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探寻小说教学新途径

2023-01-24 11:41◎张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创作教师学生

◎张 敏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小说等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多角度揣摩、品味作品中的经典语言,梳理、反思、总结阅读经验和方法,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总结写作技巧,在写作中提升思维能力,内化写作素养,进而更全面地掌握小说教学方法。

一、细读文本,迁移写作技能

(一)推敲关键词汇,洞察人物性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揣摩、品味作品中的经典字词,用圈点、批注等方法提升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等的理解,能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小说作品,挖掘总结其中写得精妙的词句,并借鉴模仿,迁移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孔乙己》时,有经验的教师会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其中的某些片段,着重挖掘其中的动词,并分析作者为何如此选择。文章中屡次谈到孔乙己的手,用了“排、敲、伸、罩、摸”等词语,学生可以用演绎法,将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并说说这些动作体现了什么性格。如有学生认为“排”的动作是潇洒地一挥手,几个铜钱就出现在桌子上,表现孔乙己当时尚有余钱,生活不算过于窘迫,而后面的“摸”,则表现出他不舍,但是又无可奈何的状态,能更好地展现其窘困。由此学生发现运用合适的动词能体现人物的状态,展现其心理、性格。此后,教学者再让学生自主创作,用动词展现人物性格,如同样写扫地,豪放的人“挥舞”扫帚,而细腻的人则“将扫帚拖着地,一寸一寸往前挪”,这样写就体现了人物性格。

王先霈先生认为:“读文学作品,每一个字都不能放过,对词义的理解差之毫厘,对文本的把握可能失之千里。”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把握住了关键词汇,并认识到斟酌词句的重要性,他们在自主创作的时候也会选择合理的词汇,展现出人物的典型性格。

(二)品析环境描写,理解社会意义

环境描写具有突显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展现社会背景等各种不同的作用。在指导学生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环境描写之处,说说作者暗示了什么,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环境描写是否反衬了时代特点。

阅读《故乡》时,教学者可以让学生阅读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如:“冷风吹进船舱中,……没有一些活气”,并思考问题,探索“我”离开家乡多年,难道不想念家乡吗,为何心中会悲凉,这段环境描写是否暗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搜索背景信息,学生发现本文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场景,虽然封建专制被推翻了,但是地主阶级和官僚军阀依然奴役民众,所以百姓的生活很凄苦。这样就不难想到“我”作为进步的知识分子,必然为这世道而感叹,同时,这样的环境描写也暗示了故乡的劳动人民生活于凄凉悲苦之中。最后,学生还要分析自己的作品,思考如何加入环境描写,展现社会意义。如有学生写的是疫情封控期间,小区环境依然很好,没有脏乱差,他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心怀希望,暗示了全小区群众齐心协力,战胜新冠的主题思想。

学生发现,将环境描写和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分析,两者能相辅相成,帮助自己更好地解读作品。在写作的时候,如果能适当运用环境描写,也能起到烘托社会环境,展现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补充留白内容,发散思维空间

优秀的小说常常有耐人寻味的留白之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细读中挖掘这些留白处,品味其中的韵味,并发散思维,试着补白作品。这样就使得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也能让其在读写结合中进一步理解作品。

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并没有交代叔叔于勒具体的生活状态,只是通过一封信的形式,展现了于勒曾经的富贵生活,此后又通过他人的叙述,介绍他的落魄遭遇,作者用“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等词句印证了于勒生活的变化,但是却并没有详细介绍他为何会变成这样。教学者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留白创作,想一下于勒这些年的生活状况,并着重展现他如何暴富,又如何变穷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思考角度不同,有的从于勒个人的性格特点入手,写了他好吃懒做,在成为暴发户后坐吃山空,还有学生写的是他人骗了于勒的钱,导致他变穷。教学者要提醒学生将人物特点和社会特点融入到作品中,体现出该时代的人金钱至上的观念,体现社会人情之淡漠,这样的补白更符合文章的主题思想。

在补白中,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进一步了解,结合其性格特点推理猜测了留白处隐藏的语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因为不同的学生思考角度不一样,补白的内容也不同,交流讨论一番,能让他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二、拓展对比,深化写作意识

(一)对比单元篇目,学习细节刻画

对比阅读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一组文本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写作策略,深化习作意识。教师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比分析,看看作品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并尝试借鉴创作。

《社戏》《故乡》虽然都是展现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作者也相同,但是人物形象却截然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比这两部作品,看看作者如何刻画人物形象,他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试着从人物心理、生活方式、时代特点等角度入手对比,发现《社戏》中展现了淳朴的百姓,他们热情好客,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和《故乡》中一心想着占便宜的杨二嫂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社戏》中的人生活方式简单、质朴,同时又热情好客,这和闰土木讷的形象截然不同。《社戏》展现的是没有被现代工业文明摧残的一片净土,而《故乡》体现的则是被封建残余残害的社会。学生对比完毕后,试着模仿其中的片段进行人物细节描写,如模仿“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等词句展现人物外貌,模仿“我”和闰土的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在对比细节描写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要写好人物,必须要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还要了解当时的时代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创作才能写出典型性,让细节描摹更出色,提升写作水平。

(二)对比经典名著,提升立意境界

一些经典名著篇幅比较长,学生很难一次性读完,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精彩片段,组织他们对比分析,可以看看作者如何展现人物形象,体现他们的精神世界,深化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学生也能写出立意高、境界深的文章。

阅读《智取生辰纲》后,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水浒传》片段,并找出其中类似的情节,对比分析,分析人物精神世界,思考作品的立意。如引导学生对比:“武松打虎是《水浒传》名段,而‘李逵杀四虎’却并没有那么出名,同样是打虎英雄,作者为何用更多语言赞美武松呢?”学生对比分析,认识到了作者的立意。李逵杀虎是为了给母亲报仇,虽然体现孝道,但是并没有惠及他人,而武松打虎则是造福一方乡里,更符合侠义精神,而行侠仗义正是作者要突出的主题思想。此后教学者再让学生参与自主创作,思考如何稍作修改,让原先的情节提升境界。

在对比经典名著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对人物进行多元组合类比,在倾听、商讨的过程中提升阅读水平,此后还要将总结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主创作中。

(三)对比影视片段,丰富表现手法

对比影视片段也是对比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它比较生动形象,而且体现了跨媒介阅读的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小说和影视剧作品在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点,并思考在写作中如何借鉴影视剧的表现形式。

在阅读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影视剧和小说对比阅读的活动,展现该文字的电视剧片段,并让学生思考两者在呈现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的异同点。学生发现,影视剧的特点是简单直白,可以通过直接展现的方式体现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对于突出展现的部分,还可以使用特写的方法。至于心理描写,需要演员用神态、动作体现,也可以使用画外音的方式直接体现。小说则显得更为内敛,都需要用文字引发读者想象。此后教学者让学生自主创作,将电视剧中的片段转化成文字,然后和《红楼梦》的原文对比,看看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如有学生写了“黛玉葬花”,发现原作者不仅写了动作描写,还用诗歌的形式展现了林黛玉的内心活动。教学者还要引导学生将影视剧中好的表现方式用于小说创作,借鉴提升,如有学生发现影视剧可以用慢放的方式展现重要内容,他在自己写作的时候试着用重复的手法,还原这种艺术效果。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让学生通过对比影视片段和小说文本获取信息,进而更好地观察、辨析、分析、思考,掌握更多写作手法,并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合理运用。

三、实践活动,内化写作素养

(一)编演课堂剧目,渗入个性认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总结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并能和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各种活动中,从而内化写作素养。在编演课本剧的活动中,学生试着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并将自己的个性化想法融入到作品中。

《范进中举》展现了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虽然范进是主角,但是胡屠户等人物形象都十分鲜明,展现了民众的心理状态,所以十分适合改写成群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本剧的编写,试着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作品中。在改写的过程中,教学者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几方面的内容。要注意将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融入到剧本中,在表演的时候要展现出该人物的典型特点。要注意体现出当时的时代性,学生要了解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理解为何范进对中举这件事情如此激动,这其中是否有社会根源,要在编写剧本的时候将社会性融入进去。要体现出个性色彩,可以加入对若干人物的细化处理,如强调胡屠户是个贪财、见风使舵的人等,又如加入一些原作没有的人物。还可以调整戏剧结构,如加入一些串联全剧,起到线索衔接作用的人物形象等。

初中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所以编演课本剧的方式比较适合他们的兴趣特点。同时,这种活动能让他们相互交流、互动,分享写作经验,进而共同提升。

(二)撰写人物传记,懂得详略取舍

撰写人物传记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提升创作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整合作品中所有和该人物有关的内容,然后整理归纳,合理筛选,找出最能体现该人物特点的内容。然后设定写作观点,合理确定详略取舍,遴选重要的材料,进行传记创作。

学习《智取生辰纲》后,教学者可以安排学生阅读《水浒传》中其他和杨志有关的篇目,然后加入自己的想法,为杨志写一篇传记。学生首先要找出小说中所有和杨志有关的内容,然后整体分析,思考自己在写传记的时候主要想展现的是哪个方面。如果想突出的是他办事能力强,但是同时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那么就可以选择智取生辰纲片段,杨志为了赶路而痛骂、责打士兵,激化了运送队伍的矛盾,这才让吴用等人有可乘之机,还可以选择杨志遇赦后又误杀泼皮牛二再次入狱的场景。这样的情节更具有典型性,同时也能展现杨志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等辅助取舍的工具,在完成资料收集后,要用思维导图将材料串联起来,展现出彼此的联系。在写作时选择哪方面为核心,则要选择图表中与之关系更近的那部分内容,删除掉其他无关的部分。

在创作传记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很长,可以写的内容也很多,但是和主题思想有关的内容却并不多,所以要合理筛选,找出最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用于自主创作。

(三)发表文学评论,发展审美意识

发表文学评论,能让学生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理解融入到创作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他们介绍一些文艺评论方面的知识和概念,并让他们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加入进去。这样既能丰富课余活动,又能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阅读了《孔乙己》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示众》《药》等鲁迅创作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并分析把握“看客”的主要特点,思考作者为何要创作这样一类人,并撰写一篇小论文,写一下对“看客”形象的评价,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学生首先要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不同种类的“看客”,其中有的是短衣帮这样的社会底层人们,他们自己深受压迫,却并不同情、帮助同样困苦的孔乙己,反而还要嘲笑他,这样就展现了他们冷漠、麻木的形象。另一种是丁举人这样的官僚阶级,他们不仅漠视旁观,还欺凌孔乙己,以此为乐,体现了他们的残忍。其次,学生还要思考“看客”和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关系,认识到正是这样的社会才促成了看客。最后,他们自主创作评论文,将对看客的分析整理成文章,表达审美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小说有生动的人物、丰富的故事情节,如果能充分挖掘其中的写作方法,并自主借鉴模仿,则能提升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发展审美赏析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的读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创作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一墙之隔》创作谈
学生写话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圆我教师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