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2023-01-24 15:58蔡亚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0期
关键词:党课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张 丽,蔡亚峰

(南京工业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数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蓬勃发展,对高校师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改变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外生态环境,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客观审视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变革

(一)学生平等对话意识日益增强

新媒体具有平等性和互动性的传播特点,拓宽了学生关注时事的途径,为交互双方搭建了虚拟平台,极大地迎合了学生要求获得平等对话的权利,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的单纯接受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他们借助新媒体可以实时表达对某一事件的意见、记载学习体会等,将自己所关注的贪污腐败、社会安全、贫富差距、民生保障等问题反映给党组织。

(二)学生党建工作载体日益丰富

与传统媒体相比,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为标志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渠道不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多地采用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形式,有效弥补传统党课等在时空和地域上的短板与不足,实现对大学生党员培训学习内容的多样性,拓展在支部生活形式的创新性,加强支部成员之间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增强其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推动学生党建教育工作载体的创新和丰富。

(三)学生党务工作透明度日益提高

新媒体具有信息传递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党员能更便捷地参与党内事务,更好地行使和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也为推进高校党务公开和程序透明带来了机遇。如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学生“民主评议”“党员拟发展公示”和“预备党员转正”等栏目,将拟发展对象的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广泛收集党内外学生意见,让发展党员工作晒在阳光下,使得群众监督制度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逻辑理路

(一)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

纵观党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一贯注重使用传播媒介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大战略任务。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成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及党的发展的中流砥柱,党的建设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党员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党的奋斗事业才会后继有人。

(二)顺应和把握时代发展潮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面对新媒体给学生党建工作所带来的新问题,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打造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阵地,这不仅是我党不断顺应时代历史发展潮流最重要的内容,更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升信息化能力,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现实要求。

(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学生党员

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在文化传播领域和国民素质提升方面的应用。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要立足于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深入研究新媒体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党建的科学化发展路径,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媒体环境中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主义取向,顺利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

(四)增强和提升党建队伍凝聚力

在新媒体环境中,因网络文化的交互性、隐蔽性和开放性特点,衍生并传播着一些负面的信息,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三观,也冲击着高校传统学生党建的工作模式。高校向来处于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前沿,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对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进行创新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媒体的多元化特点对高校学生党员信仰养成带来新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创新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渠道更为多元,未经鉴别和筛选的多元价值观直接影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价值判断,各种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的冲突凸显,极易导致个别学生党员信仰动摇,对学生党员信仰的养成、党员先进性的提升都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认识争夺新媒体阵地的艰巨性和重要意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主流文化占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理性言论的传播,引导大学生信赖党的理论、政策和行为,增强学生党员防腐拒变的能力,确保高校党建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是摆在高校党建工作者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新媒体的开放化特点对高校党建工作形式带来新挑战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一方面,传统党课的讲授和参观讲解受到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往往会采用反复灌输的方式,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方式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对学生更加包容,让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另一方面,传统党课授课教案撰写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课质量的高低,部分教师或党务工作者教师照本宣科,往往出现“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乏味枯燥”的情形,而新媒体环境学生党员在互联网、手机App等新媒体途径上获取的信息,与其学习、生活相关联,更容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工作方法,已经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新媒体的互动化特点对高校党建工作评价方式带来新挑战

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制,以制度规划指导对新生代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环节。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环境由过去的相对封闭变得更加开放,而高校对于党员教育的方式中,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或党课学习的方式来开展,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党员标准主要以政治理论课、党课学习成绩为依据,缺乏对学生党员多维度、分权重、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同时,针对党员党性教育的考核机制还有待完善,党建信息的过滤和控制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考核手段相对滞后,评价主体相对单一,与上级党组织的沟通渠道也相对狭窄,这些也给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带来了困难。

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新媒体党建意识,加大新媒体党建投入

各高校党委应树立新媒体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整体规划上,有计划地建立和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学生四级党建网络体系,处于一线的党务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向学生们交流、学习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实现向平等、双向的党员教育模式的转变,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高校党建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新媒体的发展新动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为高校党建宣传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高校党员教育的新渠道。

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党委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将新媒体党建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加大新媒体建设的投入,为高校新媒体学生党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于新媒体党建中,开发党课精品课程,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机制,抓好新形态下大学生日常党性教育,把党的意识教育和党性素养教育延伸到全体青年大学生中。

(二)强化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提高大学生党员自我媒介素养水平,能够借用相关技术对新媒体信息进行辨识、筛选和运用,以警惕睿智的眼光去辨识不良媒介信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学会运用并重新整合、归纳所获得的媒介信息和知识。其次,要提高大学生党员有效行使新媒体话语权的能力,保障他们运用新媒体了解社情民意和国家事务消息,并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引导他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海量媒介信息,选择大学生的关注点,在相互讨论、正确解读和就一些敏感问题深度剖析下,提高大学生党员是非观念的辨别能力,科学设计媒介信息内容,积极创造有意义的正能量信息,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强责任意识,有担当的新媒体主体。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党员对于媒介的选择随着媒介载体的形式的丰富和多样化也变得更为自由和广泛。与此同时,大学生党员的参与管理意识也日益凸显,积极要求获得更多的校园微信、微博、QQ等平台的新媒体管理职能。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者要在适时、适度的原则指导下,赋予大学生党员自主管理和运营党建新媒体的权利,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在新媒体的吸引下得到不断提升。

(三)加强党建队伍建设,实现党建教育形式与时俱进

高校应拓宽视野,积极引进技术型党建人才,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对既懂技术又有扎实党建理论功底的年轻人才予以重用,不断改善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新媒体党建队伍,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与管理,深刻把握新媒体的功能和发展规律,并通过定期开展各类专业培训、评优评先和专业讲座等活动,通过以讲促学、以讲带学,用鲜活的实践理思路、教方法,推动专业化培训实现传承“红色基因”、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校际之间的工作交流,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不断总结新媒体发展趋势和运用规律,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新媒体环境下要使学生党建工作获得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点赞,不仅需要高校党建工作者在既有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更需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积极推进党建项目品牌创建工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学生党建工作,积极打造精品专题课程。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当解放思想,积极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榜样引领青春的示范作用,切实把创新贯穿于党建品牌创建的始终,在坚持教育内容党性原则这一根本原则前提下,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发起活动,在实施阶段按照具体情况分为线上或线下两条路径开展,以点带面扩大活动影响,传播党员正能量。

(四)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道,构建高校学生党建激励机制

加强高校党建网站的建设,高校党务工作者要以丰富网站内容吸引力为重点,不断增强党建网络平台的影响力。一方面,宣传党的各项知识、最新政策、文件,将主流媒体网站教育资源及时“共享”给学生,提高学生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兴趣和活跃度;加强在线党课的测评功能,组织学生在线学习相关讲义、课件,并进行在线党课考试,实现数字化考评。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党史人物的资料,在确保教育内容严谨的基础上,寓教于乐;讲述学生身边故事,传播青春正能量,通过校园网、优酷网、QQ、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转发和播放,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演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扩大示范辐射范围。

依托基层党委、党支部、团委等各相关部门,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能动作用,实现学生与教师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有效整合。紧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特征,突破传统评价方式的单向度做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慎重地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做到党员发展培养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价手段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注重把大学生党建评价结果导向与评价过程相结合,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党课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