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娄静
自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内文化事业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推广及发展,而图书馆也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文化事业的极速运作也推动了大众对文化资源应用的深入关注。这也要求相关政府部门不仅需要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更要满足民众不断提升的文化服务要求。公共图书馆需要依据区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的传播与服务工作,共享新科技成果。所以,很有必要研究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整体架构与运作举措。
结合我国目前的文化发展与推广的情况来解析,乡村区域长期处于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这也是受限于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所带来的共同影响,不过由于乡村发展所涉及的区域较为广泛,这也导致相关资金投入时常会出现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了文化传播与教育工作存在落后的情况。这便需要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的建设,[1]发挥乡镇公共图书馆在人文资源共享方面的优势,及时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人文资料与文化咨询服务,打造与各个区域图书馆深入协作的运作体系,为区域文明的发展给予了较为关键的支持。
市民和农户都需要进行相关文化服务内容的协同化分享。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基础服务工作中需要全面考究其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在城乡统一、文化服务机会均等、文化服务不打折、文化服务无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工作的有效性革新,以进一步提升广大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这也是全面深化文化服务的关键所在。
以图书馆的整体建设工作而言,需充分立足全民阅读理念,整体提升大众的阅读水准,并推动文化社区的有效建设。图书馆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理念及文化发展的核心载体,能够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爱上读书,积累阅读知识,提升文化涵养。
通常而言,公共图书馆具有比较广的分布范围,有着更为多元化的图书类型及内容,不过基层图书馆的分布范围情况不理想,特别是分布范围的集中度不高,尤其在乡村区域,图书馆之间的交流甚少,导致缺乏高效的协作能力。为此,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图书馆分布集中度不足的问题。[2]因为乡村区域基础文化建设的系统化程度不足,经济水准相比城市有着一定差距,这也造成图书馆无法全面展现出其文化服务功能,从而导致没有较高的精准文化扶贫能力。为此,各级政府首先要解决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具体问题,调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同时依据客观求实的准则,打造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让广大农民也能够享受到更加先进的文化成果。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对于创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要求也越发急迫,尽管各政府部门对于建立统一公共图书馆也逐步加强支持力度,可是由于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机会不是非常多,特别是电子文献的数量也严重不够,除此之外,由于优势的城乡公共图书馆无法通过平台对相关资讯实现交流与资源共享,自然也就无法有效进行文献资料的优化和提升,更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多样化需要。因此,在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新时代环境下,城乡公共图书馆也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态势,积极与各个图书馆进行交流与合作,加强网络化图书馆的建设,以此来实现城乡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化服务能力。[3]
现阶段,大部分群众虽然知道乡村区域图书馆的建设,但却没有很好的应用其文化服务功能,究其原因,基层公共图书馆中的文学类书籍占比较大,难以寻觅到农业科技类的书籍,甚至存在比例较大的非科学类书籍。除此以外,公共图书馆中的资料文献更新周期比较长,一些书刊资源无法及时补充到位,从而导致图书资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且没有充分考究到特殊群体的相关要求,举例而言,在儿童阅读区域未设置专属的桌椅,且儿童数据的投入数量相对较小,不能充分契合儿童的阅读要求等,从而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借阅率比较低,没能发挥出城乡公共图书馆的真正功能与作用。
大多数城乡公共图书馆中的管理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先进的服务理念,特别是在乡镇、农村等基层公共图书馆中,管理工作人员不仅缺乏服务的意识,其服务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在工作期间没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擅自离岗、随意散漫等现象比较常见。除此以外,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整理书籍的意识,书籍得不到有效的分类以及整理,将会导致公共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分类混乱,上述几种情况都是限制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必须加以重视。
城乡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当下区域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整体现状,建立多维度的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具体来说,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通用子库网络系统。各省市单位应充分展现主导功能作用,并由此来形成多层次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其次,与文化服务机构加强沟通与联络,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与文化服务能力,以此实现合作双赢的目的。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当地范围内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中的图书馆等建立联系,共同进行图书资料的共用工作,使城乡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扩展业务的覆盖范围,使图书馆的服务具有开放性,实现行业之间的协作配合与资源共享。[4]除此以外,还可以将农村书屋与当地的农业科技公司合作,传播优质的农业种植、畜牧等资源的共享。最后,推动城乡公共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流通,保证基层也能够享受到文化的服务。因此,政府可建立流动图书馆或二十四小时自助浏览室,定点、定时地进行图书文献的借阅业务,借此来缓解基层公共图书室内部协调不畅、分布零散等问题,并创新公共图书室的业务思路,以拓展其业务范围。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必须以合作为目标,符合信息建设的趋势,做好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价值。具体措施包括:首先,要整合各个渠道的资源,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数字服务平台。公共图书馆应推进城乡数字图书馆项目,使农村地区能够轻松检索和利用电子文献资源,实现信息村的无障碍转型,实现基础文化资源的有效化建设。与此同时,还需要全面结合网络技术,深入开展数字化服务,同时借助智能终端,从而让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更具便利性与有效性。图书馆作为网络宣传的重要载体,同时应用智能终端开展内容传递,以更好改善现阶段乡村文化建设较为滞后的状况,进一步提升文化宣传的涉及范围。最后,在协作发展的准则之下,持续深化数字文化的便捷化服务。在实际的建设开展中,图书馆还需要与大学等文化机构展开深入的交流及合作,以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文化资源的系统化建设,将数字化图书馆文化更为深入的延伸到每一个农村民众的家庭当中。
建立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层面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形成多级别运作模式,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的限制。其次,建立组织方面的保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建设是以强有力的组织结构为基础的。因此,可以在区域内建立一个图书馆协会,其中包括成员管理、服务管理、财务管理、评价管理等。
要想有效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员工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责任心和整体素质的管理队伍。因此,图书馆要明确图书馆的经营方针,完善管理法规,树立正确的职责定位,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例如,通过引入竞争上岗机制,以增加工作的稳定性,从而吸纳更多热衷于图书馆事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志愿者,并让他们融入城乡一体化公益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之中。图书馆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开展业绩考核,充分调动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图书馆发展的服务战略。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构成所在,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并不断优化服务工作的细节之处,深度调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工程,形成网格模式,进行整合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让城乡居民平等地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同推动城乡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