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人民的热盼中隆重开幕。上海市委党校组织第131期领导干部进修班、第5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第6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等8个主体班次近350名学员和班部成员集中收看了大会直播。学员们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第一时间迅速兴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本刊将分两期摘登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
○陈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高屋建瓴、深邃精辟、气势磅礴,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要有三方面体会: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报告中提到的一组组数据,正是十年非凡成就的生动印证。作为一名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层党员干部,我深深感到,这些成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宣传思想战线要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题材,讲好“中国之治”的实践故事,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从而更加坚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信心。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着一系列更为繁重的任务,具体表现为“三个更加凸显”:一是凝聚思想共识的任务更加凸显。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挑战,想方设法歪曲我们的历史、攻击我们的政策、误导我们的青年等。因此,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主心骨、筑牢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更好凝聚思想共识。二是回应群众期盼的任务更加凸显。到青浦工作一年多,在平日调研过程中,听到群众反映最多的是“我们现在购物、交通出行都非常方便,但是一些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还是要‘到上海去’”。每每听到这样的诉求,我的心情是复杂的。青浦本就在上海,还要“到上海去”,群众话语背后折射出我们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方面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青浦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交相辉映中激发创造活力,更好回应群众期待。三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任务更加凸显。当前,新技术引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对宣传思想工作手段、路径、措施带来的不仅仅是一般性影响,而是革命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超前开展布局,抢抓技术发展风口,在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全面引入新技术新手段,全面提高驾驭能力和本领,努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崭新局面。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确保深入学习、理解掌握、贯彻落实到位。一是认真学习领会,掌握精神实质。要突出“关键少数”,组织好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专门学习培训计划并严格加以落实。同时,要结合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集中宣讲活动,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二是加强新闻宣传,壮大舆论声势。要统筹全区各级各类媒体,多角度阐释、多平台传播、多渠道发力,大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宣传全区干部群众对大会精神的热烈反响,大力宣传青浦在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成效、新进展、新经验。同时,在增强宣传报道的基础上,要把好导向、守好阵地、管好队伍。三是深化文艺和社会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发挥区内文化部门以及社会文化力量作用,创作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化作品,生动反映全区各个领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的精神面貌和丰硕成果。要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先进典型表彰等形式,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引向深入。
(作者系第131 期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青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朱 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从小处、细节入手,持续提高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水 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治理始终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要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之治”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城市基层治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涉及众多治理主体、治理领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做好基层治理,首先要解决“谁治理”问题,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职责,发挥好政治引领、指挥协调、组织动员功能,把党的领导、党的主张、党的决定传导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前提条件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实践中,注重资源下沉、力量下移、权力下放,建立片区网格化严密组织体系,借助党建共建、民生实事、社区公益等项目,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突显出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党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 垒。
以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为例,我们按照一个网格覆盖若干居民区(居住小区)的原则,以主干道为界,将5.87 平方公里辖区划分为园南、滨江、汇成、长桥、罗秀等5 个片区。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片区网格上,把执法力量(公安、城管、工商等)集结到网格中,把服务资源(卫生、教育、文体等)派送到网格里,强化对网格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实践证明,以网格为基本单元,能够把社区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小区、楼组,把公共服务送进千家万户,高效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地落 实。
作为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公共空间布局,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怎么治理”问题,软硬并举、综合施策,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实现治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针对长桥地区人口多、老年人多、老旧小区多的特点,立足“宜居活力、生态美好”的新家园愿景,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以此作为长桥干部的价值追求。我们在五个管理片区建设完善邻里汇“生活盒子”,整合社区文化、体育、教育、文明实践等公共空间综合功能,配齐助餐、助医、助老、助浴等基本功能,提升“15分钟社区生活圈”便捷性、舒适度和利用率。逐步推进美丽小区、街区、片区提升工程,打造“道路+”的宜人街区、“公园+”的多彩天地,绘成百姓的幸福线,让“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精细化服务中落地深根、开花结果。
要注重提升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建设幸福生活之桥;一切依靠人民,架起密切党群之桥,努力培养基层干部的共情能力、引领能力、专业能力和协商能力,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要加强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使片区网格实现自转,遇到矛盾问题快速响应,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居委”。
基层治理要强化规则之治、科技之能。首先善于运用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成果和运用场景,基层治理要下好“绣花功夫”,离不开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的支撑,用好“一网通办”高效办好一件事、“一网统管”高效处置一件事,推出智能的服务“直通车”和科技“绣花针”。其次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事关基层治理的决策要经得起法律考量,执法要更有温度,文明楼组、文明小区的居民公约要积极推广,培养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关注度和主动性,逐步实现居民区、街区、社区的德治和善治。当然,基层也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用好人民调解、社区律师等志愿团队和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的作用,使他们成为推动治理的重要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基在基层,完善治理体系底盘在基层,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点也在基层,要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第62 期中青班学员,徐汇区长桥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孙向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回顾百年党史,一代代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秉持初心,坚定不移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为人民鼓与呼,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推进中心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忠诚、担当、牺牲、奉献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细致、创新的作风值得我们继承学习和发扬光大。
革命先辈忠诚信仰、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贯穿在我党早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之中。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先驱李大钊同志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自励,在《新青年》《每周评论》上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多份宣传共产主义的刊物,为工农解放大声疾呼、百折不挠。他说,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流血的事,非所必要,然亦非所敢辞。要知道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大批中共早期领导人,致力于宣传真理、启迪民智,忠诚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维护工农大众的利益,勇于“言天下人所欲言,行天下人所当行”,为追求真理而英勇牺牲。他们的高风亮节为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楷模。
革命先辈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革命风范定义了党媒姓党的根本原则。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二部分“宣传”中就规定:“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 “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都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可以说,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党媒姓党的根本原则和政治纪律。
在坚持党媒姓党原则的同时,早期共产党人还将“真实”作为新闻宣传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李大钊提出,报纸普通而重要的主旨,“乃在尽力把日日发生的事实,迅速的而且精确的报告出来,使读报纸的人们,得些教益与知识”;毛泽东主张,报纸要根据事实说话,提出《政治周报》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
革命先辈深入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根植于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早期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深信唯有劳动阶级才能担负起中国社会革命的伟大使命。知识阶层必须与劳动阶级相结合,党的媒体必须做工农大众的朋友、喉舌。彭湃脱下学生装,穿上补丁衣,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耕作劳动,学习农民的语言,讲农民斗争的故事,唤起贫苦农民的阶级觉醒意识。他把农村调查材料在《中国农民》等党的刊物上撰写成《海丰农民运动报告》。这篇报告与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起,唤起了当时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深切关注。我党早期新闻宣传工作中形成的深入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新时代的传媒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主流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在推进创新的同时,要始终头脑清醒,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党媒的性质宗旨不能变、使命任务不能变,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和工作方针更不能变。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媒姓党,这是我们党新闻工作一直遵循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这为党的新闻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媒姓党原则是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新闻舆论工作一直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复杂严峻,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传播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面对全媒体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我们:“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主流媒体融合转型工作,真正落实“主力军进军主战场”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加强调查研究,真正做到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只有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我们的新闻作品才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才会产生广受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正确新闻志向、正确工作取向,他说“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这一殷切嘱托,立意深刻、内涵深邃,是我们在新时代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心用情用力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忠实记录和讴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真正成为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作者系第5 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王 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要求全党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寄语广大青年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这引发了青年深深的思想共鸣,传递给青年深厚的情感温度,激荡起青年巨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进步,关注团组织改革发展。他反复告诫党内同志,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反复要求团组织,要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市级机关是青年执政骨干最集中的地方,是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青年干部队伍,是市级机关党的工作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是市级机关共青团根本职责所在。
一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赢得青年认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阐发了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特别强调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能否用青年的语言、鲜活的语言、时代的语言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让青年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检验新时代共青团能不能履行政治职责,会不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一大考验。市级机关共青团要充分运用上海红色资源,依托“阅读马拉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青年讲师团等平台载体,扎实推进青年理论武装工程,引领机关青年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凸显共青团政治学校功能。
二是要用党的奋斗目标赢得青年追随。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确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行科学谋划,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总能赢得青年的追随,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这也正是一代代进步青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当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共青团要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为广大青年搭舞台、建平台,树旗帜、发奖牌,鼓舞和引领青年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中心任务为职责使命,为党的事业争取青年人心、汇聚青年力量。
三是要用桥梁纽带作用赢得青年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赋予了共青团更大的政治责任。共青团是开展党的青年工作的专门组织,关键时刻振臂一呼,青年是不是跟着团走、跟着党走,是对共青团工作成色的真正检验。市级机关共青团要努力做到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守住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我们要为青年代言,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我们要为青年解忧,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要为青年赋能,帮助青年充实才干、展示才华,追逐梦想、施展抱负。
四是要用先锋模范形象赢得青年信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团干部是专门从事青年工作的党的干部。一个团干部为人正不正、作风好不好,平时靠不靠得住、战时冲不冲得出,直接影响着团组织在青年心目中的形象。从这个角度说,每个团干部的先锋模范形象,点滴汇聚起来就是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我们要不负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厚爱与厚望,努力做到心境澄明、心力茁壮,不尚虚谈、多务实功,一心为公、一身正气,用先锋模范的形象和以身作则的行动赢得青年的信任、赢得青年的拥护、赢得青年的跟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考试”中向党、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作者系第4 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市级机关团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