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腾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其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师生凝聚力,塑造高校形象等责任。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校二级学院作为具体贯彻教育方针的教学、科研、行政实体单位,通过对宣传思想工作不足之处的反思来进行创新和改进,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
学院是高校的基层单位,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中坚力量。高校二级学院的宣传思想工作一方面要围绕学校整体工作安排,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向学院及学校师生提供一线教学、科研等工作动态信息,其主要作用及功能有以下四点。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思潮激荡、思想活跃之所,是要深植厚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肥沃土壤。当前校园中思想文化相互交融、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师生接收的信息愈发碎片化、浅层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学院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严把意识形态阵地关,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如课堂、教材、宣传栏、电子屏、网站和新媒体中。[1]
高校二级学院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方向是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利用自身的舆论引导力,做大做强正面思想舆论:一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学院和学校的对外形象;二是通过宣传学院党建及教学、科研、学工、对外交流等各方面的近期主要工作和成就,将学院师生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到学院建设的中心工作上来,形成同心同力同向建设学院的良好精神风貌。
高校二级学院的工作涉及面广,很多事情并非校内、院内师生都知晓。通过宣传栏、展板以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让本院师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学院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工作开展的进度,有助于展示单位风采,增强教职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在扩大社会影响、争取优质生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二级学院是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具体执行单位,承担大量的一线工作。通过对学院各方面事业的进展和成果进行宣传,对优秀典型人物、事件的挖掘和报道,可以在学院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氛围、树立良好的风气,提高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高校二级学院宣传思想工作主要是在各高校宣传主管部门的统筹下进行的,相关规章制度程序都比较规范,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但具体来看,仍存在着宣传思想队伍制度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不够、与学院工作融合不够、立体化不够、典型挖掘和树立不够、舆论引导力不够等不足之处。
规范的规章制度需要依靠富有战斗力的工作队伍予以执行落实。目前二级学院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主要包括学院负责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宣传联络员、各党支部宣传委员,以及学生会及团委宣传部等学生力量。但是这些力量较为分散、未充分整合,职责有待细化,与制度建设的结合还不够紧密。[2]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师生、根基力量在师生、任务落实靠师生、效果评价看师生。但目前高校二级学院的宣传思想工作更多的还是以报道会议新闻、活动通信等为主,没有与学院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程思政创新、“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等具体工作融合起来,还没有调动起学院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二级学院宣传思想工作立体化不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体策划不够立体,简单地将事件、活动独立地报道,缺乏系统的整合和系统的宣传策划;二是宣传的方式、内容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发布通知公告,报道相关新闻动态为主;三是宣传的内容不够立体,对二级学院宣传工作的优势即“身边的故事”——教学科研一线的优秀师生、教学特色、课程亮点等挖掘不够深入。[3]
高校二级学院的宣传思想工作更多的是按照上级要求号召师生学习全国优秀典型人物,缺乏从身边出发的意识和洞察力,在挖掘学院自身“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和活动、事件,树立典型方面做得还不够。
融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维度更多,但目前高校二级学院的舆论引导意识相对较弱,舆论引导工作的方向意识不强,导致普遍存在的意识形态建设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割裂化;对于舆论引导时间节点把握不够、引导方式较刻板,多为被动应对而非主动引导;舆论引导途径不多、措施流于形式,师生缺乏对相关引导信息的接收。
高校二级学院要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和思想传播渠道,把校意识形态阵地守好、办好,始终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思想阵地。
一是持续推动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术研究无禁区,宣传思想有纪律”,高校既要强化学术责任,又要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纪律。高校二级学院是教学实施和管理的直接单位,加强意识阵地建设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切实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二是要积极掌握话语主动权,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三是要重视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审核发布机制、网络信息内容及时筛查清理机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应对机制、网络评论及网络巡查工作机制等,打造意识形态工作安全链,提升分析研判、应对处置能力,主动占领舆论高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仗。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高校二级学院的宣传思想队伍建设要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一是要对学院的宣传思想工作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岗、能够追责的管理闭环;二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培训,比如专题培训和日常专业能力培训;三是形成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阶段性计划;四是构建学院整体宣传思想工作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
学院通过各种宣传思想平台的整合,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传统媒体具有单向性、权威性,如橱窗、宣传栏、学院网站等,适合发布学院的重大事件、活动等语言措辞严肃的新闻稿和通讯稿;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更加贴近师生,适合发布软性的话题性文章,如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美文美图等;课堂思政适合融合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线下活动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观影等文化活动,能更加直观地增强参与感。同一个有宣传价值的活动、事件,可通过传统媒体的硬新闻,结合新媒体的软新闻,融入到课堂思政和线下活动,加强各宣传思想平台的融合,达到多重宣传效果。
一是加强宣传思想平台建设,提高学院师生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参与度,形成舆论引导的有效基础;二是增加舆论引导途径,学院教师群体、学生群体本身也是进行舆论引导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其中,针对热点话题,发出主流声音,引导舆论走向;三是准确把握相关社会时政热点舆论引导的时间节点,及时跟进和分析,正确引导学院师生的舆论走向。尊重宣传规律,善用各种宣传媒体,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思想和观点,扩大宣传工作的引导力和凝聚力。
一是做好相关事件、活动宣传工作的系列选题,从多话题、多角度、多现场来进行主题宣传,提前策划好宣传的主题、重点,联系学院各方面工作,找到相关的结合点,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性,加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二是充分挖掘既有新闻价值的鲜活素材,如教学名师、科研团队、榜样课程等,塑造立体的宣传思想话语体系;三是丰富和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以学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微电影、微视频、微宣讲、社会实践等等更贴近宣传素材的方式进行宣传。要从实际需求出发,适时策划宣传项目和题目,准确把握宣传的量度、尺度、程度和师生接纳度。
作为教学科研的一线单位,学院的宣传思想工作视角更应该“接地气”,把对师生典型宣传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挖掘身边的人和事,精准选取宣传角度,树立标杆性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推广、座谈讨论、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做好相关报道和教育工作,引导师生学习典型、争当典型。要把宣传思想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启发引导、示范带头、推进工作的作用,有效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
高校二级学院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既接通“天线”,明确相关宣传思想工作要求;又接好“地气”,深入了解学院师生思想动态,真正把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精神与结合学院实际有效开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切实在立德树人中实现发展,在守正创新中提高质量,营造学院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