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3-01-24 05:50
关键词:团支部团干部团员

谷 静

(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深化改革不仅是应对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共青团建设工作和助力青年成长的有效方式,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共青团中央、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指出,高校共青团改革要聚焦主业,把握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着力解决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团员先进性不突出、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学组织协同不够有力等问题[1]。高校建于班级之上的团支部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共青团改革举措在高校落地生根的主要抓手。然而,现实状况是高校团支部普遍存在组织薄弱、缺乏活力等问题,在共青团政策实施和工作开展中成效不佳。本文拟围绕团支部的活力提升,从意义、困境和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高校团支部加强组织建设提供借鉴。

一、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意义

(一)建设活力团支部是党的青年工作大计

党旗所指即是团旗所向,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高校共青团是覆盖高校青年人最广的群团组织。团支部活力的提升有助于引导青年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从根本上强化青年大学生以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并用以指导实践的行动自觉。

(二)活力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的牢固根基

团支部是共青团各项工作实施和目标实现的终端,有活力的团支部犹如时刻保持奋斗激情和热情的战斗机,能够带领广大青年团员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保证团中央的各项育人目标和任务真正做到“掷地有声”。因此,提升团支部活力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改革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活力团支部是大学生成长的温润沃土

高校是青年人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高校团支部更是优秀青年共同成长的有氧土壤。团支部肩负着直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权益等职责。提升团支部活力有利于进一步吸引优秀青年加入团组织,有利于团组织优良风气的形成,有利于青年教育成效的良性循环,更有利于服务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身份责任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青年是在中学时期加入团组织的,因此高校师生有一种“只要是大学生就是共青团员”的定势思维[2],导致大学生中的共青团员逐渐忽视了自身的先进性,也忽视了需要承担的责任。大学生团员对团组织集体归属感的缺失,也是其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3]。与中学相比,大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大学生面临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更加多元复杂,参与的校园活动更加丰富,他们往往以小群体聚集的形式关联在一起,对那些不能直击其兴趣点的集体活动漠不关心。长此以往,有些大学生团员容易本能地产生消极情绪。此外,有些团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团支部功能的发挥[4]。他们难以有效引领大学生团员发挥先进青年的作用,间接导致一些大学生团员弱化了身份意识。

(二)组织职能发挥不实

高校推行的“班团一体化”建设,其原初用意是发挥团支部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团支部的职能。高校团支部的一些委员是由班干部兼任的,多重职责集于一身不仅增加了团支部干部的工作负担,而且导致学生干部混淆了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功能与职责[5],影响了他们工作职责的落实。一般认为,班委会主要负责班级日常事务性工作,团支部主要承担对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其实,团支部还应承担关心共青团员的生活和学习的职能,这是容易被忽视却不可替代的工作职责。对工作职责认识不清,导致团支部干部难以自觉主动地承担团组织建设和引领团员发展的任务,影响了团支部活力的提升。此外,有些高校的团支部工作规章制度没有及时更新、与时俱进,也导致团支部工作的开展在一些细节上遭到掣肘,出现无章可循、无据可依的情况。

(三)工作内容单调乏味

首先,常规工作服务性不强。目前,高校团支部主要负责通知发送、团费收缴、团内推优、教育评议、关系转接、主题团日活动等事务性工作;在学习、考研、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团支部对团员指导、帮助和服务效果不显著。其次,主题团日活动缺乏吸引力[6]。主题团日活动是团支部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塑造支部凝聚力、提升成员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存在感的重要途径。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要做到主旨明确、层次鲜明、时代感强,但在实际开展中,团支部常常缺乏创新,或者一味重视说教,或者单纯追求娱乐。有些团支部将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走形式化的道路,导致团员失去了参与主题团日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团员参与兴趣和热情的缺失,反过来增加了团支部工作的难度,弱化了团支部引导和教育青年的功能。

(四)工作形式严肃单一

团支部是团组织工作落实的重要一环,承担着传达上级团组织工作安排、反馈团支部成员学习生活问题的基本职责。然而,有些团支部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重通知、轻落实、无反馈。对于很多工作及活动,“通知”就等于“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支部的成长和活力激发。有的团支部能够主动带领团员开展活动,但多数是强制性地要求全员参与。“命令式”的活动安排或工作部署能得到大学新生的一些响应,但是随着学生的自我发展规划逐渐清晰化,团员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哪些活动有必要参加或值得参加。在这种情势下,团支部的强制性命令不仅容易导致学生对团支部活动产生抗拒情绪,而且会加速大学生小团体的形成[7]。

三、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的路径

(一)强化意识教育,提升团支部向心力

首先,要重视团员先进性的培养。对于大学新生中的团员,团支部要通过上团课、开展主题活动、举办讲座等方式,引领团员系统学习团史、团情等团的基本知识,帮助团员进一步认清身份、找准定位、明晰责任。对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团员,团支部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实施“结对子”帮扶等活动,引导团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使团员不断发现并实现自身的价值,以强化他们的存在感,增强他们的先进意识。

其次,要重视团员集体认同感培养。新生往往在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构建社交网络,社交范围开始扩大。团支部可以针对新生的这一特点,组织以强化人际交往为导向的群体性活动,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认识新伙伴、规划新生活。团支部还可以通过任务导向、比赛激励等方式鼓励团员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强化团员青年的集体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为支部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夯实基础。

最后,重视培养团干的责任感。团支部组织建设、工作责任落实的重要主体是团干部。大学团支部干部的成长往往经历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相比,大一新生工作能力有所欠缺,团支部在团干部遴选过程中要严把入口关,将责任意识、好学意识、服务意识的强弱作为考察的重要指标。随着年级的提升,团支部要在团干部的思想建设、觉悟提升和能力提高等方面多下功夫,重点培养团干部的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

(二)夯实基础建设,提升团支部组织力

首先,抓好团支部制度建设。详尽完备的工作制度是团支部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对团支部全体成员的行为导向。团支部要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基准,根据新时代对青年人能力素质的需求,以“三会两制一课”为核心,注重育人导向,完善相关制度。比如:加强团支部民主选举制度、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定期汇报制度、日常工作制定与执行制度、团员大会与团支部例会制度建设;完善团支部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支委考核与评议制度、团员教育评议与奖励处分制度、团内推优制度;结合专业、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以提高集体凝聚力、促进团员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个性化制度。

其次,加强团支部干部队伍建设。团支部不仅需要贯彻上级工作部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还需要联系青年、了解青年、服务青年。这些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建设一支优秀的团干部队伍。团支部可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开展工作指导等方式提高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可以邀请班委共同参与培训,一同学习成长,促进班团融合共同发展;也可以指导团干部合理规划和分配时间,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使他们既重视专业学习又乐于服务同学。

最后,落实团支部保障机制。高校要根据工作或活动的性质,完善团支部保障措施;要加强领导,注重思想引领;要注重提升团支部引领团员开展专业学习的能力。高校还可以通过经费划拨、社会助力、以奖代补等方式保障团支部的经费支持。此外,开放校院公共活动场所,完善活动场地预约制度。为团支部活动开展、会议召集等提供场地保障,也是落实保障机制的重要措施。

(三)丰富工作内容,提升团支部吸引力

首先,做好常规工作规划。团支部的常规工作涉及组织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团支部要善于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好全年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学期工作方案,做到提前谋划、稳步实施。在每项工作或主题活动结束后,团支部要及时整理相关材料,做好总结和存档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以便腾出精力筹划和实施创新性的主题教育活动。

其次,认真规划和开展团日主题活动。团支部可以分类规划团日主题活动,将思想引领、理论教育与当下青年人关心的时事政治、热点话题结合起来,争取做到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润物无声地教育引导团员成长与进步。团支部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团员发展需求的差异,分层次设计团日主题活动。比如,团员刚进入大学时需要尽快适应新环境,之后逐渐转向关注人际交流拓展、工作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养成,临近毕业时注重就业、创业。团支部要针对不同需求的团员关注的重点所在,导向性地创设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做到想团员之所思、谋团员之所需,不断增强团组织对青年大学生尤其是对团员的吸引力。

(四)创新工作形式,提升团支部亲和力

首先,变单向传递为多样互动。青年在哪里,团支部的工作就需要拓宽到哪里。团支部要主动占领网络主阵地[8],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辟多种信息通知途径、创新互动交流方式、搭建服务指导平台,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发展成为团组织工作中的最大增量。团支部要善于利用校园互联网媒体发布工作安排、活动通知、活动进度等,在保证一切工作公开透明的同时,增强团组织的号召力。为了不断密切青年与团组织的关系,团支部可以设置互动账号、开辟支部信箱,既为青年与青年、青年与团组织开闸互动提供便利,又为团支部听取青年意见和建议疏通渠道。

其次,变被动参与为主动组织。高校要深入研究,探索建立校院团组织规划、团支部认领与举办、学生会协助的主题活动新模式。高校团委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团员需求对工作和活动进行规划,由各团支部认领拟开展的主题活动并负责具体策划和组织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校学生会或各学生分会负责整合相关资源,为主题活动提供保障。校团委可以将主题活动组织情况、举办成效等纳入团支部年度考核。此举不仅可以为团支部成员提供锻炼平台、提高团干部的工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团支部的集体凝聚力,强化班委会与团支部、团组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共青团要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9]。“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高校团支部作为团的一级基层组织,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期望和对共青团的重托,团结带领团员青年立足专业、立足本职,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干部团员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严管优出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百名专业团干成才追踪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