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下的小说教学研究

2023-01-24 11:41段向锋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整本书小说评价

◎段向锋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对单篇阅读、群文阅读进行补充和提升,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的必由之路。整本书阅读的阅读视野更宽阔,思维方式更复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视野解读小说作品,让他们认识到长篇小说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充实的语言,展现社会生活也更全面深刻,解读整部小说能提升自己的赏析水平,提升综合素养。

一、聚焦文本特质,对症下药

(一)人物鉴赏类,项目学习

展现人物和故事情节,这是小说的文体特点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小说的文体特点,设计对症下药的阅读活动。围绕人物形象,学生可以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先在阅读中分析解读人物形象,然后进行互动讨论,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参与到写作中,续写故事或撰写人物小传。

阅读了《范进中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儒林外史》,并围绕人物形象展开项目学习。在项目一中,学生要给《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分类,说说作品中展现了哪些不同类型的文人形象,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在项目二中,学生要试着考虑当时的时代特点,思考科举制度的发展,分析其对于文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者对其的评价又是什么。通过该任务,学生发现作者展现的人物形象都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特点,具有该时代的典型性。在项目三中,学生要围绕人物描写的手法深入探究,思考作者如何用讽刺的手法展现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起到讽刺的作用。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学生完成了人物鉴赏分析,同时也对作者的创作思路有了一定了解。

结合人物展开鉴赏类活动,能让学生在项目探究中体会各种人物的典型特点,从而提升自主解读作品的能力。由于每一个学生对人物的解读都有所不同,而且小说作品常常会刻画多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看看彼此对人物的理解是否一致。

(二)景物描写类,任务驱动

环境描写也是小说的重要内容,作者常常用环境描写烘托故事情节,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师可以组织任务驱动活动,让学生围绕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深入探究,如可以探索如何写出更生动的景物,又如思考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不同的作用。这些活动都能让学生提升小说解读的能力。

阅读《带上她的眼睛》后,教学者可以安排学生阅读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并围绕景物描写参与任务探究活动。在任务一中,学生要使用批注法,一边阅读一边找出作品中展现景物的段落,思考海底世界和现实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作者如何描写海底世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个任务主要让学生从写作手法方面入手探究。在任务二中,教师安排学生围绕小说的特点,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学生要围绕环境描写,说说这段描写是否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它展现了怎样的情感基调,是否体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任务三中,学生要参与到读写结合的活动中,他们要分析自己创作的小说,试着修改、调整其中的景物描写,让其锦上添花,让作品增添韵味。

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学生常常更重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是却忽视了小说的景物描写。教师可以围绕这一点设计任务驱动,让他们认识到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并思考在自主创作小说的时候要如何借鉴利用。

(三)思想杂论类,头脑风暴

小说虽然是以展现故事发展为主要内容,但是作者常常会将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小说中。作者或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又或者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曲折地展现自己的论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作品的主题思想参与头脑风暴活动,说说小说论述了哪些问题,自己对这些问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儒林外史》不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人形象,同时还展现了作者的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主题为“科举制度面面观”探讨活动,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说说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学生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科举制度,一是从小说层面,找出作者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说说作者如何看待科举制度,他认为怎样才是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二是从历史层面,学生可以搜索《儒林外史》的创作年代,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当时人们对科举制度的普遍看法。三是从现实层面入手分析,学生可以对比古今,说说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哪些进步。这样学生就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头脑风暴,深度探索了相关主题,提升了辨析思考能力。

在思想杂论类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读懂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到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而且他们还畅谈了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二、加强课外指导,统筹权衡

(一)树立全局观念,制定适宜计划

整本书阅读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很难完全在课堂教学时间展开,教师需要强化课外指导,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辅助阅读,进而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强化课外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统筹规划,权衡思考,制定适合自己的整本书阅读计划,从而树立全局观念。

《儒林外史》的篇幅较长,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设定合理的计划。学生首先要结合自身的阅读能力,考虑每天阅读多少时间,阅读多少章节,能力强的学生多读一些,能力弱的学生则少看一点。

其次他们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有的学生喜欢使用批注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写写画画,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则喜欢在阅读后用列表格、写读后感等方式记录下阅读感受。最后学生还要考虑以何种形式呈现阅读成果,如有的学生选择设计“阅读进度记录表”,将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感想都记录在其中。也有的学生喜欢整合思考,他们选择在完成整本书阅读后,撰写读书报告。有了适合自己的计划,阅读就能按部就班,顺利展开。

(二)链接影视素材,分析表现手法

初中学生性格活泼,对影视剧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指导其在整本书阅读的时候链接各种影视剧素材,展开对比分析的活动,看看影视剧作品和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点。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尝试自编剧本,改编小说,通过个性化展示的方式体现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思考。

阅读了《智取生辰纲》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同样属于四大名著的《西游记》,并鼓励其观看各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影视作品。学生可以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整本书阅读,问题一是思考影视剧在展现人物的时候,和小说有什么不同,对比分析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在影视剧中的呈现方式。问题二是思考影视剧和小说有什么异同点,分别有哪些对方没有的优缺点。问题三是思考如果将《西游记》中的片段改写成影视剧剧本,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将其付诸行动,试着和同伴一起演绎话剧。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影视剧和小说在表现手法上的独特性,认识到视频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而文字则让读者产生想象,有更多思考的空间。

(三)融合信息技术,开展互动交流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深入人心,在组织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教师也要认识到这一点,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学生可以在解读小说后写下阅读感受,并将文章上传到网络上,和大家互动讨论。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发送帖子、回复留言、在线讨论等方式丰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

教学者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西游记》,该活动可以分成搜索篇、交流篇、展示篇这三个部分展开。在“搜索篇”中,学生要围绕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自主上网搜索,寻找答案。如有学生想要了解真实生活中的唐僧,他就可以寻找相关的历史资料,自主阅读。在“交流篇”中,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围绕大家都感兴趣、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有学生提出:“孙悟空为何要大闹天宫,他为何不满足于弼马温的官职?”不少同学也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可以开辟网络聊天群,说说自己的想法,试着寻找答案。在“展示篇”中,学生用跨媒介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如录制视频解说《西游记》,撰写《西游记》主题漫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信息技术让整本书阅读的互动性提升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就小说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发起网络讨论。这样能让他们博采众长,整合他人的观点,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教师要注意避免网络交流随意化的问题,可以用微信推送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他们调整思考方向。

三、创新练习机制,诊断评价

(一)设计开放问题,发散思维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积极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进行诊断评价,指导他们改进阅读方法。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教师要设计创新的练习形式,评价方式也要更多样化一些,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反感情绪,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则分析他们的思维是否具有发散性。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活动,教师则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检验他们的自读成果。如:“在《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人物?说说理由是什么。你能否用简短的话语概括他的一生?”该问题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水浒传》人物众多,不同的学生阅读的焦点不一样,获得的感悟也不同。教师可以让解读同一位人物的学生一起讨论,看看彼此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找到自己的差距。如有学生分析鲁智深,认为其性格鲁莽,但是在和他人分享了答案后,发现同伴认为鲁智深粗中有细,还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作为例子,证明了他胆大心细。该学生认识到自己对鲁智深的理解不够深刻,后续要深入分析,避免阅读过于表面化。

在考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小说的四要素设置题目,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让学生分析人物的优缺点,说说小说情节有什么不足之处,分析小说环境的特点,深挖作品的主题思想等。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交流兴趣也随之提升。

(二)撰写微型论文,深化认知

撰写微型论文也是一种诊断评价的好方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有困扰的问题,让他们撰写微型论文。教师则可以分析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是否深刻,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论证是否深入等,以此判断他们是否读懂了小说,并进行下一步指导。

《水浒传》篇幅较长,充分展现了宋朝的社会面貌。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微型论文,写一下自己的认知。在评价时,教学者则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并总结各种评语。如有学生分析了“宋江”的行为,探究其“接受招安”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在评价时,要从几个方面入手评论。一是思想性,看看该观点是否新颖,避免拾人牙慧。二是要评价作品的结构,看看是否提出了观点,并从多种角度入手论证,论据是否科学。三是要评价作品的语言,看看语言是否生动,能否吸引读者。除了就论文本身进行评价以外,学生还要评价写作的态度,分析自己是否积极搜索资料,热情和他人交流。在这番自评互评后,学生深化了认知,提升了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为了提升诊断评价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论文上传到网络上,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更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生生、生本、师生对话,让学生吸收他人的观点,深化个人的认知。

(三)组织专题报告,深度解读

在课后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加活动,如可以组织小组专题活动,围绕某些感兴趣的专题深入探讨,最后小组合作设计专题报告。在评价中要考虑学生在团队中的活动情况,看看他们是否活跃参与讨论,能否处理好彼此的矛盾。此外,在评价中还要关注学生的解读是否有深度。

在完成《海底两万里》的整本书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跨学科探索活动,并围绕各种不同的学科撰写专题报告。在评价的时候,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是否很好地采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在资料搜索、方法运用等方面是否合理。如可以结合物理学科,分析要在海底航行,需要哪些条件,又如可以结合生物学,说说海底生物的特点是什么,探讨人类是否能长期在海底生活。此外还要分析学生的专题报告是否符合跨学科探索的要求,如有的论文虽说联系历史,但是只是摘录了几条史料,并没有结合历史资料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的作品跨学科的融合度就不高。二是要考虑同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度,擅长某学科的同学是否给予其他同学必要的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是否积极向其他同学咨询信息等。

专题报告的考察形式体现了“大语文”的特点,教师可以基于跨学科阅读的思想,让学生将小说阅读和政治、美术、历史、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方法整合起来。这样能让报告更具有深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更高。

叶圣陶先生提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像以往和现在的办法。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长篇小说,掌握小说的文体特点,提升阅读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整本书小说评价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