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先飞
曹操《短歌行》诗中3 次使用了“忧”字。“忧”既是该诗中感情最浓烈的词语,也是该诗的感情线索。究竟如何抓住诗中“忧”字,逐层分析,才算是解读到位了呢?
东汉末年,中央威权不再,天下大乱。作为当时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曹操熟知上层斗争内幕,在诗歌《薤露行》里以辛辣的笔触批评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昏庸无识,任用知小谋强、徘徊犹豫的无能之辈,不但未能恢复中央权威,而且导致皇帝被贼臣所杀,都城被焚毁,权臣掌控着朝政,新立的皇帝被挟持着向西迁移到长安。曹操在这首诗里真实地描写了上层统治阶级之间的残酷斗争,朝廷的风云变幻,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国家状态。面对曾是都城的一片废墟,作者以微子自比,发出了沉痛的感叹和哀伤,流露了对国家遭受创伤的忧虑。
在《度关山》一诗中,作者写道“天地间,民为贵”,体现了诗人儒家“民本”思想。面对百姓的苦难命运、悲惨生活,诗人不能停下自己的如椽之笔,要在诗歌创作中予以表现。如果说,《薤露行》诗更多地描绘了最上层统治阶级之间的残酷斗争,国家遭受创伤的话,那么《蒿里行》诗则是对于中层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进行的描绘。《蒿里行》写到皇帝被挟持,关东各路义士会盟谋划讨伐,但是各路义军踌躇不进,各怀打算,内部之间发生了斗争,连年战争,将士们得不到休息,以致铠甲里也生出了虮虱。结合《薤露行》我们看到,从朝廷到地方,战争成为了社会的主旋律,直接结果是百姓承担了了巨大的伤亡,社会生活遭受到极大地创伤,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场景。死者长已矣,侥幸活着的又会如何呢?在《度关山》诗里,作者感叹,后世更改制度法律,劳役百姓,百姓担负着沉重的徭役。福轻于羽,祸重于地,无所逃避。在《谣俗词》诗里,作者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描写了一户普通之家,向另一个普通之家借贷,维持生存,但另对方家里也没有任何粮食,柜子里也没有一尺帛。普通百姓生活已处于难以为继的状态。在《对酒》诗里,作者描绘了百姓生活的太平、安乐、富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结合当时纷争的年代,百姓悲惨的生活,这首诗何尝不是对现时苦难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呢。上述几首诗,曹操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对百姓充满了深切的同情。所以,他的诗歌自然会表达出他这种忧虑。
在《气出唱》《秋胡行·愿登泰华山》《精列》等游仙诗里,曹操写出了希望能有长生不老之药,希望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但他这种思想并不是要沉湎于神仙世界,追求个人享受。史书记载,曹操生活节俭且清廉,他不信有天命之说。在这些诗歌里,曹操清醒地认识到万事万物,“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他的忧虑在于“不戚年往,忧世不治”(《秋胡行·愿登泰华山》);在于时光不予,难成一番功业。公元208 年,即曹操在53 岁时,才平定北方各路军阀,仅仅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他面对的,还有龙蟠江东的孙权,虎踞西南的刘备,还要一个一个地去平定。理想高远,但时光短暂。他自然还有着时光不予,功业难成的忧虑。
综上所述,作为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不仅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有时光短暂、功业难成的忧患。曹操的忧是如同孟子所讲的“君子有终身之忧”的忧。公元208 年,曹操平定了中国北方。准备挥师南下,平定江东的孙权政权。由此拉开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的序幕。赤壁之战前夜,在一场宴会上,曹操慷慨悲歌,以乐府旧题抒写心中抱负,便有了这篇传世名作《短歌行》。
人生如朝露是当时汉人的一种普遍意识,比如乐府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中提到:“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秦嘉《赠妇诗》中有“人生譬朝露”的诗句,都以朝露喻生命,感叹易于逝去。曹操《短歌行》诗中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以朝露喻人生,感叹生命短暂。曹操的感叹既有当时人们的普遍意识,也有作为政治家的独有内涵。曹操在写这首诗时已经53 岁了,根据传统观念,年过50 岁,属于知天命之年。在这之前,他攻势顺利,陆续打败了强大的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张鲁等诸侯,平定了北方。但是孙权政权仍盘踞江东,刘备政权也占据西南,而且形成联手之势。面对双强联手的局面,他大概感到了些许的艰难。目标高远,但人生已近暮年,自然生发出人生苦短之“忧”。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诗歌创作手法上,创造性地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在这里,曹操巧用典故,化用诗句,以情人喻贤才,表达了对贤才的思念。“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写出了作者不停地吟哦,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贤才一旦到来,一定会有“鼓瑟吹笙”的音乐,一定会受到热情地招待。但诗人回归到现实,却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忧虑何时能得到贤才。这几章使用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表达渴求贤才之“忧”。
《管子·形势解》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曹操在《短歌行》诗中,化用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表达尽可能多地延揽贤才。所以广求人才,是因为欲成就伟大事业,无大量贤才一定不行。最后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结束全诗。这两句诗化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要像周公一样辅佐汉室,有能力、有信心,使天下归心,抒发了自己一统天下的志向。当然,曹操有周公之志,但还无周公之地位,自然生发了难以实现理想之“忧”。
综上所述,在《短歌行》中,曹操大量使用典故、比兴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时光流逝、渴求贤才、成就功业之“忧”。当然,诗人也从贤才的角度道出了渴求贤主之“忧”。贤主渴望招纳贤才,成就一番事业;同样,贤才也渴望依靠明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曹操以心比心,站在贤才的角度,抒发了贤才渴求贤主之“忧”。
刘邦平定天下后,召集群臣,自评何以得天下:“三位(韩信、张良、萧何)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作为汉室臣子,曹操不能不认识到人才在成就事业的巨大作用。210年,他写了一篇《求贤令》,表明了贤才的重要性:“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即使对敌营人才,也念念不忘,试图招纳。《华阳国志》原文:“曹公为魏王,王西征,闻法正策,曰:‘固知玄德不辨此。’又曰:‘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可见,对贤才,曹操一直难忘其重要性,一直是萦绕在心,难以忘记。
曹操对贤才的渴望,不是叶公好龙式的喜欢,叶公口中喜欢龙,龙真地来了,他自己却又跑了;也不是凭个人好恶式的任用,如同秦始皇对韩非。曹操是真心欣赏,放手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史书记载,袁绍的谋士许攸深夜来投诚,曹操闻听消息,赤脚迎接,认真听其建议,设下了偷袭袁绍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可以看出,曹操的忧是从内心深处、生发涌出的,不是口头上、敷衍式的。
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天下一统,就成为了执政者的意志,也是天下百姓的愿望。东汉末年,群雄蜂起,不知有几人想称帝称王,“城头变幻大王旗”,一统天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曹操从年少起事,到知天命之年,刚刚平定北方,但离统一天下,还有漫长征程。功业未成,还需努力。对人才的需求自然持续不断,他的“忧”自然也就持续不断,绵绵不绝。
《短歌行》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开始,中间“忧”人才难得为过渡,最后折转,抒发其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曹操的“忧”不是阮籍式的忧伤,“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而是慷慨悲歌,“忧”而不伤。这与诗人的经历是相符的,曹操一生征战,不知失败多少回,但从没有退缩过,总能从失败中奋起,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即使是烈士暮年,但壮心不已。
曹操在《短歌行》诗中写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乍一看,曹操解“忧”的方式很简单,饮用杜康酒就能了事。但是,借酒消愁,往往只能暂时消除心中的块垒,而那些来自内心深处的“忧”却是难以靠酒消除的。这正如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在随后的诗句中,我们看到,曹操“忧”之深、“忧”之难绝,无不来自内心深处。靠酒显然不能消除的。那么,对于这种“忧”,诗人又是如何纾解的呢?细读诗作,不难发现,在随后的诗句中,诗人转入了对人才的真诚渴望,热情地呼唤,真诚地欢迎,又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心志。情绪也由低沉转为了高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曹操虽在宴会之中,畅饮美酒,但思绪不乱,诗人解决自己心中之“忧”的逻辑思路很清晰:时光短暂,要想成就功业,一定要得到人才。如此,“忧”方可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