文化基础差等特点,所以高职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也有属于自身的规律。以调整和改进资助管理模式为脱贫攻坚关键点,由保障型资助变成发展型资助,重视学生高质量全面发展,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就业。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探索创建发展型资助长效体系,让精准识别、协同育人与回馈社会构成良性循环,有效阻断贫困间的代际传递,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内涵

(一)教育公平——价值旨归

资助学生主要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发展成才,让这些学生同样可享有人生出彩、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享有与祖国共同成长发展的机会。在高职院校中,发展型资助与保障型资助均是党和国家在平等公正的教育权利下,对各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的合理调整,保障型资助重视“能不能上学”,其更多停滞在经济资助层面,未能充分发挥自身育人功能;发展型资助重视“怎样上好学”,囊括多层次、多方面的资助,不只是经济资助,能够充分发挥其资助育人效用。发展型资助转变了受助主体“等靠要”消极思想,强化了受众主体自我奋斗、努力拼搏意识,并能有效疏导受助主体自卑情绪,提高受助主体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协助受助主体成长发展,尽量保证受助主体与普通主体享有同等教育资源。

(二)能力素养——基本要义

所谓发展型资助,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引领,培养受助主体思想品德、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助推受助主体全面发展。发展型资助已超越经济资助,其更加重视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为彻底打破贫困代际奠定扎实基础。基于新时代下,针对培育贫困学生思想品德而言,高职发展型资助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道德修养。针对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来讲,主要培育其应用专业知识、技能、理解力与价值观等系列要素,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侧重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针对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能力而言,要引导学生转变常规思维与固化观念,合理改进与创造原本不存在或是不健全的事物、元素、环境与方法,并可以得到较好成效的能力。对于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而言,要以培育其人文知识、精神与行为为核心,让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健康三观与人生态度,充分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基因。

(三)精准施策——关键原则

在新时代下,高职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要以精准掌握受助学生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为基准,了解受助学生家庭成长背景,明确受助学生思想变化与行为特征。首先,从受助学生成长背景来讲,据调查可知,贫困学生可以客观叙述自身成长背景,保持平常心态。主要体现于:(1)父母无法承担好子女学业引导者,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社会资源。事实上,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基本上都是初中或以下文凭,城市学生家长通常从事各种基层工作,农村家长则是在家务农或是外出务工,他们难以为子女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业建议与指引,更难以为学生人生目标选择提供支持。部分学生从小便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及引导。(2)见识与眼界狭窄。有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前,从未走出过生活的小县城,即便出远门,也是探亲或是考学。(3)教育基础与才艺薄弱。西部地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而英语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更是相对薄弱。部分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只具备大众兴趣爱好,缺少个人才艺特长。(4)消费理念不同。由于缺少经济基础支撑,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无法接受更全面的教育,多数学生每月生活费均控制在1000元左右,难以支撑他们使用娱乐休闲资源和较贵的学习用品,这些学生能够认清现实,根据能力进行消费,十分节约。其次,从受助学生群体发展型需求入手,展开精准施策。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对幸福生活与美好未来的期望,主要在于拥有更多需求内容和更高需求层次。为此,高职应将问题作为主导,将需求作为导向,根据受助学生难点问题进行精准发力,高度关注受众学生对幸福生活需求的多层次性,依托学生共性与差异化需求,分组、分群、分层次、分阶段展开差异性教育,有效解决受助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幸福感。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困境

(一)资助经费来源单一

现如今,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来源途径有限,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政府组织财政专项拨款,公办高职院校只有遵循节约原则才可勉强共用,其他民办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资助资金也十分有限。尽管隶属公办院校范畴,地方院校、省属院校与部属院校也存在很大差别,地方院校自身事业收入较少,还要注重内涵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只能依靠政府资助专项资金,难以划拨学校资金推行发展型资助工作。尽管社会企业也会为高职院校提供资金资助,但这些资助资金具有较强的使用目的,基本上都被划分为专项奖学金,无法列入到发展型资助体系。

(二)资助主体不够精准

精准识别与定级贫困学生,是我国高职院校确保发展型资助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学校均未创建完备的资助认证体系,发展型资助工作普遍存有识别不准和贫困等级认定模糊等问题。现阶段,高职认定贫困学生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或是建档立卡等相关证明作为主要依据,高职学生在填写家庭调查表时经常会夸大自身所填信息,家庭经济总收入情况申报不实且民政组织核查难度较大,倘若相关职能组织未能严格把控贫困学生认定工作及尺度,定然会发生认知偏差。此外,精准合理认定贫困学生贫困等级,要求各地方政府和学校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认定贫困学生贫困等级往往是由院系组织进行评审,随后上报至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展开审批。因民主评定环节以贫困学生提供的个人资料作为依据,难以实现精准定量分析经常会出现因人为因素干扰而对认定结果形成影响。

(三)资助过程缺乏监督

将精准扶贫作为导向的发展型资助工作,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发展过程,高职须创建完备的资助过程监督体系为发展型资助提供支撑。从本质角度而言,资助管理以育人为最终落脚点,强调以学生为本,要立足贫困学生现实需求和成长特点,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与发展。然则,很多高职学校认为确立资助名单、保证资助资金到位,便是发展型资助工作开展全过程,缺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化跟踪和深入调查,比如助学金和奖学金是否合理运用、贫困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只局限于政府资助拨款上,资助工作缺少方向与深度,亟待完善资助管理体系。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反思现有资助政策同贫困学生现实需求存在的契合度,认为受助学生感恩意识薄弱是由于其思想觉悟较低所致,这是造成高职发展型资助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更是后续资助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发展路径

(一)创新方法,精准资助

高职发展型资助体系发展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掌握“哪个贫”“为何贫”与“哪里贫”问题,给予精准扶贫。伴随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数字中心、云计算懂技术已被合理运用到校园建设中,教职工、资料、后勤服务以及学生数据库等均已实现互通互联,高职学生凭借校园卡便可做到生活消费、门禁出入等多种功能,为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便利。与此同时,数据中心还可详细记录学生日常消费行为、课堂出勤与学习情况。借助大数据技术对高职学生校内海量行为数据展开深层次挖掘,整理、清洗、剖析,通过数据模型技术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且,高职学生校内行为数据可以充分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如根据分析学生校内消费数据和食堂消费金额,精准筛选出每餐消费额小于平均水平3/5的学生群体,随后利用数据清洗技术,刨除不在食堂消费的学生,如此便能有效判定剩余学生经济困难。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宿舍刷卡考勤、图书馆借书和超市消费等数据展开综合评定,掌握学生实际经济水平,了解“隐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虚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提升贫困学生鉴别准确性与科学性。

(二)科学分类,加强帮扶

高职在推行发展型资助时,应从物质、精神、道德和职业能力层面展开系统剖析,因人而异,根据贫困原因确定贫困类型,动态调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想、所需,合理分类,创建个性化帮扶项目,保证高职贫困学生需求和学校供给精准对接。第一,高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应当打破传统重视物质帮扶、轻视能力培育的现状。学校在全力保障贫困学生基础生活与学习需求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学生精神和能力,既要充分发挥“输血”功能,又应发挥“造血”作用,以物质帮扶为基础,培育贫困学生高尚品质和职业发展能力,满足贫困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助推学生顺利就业。第二,部分贫困学生借助兼职来减少自身经济压力,尽管兼职能为学生增加更多社会阅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然则长时间的兼职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更严重还会由于过早接触社会,形成错误认知。鉴于此,学校应为贫困学生提供校内兼职岗位,如食堂兼职、图书馆兼职等,在保证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赚取生活费的机会,减少学生经济负担。第三,应高度关注贫困学生就业问题。唯有切实解决贫困学生就业问题,才可确保学生在社会中能安身立命。这就意味着,学校就业指导教师要帮助贫困学生创建信息档案,一对一帮扶,指导学生制作讲案、传授面试技巧、推荐工作岗位等,帮助学生打通走向社会岗位的“最后一公里”。

(三)整合资源,协同育人

发展型资助若想贯彻落实“四位一体”协同资助体系,则应将政府、学校、企业与行业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深度协作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创建协同育人体系,形成将政府作为主导,学校作为主体,辅以行业企业的多元主体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和功能,保证资助育人工作实现最佳效果。第一,政府应积极建立由自我主导、高职执行、行业企业补充的资助权力构架,借助立法确定各方权利与职责,优化监督体系,使得政府在资助工作中充分发挥协调和监督作用,有效监督学校对各项资助资金的合理运用,实现“高效利用”“真实资助”,让发展型资助体系管理有章可循。第二,行业和企业应加大对发展型资助的支持和帮扶。众所周知,学校主要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所以激励高职同社会企业进行合作,推行“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有助于系统解决贫困学生物资资助和就业问题。第三,高职院校应针对发展型资助体系制定配套措施,合理建设资助环境,打造良好育人氛围,注重对贫困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将感恩教育渗透资助管理工作全程。

(四)转变思想,优化制度

发展型资助工作的思想、观点及理念,对高职后续资助体系政策构建、组织设计以及规范引导等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悄然发生改变,随之社会、家庭与学生对高职资助工作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满足基础经济资助后,对高质量“资助育人”产生更大需求,拥有新期待与新向往。加上国家教育组织对高等教育整体投入力度不断增大,越来越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资助模式和方向亟须转变,要求高职改变传统思想,落实发展型资助工作。首先,高职应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原则,以学生为核心,将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主导,充分掌握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积极探究全新发展型资助体系,充分满足不同学生发展成才需求,并在保障经济资助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将更多精力和时间用在提高学生智力与志气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其次,在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时,高职院校要强化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自豪感,将“中国文化”与“民族意识”合理渗透到资助工作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态,进而为国家发展建设培育英才。此外,还要优化发展型资助制度,弥补缺失。

结语

高职发展型资助模式要遵循“精准资助”工作理念,整合资助管理和服务育人,创建物质资助、道德浸润和能力拓展有机结合的资助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高职发展型资助体系效能和价值,保证资助工作实现持续长足发展,进而为高职资助育人水平大幅度提升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