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萍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发挥着人才培养、思想引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多重功能。高校党建实效性,是检验党的建设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更是关系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创新工作理念和路径,推动开展高质量的党建研究必不可少。近年来,全国各地,从中央到地方,从教委到各高校,都聚焦党建工作的难点痛点发布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党建育人研究项目为例,揭示高质量的党建研究对把脉党务、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难题,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教育事业融合的积极作用,并对如何更好开展研究提出对策。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质量,聚焦学校改革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瓶颈,探索党建育人新模式,上海财经大学于2020年在校友校董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下签约“党建育人基金”,创立党建育人研究项目。自2020年开始,连续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层党务、思想政治和管理干部教师立足党建和思想政治本职工作开展项目调研。项目先后发布贴合教育实际的重点和一般选题200余项,研究选题涉及党建类、思想政治类、管理类、“十四五”专项类等,其中170项获得立项研究资助。研究申报对象来自学校各单位,涉及校领导、中层干部、专业授课教师、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者、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方方面面,覆盖全校二级党组织,得到了广大一线党务、思想政治和管理干部以及授课教师的积极参与,极大调动了各级各类教师的研究积极性,一线党务、思政和管理人员参与占总参与人数的90%以上,项目结项(有条件结项)通过率100%,一次性通过率接近80%。研究项目成效明显,学校掀起了一股“将本职工作研究透,做实本职工作”的热潮,这一探索打开了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1.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
上海财经大学党建育人研究项目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将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筹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始终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项目建设初衷就秉持找准党建引领与事业发展的结合点,把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奋斗目标,研究项目包括从学校愿景的内涵研究到常任轨制度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再到破“五唯”与多元评价等,都是紧密围绕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展开的。如学校两级管理改革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动力源泉,是高校一直以来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学校放权后,如何对学院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如何激发学院作为‘准办学实体’的主动性、积极性?”面对这些问题,项目负责人申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这一选题,在借鉴国际国内高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对高校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全体系全过程的校院两级责权清单,形成了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方案。这份权责清单明确了学院作为准办学实体享受的权利以及同时需承担的责任,也为进一步校院两级改革、教育评价改革中对学院、对学院领导的考核评价提供参考借鉴,有效促进校院治理体系不断优化设计。
2.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党建育人研究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根据党中央、教育部、上海市和市教卫党委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党建、思想政治与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痛点开展研究,及时重视总结并提炼了基层党建实践中的创新经验,用课题研究成果来反哺工作实践,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不断上升为规律性认识,积极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高校治理的思路和举措。党建育人研究围绕“三全育人”加强思政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推动了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育人成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助力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难题。通过广泛调研,近95%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学校工作实践中得以转化和运用,为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推动高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其中一些专报被教育部、上海市教卫党委等采用;一些研究成果列入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还有一批理论文章在权威期刊刊发,如“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实践探索研究”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以校内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机制构建等实证研究为依据,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内涵要义和核心要务,提出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四条实践路径和六大建设举措,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工作机制和实践路径。
3.助力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引领干部教师长才干
党建育人研究倡导把党建当学问做,把思想政治当学问做,把管理当学问做,推进研究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主旨是鼓励干部教师发扬“挤”和“钻”的精神,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去认识、发现、掌握高校党建的规律和经验,练好内功,更好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并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事业规律性的认识,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从而助力干部教师成长成才。以党建研究的改革实践模式来解决现存甚至长期存在的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持续加强研究,挖深做实,引领干部教师从基层工作出发,将自己的本职工作研究透,脚踏实地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从而用更高的眼光和视野去思考工作的开展,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党建育人研究项目的实践探索,更好地坚持了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强化了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了体制机制,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构建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深化认识—跨越性实践的良性循环,推动高校治理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现高校党建研究的有效开展,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党建研究是否把准政治方向,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建研究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站位看问题,拓宽思路谋全局,抓住关键促大局,突出政治训练、政治历练,把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贯穿党建研究全过程。
二是党建研究是否以立足高校现实,促进事业发展为目标。党建研究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应为了解决问题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着力解决阻碍事业发展的现实困难为目标,扫除事业发展的障碍。
三是党建研究队伍是否能精准化开展能力培训。是否注重研究队伍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抓落实等能力的提升,鼓励干部教师在基层一线中积累实践经验、勇于和善于攻坚克难,将经验转化为成果,用成果推动工作开展。
四是党建研究体制机制是否完善。研究要出成果,一方面要看是否制定相对完善的党建研究管理办法,设置以党建研究激励干部教师担当作为的体制机制,将党建研究作为高校“三全育人”考核评价的有效载体等;另一方面要看党建研究激励是否具有充足的经费和充分的研究时长保障,等等。
一是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聚焦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局观念、前瞻性思维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增强方向感、目的性和计划性;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功,以增强精准性、时效性和实效性。要奔着问题去、朝着问题改,直至问题彻底解决,有效提升党建研究的质量。二是找准高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深度融合点。通过党建育人研究项目强化党建引领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建研究工作在提高干部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广泛凝结校内外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定期组织校内干部教师理论学习研讨会、校企联建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分享交流、党建研究能力培训指导,围绕事业发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时宣传推广工作研究成果,使高校党建经验发挥更大功效,把党建引领的巨大优势和实践成效展现出来,真正“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①。
一是教育引导干部教师树立一线规则意识,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带头深入一线调研,养成在一线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制定政策、解决问题和落实工作的优良作风,不断从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集思广益。二是在党建研究实践中深入推进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把“坚持人民至上”落实落细。三是坚持因地制宜,使调查研究与党和国家、本地区事业发展同向而行,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切实将研究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动能。四是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既要重视传统优势做法和经验,又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高校发展难题的办法,既要推进高校党建品牌的理念思路、方式手段、基层工作创新,又要紧扣新时代高校党建的特点和党员干部教师的思想行为特征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高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大数据背景下开展研究工作的新载体新路数等等。
要推动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必须进一步深入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②一是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党建育人项目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职称评审机制、项目成果交流研讨机制、项目激励机制、校内外沟通协调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项目每一环节都能够按照制度落地落细,保障研究活动有序开展。二是与高校党务、思想政治和管理干部教师“双线晋升”制度相统一,研究成果与职称评审、干部选拔挂钩,发挥协同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职称评审和选拔任用的导向作用,重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以关怀激励促担当作为。三是管理组织实施部门要带头学习、遵守、执行制度规范,指导项目负责人从基本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四是高校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建育人项目的督促检查,对相关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好、问题突出的,要敢于亮黄牌、掏红牌。
一是要坚持高校党建同企业、社区和社会各机构党建的融合,以融合式党建为抓手。党建育人研究项目,由校内外共同助力,高校党委主要负责,党务、学工、教工、人事和管理多部门组建党建育人研究项目指导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织成员,将高校现代化治理架构中“党委领导”“社会参与”有机结合,广泛邀请校友、校董、社会各界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事业发展,使党建研究进一步转化为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经验智慧和治理能力。二是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协同育人,强化高校、校企社区联建和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学科之间的协同育人,以人民为中心,结合高校、社会各界和高校各二级单位工作特点来推动事业的发展,各级党组织都要将党建与教育事业发展、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实施部门着力做好年度选题的征集、申报、指导、评审、检查监督、交流、结项以及评优评奖。三是党建研究以融合式党建为引领,逐步构建起具有鲜明高校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进一步深化高校融合式党建的工作方向,推动立德树人工作走向深入。
注释:
①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人民日报》2021 年4 月23 日,第3 版。
②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 月9 日,第1 版。